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北京今年东、西城在小学语文期末考出了高难度的阅读理解?

无语_131322482


北京东、西城在小学语文期末考出了高难度的阅读理解,那有点有失败偏颇。

期末考试,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竞赛,面向尖子生。之所以北京东、西城在小学语文期末考试中出现高难度的阅读理解,大概是出题目的老师们没有把握好教学大纲,不了解学生心智发展的规律,盲目的为考试而考试。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考试一般分三大部分,第一是基础知识,第二是阅读理解,第三是写作,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占分值较重。

小学阶级主要是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考试的题目太难,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信心,本来哪个年龄阶段该学习什么知识,这都是有规律的,就好比一年级的孩子,硬让学习三四年级的知识,不但学不会,还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这种揠苗助长的方法,往往适得其反。





梅讲成语


网上经常有人会说,北京孩子很幸福,试卷简单,高考容易。如果有人要反驳,很多人都是不同意的。


确实,北京的一本率是高,不过并不意味着北京孩子幸福,试卷简单。北京孩子的竞争,尤其是小学,非常激烈,要比江苏、湖南等地激烈。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有亲戚,她家孩子跟我家孩子差不多大,我们的学习深度超过她不少。她在江苏重点小学里。而且我家小孩班上有其他省份转来的孩子,他们并不觉得北京的课程轻松,从英语、语文,甚至到数学。

语文的课外分级阅读应该是北京的中小学先搞起来的,每学期一入学,就要买必读书和选读书。看了几年下来,小孩的阅读能力非常高。我算阅读比较多的家长,我家小孩五年级就跟我看一样的书,鲁迅、莎士比亚著作、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她不是唯一的一位,班里至少有1/4的学生称得上知识渊博。她有位同学,被称为历史大佬,据说可以给人讲几天几夜的明史。


她们语文考试要求是很高的,具体怎么高,我没有跟其他地方比过。只是,当时她二年级的时候,看她的作文写得不错,拿给江苏一位语文老师看。她看了极为惊叹,认为文章的长度,接近400字,用词,情感的表达根本不像一位2年级学生写的。


到五年级,班里好多小孩开始写小说。我家小孩也写了两万多字了。这些小说,框架比较简单,故事情节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你要看细节、文字,有些表达非常老道了。不说,你绝对想不到是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写的。


我们是在海淀区,海淀区并不是以文科见长,更出名的是奥数。相对来说,东城、西城更讲究学科均衡,素质教育,语文应该更重视一些。所以,我相信北京这两个区的语文阅读理解很难。

这也是个高考趋势。中学语文教材主编北大温儒敏教授曾有句话,流传极为广泛:让15%的考生做不完语文试卷。温教授否认了这句话。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高考语文试题是越来越灵活,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越来越高。单念课本一点用都没有,课本只是一点点的范围。


我认为语文是基础,是要学好的。我总说,如果语文好,物理也不会差。物理是理科里面最难的一门学科,它跟语文有关系吗?我认为关系大大的。物理最重要的是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建模能力和逻辑能力,这些都可以通过阅读来提高。现在高考的物理试卷上的文字比语文试卷上的文字还多,你没有足够快的阅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快速把文字转化为图像的能力,物理肯定考不好。不信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学霸们这两门课的关系。

所以,我认为得语文者得天下。不过语文是极难补的,需要慢功夫,持之以恒的阅读才行。


大家觉得呢?


五道口的颜学姐


我家孩子今年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也是同类型的题,虽然孩子最终结果还不错,但是我还是替现在的孩子感到委屈。低年级的语文,字词句还是非常需要认真学习的。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心,不能大手一挥全部一样。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改革也是要改掉过去存在的弊病。但是如果实施方法稍微偏颇,就会产生新的问题。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不要因为我们一时想法不完善,办法不周全,对他们的成长造成影响。


好高骛远难行


在很多人看来,北京的学生要比其他各省的学生都要幸福,起码北京学生学业并不像其他地区那样艰巨,北京的学生考试会更简单一些,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年小学语文期末考试,身在北京东、西城区的家长和学生们惊呼,语文阅读理解题目难度更大了,简直有直逼中考的气势,要知道这可是小学生啊,难道这就是改革方向吗,难道大语文观真来了吗?

小徐老师对此呼声很感兴趣,心想北京的小学考题能有多难,能比河北、山东、江苏等地难吗?于是小徐老师从网上搜索了一下2019-2020年北京东城区和西城区小学语文考试的试卷,简直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网友所言不虚,确实语文阅读理解考出了高难度。


从四至六年级的语文阅读理解的真题来看,所选课外阅读的文章篇幅长度大多在1000字以上,而且体裁覆盖记叙文、散文、科学小品文等多种题材,而且无论是哪种题材的文章,都是以成人的视角呈现,而且大多是名家名篇。因此,这也要求四至六年级的孩子必须拥有成人的思想情感才能准确地理解这篇文章,其难度可想而知。

再看所出题目,从整体感知,到重点字词句的分析鉴赏,再到文章结构的解析,再到开放类灵活运用类题都面面俱到,这真是超乎小徐老师的想象,也打破了我长期以来认为北京的孩子学习比较轻松的错误看法。


