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男女一见钟情,婚后女子不愿当主妇,两人因此离婚

民国时期,有许多接受西方文化的新潮人士,章士钊便是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妻子吴弱男同样也是近代中国父女运动的倡导者。

在世人眼里,两人可谓是郎才女貌,十分般配。而这样的一对夫妻,终究还是走向了分离。

虽说章士钊接受了新潮思想。而骨子里还是大男子主义,因忍不得妻子参加社会活动,最终选择了离婚。

 民国男女一见钟情,婚后女子不愿当主妇,两人因此离婚

一、观念不同,相爱却分离

在婚姻里,如果夫妻的观念不同,即使相爱也很难携手白头。

章士钊和妻子吴弱男同样都是进步人士,婚前也是自由恋爱,两情相悦,本是世人眼里的一对伉俪,却还是无奈走向了分离。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章士钊无法接受妻子太过强势,对女性的认知依旧是封建传统的固有思维。

虽说章士钊曾留学西方,接受的都是平等自由的思想,但是他毕竟是在中国传统社会里长大的,他的骨子里依旧是中国式的大男子主义思想。

在民国那样一个新旧思想碰撞的时期,像章士钊这样一只脚迈出去,一只脚还留在原地的大有人在。

章士钊不喜欢妻子抛头露面,为妇女事业奔波忙碌,而是希望她在家相夫教子,做个传统的贤妻良母。

回国后,章士钊凭借自己的才华,终于闯出了一番事业。此时的他,内心自然更渴望一位温柔贤淑的贤内助,可以服侍他的饮食起居。

而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吴弱男,却总是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顾不得家里的事情。

 民国男女一见钟情,婚后女子不愿当主妇,两人因此离婚

如此一来,夫妻两便有了许多的矛盾,常常就此事争执不休。

吴弱男觉得,自己接受了新的思想教育,怎么能甘于做一个家庭主妇。

虽然两人还爱着彼此,但两人在此事上难以统一意见,最终走向了分离。

二、机缘巧合遇真爱

中国自古倡导才子佳人的良缘,章士钊和吴弱男的结合,在当时被传为一段佳话。

吴弱男出身显赫,祖父乃是大名鼎鼎的淮军将领吴长庆,父亲乃是和谭嗣同并列的四公子之一吴保初。

 民国男女一见钟情,婚后女子不愿当主妇,两人因此离婚

吴父十分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吴弱男很小就被送到了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她不仅结识了孙中山,还加入了同盟会,成为进步女性的代表。

章士钊和吴弱男很早便认识了,由于吴弱男十分欣赏章士钊的文章,还曾收集整理过他的作品,将其刊印出书。

后来,章士钊对吴弱男一见钟情,久久难忘,却因自己家境贫寒,不敢贸然打扰。

 民国男女一见钟情,婚后女子不愿当主妇,两人因此离婚

只是,命运安排他们再一次在日本相遇了。两人他乡相遇,又同为满怀理想,壮志热血的进步青年,关系又近了一步。

对于章士钊这样的青年才俊,同盟会自然不愿意错过,只是他一心只想做学问,不愿过问政事。

他的好友们软磨硬泡,各种劝说,甚至将其软禁起来,章士钊都不为所动。

无奈之下,同盟会有人提出,章士钊似乎对吴弱男很有好感,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便让吴弱男担任说客,去劝说章士钊。

两人的缘分就此开始了。

 民国男女一见钟情,婚后女子不愿当主妇,两人因此离婚

三、情投意合结良缘

在游说的过程中,章士钊和吴弱男两人的接触越来越多,不觉间情愫暗生,陷入了热恋。

这一段感情在当时可谓是一段佳话,而章士钊依旧没有同意加入同盟会,此时还被孙中山调侃,说同盟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事实上,与其说章士钊的爱情是机缘巧合,倒不如说是自己争取来的,如果不是自己才华横溢,让求贤若渴的同盟会极度欣赏,这段佳话恐怕也不会上演。

只是,这段佳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般美好,甚至最后走向了分离。

 民国男女一见钟情,婚后女子不愿当主妇,两人因此离婚

两人结婚后,章士钊在妻子娘家的扶持下,从一介穷书生,瞬间跻身上流社会,自己的事业也是风生水起。

要知道,章士钊虽然十分有才华,但是没有妻子娘家这块跳板,他或许不能那么容易就成功。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身为当时新潮进步人士的章士钊,对女性却依然怀着传统腐朽的认知,甚至不能接受妻子忙于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民国男女一见钟情,婚后女子不愿当主妇,两人因此离婚

这种行为,和民国时期那些一边倡导一夫一妻,一边自己又三妻四妾的人没什么区别。

当然,虽说民国时期社会充斥着新思想,但是千年的传统认知不能一朝一夕改变,这也算是情有可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