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有沒有後代?

歷史一書生


趙匡胤(927~976)是北宋開國皇帝,他是奪了後周柴榮之子柴宗訓的江山而建立起來的國家。

原來趙匡胤是後周皇家禁衛軍都檢點(相當於京師武警總司令),是柴榮十分信任和器重的人。柴榮臨死前把自己的兒子柴宗訓(恭帝)和老婆交給他輔佐,誰知道柴榮去世不久,趙匡胤就在其黨羽的擁護下,借戰爭的理由,把軍隊拉出去。然後在河南新鄉一帶「陳橋驛」發動政變奪了天下。

趙匡胤黃袍加身,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這一年他33歲。

趙匡胤就是歷史上的宋太祖,我們讀歷史突然發現,50歲的趙匡胤死後不是由他的兒子接班,而是由他的弟弟趙光義(939~997)接替了皇位。


▲趙匡胤

這就令人奇怪了,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皇位繼承製一般是“父死子繼”,沒有後代子孫才實行“兄終弟及”的辦法,難道趙匡胤沒有兒子?

我可以告訴大家,趙匡胤有後代,他有四個兒子六個女兒,不過成活率只一半,也就說早亡了5個,活下來了5個。

這五個子女分別是兩子三女,即次子燕懿王趙德昭(951~979)、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959~981)。三個女兒分別是魏國大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和陳國大長公主。

既然趙匡胤有兒子,為何他不讓兒子接位,而是讓他弟弟趙光義接替皇位呢?

趙匡胤是在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和弟弟趙光義在宮中飲酒後猝死的,有人說是趙光義害死了哥哥,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燭光斧影的故事。


▲趙光義

但是誰也沒見,歷史上也沒有記載,這只是一個千古之謎。

趙匡胤死時,他的次子趙德昭25歲,第四子趙德芳17歲。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他的兩個兒子都符合繼承皇位的條件。

然而趙光義卻搶先一步做了皇帝,他聲稱是奉哥哥遺詔稱帝的。然後封侄子趙德昭為節度史和郡王,封趙德芳為節度使。

後來趙光義為了證明他的繼承合法性,拿出了杜太后生前立下的遺書——金匱之盟。這份遺詔是真是假無人知道。

杜太后是宋太祖趙匡胤和趙光義的親生母親。“金匱之盟”主要意思是:吾兒(指太祖趙匡胤)之所以能夠當上北宋的皇上,她認為是後周“主幼”才奪了其江山,為了防止北宋出現這種情況,有必要做一個調整。


▲趙德昭

金匱之盟上寫道:“吾兒百年之後,由其弟趙光義接替皇位,等趙光義百年之後,再把皇位傳給太祖的兒子。這樣一來就避免了“主幼失江山”的危險,這個辦法看起來不錯,執行起來卻很難。

咱們暫且不管“金匱之盟”是真是假,趙光義死後,人們發現太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早已去世。趙匡胤的次子趙德昭是在28歲時死的,據說有一次打仗時趙光義突然失蹤了,手下大臣擁立趙德昭繼位,後來趙光義死裡逃生回來了。

趙光義對議立侄子當皇帝一事耿耿於懷,有一次,趙德昭勸趙光義封賞有功之臣,趙光義冷冷地說,“等你當了皇帝你做主封賞隨你,現在我是皇帝我說了算,不封賞,”說完拂袖而去。趙德昭感到受到了侮辱很生氣,回家後自縊而死,其實這是趙光義所樂見的事情。


▲趙德芳

四子趙德芳是在23歲時死的,民間傳說他也是被叔叔趙光義害死了。兩個侄子都死了,趙光義百年之後只好把他的皇位傳給了兒子趙恆。這就是歷史上的宋真宗。

綜上所述,宋太祖趙匡胤雖然有兒子,金匱之盟決定了趙匡胤的兒子必死無疑。


秉燭讀春秋


宋太祖趙匡胤有後代,而且數量還不少。

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大兒子趙德秀、二兒子趙德昭、三兒子趙德林和四兒子趙德芳。其中,老大趙德秀、老三趙德林死得早,沒有兒子。

