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隆宗門的牌匾上有一根箭在上面插了三百年,為何至今都沒有拔掉?

張溢解密


這個說法可不是民間流傳,這可是真實存在的。據《清史稿·宣宗本紀》記載,“十八年九月,從幸秋獮木蘭,上先還京師,而教匪林清黨犯闕之變作。是月,戊寅,賊入內右門,至養心殿南,欲北竄。上御槍斃二賊,餘賊潰散,亂始平。”



而這支箭的箭頭如今都插在故宮隆宗門的牌匾上,去故宮參觀的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發現。這支箭是在公元1813年,嘉慶年間被亂黨射上去的,如今已經存在了206年,嘉慶皇帝當初沒有拔掉這支箭的原因很直接,那就是為了讓後人永世銘記這次反亂帶來的陰影,也是為了警示後人一定要時時刻刻保持警惕,以防不備,更好地維持清王朝的統治。

關於隆宗門牌匾上的這支“謎箭”的來歷,我們來說一下:

公元1813年六月,嘉慶皇帝帶領文武大臣並且攜帶宮中女眷共同前往避暑山莊去遊覽風景、躲避暑氣。本來嘉慶帝的興致很高,但是一場無人知曉的地下勢力正在悄悄蠶噬著清政權。這股勢力就是白蓮教的分支——天理教。而此次企圖攻佔紫禁城的領導者就是白蓮教當初覆沒時候僥倖逃出來的林清和李文成。由林清所領導的天理教起義軍,在經過仔細商量密謀後,很快便攻進了紫禁城內,但是卻沒有攻佔。


當時,起義軍分為東、南、西、北四路,而景運門、隆宗門此二門則是進入皇宮內廷的前兩道禁門,因此是需要嚴加防衛,禁衛軍重點守護的。雖說戒備雖如此森嚴,但是畢竟“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在嘉慶十八年九月十五日,竟有一支以林清為首的天理教農民起義軍在頭領陳壤、陳文魁率領下,由內應太監劉金、閻進喜帶領分別從東華門、西華門打到了景運門、隆宗門的門前。

起義軍前期進展幾乎沒有任何傷亡,勢如破竹。進入西華門的一支起義軍居然直搗皇帝起居的養心殿。隆宗門外,則是由林清親自帶領的起義軍,本來進展勢如破竹、甚是順利。但是無奈卻碰巧讓當時尚未登基的道光帝察覺到了,道光帝情急之下召喚禁衛軍,禁衛軍一時之間將東、西、南三門的起義軍盡數解決。


林清領導的北門起義軍也與清軍展開了激戰,但終因寡不敵眾,並且武器裝備大大落後於清軍,在受到清軍火槍隊的鎮壓下而以失敗告終。在激戰中,農民軍將一利箭射在了隆宗門的匾額之上。至今猶存。

歷史記載,當時聞訊趕回的嘉慶皇帝在瞭解此事之後,特地還下發頒佈了一道“罪己詔”的詔書,大概意思就是說,亂軍攻入皇宮這等亂事,自唐、宋、元三朝還未出現過如此之事。而嘉慶帝專門留下叛軍射在牌匾上的箭頭,則是更好更清晰地提醒後世子孫時刻保持警惕。


不論怎麼說,這支箭頭也是當時清朝一定時間的見證,“存活”至今,自然也有它的道理。


小鎮月明


今年夏天,我去北京故宮去遊覽,當我走到故宮乾清門前廣場西側的隆宗門時,發現門的牌匾上赫然插著一支箭,我很納悶,為什麼這裡有只箭呢?

我通過望遠鏡觀察這支箭有年頭了,我問導遊,他告訴我這支箭是清朝嘉慶年間、天理教首領林清領導的起義軍射上去的。我問,從嘉慶到現在算算有200多年了,為什麼至今沒有拔掉呢?



