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还有骑兵部队吗?

军武小咖


其实,

骑兵,作为一个成建制的军种,已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种消失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武器装备越来越多,骑兵的消亡将是不可逆的。

上世纪80年代,百万大裁军中,解放军即已淘汰了军中“骡马化”,包括骡马驮载的无迫击炮、后坐力炮兵等;骑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被整体取消了。

但是,全军却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目前,大都配置在西部战区,其作用无非是有两点,一是在海拔较高的崇山峻岭中,配备给条件比较艰苦的边防军,担负驻地执勤巡逻、抢险救灾、运输等任务,毕竟那种地方连公路都没有,汽车都上不去,没有公路汽车开不上去。

二是,保留极少量的骑兵,是为了继承这支战争年代光荣部队的传统,留给全国民众关于骑兵的概念,同时也是为了拍摄重大军事题材影视剧的需要,毕竟还需要军马,甚至出现骑兵大规模作战的镜头。

网络上有个著名的桥段,说是马克沁重机枪的出现,让原先侵略成性的游牧民族,突然就变得载歌载舞,

在热兵器时代,特别步兵配备了冲锋枪和轻重机枪的背景下,骑兵的作用其实已经很小了,骑马冲锋企图突破由轻重火力所组成的防线,基本上就是找死。

因此,二战时骑兵的作用,退化为为后勤保障服务,以及追击逃亡的他国军队,此时,骑兵乘马的快速机动性,肯定强于靠两条腿走路的陆军步兵。


国平军史


不要以为中国现在没有骑兵了,其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里面,仍有极少量的骑兵部队,用于执行特殊勤务。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骑兵及我军骑兵的发展历程,这个问题就清楚了!

骑兵、骑兵,最后的骑兵

骑兵是一个古老的兵种,一直隶属于陆军,是一支骑马执行任务的部队,在历史上曾经红极一时。主要担负正面突击、包围、追击等作战任务。19世纪初,拿破仑远征莫斯科兵败撤退时,曾经吃了哥萨克骑兵的大亏,在泥泞的湿地里大量的法军官兵被骚扰、跟踪和屠杀。


哥萨克骑兵大量屠杀兵败撤退的法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武器装备的不断现代化,骑兵这个兵种也在改变,比如,与古典骑兵相比,现代骑兵使用的武器有步枪、机枪,甚至迫击炮。但终究抵不住武器装备日新月异的发展,最后不得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所以,现在提起骑兵,人们就以为我军已没有骑兵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发展的简要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早在建军初期就组建了骑兵部队。1928年4月,西北工农革命军建立了第一支骑兵部队。1933年,红26军组成了骑兵团,黄子祥任团长、张秀山任政治委员。提起梁兴初,大家应该印象深刻,曾经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军”的军长,红军在陕北的时候,刚组建骑兵侦察连,他就任该连首任连长。


新四军第四师骑兵团

后来,骑兵部队逐渐发展壮大。在解放战争后期,骑兵曾达到12个师,10万多人。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骑兵部队人数逐步减少,后来只保留了极少量的部队。

解放军骑兵进入北京城


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有个别军区保留有骑兵团,随着大批军马退役,骑兵部队团以上编制被取消,但仍保留极少量骑兵分队,用于在特殊地区执行巡逻、侦察、运输等任务。出于这样的考虑,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虽然少,但仍然是存在的。

现在正执行巡逻任务的解放军骑兵


一家之言,敬请批评指正!


止戈军是我


还有的

关于我军骑兵的早期记载,出现在1932年。当年1月初,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西北反帝同盟军在甘肃正宁县柴桥子宣布成立,谢子长任总指挥,刘志丹任副总指挥,杨重远任参谋长。全军共700余人,编为一、二两个支队和警卫、骑兵两个直属队,强龙光任骑兵队队长。2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正宁县三嘉原正式成立,谢子长任总指挥,李杰夫任政委,杨重远任参谋长。全军共600余人,200余支枪,编为4个大队:一大队队长阎红彦,政委张赫;二大队队长吴岱峰,政委高岗;警卫大队队长白锡林,副队长胡廷俊;强龙光则继续任骑兵大队队长。陕甘游击队骑兵大队是西北红军最早的骑兵部队,虽然只有三四十人马,但机动性好,战斗力很强。

