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公子”的张孝若遇害真相成谜,大家竟怀疑是此大佬下毒手

身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孝若,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7日被仆人吴义高枪杀,凶手随即自杀,一时轰动上海。其子张绪武回忆称,当时租界捕快上门调查,却被其母一句“此事不必深究”打发了事,从而导致这件案子成了一件历史谜案。至于真相具体如何,已经不得而知。

张孝若生平简介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2月,张孝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是近代著名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的独子,“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因其曾高中状元,因而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张謇虽有一妻四妾,但却直到46岁才得了张孝若这一个儿子,因此对其寄予厚望。张孝若从6岁起,先由日本人森田政子担任家教,8岁入南通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并由名士张景云课读,15岁入青岛大学中学部,后又进入上海震旦大学。

民国四公子”的张孝若遇害真相成谜,大家竟怀疑是此大佬下毒手

张孝若

民国六年(1917年),张孝若赴美留学,根据《中国实业名人录·张孝若先生》记载,其就读于“亚拿德商务大学”,并在一年多以后拿到“商学格致学学士衔”,旋即回国。

回国之后,张孝若曾想进入政坛,恰逢民国九年(1920年)前后“联省自治”成为主流,继“湘人治湘”后,江苏省议会也将非江苏籍的省长齐耀琳轰走,主张“苏人治苏”。不过当时省议会内部却发生分裂,以张謇为代表的“北张派”和以张一麟为代表的“南张派”斗争极为激烈,并最终导致“南张派”议员、淮安人叶立民服药自杀,无奈之下“二张”只得退出选举。

民国十一年(1922年),张孝若被北洋政府任命为考察各国实业专使,并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9月17日出发,在钱昌照、张文潜、朱中道等7人陪同下,历时7个多月,共“经历十国,凡三万英里”,先后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瑞士、日本等国考察实业。

张謇

民国十五年(1926年),父亲张謇去世后,张孝若开始主持南通各项事业,先后任大生纱厂董事长、大达轮船公司总经理、淮南盐垦公司常务董事长、私立南通大学南通学院校长、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南通师范学校校长等。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17日,张孝若遇刺身亡,终年37岁。

杀死张孝若的幕后真凶究竟是谁

由于当时案件并未深入调查,因此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已经不得而知。而根据各种资料记载,目前主要集中于三种说法:

1、吴义高怀恨报复。根据张謇远亲吴功俊的说法,当时张孝若在上海要成立一个银行,他身边的保镖便请求张孝若将一个重要位置留给自己的儿子,张孝若当时已经答应了。但后来由于张孝若姨太太李复初吹枕边风,认为这个肥缺不应该给外人,应该给自己的侄子,最终导致保镖未能如愿为儿子捞到这个职位。这导致该保镖怀恨在心,想要打死李复初,却最终误杀了张孝若。不过这个说法有诸多疑点,一是刺客吴义高并非张孝若保镖,二是保镖有太多下手机会,杀错人的可能性实在是太低。

2、张孝若妻子雇凶杀人。根据传言,凶手乃是张孝若的妻子陈石云所雇,是为了惩罚张孝若的不断出轨。不过此传言没有任何证据,唯一的依据就是警察上门调查时,被陈石云一句“此事不必深究”所阻。

民国四公子”的张孝若遇害真相成谜,大家竟怀疑是此大佬下毒手

杜月笙

3、杜月笙雇凶杀人。这应该是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了,且张孝若的后人同样如此认为,且杜月笙也的确有重大作案嫌疑,这个说法似乎并非空穴来风。当时张孝若掌握着华东最大的轮船公司——大达轮船公司,但因经营不善,公司最大债权人、银行家陈光甫想解套,建议引杜月笙入股,但却被张孝若拒绝,于是杜月笙便痛下杀手。而且,张孝若死后,“大达轮船公司”的确落入了杜月笙手中,而凶手吴义高的遗孀、子女也一直受杜月笙照顾,这些都加重了杜月笙的疑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