老二趙德昭,字日新,太平興國四年自殺,宋太宗追封他為魏王。趙德昭留下了五個兒子,分別是趙惟正、趙惟吉、趙惟固、趙惟忠、趙惟和。其中,趙惟正、趙惟固沒有兒子。

老四趙德芳,死在太平興國六年,時年二十三歲,宋太宗追封他為岐王,宋徽宗時改封為秦王。趙德芳留下三個兒子,即趙惟敘、趙惟憲和趙惟能。

到了宋神宗時代,宋神宗認為宋代的江山是太祖趙匡胤開創的,命令相關部門在宋太祖的後代當中,排查血緣最親近、輩份最高的人,封為郡王,參予郊廟的祭獻活動。

最後選出的是趙德芳的二兒子趙惟憲的兒子趙從式,封為安定郡王。趙從式死後,由趙德昭的曾孫子趙世準為安定郡王,趙從式的兒子趙世恩為楚國公,承續趙德芳的祭祀。

趙惟憲還有一個兒子名叫趙從鬱,趙從鬱生了兒子趙世將,趙世將生兒子趙令儈,趙令儈生了兒子趙戴,趙戴生了兒子趙伯琮。

到了南宋,宋高宗趙構原來有一個兒子,不幸夭折,以後再沒有兒子。到了紹興元年,宋高宗說:“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之,遭時多艱,零落可憫。朕若不法仁宗,為天下計,何以慰在天之靈!”

大意是說,太祖開創國家,但他的子孫沒有享受到應有的福祿,如今四處零落,令人憐憫。宋高宗希望自己有所作為,以告慰太祖在天之靈。

於是,宋高宗下令從宋太祖的後代中選擇合適人物,入宮培養。紹興二年五月,選定了宋太祖的七世孫趙伯琮。

直到紹興三十二年五月,趙伯琮被立為皇太子,改名趙慎,字符永。

六月,宋高宗把皇位讓給皇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

趙慎就是宋孝宗,至此,宋朝的皇位又回到趙匡胤的後代手中。


於左


當然有了,只不過由於北宋自趙匡胤後的所有皇帝均是其弟趙光義一系的,所有他的後代被人為的弱化了,估計是老天有眼,在他去世後的185年,他的後人重新成為大宋的皇帝,直到宋朝滅亡。

宋太祖趙匡胤一生有4子6女。兒子有長子滕王趙德秀、次子燕懿王趙德昭、三子舒王趙德林、四子 秦康惠王趙德芳,女兒有申國公主、成國公主、永國公主、魏國大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陳國大長公主。

公元976年11月14日,50歲的趙匡胤在燭影斧聲後突然駕崩,未留下任何遺照,在質疑聲中其弟趙光義繼位為君,當時趙匡胤的次子趙德昭和四子趙德芳均已成年,數年後宋太宗趙光義和宰相趙普推出了《金匱之盟》,根據該盟約,太祖太宗之母杜太后在臨終前交代未來的皇位繼承問題,勸說太祖趙匡胤死後傳位於其弟。這份遺書藏於金匱(匱,通櫃)之中,因此名為“金匱之盟”,趙光義取得了繼位的法統依據。

根據“金匱之盟”,帝位在趙光義兄弟傳承之後,應該重新傳給趙匡胤的兒子,但是,在宋太宗年間,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均因各種原因死亡,由此,大宋帝位便一直在太宗一系傳承了下來。

也許是天不絕趙匡胤一系的皇位權,趙德昭和趙德芳均留下了後代,南宋初年,高宗唯一的兒子受驚嚇而死,無子的高宗聽信大臣之言,選擇了太祖的後代為繼任者。趙德芳的六世孫趙昚繼位為宋孝宗,數代後,趙德昭的九世孫趙昀又繼位為宋理宗。


史海小白丁


答案肯定是有的,趙構最後把皇位就是還給了趙匡胤一脈。所以說肯定趙匡胤是有後代的。

趙匡胤作為宋朝的開國皇帝,但是駕崩之後皇位並沒有傳到自己的兒子手裡,而是到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的手裡,當然這個皇位具體是怎麼到趙光義的手裡的,現在已經是很難說的清楚了。

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滕王趙德秀,早亡,次子燕懿王趙德昭,其九世孫為宋理宗趙昀,三子舒王趙德林,早亡 。秦康惠王趙德芳,23歲的時候去世,六世孫為宋孝宗趙昚。

靖康之變之後,當時趙構在南方建立了朝廷,趙構本來是有一個兒子的,但是三歲的時候就死了,後來就把趙昚接到了宮裡,1162年就被趙構立為皇太子,不久趙構就把皇位禪位給趙昚,至此宋氏江山再次回到趙匡胤一脈。