1949年10月1日,我们的骑兵部队还参加了开国大典。

而且在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共有一千六百一十四人。其中,由步兵产生的将军数量位居第一,其次就是骑兵。骑兵出身的将军共有五十五人,其中上将两人、中将八人、少将四十五人。骑兵部队高级将领频出,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印证了“冲锋必亮剑”的骑兵精神在战场上是多么激励将士奋勇冲杀。

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解放军摩托化、机械化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的百万大裁军中,解放军淘汰了"骡马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取消。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但骑兵将军和骑兵士兵为共和国所创造的辉煌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象征性保留的营级建制的两个骑兵营中的一个,人们称他们是“共和国最后的骑兵”。

有关资料记载,内蒙古军区骑兵第X营是一只具有光荣历史的骑兵部队,前身可以追溯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战功赫赫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骑兵第X师,曾参加过辽沈战役、辽西剿匪、青藏剿匪等战斗。解放后,部队曾驻防在呼伦贝尔的海拉尔市,现驻扎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附近。

最后贴几张图,给大家看看最后的骑兵风采。


长安城不良人


有。高海拔和淤泥地区、草原地区,由于机械化不能使用,仍有骑兵。


忆江朝南


当然有了,就像我们看亮剑一样,骑兵是一种精神,也算一个特殊的兵种,不可能少了这样的兵种,万一地球没有油,没电,你靠的还是原始的战斗力,所有永远不可能没有


一切尘埃落地便是晴天


目前中国还有骑兵部队,只不过骑兵部队规模已经很小了,空加一起也就几百人的水平,保留骑兵部队,主要一些特殊的环境当中有使用骑兵的需求,主要在边防巡逻等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出于非军事任务的需求,比如拍电影等等,目前的规模已小到可以不计,骑兵做为兵种也早已取消了,但是我们保留骑兵不是个例。

许多国家依然在保留骑兵,以及马匹。在许多国家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像英国的军马数量就比坦克数量还要多,只是主要作为仪仗队来使用了,而不是作战使用。许多国家军队还是保持在马匹的使用,当然了他们不是真正作为作战能力,主要作为运输力量加以运用,在许多行动当中,比如在山地作战当中许多地方是车辆无法到达的,使用马匹运输成了唯一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因此许多国家还保留着马匹,骑兵部队没有真正的消失,但是骑兵作为一个大的兵种早已经消亡了,在100多年前的一战时就已经失去了主力的位置,但是未来能够彻底消失,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麦田军事观察


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t,是解放军骑兵部队发展的鼎盛时期,辽沈、淮海、平津等著名战役及甘、青、川边剿匪平叛都有我骑兵的身影。解放战争中诞生的内蒙古骑兵,在内蒙古自治政府和内蒙古军区的领导下,迅速成为一支以蒙古族为主,包括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回、满、汉各族士兵组成的\t人民军队\t。1948年1月1日,这支部队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称为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了解放军同国民党军争夺东北的一系列战役、战斗。这支威武之师在解放战争中,参加大小战斗656次,取得歼敌2.2万多人,缴获战马2.2万多匹、各种武器1.1万多件,敌我伤亡为34∶1的战绩,为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战功。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参加了\t辽沈战役\t中著名的黑山、大虎山阻击战。

1955年,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共有1614名(包括

参加国庆阅兵

以后补授、晋升的在内)开国将领被授予元帅和将军军衔,其中,由步兵产生的将军数量位居第一位,其次就是骑兵出身的将军了。这是因为,战争时期解放军骑兵部队是除步兵之外的最大兵种,最多时曾达到19个师。所以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骑兵出身的将军共有55人,其中上将2人(许世友、张爱萍)、中将8人(\t梁兴初\t、\t田维扬\t、杨秀山、张达志、姚喆、\t邱创成\t、\t匡裕民\t、\t温玉成\t)、少将45人。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参加了新中国

参加开国大典的骑兵方队

开国大典。红马队、黑马队共1900余匹战马组成的骑兵师方队,继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之后,通过天安门前,成为此次\t阅兵\t的"压轴戏"。此后,骑兵部队又参加了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和1954年国庆阅兵。建国初期的6次\t大阅兵\t,骑兵方队以雷霆万钧之气势,排山倒海之阵容,彰显了我军骑兵部队的赫赫战功和浩然雄风,给全国军民极大振奋。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还保留了很小的骑兵部队(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五原县的阴山脚下,驻守着我军最后的骑兵部队——北战区的内蒙古军区锡林郭勒军分区骑兵第一营以及他们的军马场。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我军精简整编,骑兵作为一个兵种已然消失,全军仅保留了几个骑兵营连,担负驻地执勤巡逻、抢险救灾等任务。寒冬腊月,记者走进甘南大草原,目睹了驻守在金珠山下的一支"最后的骑兵"--甘肃省军区甘南独立骑兵连在边关跃马扬鞭的风采。

