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俄罗斯肯定没有芯片产业,也买不到。但是,俄罗斯的战斗机还是那么厉害。为什么呢?

用户2563655003029047


这个想法可不对呀,俄罗斯不是没有芯片产业,只不过是什么样的芯片供应能力,俄罗斯与西方的电子技术路线不样的,采用俄罗斯自己的标准,西方的芯片想用都不一定能用上,俄式系统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当西方在使用集成电路时,他还得使用晶体管。

现在俄罗斯的电子工业虽然也已经开始采用了西方芯片,但是对西方的依赖不高,在民用领域等于放弃一样,但是在军用产品还是可以的俄罗斯是技术整合能力强,数学基础太好了。

而且军用产品与民用要求是不一样的,往往对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俄罗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硬件制造水平不高,但是通过技术整合来看升能力。软件处理能力强,设计思路等方面非常的独特,整合能力也非常强,能够把非常一般的电子元件组合体起来,发挥出超级效率。

现代战机是一个综合技术的体现,俄罗斯只是电子硬件技术差一点,但是不等于它的综合性能低了。俄罗斯是通过系统整合的方式,将战机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麦田军事观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在俄罗斯的时候,去买电脑。

然而,俄罗斯组装电脑的所有零部件都是外国进口的,没看到俄罗斯自己生产的零件。

电脑装好以后,价格比国内还高。

朋友介绍,这是因为俄罗斯进口电脑配件很多是欧洲来的,价格比较高。

俄罗斯确实有很多强大的地方。

比如俄罗斯的小汽车,拉达。这种小汽车虽然性能一般,但价格很便宜,绝对是白菜价。

当时中国流行的是夏利车,拉达比夏利还要便宜一半,性能差不多。

你要说这些重工业,俄罗斯很强。

但电子工业,是俄罗斯的弱项。在俄罗斯市面上所有的电子产品,包括手机之内,全部都是进口。

苏联的电子工业一直落后,主要是科技力量不足。

在1956年莫斯科国立大学的研究员设计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批三进制计算机“Сетунь”和“Сетунь 70”,1958年造出Сетунь样机,1960年“Сетунь”。

然而,技术不成熟,不能用于军用。

1965年“Сетунь”停产。

1970年科技人员又推出“Сетунь 70”型机,纸面性能还不错,但实际上问题太多,又被官方否定了。

由于这方面技术长期落后,苏联长期使用其他技术代替。

别连科驾驶米格25叛逃到日本,美国将这家神奇战斗机拆卸。

然而,美国方面惊讶的发现,米格25的电子技术非常落后。米格25通讯和控制系统全部使用的是粗笨的电子管、控制线和信号线。

而美国早就已经淘汰了电子管,全面使用晶体管。

随后,美国通过对基辅号航母的分析,发现也是以电子管为主。

这反映出苏联电子工业的真实水平。

当年,在七八十年代,电子管还勉强可以凑合用用。随着电子技术发展,俄罗斯已经追不上了。

如苏-27战机所装备的N001雷达体积巨大,重量高达980公斤。

美国F-15战机,由于固体晶体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拥有比较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研发出来的APG-63雷达性能比较优秀,重量只有250公斤。

资料这么说:而为了追求先进性能,缩小和APG-63雷达的性能差距。苏-27战机的N001雷达只能设计更大发射功率、更大的天线尺寸,也就需要更大的冷却系统和电力供应能力,最终导致体积重量“水涨船高”。即便如此,N001雷达的探测性能也只是勉强达到APG63雷达的70%左右,当时有评论认为苏联的机载雷达落后美国20~30年的时间。而且苏-27战机为了在机头容纳下N001雷达,进行一些不得已的改进,很大程度上影响苏-27战机的综合作战性能。

到了苏联解体,本来发展电子技术的乌克兰等国独立了,俄罗斯就更雪上加霜。俄罗斯的芯片产业一蹶不振,80%以上的电子元件依靠进口,只在小部分领域如航天领域的芯片自己研发制造。

