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家長經常對其大吼大叫,仍無濟於事,家長該怎麼辦才好?

江山165940261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也是一個父親,今年女兒3歲了,特別調皮,可以說根本不聽話,有時候對她發火也不管用。我覺得現在每個家庭就一個或者兩個孩子,家裡的大人(特別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對孩子更多的是一種溺愛,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所以現在孩子不聽話應該是大部分家長遇到的問題,我覺得如果孩子還小,他們一般就是調皮,長大點應該會好點了。如果孩子大了,還是不聽他,應該多溝通教育。多關心孩子可能會好點!


名流小孔


未曾答題先開言,聽俺老張談一談。和顏悅色三冬暖,疾言厲色六月寒。

閒言少敘,轉入答題。

對孩子大吼大叫是把雙刃劍,輕易使不得。孩子都是自家的好,跟自家孩子大動肝火,不值,不該!俗話說,氣傷肝。經常大吼大叫,勢必要生氣發火,生氣影響身心健康,這一點大家都懂,另外也讓孩子擔驚受怕,仔細想想真的沒有必要呀!再說,大吼大叫起作用了嗎?結果依然是外甥打燈籠照舊。既然沒有任何效果,何不轉變方法呢!乾脆坐下來與孩子心平氣和談一談,聽一聽孩子的意見,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燈不撥不亮,話不說不明”,跟孩子這麼一談心,說不定就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假如孩子的意見正確,家長不妨尊重孩子;假如孩子無理取鬧,做家長的也不必動怒,大人不記小孩過嘛,成年人還能與孩子一般見識,您說是不是?孩子無理取鬧,家長千萬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而應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幫助孩子矯正錯誤思想和行為。此時,家長一定要控制情緒,因為

簡單粗暴對孩子不起絲毫作用。

家長經常對著孩子吼叫,容易使孩子走向兩種極端:一種是家長吼得越兇,孩子的逆反心理月嚴重,很容易在孩子心靈留下以暴制暴的陰影,孩子走上社會極易危害社會危害他人。我身邊就有幾起類似的案例,教訓深刻呀!;第二種,孩子變得膽小懦弱,畏手畏腳。在大吼大叫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孤僻自卑,寡言少語,一些男孩子一改陽剛之氣而變成“娘娘腔”……

總而言之,經常對著孩子大吼大叫有百害無一利。孩子有錯,家長一定要做個有心人,及時發現癥結所在,對症下藥,切不可“病急亂投醫”,自作主張“下猛藥呀”!



江山165940261


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很多父母在生活中看到孩子犯錯不聽話,都忍不住的想吼兩聲。

第一個方面有必要的吼叫,比如說孩子過馬路有汽車急馳而過的時候你喊叫,比如說孩子在野外玩的時候接近危險你吼叫,吼叫喝止一下,這樣做吼叫有時候是必要的。

第二種情況,就是孩子在沒有外界危險的情況下,自身成長的過程中犯錯,你對孩子大吼大叫。其實這是完全不對的。這樣做對孩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還沒有分辨出是非對錯的過程中,你站在一個大人的角度,以一個大人的思維去衡量孩子的行為的對與錯,這是非常不對的,有時候你越吼叫,孩子越不知所措,孩子在你大吼大叫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這個情況下,不如阿對孩子循循善誘,然後告訴孩子道理。

我曾經就有過這種行為,後來我回想一下,我非常後悔,。所以我希望更多的家長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然後從中有所反思,做一個合格的父母,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好爸爸and壞爸爸


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看世界、表達自我的方式。

我們不能要求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所思所想完全匹配,他不是我們~

面對孩子得苦惱糾纏,大人需要這樣做:

1、靜靜地等待孩子發洩情緒

2、等孩子情緒平復以後,引導孩子清晰的說出自己的訴求

3、當孩子表達訴求的過程中,即使我們不贊同,也不要打斷,我們需要給孩子示範:什麼是尊重,什麼是有效的傾聽。

4、當孩子表達結束後,我們也可以平靜的表達我們的希望

5、然後,我們需要給孩子示範:什麼是商討?沒有商討和溝通不了的事兒,只有無法溝通的人。所以我們可以和孩子“討價還價”,允許孩子以合理的態度爭取自己的權益。

6、找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結果,和孩子約定,先按這個計劃實行一週,如果有異議,下週再重新上套新方案。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有效的示範了:有效的溝通技巧、傾聽技巧、尊重合理的表達自己的訴求等等品質。


漢堡媽的育樂圈


我覺得還是看小孩有哪些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儘量從正面引導他們喜歡的事,然後自己平心靜氣的對待他們的不足,還要示範性做到自己的行為,才能有效的影響和帶動小孩,所以說到底,還是自己做好自己再能有效的引導和教育小孩,但這要時間培養,大呼小叫更不利於改變他們!