趙昚就是趙匡胤一脈的,是趙匡胤四子趙德芳的直系子孫,也就是趙匡胤的七世孫。而後來宋理宗趙昀也是趙匡胤一脈的,是趙匡胤次子燕懿王趙德昭的直系子孫。


中國歷史研究所


答案肯定是有的

燕懿王趙德昭

在太平興國四年,趙德昭隨宋太宗趙光義北上進軍幽州,結果這次與遼國的戰爭以宋軍慘敗而收場。

宋太宗趙光義從幽州城下逃回國內後後,當時有人認為太宗已經死於亂軍之中,準備,遵"金匱之盟"約定。立趙德昭為新帝

回到京城的趙光義,得知這個消息後,惱恨死了趙德昭,

而此時當趙德昭毫無差距趙光義對他的殺意,還跑去提醒趙光義應該對將士徵北論功行賞時,趙光義便非常生氣的說道:"待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賞未晚。

趙德昭聽到這段話,當夜就自刎於家中了。

太宗聞訊,追封魏王,後改為燕王。

趙德昭的後代

趙德昭有五個兒子,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

趙德昭玄孫趙令,外放為潁州籤判。歷綿州通判,累知蜀州、閬州、慶源府

趙德昭玄孫趙令衿,在於宣和二年調任信州永豐縣丞,後遷福州為運判、台州知府,終於紹興府任上。

德昭玄孫趙令衿,嘉孝穆公趙世之子。紹興七年,遷知泉州。

趙德昭的九世孫是更是厲害,從太宗後代上奪回了皇帝寶座,這位兄臺正是南宋,理宗皇帝趙昀

秦康惠王趙德芳了(民間傳說的八賢王)

《宋史·列傳第三》:
秦康惠王德芳,開寶九年出閣,授貴州防禦使。太平興國元年,授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三年冬,加檢校太尉。六年三月,寢疾薨,

根據宋史的這段記載,我們根本就無法知道趙德芳是怎麼死的,但我們卻可以根據誰得益誰就是謀殺者的原理推測出,只有宋太宗趙光義有這個動機

因為趙德芳同樣是威脅他皇權的人物之一,

所以太宗皇帝只能說句抱歉了


道盡風流事


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代一直香火不斷,繁衍至今,反而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後代漸漸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趙光義繼承趙匡胤的皇位之後,曾經用一系列的手段剷除了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長子趙德昭在太平興國北伐失敗之後因受到趙光義的斥責而選擇自殺;次子趙德芳則在一年多之後的太平興國六年(公元981年)突然去世,當時年僅二十三歲。

但是到了趙匡胤的孫子一代,因為對趙光義的皇位不再構成威脅,所以基本上沒有因不明原因而去世的,他們大多數也都受封了一定的官爵。宋神宗即位之後,曾經下過一道詔書,說:“考太祖之籍,以屬近而行尊者一人,裂土地而王之。使常從獻於郊廟,世世勿復絕”,也就是說在太祖後裔中選一個人出來封王,並不得斷絕,所以,從宋真宗時期,太祖後裔中的一支一直被封為安定郡王。

到了南宋時期,宋高宗趙構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沒有子嗣能夠繼承皇位,便接受大臣們的建議,從太祖七世孫中收養了趙伯琮和趙伯玖兩個養子,隨後傳位給趙伯琮(即宋孝宗趙昚)。此後,南宋皇帝一直都是在趙昚一致傳承,直到宋朝滅亡。

北宋滅亡之時,絕大部分太宗的後裔都被金國俘虜北上,所以南宋時期太宗後裔並不多,同時,又因為南宋絕大部分皇帝都是太祖後裔,所以太宗後裔也並未得到很好的扶植,所以他們漸漸凋零。

而南宋建立之初,太祖的後裔也曾經“寂寥無聞,僅同民庶;遭時多艱,零落可憫”,不過這種情況在孝宗即位之後便開始扭轉了。所以,太祖的後裔比太宗的後裔要繁茂得多。


國史通論


趙匡胤肯定有後代,數量還非常多。雖然皇位被弟弟一脈搶去,不過在後來又還了回去,很多年後重新獲得了皇位。

趙匡胤得建立宋朝當上皇帝,並非只是運氣好。主要是出身好,歷史上能以平民之身造反當上皇帝的只有朱元璋一個人。趙匡胤的出身非常好,祖上很多代都是軍官。世代領兵,出身在這樣的軍官家庭,領兵打仗對他來說是很簡單的。而且因為這樣的出身,使得他在軍中的威望很高,所以才能被下屬擁戴,黃袍加身成為皇帝。