在俄美关系尚且不错的时候,俄罗斯新一代武器里面使用了大量西方的芯片。

然而受到制裁以后,美欧禁止军用芯片出口俄罗斯。

俄罗斯最新服役的11356R型导弹护卫舰,指挥系统的硬件设备大多数进口,尤其是计算机设备,都是美国IBM公司生产。俄罗斯最新的T-90坦克,安装着法国泰利斯公司的凯瑟琳热成像仪,在被西方制裁以后,被迫重新安装了老式的微光夜视仪。俄军的苏-30SM战斗机,原来安装法国原装的泰利斯激光衍射平显,以及西格玛综合导航系统,西方制裁以后,又换上了老式的平显和导航系统。

俄罗斯没有办法,只能从中国、印度等国进口。

在2014年,俄罗斯伊尔库特公司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购买了34台战斗机雷达火控计算机,用于苏-30SM战机的N011M“雪豹”R相控阵雷达的火控系统。

其实,俄罗斯也发明了一些国产芯片,性能也算凑合,但性能同西方产品差距极大。

用是能用,但武器是打仗的,性能有差距岂不是让战士去送死?

这个问题现在是无解的。


萨沙


逸美轩居士曰:俄罗斯的战机历害吗?当然不是!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俄罗斯的战机真的很渣!!!从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的历次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到波黑战争,再到叙利亚战争……无数空中实战结果表明,从苏俄时代到现在的俄罗斯,他们生产的战机一如既往地被反复吊打!

实际上,早期苏俄和美国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走的是两条路,苏俄发展的是电子管技术,美国发展的晶体管技术。苏俄的电子管技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发展到头了;美国的晶体管技术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再发展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至发展成芯片产业,在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同时,还在不断突破中,其更新换代技术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俄罗斯目前没有现代化的芯片生产能力,其军用芯片主要依靠通过特殊途径进口西方的民用芯片,当然也有通过间谋和走私两种方式得到数量有限的科研级芯片。显然,通过这些方式得到的芯片,既无法确保其军事装备的生产所需,也无法保证军事装备的安全有效地使用。由此可知,俄罗斯军机渣得很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声明:根据广大网友的意见,本人拒绝毛粉、蛾粉、黑粉和喷子,发现直接拉黑!对于不专业的评论恕不回复!

(原创不易,請勿抄袭!欢迎专业的评论和转发、关注、收藏)



逸美轩居士


俄罗斯或者苏联的半导体工业是很厉害的。

就说一开始,在苏联的帮助下,我们中国校办工厂都能生产二极管三极管,日本那个时候半导体还在传说中。

在日本刚刚摸到半导体的时候,苏联(和我们的校办工厂)已经生产小规模集成电路了。

再说今天,最厉害的功率半导体IGBT依旧是苏联的乌克兰,东芝西门子那都是小菜。

为什么会有苏联俄罗斯电子工业落后的感觉呢?

首先,苏联不善于精细的活,而电子工业就属于精细的活,所以很多人天然的以为苏联俄罗斯这方面不行。

其次,苏联俄罗斯的重心不在电子工业,而是重工业,即使今天也是如此。

第三,飞机或者说空军在俄罗斯地位并不好高,因为俄罗斯一直奉行大纵深战略,对高技术装备并没有多大的热情。

你说的先进应该是气动布局,S27的气动布局不是苏霍伊搞的,苏联有专门研究气动布局的研究机构,主要是为战略武器准备的,它的先进毋庸置疑,世界第一颗卫星第一个载人飞船都是苏联的。


观上灵云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遗产,宇宙飞船上天,能够在最深的海沟里面潜水,能够登陆月球,没有十分的科技和微电子技术是做不到的。

我们可以小看俄罗斯的民用科技,但是我们不能小看俄罗斯的国家科技,和军用科技。

他们使用的电子系统之优秀,使美国都拿他没有办法。

所以,中国人许多的见识已经是几十年前的见识了,而不是今天的俄罗斯科技。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俄罗斯的科技领先地位呢?

我们就应该睁着眼睛看俄罗斯的国家科技力量,是怎么和世界强权博弈的,而又能力博弈,就证明他的科技力量雄厚,而货真价实。

有人说俄罗斯的米格25战斗机叛逃到美国全部是电子管的电子设备,那时的集成电路还不稳定,不可靠,而俄罗斯的电子管技术非常成熟,而当时的美国也只是如此。

那个时候,世界上还没有电脑,手机,和互联网。

所以,时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而每一个科技进步都在你追我赶。

今天的俄罗斯已经在许多方面能够和美国抗衡,这就是俄罗斯的科技力量。

一个没有物理知识的人看不到许多科技知识的互通性,比如登陆月球,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能力。

