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教你4大策略做好阅读课

可见,从学者到一线老师,都迫切希望有效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方法缺失、设计老套、研究不足等问题,以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阅读的获得感,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更多关于考杭州教师编制笔试和面试资料可以找我领取!

学生若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植浓厚的阅读兴趣,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则后面的阅读之路就会越走越顺畅;反之,则会愈走愈疲惫。

如何让学生的阅读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享受阅读呢? 让我们在统编小学语文一、二年级教材中一窥究竟。

策略一:教学内容体系化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在《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一文中明确提出,一种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至少要回答以下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只有这四个问题具有逻辑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性,才能说该教育教学活动是完整的、专业的。

老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教你4大策略做好阅读课

反观当下的阅读教学,面对同一篇课文,教师选取的内容往往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公开课,为了推陈出新,上出亮点,老师们更是绞尽脑汁,剑走偏锋。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对“教什么”认知的模糊,是对学生语言学习规律的一种漠视,是“不完整、不专业”的教学活动,至少是“欠完整、欠专业”的教学活动。

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明确该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对照相应的年段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取。当下学习内容是早先学习内容的延续,也是未来学习内容的基础,彼此之间是有呼应、继承和发展的。

老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教你4大策略做好阅读课

举个例子

“朗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第一学段阅读阶段目标里有两条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那么,从第一册到第四册,是不是每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做到这两条呢?显然不是!

初入学儿童的第一次朗读和经过两年正式语文学习后的朗读,要求必然是不一样的。统编教材在“朗读”能力的训练上,用课后练习的呈现方式,清晰地画出了螺旋上升的能力曲线图。


老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教你4大策略做好阅读课


通过罗列,我们不难发现,教材对朗读训练的要求在逐步提升:从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分角色朗读到读出长句子、读好对话、读好感叹句,再到边读边想画面、读出不同语气、学习默读等,学生读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兼顾以往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如刚入学的儿童,不认识多少字,大声朗读是巩固发音的有效方法,教师若让儿童直接练习默读,他们发音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也不利于流畅朗读的练习。

把教学内容放在某个知识点或能力点的发展体系中去考量,是保证阅读教学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老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教你4大策略做好阅读课

策略二:教学环节问题化

现今的阅读教学课堂,“一问一答” 的碎片化教学方式仍占较大比例。学生在教师的细碎问题里亦步亦趋,学的时间和空间紧促、狭窄,这样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也不利于他们思维、情感、审美等的发展。采用问题化教学,则把“学”的责任和任务都移交回学生让“学”真正地在课堂里发生。

问题化教学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类型丰富、质量优良的有效教学问题(教学问题集) 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发展高级思维技能,实现其对课程内容持久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

阅读课,识字写字、流畅朗读、理解积累、语言运用等涉及的知识点会比较多。因而,阅读的问题化教学,我们可以定位为围绕两三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和文本、教师、编者之间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这两三个主问题的设计,必须是优质的、具有统领性的,让教学环节简明又富有张力。

要紧扣题目设计主问题

一篇文章的题目,往往体现了作者别具匠心的构思,有的用来揭示中心,有的用来交代写作对象,有的提出论点问题等。抓住题目来设计问题,往往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爱上学习教师在线培训即将开课,【零风险,免费用,无需加盟】

如果你是大学生、托管老师、辅导老师、学科老师、对语文有兴趣者、请发我私信,我带你进群(ps头条不允许广告)


老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教你4大策略做好阅读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