導遊告訴我,這是清朝嘉慶皇帝當時不讓拔下來,目的就是警示後世子孫,要提高警惕,天天防賊,夜夜防盜。至今作為文物一直保留了下來。隨後導遊為我講了這支箭的來歷。

話說嘉慶十八年(1813年)北方爆發了天理教起義(白蓮教的分支),隨後嘉慶下旨撲滅了天理教起義。但是部分教眾潛伏了下來。當時北方分教的領袖叫林清,祖籍浙江,後潛伏到北京大興縣佈教。大興縣他居住的地方成了起義軍的窩點。

這年的夏天,起義軍打聽到嘉慶帶著老婆孩子和一班文武大臣去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去了。嘉慶帝認為天理教被消滅了,這才有心情去旅遊觀光。林清覺得這是個好時機,皇上和大臣們不在北京故宮裡,此時皇宮必定空虛,管理鬆懈。

林清一面組織人馬,一面派人進京打探情況,並令人用金錢收買看城門的士兵,等這幾路人馬布置完後,萬事俱備,林清決定七月十四日兵分四路從四門往裡進攻,約定在隆宗門前匯合。



到了起義的日子,起義軍每500人為一組,共四組分別攻打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林清帶隊攻打北門。四門同時發起了進攻,林清的北門推進的很順利,城內的看守士兵早就被收買了,見他來到,馬上打開了城門。林清很快來到了隆宗門。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在東門起義軍受到了火力壓制。原來是嘉慶的兒子旻寧(後來的道光皇帝)用火槍阻止了起義軍的行動。當時嘉慶去避暑山莊避暑的時候,嘉慶的第二個兒子旻寧由於身體不舒服沒有隨行,這時他正在書房看書。

當他聽到隱隱約約嘈雜聲後,他馬上爬到故宮最高點,仔細觀察,發現有起義軍攻打四門,這時宮中大亂,嬪妃們像沒頭的蒼蠅亂跑亂竄。侍衛也沒人管理和組織。

此時旻寧急忙從高處下來,他沒有慌亂,而是組織侍衛分別支援四門,他返回書房,拿起掛在牆上的火槍,返身來到高處,瞄準門上翻牆而過的義軍,一槍一個進行了點射。義軍嚇得不敢再翻牆而進了。



▲嘉慶

旻寧用槍射擊也是進行了一番思想鬥爭,原來宮內禁止放獵槍,不過現在情況危機,沒有時間來請示有關部門。旻寧只好自作主張。

四門的情況是這樣的,北門林清已經來到了隆宗門,他帶領500名義軍想亂箭射擊,打算強行進入。旻寧用火槍壓制住了東門,西門和南門被侍衛死死把守住。

此時宮中禁衛軍得知情況馬上組織人馬來到了城門前。義軍瞬間被包圍了,攻破的大門重新關閉。林清被關在了故宮裡,成了甕中之鱉。經過一番激戰,林清所帶的500人只剩下了十幾人,最後林清放下弓箭和長矛束手就擒。

其他三門情況更慘,東門義軍被旻寧點射死了許多。西門和南門被禁衛軍消滅的一乾二淨。

這次起義對嘉慶帝震動很大,這是近距離的決鬥,起義軍都攻進了故宮。嘉慶接到京城消息後,連夜帶人趕了回來,嘉慶感到後脊樑直冒冷風,自己的寶座差點被林清搶去,太懸了,要不是旻寧,後果不堪設想。



▲道光

嘉慶叫來了兒子,旻寧以為父親回來要訓斥他,他怯生生站在父親面前,然而事實正相反,嘉慶心中暗定了旻寧為接班人,同時表揚了兒子一番。旻寧在父親嘉慶去世後,1820年稱帝,他就是歷史上的道光皇帝。稱帝后,人們說他的皇帝位是用火槍打來的……

嘉慶為了警示後人,不讓子孫把隆宗門上林清射上的箭拔掉,意思是警鐘長鳴。導遊講完故事後,看了我一眼說,現在你看到的只是留下了一支,實際上面不僅這一支,我用望遠鏡仔細觀察了一遍,上面確實有箭射的痕跡。“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喃喃自語道。

【不一樣的歷史解讀,不一樣的知識分享。歡迎轉發、留言、關注】


秉燭讀春秋


題主談到這個箭的時間是三百年,看來已經知道此箭之來源,我就不再贅述,為何至今沒有拔掉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一、現代人為何不拔?