楊順利728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即不聽話的原因,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你得和孩子做朋友,和他交心,不要不問青紅皂白對他吼叫,本來不是他的錯,他也挨頓罵,肯定委屈,時間久了,他覺得自己做得無論對錯都一回事,乾脆破罐子破摔,養成不聽話的習慣了。所以弄明白這個道理,當家長應該知道怎樣做了。


菜根香生態農業


對於孩子不能以暴制暴的態度,關於孩子的不聽話家長最好以引導為主,在鼓勵的同時以自身為榜樣讓孩子以時效仿,孩子小的時候的性格脾氣都是跟自己家人環境有非常大的關係的,給孩子製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不能動不動自己發脾氣還教育孩子。



崇信遠川汽車服務 虎虎招中介


首先,我不建議大吼大叫,如果你已經大吼大叫並且無用,為何不嘗試換一種態度去教育,也許不能立杆見影,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對小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點讚揚,增加孩子成長期的自信心是多麼重要,現在孩子還小,你動不動就吼,等你老了他也會動不動就吼你的,這就是教育方式。


80後的小馬


這是個令所有家長頭疼的問題。延伸出“平時母慈子孝,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神獸已出籠,各位爸媽請準備”等等金句!

讓孩子聽話,除了吼還可以做此什麼?

首先,需要正確認識孩子的行為是錯誤行為還是適齡行為。

圖一就是埃裡克森八階段。既把人的心理發展劃分八個階段,每個階段有特殊的社會心理任務,也有特殊矛盾,矛盾的順利解決是人格健康發展的前提。

例如,這個經常聽到1歲半寶媽說,一不留神就不知道寶貝爬去哪裡,或者拿什麼放進嘴裡,或者用手摸什麼呢?十分煩惱,哄也哄過,罵也罵過了!怎麼辦?

其實,孩子這麼做是對的。孩子在1歲半至3歲這個階段,隨著身體機能的完善,也就是能走能跑了,而在養育者裡得到充分的關懷和安全感後,他們就開始探索周邊的世界。所以保證孩子在一個安全的環境,允許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並及時給予鼓勵。即能培養他的自主感,同時也能夠培養他的意志力。而相反,如果去阻礙甚至斥責,孩子就會有很多的失敗的體驗而產生自我懷疑和羞恥感。

說回我們小學生家長,常常苦惱,為什麼孩子這麼懶惰,做事三分鐘熱度。對照圖片,6-12歲階段,孩子迎來了新的任務——學會勤奮。即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索,試錯等,完成學校的一個個任務,激發他們的勤奮感和競爭心,越來越有信心獲得成功。這個階段的孩子的任務就是學會勤奮。

因此,父母在這個過程,不要認為“孩子為什麼那麼笨,為什麼這麼懶,為什麼這麼簡單都不會。”這個階段的孩子,本來就是通過自己的學習,知道什麼是勞有所獲。

所以,我常常告訴自己,不要因為長大得太久,而忘記了小時候的樣子。

所以,當爸媽覺得,孩子不聽話時,不妨看看圖片,看看孩子的行為是錯誤行為還是適齡行為。

如果是適齡,孩子是不是需要我們更多的指導,而不是大吼大叫呢?[可愛]

溫暖育兒,我們一起努力!



蘇小小焱


孩子不要用吼的,沒效果呢,放低家長姿態,站在孩子的角度溝通最好,當家長吼孩子的時候,孩子會特別緊張,手足無措,越吼孩子越慌,或者孩子乾脆當做聽不見,孩子犯錯時直接抱著孩子,不用吼,因為在孩子做錯事時他自己心裡也知道,抱著孩子,告訴他錯在哪裡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效果會很好的哦,我還發現身邊越是家長吼大的孩子越笨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