辽阔无垠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虎林市密山市历史文化艺术研究

近代一百多年以来的密山虎林市,在这块世界东方辽扩无垠的土地上,第一把垦荒的野火,来自闯关东的老少爷们们。他们舍下山东的老家,来到北大荒虎头山下,来到虎林,来到密山。那时的虎林密山很荒凉,只是南来北往,商甲过客与逃荒住店的两个小镇而已。

辽阔无垠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虎林市密山市历史文化艺术研究

几百里的荒野望不到头,山上长满了各种苍天大树。只是为淘金而舍命的关里的爷们,有头脑的幸运汉子,赚了点卖命的金沙钱,赶紧离开你死我活的淘金沙之地。置办点土地,连年开垦生荒,几十年下来,也开垦不了十晌荒地,毕竟是人工点种,牛马耕地,最古老的原始耕种。

让北大荒真正改变了模样,成为中国商品粮基地,东北大粮仓的,还是1958年党中央的垦荒戍边战略决策,十四万官兵先后转业落户密山虎林和其它地方。开发北大荒。那时,连排以上的干部就占了六万人。可称为北大荒戍边垦荒尉官营。


辽阔无垠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虎林市密山市历史文化艺术研究

密山市的国营农场成群,联成片的东北大农场。被称为黑龙江农场大本营,当然还有黑龙江的嫩江平原,三江平原,还有黑龙江省的其它农场。八一农垦大学就是王震将军和战友们商量命名的大学。原校址在密山。

虎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里的中华好儿女,抗战14年,为中华民族谱写了不屈不挠的英雄凯歌,解放战争3000多人报名参军,牺牲了200多名英年英雄。

辽阔无垠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虎林市密山市历史文化艺术研究


抗美援朝,虎林担架大队在炮火与敌机狂轰乱炸中强力生存。虎林担架队于1950年12月开赴朝鲜前线。

在朝期间,他们一直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十八军,直接为前线运送弹药,担架抬伤员到后勤医院。听从后勤部的指挥。三十八军赴朝是夸过鸭绿江,打过三八线,直逼汉城的。虎林担架大队到鸭绿江,共走了一个多月才赶上部队,从此与三十八军生死共存亡,团结战斗。至到1951年11月光荣回国。


辽阔无垠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虎林市密山市历史文化艺术研究

网络文字:县政府为97名同志记功(其中大功5人,二等功3人,三等功54人,小功35人)。虎头区、杨岗区、富荣村、独木河村、忠诚村、兴华村、义和村、结合村(现划密山市)分别被授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模范区。

网络文字: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侵入珍宝岛,袭击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打死打伤6人。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将入侵的苏军逐出珍宝岛。15日,苏联边防军3次出动,向守卫珍宝岛的中国边防分队发起猛烈进攻,并用多种火炮轰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激战近9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挫败了进攻。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宝岛。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中国边防部队的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保卫了国家的领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辽阔无垠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虎林市密山市历史文化艺术研究


虎林人民担架大队用担架小车推出了世界局部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局部战争是以弱胜强的伟大战例,以载入世界战例史册。珍宝岛自卫战的边事摩擦,中国人们理智的警告苏联。中国人民不可欺,中国领土不可侵犯。虎林人民为英雄们骄傲,中国全体人民敬仰虎林这座历史古镇的英雄们。

辽阔无垠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虎林市密山市历史文化艺术研究


1969年3月8日,中国杭州300多名知青,在白塔火车站踏上开往虎林虎头镇的火车。这些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最小的才16岁。他们告别父母,告别家乡的大城市,和温暖的学生生活。来到边陲。

哪个儿女不是爹娘的心头肉啊!但他们听从毛主席的教导,服从祖国边陲的召唤。以然绝然的走上离边陲摩擦之地珍宝岛很近的虎头镇。这是中华儿女的胆略和担当。这白天学农活,晚上挎枪轮流巡逻站岗的峥嵘岁月,更让一代知青成长为中国领导核心的中流底筑。中国经济建设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才。现在想来,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是多么的伟大。令中国人民敬仰。

辽阔无垠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虎林市密山市历史文化艺术研究


虎林关帝庙在虎头区乌苏里江左岸。经大清几次维修,是中国东北最东部唯一的一座忠义武圣人庙。据说,在初建这座忠义庙的时候,是民间花钱,买了建造庙的材料。主持建造这座庙的人,看好了在山上建庙的位置,可几次头天把材料运到山上,第二天,材料又回到原处。

辽阔无垠中国东北商品粮基地虎林市密山市历史文化艺术研究

这使主持建庙的人,顿悟心结,这是关帝爷爷相中了这块地,不愿到山上啊!可也是,将来人们到庙里,拜关帝忠义文化的时候,上山下山的,关羽大帝活着的时候就以仁义文明天下。这化身的忠义关帝爷爷,更不愿折腾信忠义的人们上山下山的。关羽大帝显灵,忠义报国为民服务。遥望中华精忠报国忠义历史文化,贯穿天宇,正立中华大地最东北边陲。立中国尊严,融世界周边和谐平安。

文章原创虎林密山历史文化研究艺术领域作品。欢迎朋友们审核评论,转发收藏,赞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