這個箭在上邊好幾百年了,本身就可以算是文物,如果把它硬要拔下來,肯定會傷及那個牌匾,那真的是因小失大。再說,把它拔下來又有什麼用?還不如就放在上面,每當遊客來到此處,導遊便又有一個故事可講,豈不美哉?

二、嘉慶帝為何不拔?


嘉慶皇帝即位之時,大清王朝江河日下。作為親眼目睹了乾隆盛世的人來說,看到自己當政竟然被賊人打到了家門口,兩相對比,我想嘉慶皇帝當時的內心是很傷心的。苦痛是需要銘記的,不能忘記歷史,臥薪嚐膽,時刻不忘記這次的恥辱,所以嘉慶皇帝選擇不拔這個箭。

清代嘉慶以後的皇帝為何不拔?

我想,祖宗之法還是要遵守的吧,嘉慶皇帝不僅不讓自己忘記歷史,更重要的是昭示子孫!



滋水人自述


在故宮隆宗門的牌匾上面,確實插著一個沒有箭桿的箭頭,不過這個箭頭的由來有很多說法,所以究竟插了多久還不一定,不過應該沒有三百年。

說法一,據說李自成攻進北京城以後,覺得自己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於是興之所至,經過隆宗門時向牌匾上射了一箭。但是這個說法最大的問題是故宮隆宗門上的牌匾是有漢字滿文,顯然是清朝建立以後才換的。即使李自成朝牌匾上射過箭,也早就應該被清除掉了,所以這個說法可能性最低。

隆宗門上的滿文表明這個牌匾是清朝所立

說法二,清朝嘉慶年間曾經爆發過一次天理教起義,林清等人率兩百多教眾在宮中太監教眾的帶領下混進紫禁城,其中一路打到了隆宗門附近,和護軍發生了戰鬥。所以有人說這是當時戰鬥時留下的,而嘉慶對此大為震動,下令留下牌匾上的箭頭,以警示自己和後人。這個說法最大的問題是天理教教眾是偷偷攜帶武器混進紫禁城的,弓箭比較大,攜帶不便,不大可能帶進去。而且如果嘉慶真的要警示後人,那麼應該也會留下相應詔書或者是指令,但是目前尚未發現關於此事的記載。

說法三,據說這只是溥儀在玩鬧時隨手射上去的。辛亥革命爆發民國建立以後,溥儀退位留居紫禁城,此時他的活動範圍大受侷限,不能隨便離開,長期居於禁宮之中未免無聊,於是常常和一些同樣閒得慌的宗室子弟到處玩鬧。其中有一項活動就是在隆宗門練習射箭,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不小心或者是故意的就把箭射到牌匾上去了。根據50年代修繕故宮的工人回憶,當時在隆宗門門上也發現了不少箭頭,所以這個說法也確實有可能。

三種說法都列出來了,大家也可以發表一下看法,覺得那種更有可能。


不沉的經遠


隆宗門是故宮乾清門旁邊的一道門,隆宗門外側是慈寧宮,內側是雍正帝在位時下令設立的軍機處所在之處,因此,隆宗門在清朝中後期是非常重要的皇宮內部通道,一般情況下,王公貴戚沒有皇帝的旨意也不得隨意通過。今天,大家遊覽故宮,在經過隆宗門時,如果抬頭留意隆宗門的牌匾,就會發現上面有一支箭頭插在上面,時間久遠都已生鏽,這支箭大有來頭,已經插在上面超過200年,至今沒有被拔掉。這樣做大有深意。