红旗猎猎,刀光熠熠,骏马疾驰,马蹄生风。一匹匹威武的战马被战士们牵了出来,在训练场上昂首嘶鸣。随着连长丰淑福一声令下,战士与军马

驻守中蒙界湖的骑兵

并肩而立,庄严而神圣。在开阔地上,150米的距离内竖着高低不同7个人体目标。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位骑手策马袭步而来,在疾速奔驰中抽刀侧身、接近目标、手起刀落,精准打击目标。

乘马斩劈、乘马越障、乘马射击……一个个威武飒爽的马术动作都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心血与汗水。连长丰淑福介绍,骑兵的训练要比步兵苦,马术训练讲究"人马合一",得从基础动作一个一个练起。在最初的马术队列训练中,大家听顺耳的"齐步走"变成了"各马照直前进走",骑手要从自己走队列的思维中解脱出来,按照成行成列、排面整齐的要求在马场充分锻炼"控马"能力。

为了练好马架子,首先需要站蹬。双脚踏在马蹬上,由慢步到快步,由平原到地形复杂,稍有不慎,马失前蹄,人便从马上前倒在地。脱蹬是基础训练中最难的科目,要求骑手撤去

列队待命

马蹬,仅靠大腿内侧的肌肉使劲夹住马肚,几天下来,大腿内侧擦伤严重,脱衣洗澡都成了问题。但战士们从不叫苦叫累,人人都被训练成出色的骑手。

记者看到,远方一群战马飞驰而来,只见战马不见骑兵,等到临近时,突然间,马背上闪现出骑兵。这是蹬里藏身,骑兵在战场上出奇制胜的绝招。最具震撼力的是骑兵的集体冲击。骑兵横向一字摆开,高速向前冲击,战马奔腾如海洋,锃亮的马刀举起,草原上一片白色森林,飞扬的鬃毛、风驰电掣的速度、摧枯拉朽的气势,让人仿佛又看到了冷兵器时代王者的风采。

骑兵的马,不仅仅是动物,而是和战士们亲密无言的战友,他们就像爱护

乘马训练

自己的生命一样呵护军马。每天三次的"马勤"(遛马)风雨无阻,晚上轮流喂马,为马梳毛、刮身,增强血液循环,战士们乐此不疲。"骑马的时候,我们是主人,不骑马的时候,它们是主人。"指导员韩东强告诉记者,战士们要照顾马吃好、喝好,不能生病。但最感人的还是老兵复员的时候。复员老兵走之前会给自己的马加最后一次草料,而那些马好像知道他们要走似的,老兵抱着马流泪,马也会流泪。

骑兵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一个兵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已组建起来。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部队曾拥有12个建制师。新中国成立后,还组建过专门的骑兵学校。

骑兵具有快速、机动、灵活、勇猛的特点,擅长战役侦察、远距离奔袭、运动防御、追歼敌人。骑兵相比步兵,不但能徒步作战,还擅长马上射击和劈刺。

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但骑兵将军和骑兵士兵为共和国所创造的辉煌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

1985年,中国进行百万大裁军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摩托化和机械化取代了骡马化。至此,骑兵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已不复存在,全军仅象征性地保留了几个骑兵营、连,目的是为了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过去的骑兵风貌,让中外人民了解、目睹现代条件下的这一古老的兵种,另外,还担负着中国影视片的拍摄任务。


给个老婆饼


骑兵现在在中国还是有的,骑兵是一种很古老的兵种,我经常看一些军事纪实,在内蒙古、西藏、特别是守边疆的地方有骑兵,现在虽然说都是机械化,但是有的地方机械化还是行不通,但是现在保留的骑兵只是很少啦,




太累了艰难的活着


有少量骑兵在边防部队,路况不好的地方骑马巡逻。在蒙古和新疆尚有少量骑兵主要是冬季运输。80年代裁军时,骑兵作为一个兵种被裁,只是象征性的保留了两个骑兵营和几个骑兵连,适应边防和其他方面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