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保護得越好,孩子越容易表現軟弱,植入“狼性”品質會更堅強

快過年了,家長們的應酬也變得多了起來。好久不見的朋友約出來聚一聚,現在也都是拉家帶口拖著娃。

曉雯帶著兒子樂樂參加同學聚會,在場的還有其他同學孩子,幾個小朋友玩在一起,只有樂樂顯得特別安靜。老同學都誇樂樂很"乖巧",可曉雯卻唉聲嘆氣,直說樂樂是太"軟弱"。

父母保護得越好,孩子越容易表現軟弱,植入“狼性”品質會更堅強

她給同學分享了幾次經歷:

  • 自帶玩具在遊樂場,有小朋友好奇地過來想要玩樂樂的玩具,曉雯趕緊把玩具拿到自己手上,避免小朋友從樂樂手中搶;
  • 公園裡和大孩子搶位置玩有趣的遊樂設施,曉雯擔心樂樂吃虧,就守在旁邊寸步不離。

"別人搶他東西,他就眼睜睜的看著。"曉雯總覺得樂樂氣場太弱、受欺負,總是忍不住會衝到前線,想保護樂樂。

在場有個媽媽好心提醒道:是不是就是因為你保護得太好了?

父母保護得越好,孩子越容易表現軟弱

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吃虧",不敢讓孩子遇到一點衝突,其實是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

父母保護得越好,孩子越容易表現軟弱,植入“狼性”品質會更堅強

當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時,和一大群同齡人在一起,身後沒有了父母的保護,又從來沒有自己解決衝突的經歷,不知道該怎麼做,就會被無助感籠罩,就變成了父母口中的"軟弱"。

有一個朋友曾開玩笑,"幾個孩子打一架,就知道人世艱險,自然就會處理人際關係了。"

這句話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也蘊含了一些育兒的道理:要給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的機會。

往往父母保護得太好、管得太多,孩子就容易表現得軟弱。

不會處理衝突的孩子,對心理有影響

01 缺乏安全感

在孩子小的時候,都是父母急著幫忙"出頭",一旦父母不在身邊,就會缺乏安全感。

父母保護得越好,孩子越容易表現軟弱,植入“狼性”品質會更堅強

02 內心變得自卑

遇到問題習慣性往後躲,遭遇強勢的同齡人不知道怎麼面對,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愈發自卑,做事情缺乏勇氣。

03 "窩裡橫"

"窩裡橫"和"外面慫",在很多時候都是一個問題的兩種表現形式。在外面膽小,是因為知道沒有爸爸媽媽"撐腰";在家裡脾氣大,則是因為知道爸爸媽媽會無限滿足自己。這種心態非常不健康,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父母保護得越好,孩子越容易表現軟弱,植入“狼性”品質會更堅強

給孩子植入"狼性"品質會更堅強

想要孩子不變得"軟弱",不是要過度保護孩子,給孩子畫一個圈圈來保護他,而是需要培養孩子一點"狼性"品質,這樣他們才能勇於獨自面對問題。

01 帶孩子多接觸不同的環境

孩子在家裡接觸的人極為有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圍著孩子轉,面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陌生環境,自然就會顯得特別膽小。

父母有機會就需要多帶孩子接觸不同的環境,不僅能讓孩子積累感性的經驗,還能鍛鍊勇氣。

父母保護得越好,孩子越容易表現軟弱,植入“狼性”品質會更堅強

02 教孩子表達自己想法

很多家長會抱怨孩子不懂拒絕、不懂反抗。"明明別人家孩子都知道說不,我們家孩子怎麼就不會呢?"

實際上,孩子感到害怕、恐懼、傷心、沮喪,都是正常的表現,父母應該允許孩子有負面的情緒。

我們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示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會有同樣的感受,認同孩子的感受,有利於幫助孩子打開心扉,再去引導他們如何戰勝恐懼感。

03 必要的時候會說"不"

當孩子知道負面情緒都是正常表現,有了父母給的"底氣",才會有勇氣跨出下一步。

比如在幼兒園與小朋友發生衝突,孩子懂得在自己不願的情況下,可以大聲說"不";被小朋友打的時候,知道要表達不滿,懂得要跟老師和家長說。

04 父親的榜樣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和母親的角色有著不同的影響作用。爸爸帶孩子的方式會更"野"一

父母保護得越好,孩子越容易表現軟弱,植入“狼性”品質會更堅強

些,很多方面看起來是不拘小節,其實更關注於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親的"狼性"影響,在不知不覺中也就會學著爸爸解決問題的方式,被植入一些為人處世的"大道理",這是偏向於感性的媽媽很難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