大清帝國在歷經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之後,特別是在乾隆皇帝晚期之後,乾隆皇帝開始故步自封,貪圖享樂,對帝國內部的貪腐行為不但像之前那樣嚴加懲處,反而姑息養奸,甚至還採納和珅的建議設立“議罪銀”,僅對犯有過失或貪腐的官員罰銀了事。再加上民間土地兼併日益嚴重而人口劇增,民間對朝廷的怨恨和不滿情緒在不斷增加。一些宗教開始藉機滲入,各種宗教組織盛行,輕則斂財以自富,重則將矛頭直指清政府以求建立新政權。其中比較有名的當屬王聰兒領導的白蓮教,從單純的宗教組織演變為反清的秘密組織,並在各地發動武裝起義,前後持續長達九年才被清政府鎮壓下去。

但白蓮教並沒有徹底瓦解,主要傳播於京畿、直隸、河北、山東一帶的天理教是白蓮教的分支之一,天理教的勢力仍在不斷壯大,其領導人林清於是就有了更大的野心,打算髮動武裝起義推翻清朝統治,並積極開展準備工作。在繼續傳教的同時,秘密發展重點在京城附近發展新的信徒,吸收一些皇宮中的地位低微的太監為將來的起義做內應;同時選拔青壯年武裝起來,秘密打造武器裝備。

在自認為準備妥當之後,林清開始等待時機發動起義。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嘉慶皇帝按照慣例前往木蘭狩獵,林清決定趁機進攻皇宮,並派遣信眾前往河北山東同時發動起義相互呼應,再三路出擊襲擊嘉慶皇帝回程鑾駕,一舉消滅清朝皇室。不幸的是,由於策劃不周事洩,河北山東的起義被迫提前進行,引發朝廷圍剿,而林清對此不知情,繼續按照原計劃進攻皇宮。

九月十五日,在林清的帶領下,兩百餘名天理教教徒手持武器,佩戴天理教的特定標識,衝向紫禁城。天理教信徒們分成兩路從東華門和西華門殺入紫禁城,一貫養尊處優的侍衛們措手不及,被起義軍輕而易舉地攻入了紫禁城內。因擔心清軍增援趕到,起義軍隨即關閉了西華門和東華門。在宮內加入天理教的太監接應下,起義軍一路向皇宮內衝殺,從西華門衝入的起義軍在太監楊進忠帶領下一路衝到隆宗門。皇宮的侍衛關閉了隆宗門,與起義軍展開激戰。混戰之中,起義軍用弓箭射中了隆宗門的牌匾,並通過梯子翻越了院牆進逼養心殿。

此時,皇二子旻寧正在上書房讀書,聽到喊殺聲音震天,就手持火槍帶領侍衛查看,發現了附近的天理教徒,隨即開槍擊斃兩名教徒,穩定住了局勢,由於攻入皇宮的天理教徒人數太少,最終被趕來增援的清軍圍攻全軍覆滅,林清也被生擒斬首。

據《清史稿·宣宗本紀》記載,“十八年九月,從幸秋獮木蘭,上先還京師,而教匪林清黨犯闕之變作。是月,戊寅,賊入內右門,至養心殿南,欲北竄。上御槍斃二賊,餘賊潰散,亂始平。”

嘉慶皇帝聽到皇宮被圍攻的消息,迅速回到北京,途經隆宗門的時候,看到隆宗門匾額上的箭簇感慨不已,當即下令要不得拔下箭簇,要讓後人牢記這段歷史,居安思危,引以為戒。

第二天,嘉慶皇帝頒佈了《罪己詔》:“自川、楚教匪平後,方期與吾民共享承平之福,乃昨九月十五日,大內突有非常之事。漢、唐、宋、明之所未有,朕實恧焉。然變起一朝,禍積有素。當今大患,惟在因循怠玩。雖經再三誥誡,舌敝筆禿,終不足以動諸臣之聽,朕惟返躬修省耳。”