计算地球的引力,在什么位置的引力系数,脱离了地球的引力,进入月球的引力范围,计算月球的引力系数。强大的通信技术,不断的把飞船飞行的视频传回地球,而控制飞船的飞行。

没有微电子技术,装上庞大的电子管系统,这个重量已经无法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的。

但是俄罗斯的太空技术已经成熟的做到了这些,俄罗斯没有或者自己不能生产强大的微电子芯片是不能完成登月任务的。


宝树白石


首先澄清一点,俄罗斯不是没有芯片产业,而是其芯片产业并不特别发达,相对于部分国家的确有些落后,但是人家的军工芯片确实不错,否则怎么把加加林送到太空中去,苏联可是第一个把人类送到太空的国家,要是手里没有两把刷子,怎么能做到这些,让欧洲和美国紧张兮兮的几十年。



关于这个问题中芯片的问题,其实说的就是军用芯片,军用芯片和一般手机电脑里用的肯定是不一样的,军用芯片追求的就是一个字“稳”,他不像咱们用的电脑,手机那样,需要处理大量的系统指令,一会是游戏,一会是社交软件,一会儿还要看个新闻什么的,运行起来比较复杂,军用芯片只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比如定位坐标,所以它只需要运行稳定就可以了,特别是军用物品,性能稳定是最重要的。

另外还要说一点,俄罗斯并非是没有芯片产业,而是他的手机,电脑之类的芯片不行,一般俄罗斯进口的芯片在民用领域比较多,但是人家军工芯片好啊!不然的话俄罗斯那么多导弹怎么发射?太空船怎么送上月球?苏联有很多尖端武器是美国都比不上的,这些都是国家的核心机密和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俄罗斯或者苏联都不可能去进口欧美国家的芯片,要是这样的话,那俄罗斯的国防事业不都攥在人家的手中吗?要是他们在芯片里安装一些盗窃俄罗斯机密的东西,那俄罗斯不就被动了吗?



因此,在俄罗斯的一些核心战略工程上,俄罗斯用的全都是西自产的芯片儿,部分外销的武器可能会使用一些进口芯片。

俄罗斯的军工业和科技等众多方面都是从前苏联继承而来,而前苏联是曾经和美国进行过军备竞赛的,所以他的军工芯片是非常不错的,不然的话,苏联时期那么多先进的武器就没办法使用了。

俄罗斯怎么说也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军事强国,他的武器种类非常多门类也丰富,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导弹装备等高高精端的武器方面,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很多技术并不低于美国,甚至可以超越美国,而这些顶尖的武器都需要控制指挥的中央处理器。



另外再说一点,俄罗斯战斗机性能的好坏,和芯片的关系不是决定性的,其实每一代战机的性能指标都各不相同,比如第一代主要是看他的音速飞行,以机炮进行目视距离内的空中格斗实力如何,第二代战机开始重视火控系统,第三代重视隐身性和机动性,第四代具备了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高度隐身和超视距攻击性能,因此性能不是战机性能的唯一标准。


琅琊利剑


我是不知道你怎么得出俄罗斯战机厉害的结论的.....目前所有的战绩历史里,都是被美系战机吊打,贝卡谷地一役,更是被F15,F16打了个82:0!我相信马上就有人会出来说卖给阿拉伯国家的战机都是阉割版,或者说什么关键是人,不是武器这类的P话,那我就想反问,你怎么知道美国卖给以色列的就不是阉割版?以色列飞行员也不是美国飞行员,为啥可以吊打俄罗斯战机呢?


手机用户70277732059


早期苏联和美国的电子水平差不多,至少是在一个档次上的。但是,重点来了,苏联当局对世界整体形势评估错误,把科技树点歪了。冷战,核对峙,苏联认为科技树方向应该全面考虑核战争大环境下的可靠性,所以科技树点的都是以二极管主导的极限装备。而美国赌的是核战争一定打不起来,科技树点的是现在主流的技术。如果核战争爆发,在同等水平下,苏联的装备能够最大限度得保持正常运行,而美国的装备就成了瞎子。然而,并没有核战争,一直都是常规战,所以美国的电子科技就表现得很好,而苏联的电子设备都变成了近视眼。要掉头追赶哪有这么容易。