因为网上能搜到的今年北京的期末语文考试试卷,均已被上传者打上了水印,小徐老师不便上传,大家想看可以直接在网上搜。为了证明北京的语文阅读理解难度大,小徐老师又联系了在北京的朋友,他们给我传来几份北京各区的考试真题,大家不妨看一下这难度如何:

一、通州区期末考试真题卷

阅读理解选取了名家刘心武的散文《蚂蚁唱歌》,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天真烂漫,充满想象力、好奇心、创造力的又调皮又机灵的小孩,呼吁人们尊重孩子的天性,还孩子完整的童年。

从所涉题目来看,第5小题,你认为“蚂蚁唱歌”这个题目好不好?为什么?完全是中考,甚至高考中常出现的题型,让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鉴赏如此高超的文学艺术,实在是太难为孩子了,即使写对也是长期训练出来的结果,真正懂得其中奥妙的估计并不多。


二、丰台区期末考试真题卷

阅读理解《失而复得的项链》写作者被一对贫穷的以收破烂为生的两人拾金不昧的高尚品质深深打动的故事,也为自己以貌取人的势力低俗而羞愧。

所设题目涉及描写手法以及表达效果,文中人物形象及思想情感的分析等,同样其难度堪比中考题。


另外,小徐老师还翻看了海滨区、大兴区、朝阳区的语文阅读理解真题,其难度不相上下,即使这样和今年的东城区和西城区的语文阅读理解相比起来,难度上也要甘拜下风。

从北京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难度不断加大来看,一方面阅读文章的字数会越来越长,另一方面阅读理解文章的深度也会越来越深,同时所设题目也更体现学生对中心思想和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以及文章写作特点的分析等。而这也意味着中考,高考的语文难度会更大,不但篇幅会更长,思想深度也会更深,因此,没有一定的阅读量的孩子在以后的语文中将更加吃亏,当务之急,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才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


指尖教育帝国


不单单是北京,这种现象在今后一到两年内,会普遍出现在中下学义务教育阶段——加大语文考试难度,对学生阅读能力将有更高的要求。

作为中小学家长的,如果经常照顾孩子学习的,看语文和历史教材时,会发现新的教材变了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文言文方面;第二是课外阅读方面。

这两个方面全都指向了阅读,只不过一个是古文阅读,一个是现代文阅读。对于语文新课改的相关通知中,教育部最多提到的就是让语文成为中、高考的主力科目(不再是以前的理工科目)。

然而,部编版教材已经全国使用了,这预示着语文课改将对考试内容和形式巨大影响。

有两个例子能够印证:

第一,2020年山东新高考模拟考试的语文,它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这次考试,无论是从内容、形式和难度上,都让考生们措手不及。

第二,浙江是执行新高考改革第一批省份,对于语文的考察难度一年比一年大(这不是小编信口开河,读者们可以在网络中搜索相关报道)。

最后,小编想说,那些反对重文轻理的读者,完全不用去担心理科人才匮乏之后果——因为,国家绝不会眼睁睁得看着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经历和科学技术,竟变得后继无人。


玖抒教育


对于这个问题,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北京今年小学语文期末考出高难度的阅读理解题,我认为这是给学校家长、学生提个醒,因为北京的高考学生成绩在全国来看,并不是很高的,需要进行改革,以改革考题难度,倒逼学校、学生、家长,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小学开始,提高考题难度,是改革的重大举措。

语文阅读理解的培养要从小学开始,增加课外阅读量,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些家长、学生可能认为,高考还有多年的时间,到高中再加强,为迟不晚。

据温儒敏说,这几年语文高考试卷题量、字数在增加,一般为7000字左右,今后会增加到9000字,甚至达到10000字,那时可能有百分之十五的考生做不完试卷。用高考的指挥棒,倒逼考生扩大课外阅读量,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扩大阅读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写作文无话可说,不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是因为阅读的东西太少,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输入,就不会有丰富的语言输出。

总之,语文考试是指挥棒,增加阅读理解难度,就是让学校、学生、家长重视扩大课外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小学开始,为适应高考而努力。


叶立存


这次期末孩子普遍成绩都不太高,但学习好的的尖子生依然能稳稳保证不是失分,但基础薄弱的孩子一下就被显现了出来,拉出来档次,确实打击不小,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准备,感觉对自己没了信心,需要家长重新调整方向和教学方法,对家长也是个不小的冲击,真的压力山大,这根本不是减负,而且就像需要全方位包括阅读理解和熟练掌握运用各种知识的一次大练兵


haku53507329


教育的根本是什么?能做难题?能考高分?还是别的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把人性善良的一面变成公序良俗。让人性的光辉恒久闪耀让善良正义光芒万丈。做难题、考高分没问题,但以此为终极目标就是舍本逐末了。甚至激励了孩子们人性当中投机取巧、急功近利的心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卓越且极富远见的政策。贯彻始终才是教育的根本。


地处北京西路


北京东西城的出分难题,北京孩子太难了,压力太大,我们山东孩子一点都不用担心难,因为我们出题一直都这样。。。。。






娱樂双响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有其自身客观规律的,这个问题有拔苗助长之嫌。低年级的学生做高年级的题目,可能有部分超出同龄孩子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解答,但对大多孩子来说得不偿失,还可能会造成不自信的阴影。东城西城这是要跟海淀发飙的节奏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哭泣的只能是那些无辜的孩子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