一支僅有兩百多人的隊伍居然可以攻破紫禁城,險些危及宗室成員的人身安全,說明了清朝到了嘉慶年間各級官員已經麻木不仁,墮落腐化之極,也預示著大清國運堪憂。這場小規模起義最大的受益者是嘉慶皇帝的兒子旻寧,因為臨危不亂,指揮鎮定,深得嘉慶皇帝賞識,被封為智親王,並被秘密立儲,最終成為道光皇帝。


滄海拾遺錄


去過故宮的人可能都知道,在乾清門前廣場的隆宗門匾額上插著一支箭鏃,從它被鐵鏽腐蝕的程度可以看出它有著久遠的歷史,那麼它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戒備森嚴的紫禁城怎麼會容許有箭鏃射在匾額上?它又為什麼沒有被清理掉而是一直保存至今呢?

其實,這支箭鏃背後有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故事——清朝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有72名天理教成員使用傳統的冷兵器竟然闖入了紫禁城,這支箭鏃就是他們與宮廷侍衛戰鬥之時留下的!

康熙年間由山東單縣人劉佐臣創立的天理教又被稱為八卦教,它其實是白蓮教的一個分支,和後來的義和團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天理教自從創立之後便開始迅速在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傳播,由於其主要目的在於天理教頭目斂財,所以早在乾隆年間便已遭到全面禁止,天理教的佈教活動轉入地下。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北京大興人林清稱為新一任的天理教首領。

林清有著很強的組織能力,他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便把全國的天理教各個分支統一起來。身為最高教主的他也有自己的政治追求,尤其是在黑暗的清朝統治時期。在嘉慶十七年,林清和李文成等人將天理教改編成軍教合一的組織,決定暗中起義,並約定在次年九月十五日趁著嘉慶皇帝在避暑山莊遊玩之時一同舉事,進攻京城。

但是由於天理教的分支太多了,本來屬於絕密的行動卻走露了風聲,身在河南滑縣的李文成被捕。情急之下,李文成的妻子率領滑縣三千多位教民提前起義並攻破了滑縣縣城,救出了已經被砍斷雙足的李文成。

但是李文成的意外事件並不為身在北京的林清所知——李文成本來是要前往北京進行支援的。九月十四日,林清派七十二人混入京城,次日他們又在宮中太監的接應之下分為兩路,分別從東華門和西華門進入紫禁城。其中李文魁率領的一支隊伍在隆宗門、中正殿直至養心殿與皇宮禁軍展開巷戰。

但是這些教民畢竟是第一次進入龐大且森嚴的紫禁城,他們對皇宮佈局一無所知,於是見人便問“金鑾殿”到底在哪裡。正在這危急的情況下,皇宮侍衛調動火器營與這些手執冷兵器的平民百姓繼續戰鬥,而後來的道光皇帝甚至還用鳥槍擊斃了兩名教徒。最終,這七十二人全部被殺或者被捕。

十六日凌晨,未親自參加戰鬥的林清在家中被捕,起義徹底失敗了。這就是著名的“癸酉之變”,事後,嘉慶皇帝下《遇變罪己詔》,說這是“漢、唐、宋、明未有之事”,並將參與謀劃或者行動的教民全部處死。

而隆宗門上的箭鏃,正是李文魁等人攻入紫禁城之時所留下的,它之所以沒有被清理掉,就是因為嘉慶皇帝特意下令保留,以示警戒。但可惜的是,“後人哀之而不鑑之”,這個代表著腐敗清朝政府統治與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的巨大矛盾的箭鏃,並沒有讓後世皇帝振作起來,最終還是被內憂外患所推翻。


國史通論


這個故事發生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

這年的夏天,天理教徒聽說嘉慶皇帝帶著老婆孩子和一班文武大臣去承德避暑山莊避暑去了。天理教的頭目林清,召集起沒有被清軍徹底鎮壓剿滅的潛伏教徒,準備偷襲北京城,一舉佔領北京,高舉義旗,推翻大清統治。這個理想確實有點太過浪漫主義了,但是,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林清一面組織人馬,一面派人進京打探情況,並令人用金錢收買看城門的士兵,等這幾路人馬布置完後,萬事俱備,林清決定七月十四日兵分四路從四門往裡進攻,約定在隆宗門前匯合。