星空之下


说俄罗斯战机“厉害”,主要是集中在优秀的气动布局所表现出来的优异机动性能,和航电这一块并没有太多的关联。

毕竟自从第四代战机开始,战斗机都开始讲信息化,原先的机械式飞控系统,均被先进的电传飞控所取代,甚至第四代战机的入门标准,就是具备电传飞控系统。同时雷达捕获目标后的信息共享等种种战场行为,都需要芯片的处理,所以现代战机,在芯片运用这一块,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了。

而俄罗斯在军用芯片这一块,是有着自己的生产线的,只能说俄罗斯没有民用领域芯片的生产线。军用芯片由于要考虑到防干扰、耐温差等一系列实战中所必须面对的情况,所以不对芯片的纳米制程有着太高的要求,所以芯片生产工艺的难度,自然就降低了下来,就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目前最先进的民用芯片的纳米制程,已经达到了7nm,而绝大多数军用芯片的纳米数,还在65nm左右徘徊,更低的纳米数虽然可以有效降低能耗,但也会使整个芯片更加的“娇贵”,同时生产工艺也会变得更加的复杂。

尽管俄罗斯是有军用芯片的生产能力的,但是不得不说,在电子这块,一直是俄罗斯军工设备的“硬伤”。从西方解刨让其曾一度恐惧至极的米格-25战机开始,苏式武器装备极其简陋的电子设备就给大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让北约不再对苏联的这款“超级战机”存有阴影。在苏联的米格-25的航电设备还在用大量二极管时,美军同时期的F-15战机的航电已经以集成电路板为主体了,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可想而知。

但现在俄罗斯在电子设备这一块所取得的成就,还是比较可观的。俄罗斯在叙利亚执行作战任务的苏-35战机,居然凭借着机载的“雪豹”雷达,成功发现并锁定了美军的F-22战机,这足以反应出,俄罗斯军工企业在电子设备研发方面的进步。


精英出鞘


首先,提问的前提错了,俄罗斯当然有自己的芯片产业。也买得到!

苏联时代,国家大力发展军事科技,与之相关的计算机与中央处理器产业也被重点关照,投入巨资研发,因此,苏联时代的军用计算机与中央处理器产业的发展在世界上是数得着的!但是,基于苏联对于未来战争的考虑,他们认为,晶体管一旦面对武器电磁爆轰很容易损坏,而电子管不会。因此,苏联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发展体积庞大的电子管方向上,同时,采取了加大功率和元件数量来弥补在单位精度方面的不足。这就是为什么苏联武器凡涉及到雷达电子设备方面就一点也不小巧的原因。但不可否认,尽管如此,苏联电子工业依然为苏联武装力量提供了足够堪用的优质产品!

苏联解体后,由于当年国家产业分工布局的原因,俄罗斯只继承了部分苏联的电子工业基础。这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过,俄罗斯毕竟是传统大国,其战略反应是迅速的。它利用自己相对于其它刚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更优越的经济政治条件和作为苏联主体的继承者身份给那些苏联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带来的情怀,迅速吸引了大批科学技术人员来到俄罗斯工作。这样,俄罗斯总算大体维持了自己在军事电子工业领域的继续发展。

在这里说一个有趣的插曲,九十年代我们一些有任务的国企开始选择芯片加工制造的合作方,俄罗斯也是选择之一!当时俄罗斯向我们提供了拟交流合作的芯片加工生产线,但是,已经见识过日本和美国最高精尖加工生产线的我们,已经不愿意接受俄罗斯相对落后的这套系统了,再加上当时俄罗斯方面在生产线建设和未来研究与发展计划等事项上与我们产生了分歧,最终双方没有合作成功。

另外,俄罗斯也开始从欧洲进口芯片和相关设备,来满足民用需求,并且也用在了部分军用领域。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14年,美欧开始对俄罗斯进行严格的制裁,俄罗斯无法再从欧美获得芯片。此时,俄罗斯和我们达成了一致,俄罗斯所需的部分高精密度芯片,从我们这里进口(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总之,俄罗斯自己拥有独立的计算机及中央处理器产业,并且能够为自己的军事工业提供合格的产品。近年来,得益于过去二十年俄罗斯与欧洲的技术交流,俄罗斯也在竭力发展向世界水平看齐的微电子技术。只是,鉴于历史上的欠账,要真正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俄罗斯微电子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