到了偷襲的日子,起義軍以500人為一組,分四組同時攻打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林清帶隊攻打北門。四門同時發起了進攻,林清的北門推進得很順利,城內的看守士兵早就被收買了,見他來到,馬上打開了城門,林清很快殺到了隆宗門。

然而攻打東門的起義軍就沒有那麼順利,受到了嘉慶的兒子旻寧指揮軍隊用火槍進行了火力壓制。

當旻寧發現起義軍攻打北京城的亂局時,不慌不亂,組織侍衛分別支援四門,他返回書房,拿起掛在牆上的火槍,返身來到高處,瞄準門上翻牆而過的義軍,一槍一個進行了點射,義軍嚇得不敢再翻牆而進了。

旻寧用火槍壓制住了東門,西門和南門被侍衛死死把守住。至此攻打四門的起義軍只有北門的林清已經來到了隆宗門,他帶領500名義軍亂箭射擊,打算強行攻入。

此時宮中禁衛軍得知情況馬上組織人馬來到了城門前,義軍瞬間被包圍了,攻破的大門重新關閉。林清被關在了故宮裡,成了甕中之鱉。經過一番激戰,林清所帶的500人只剩下了十幾人,最後林清放下弓箭和長矛束手就擒。

其他三門情況更慘,東門義軍被旻寧點射死了許多,西門和南門被禁衛軍消滅的一乾二淨。

雖然這次起義並沒有成勢,但是對嘉慶帝的震動還是很大,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倘若城池被以軍攻破,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嘉慶下令,射在隆慶門上的斷箭永世不得取下,以警示後世子孫,凡事不可大意,大意就會丟江山。當然,建國後,為了保持文物原貌和曾經滄桑的歷史往事,也就沒有清理,讓他一直保存了下來。


謝金澎


說起紫禁城裡的隆宗門大多數人都覺得很陌生,去遊玩過的人一時半會兒也不見得想得起來,在這裡面卻隱藏著一個很大的秘密,在隆宗門的匾額上有一個非常小的黑點,仔細一看竟是一隻斷箭,顯然是有人故意射上去的,在這戒備森嚴的皇宮重地是不可能有這種狀況的,那麼它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北京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它代表的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精華,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500多年的歷史裡,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生活過。

按理說故宮作為皇家居所,其應該是守衛森嚴,規矩繁瑣,就連王公大臣不被召見擅自闖進去都是死路一條,至於那些想要偷偷溜進去的盜人,更可說是想都別想了。


雖說是如此,但是在嘉慶十八年的時候,在紫禁城裡面還是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鬥,把嘉慶老頭給折騰了一下。

白蓮教是中國最為神秘的宗教組織之一,有著相當大的群眾基礎,“反清復明”是痛罵的畢生追求,在全國各地頗具影響力,天理教為白蓮教的一個分支,主要活動於京城一帶。

嘉慶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頭目林清根據之前天上出現的彗星奇相,推算出這是將改朝換代的跡象,恰逢嘉慶皇帝和文武大臣前往承德背部的木蘭圍場打獵,京城守備空虛。


滿族人尚武,從康熙時候起每年都舉行大規模的木蘭秋獵,就是藉此以訓練軍隊,到了嘉慶時期滿清正是從昌盛到衰敗的過程,但每年的秋獵照常進行,今年也同樣如此,帶了大量的人馬浩浩蕩蕩地前往承德打獵。

10月8日這一天,林清集結了200多天理教徒,想趁此機會攻下紫禁城,過幾天皇帝癮,這樣的想法讓他衝昏了頭腦,他兵分兩路,東路攻打東華門,西路攻打西華門,在宮廷太監劉德才、劉金等人的接應下,闖進皇宮,一路燒殺掠奪,很快就來到了隆宗門前。


隆宗門和太和殿僅一牆之隔,是皇帝接待附屬國的使者和客人的地方,這個地方除非是有客人邀請,不然這裡是進不去的,就算是王公大臣也是不可以進去的,貿然闖入的話,必然會被責罰。

隆宗門是連接宮外與內廷的關鍵所在,誰掌握著隆宗門就意味著勝利,宮內的守衛自然是不能讓他們攻進去的,當林清等人來到隆宗門時,厚重的城門已經關上了,宮內的禁軍侍衛正好也趕到了,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混戰,而隆宗門上的那隻斷箭就是這次戰鬥中留下來的。


嘉慶皇帝打獵回來後,很是生氣,他一邊向天下人認錯,一邊對參與起義的民眾進行血腥的屠殺,至於門額上的斷箭也被刻意的保留下來,以示警戒,時刻提醒自己,這支歷經200餘年風吹雨打的斷箭得以保留至今。
但也有人不這麼認為,這斷箭在史料裡並無記載,也沒法認定這就是嘉慶年間的東西,而這隻箭的箭頭杆是朝上的,也就是說箭是自上而下射的,天理教徒不可能站在匾額上往下射箭。

再過這些天理教徒使用的都是短刀,平時都是將刀藏在衣服裡,他們並沒有弓箭。

歷史學者吳空先生曾尋訪過50年代修繕隆宗門的老師傅,這位老師傅說當年隆宗門上其實有很多箭頭,在清理修繕時,把所有的箭頭都拔了下來,因為當時這匾額上有拔箭頭留下的小坑太顯眼不好看,於是就順手插了一支箭上去,補上了這個小坑。


這些學者認為是清朝宗室練箭的時候留下的,清朝滅亡後仍然有不少皇室子弟居住在紫禁城,比如溥儀就經常帶著兄弟在裡邊玩耍,這些宗室子弟沒有了宮規束縛,就自由自在的被匾額當做靶子來練箭,留下些箭頭在門上也是完全有可能。
因此說,這隻斷箭到底來自何時,至今也無定論,還是一個謎,正因為成謎,人們才有更大的興趣去了解它,去解開它。






遺產君


歷史學家有人這麼講滿清王朝,說是在乾隆以前呢滿清還是世界上的一流國家十分的強盛,但是自從乾隆皇帝之後滿清王朝就開始可日漸的衰落,北京的故皇宮很多人都去過也都知道,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在北京紫禁城的隆宗門的牌匾上插著一根箭到了現在已近二百年,至今沒有拔下來這是因何緣由呢?

要問這枝箭為什麼沒有人拔下來我們還要了解一段當時的歷史,當時乾隆皇帝在當了幾年的太上皇以後突然的就駕崩了,做了幾年冷板凳皇帝的嘉慶一掌握了實權以後就果斷的下令幹掉了當時權傾朝野的和珅和中堂,其實和珅當時雖然是貪了一點,不過和珅這個人確實特別的有能力,能夠穩定住大清王朝的時局。

嘉慶皇帝匆忙的處置了和珅以後,除了抄沒出和珅諸多的家產實際上並沒有得到什麼實際性的東西,甚至還導致了朝廷內部大小貪官們的警覺,可以這麼講嘉慶一朝真正和他一條心的官員實際上並不多,就連當時很多皇宮內的太監也是和珅的眼線,和珅一死很多太監們怕最後也落得一個抄家滅族的下場所以時時刻刻都想要幹掉嘉慶皇帝然後擁立新皇帝,只是苦於一直沒有等到機會!

不過嘉慶皇帝也是一位好大喜功的人,按理說剛剛乾掉了和珅就應該低調的安分過上幾年,好好的把朝廷上下的事情給理把理把沒想到他卻想要親自參加皇家舉辦的木蘭秋圍,儘管當時很多的大臣們都對嘉慶皇帝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嘉慶皇帝最終還是執意要去,並且這一去就帶走了皇宮之內最精銳的大內侍衛一起隨行!

看到嘉慶皇帝還有大量的精銳侍衛們離開了皇宮,潛伏了已經很久得太監們認為自己的機會到了,如果不好好利用這次機會的話,恐怕自己的一輩子就只能老死在皇宮之內了,所以這些太監們勾結了一部分值守皇宮的侍衛們,還有當時一支窮苦老百姓組建的教派天理教。

這些太監們和天理教一干人等分工明確,並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攻佔皇城的機會,也就是在嘉慶皇帝離開皇宮不到一個禮拜的時候,太監們趁著夜色打開了最外邊的皇宮大門,讓四面八方趕來的天理教教眾殺了進來,當時皇宮留守的侍衛們根本就沒有反應的時間,一時之間死傷一片皇宮的多道拱門被破直逼皇帝的深宮內院,在這最關鍵的時刻北京城外的駐防兵及時的趕來救援,在一陣廝殺之後由窮人組成的天理教不是皇帝正規軍的對手,紛紛的敗下陣來無數的人被當場絞殺,主要的頭目全部被抓了起來,而在爭鬥的過程中一道流箭正好射到了這隆宗門的門匾上。

後來嘉慶皇帝聽說了自己的內宮差點被破,盛怒下令殺死了很多的人,甚至把身邊的一些皇族大內侍衛換了不少,通過這次動亂把皇帝嚇得不輕,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為了它的子孫後代不再犯這種錯誤就下詔罪已,而那隻射在隆宗門的門匾上的箭也並沒有取下來,而是留在那裡時時刻刻的警醒著嘉慶皇帝以及愛新覺羅的後代們……

時至今日,大清王朝早已灰飛煙滅,而紫禁城也成了人們觀賞的地方,紫禁城的管理人員們考慮到這塊匾這枝箭還有著自己獨特的故事也就保留其原來的樣子,讓大家永遠記住在兩百年前的嘉慶皇帝時期還有過這麼一件“大事件”。

好了關於隆宗門匾的箭就跟大家講到這裡,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多多給我留言分享謝謝大家!


木劍溫不勝


說的故宮,在古代那可是皇帝居住辦公的地方,應該是守衛非常森嚴的,可是,為什麼會在故宮的隆宗門的牌匾上會有一根箭插在上面呢?

這支箭又是怎麼插上去的呢?

這事就要追溯到200多年前的1813年,當時還是嘉慶皇帝在當政。瞭解清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滿族人是長在馬背上的民族,從康熙皇帝時期開始,每年都會舉行一場大規模的意義重大的木蘭秋獮,於是,嘉慶皇帝決定在8月13日前往承德的木蘭圍場進行狩獵。

就在這個時候,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覺得此時宮中的守備一定比較空虛,因為守衛都去護衛皇帝了,他們覺得這是一個最佳的時機。於是,他們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準備攻佔皇宮,推翻清朝的統制。這些人就是當時的一個組織叫“白蓮教”。

“白蓮教”在北京的教頭目林清,人脈極廣,街坊鄰居沒有不知道他的,而且和當地的官員也非常的熟。他瞅準了這個絕佳的機會,在10月8日,集結了200餘“白蓮教”教徒發起了對紫禁城的攻擊,兵分兩路分別攻打東華門和西華門。由於是裡應外合,所以,有一小部分“白蓮教”教徒衝入了紫禁城內。

而這支箭就是這個時候,在雙方打鬥的過程中,被不小心射入隆宗門的門匾上的。但是,很快這些人就被趕來的援軍抓住了,“白蓮教”的起義最終也失敗告終了。

為何百年來這支箭一直都沒有拔下來呢?

隆宗門上的那支斷箭就是在“白蓮教”起義時留下的,有人提議將其拔出來,覺得這是對皇權的諷刺,而且看起來也不雅觀。而嘉慶皇帝知道後,對發生這樣的事非常的震驚,同時也是為了讓自己時刻保持警惕,所以,下令不要拔出來,留在那裡能夠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時也警示宮中守衛,要時刻加強宮中的防衛工作。

這樣一來,隆宗門匾額的箭鏃就一直保留到了現在,這也是為什麼沒有拔下來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