而他的弟弟趙光義則一直跟著他混,一直在他後邊當跟班的。趙匡胤臨死前,身邊只有趙光義一人。兩人到底經歷了什麼說了什麼,歷史上一直沒有定論。有很多人認為是趙光義下手殺死了哥哥,然後欺騙眾人說哥哥把皇位傳給了他。而他們的母親也是偏愛趙光義的,也說出了皇帝得由他們兄弟倆輪流做的說法。

不過在我看來這都是胡扯,趙匡胤有四個兒子,其中三個早夭。還有一個兒子,另外的兩個兒子雖然早死了,但也留下了孫子的。這麼看來他的後代也不少的。在自己有後代的情況下,沒人會願意把皇位傳給別人的。這種觀念在古代帝皇家尤其普遍。

讓我們看看趙匡胤的後代最後都怎麼樣了。

老大趙德秀早死,沒有留下後代。

老二趙德昭,是趙匡胤唯一留下的兒子。他雖然是趙匡胤的親兒子,但是下場也比較慘。趙光義當了皇帝以後,他也就成了趙光義心裡的刺。因為趙光義曾經承諾過,自己死後會把皇位還給哥哥一脈,不會傳給自己的兒子。

所以有次趙德昭犯了點小錯,趙光義就對他狠狠地訓斥了一番。趙德昭明白趙光義的意思,知道他不想看到自己活著,就自殺了。自此趙匡胤的兒子們就死絕了。不過趙德昭還是留下了五個兒子。

老三趙德林早死,這個人是小時候就死了,自然也沒後代。

老四趙德芳,23歲死的。他就是包青天電視劇中的八賢王。雖然死的時候挺年輕,但也留下了三個兒子。

這幾個就是趙匡胤的後代。到了北宋滅亡,進入了南宋時期。南宋的第一個皇帝趙構,這個人本來是趙光義一脈的後代,但是因為生理原因生不了孩子,唯一一個親生兒子也早夭了。所以就絕後了。

後來領養了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都是趙匡胤一脈的後代,是趙匡胤的七世孫。因為趙構沒有自己的後代,就把皇位傳給了他的養子趙昚。也就是趙匡胤的後代。

自此趙匡胤的後代也拿回了皇位。


漂浮菌


要說在歷史上那個朝代的經濟文化最為繁榮,那肯定就是宋朝無疑,雖然宋朝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總是很屈辱,總是向少數民族賠款,最後還被少數民族給滅了,但是不可否認宋朝是中國封建王朝中,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而且宋朝的建立結束了天下四分五裂的狀態,這在當時是有積極的意義的。而宋朝的建立者正是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他出生的時候紅光滿屋,香飄大姐,所以才有個小名為香孩兒,趙匡胤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政治家。年輕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不凡的才能,到處遊歷想要得到重用,可是屢次碰壁,終於返回北方。

據說當時趙匡胤在南方一無所獲,最紅流落到一座寺廟裡,寺院裡有一個老和尚善於看相,看到他之後說:“我把我所有的全部資助給你,你往北去會有奇遇。”趙匡胤就此返回北方,加入到郭威的帳下,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趙匡胤深得郭威看重,從一名小校升任郭威的護衛,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補任東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揮使。從此開始成為一名下級軍官,而趙匡胤跟郭威的外甥兼樣子柴榮的關係相當的好,在柴榮麾下效力,這也給他以後騰飛結下了因果。

顯德元年柴榮即位,北漢聯合契丹進犯後周,柴榮御駕親征,這一次趙匡胤隨駕,雙方在高平展開決戰,在不利於周軍的情況下,趙匡胤身先士卒,鼓舞士氣,率軍反敗為勝,被柴榮任命為殿前都虞侯,領嚴州刺史,開始進一步得到柴榮的信任,後來跟著柴榮征伐淮南,被任命為都指揮使,並且成為節度使,大權在握。

在柴榮徵契丹途中,趙匡胤頂替張永德擔任殿前都點檢,正式成為殿前司的老大,柴榮死後,他被部下擁立黃袍加身,取代後周,建立了大宋,從此歷史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皇位繼承人問題

趙匡胤成為皇帝之後,加強了中央集權,採取杯酒釋兵權將軍權集中到朝廷的手裡,行政權和財權也被中央給收回,消滅了軍閥割據的基礎。而且趙匡胤南征北討,基本上消滅了各地的割據政權,出了北方的北漢,其他地區基本上都被納入到了大宋的領土,所以說趙匡胤還是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

但是正直壯年的趙匡胤突然暴斃,繼承皇位的是趙光義,是他的弟弟而不是趙匡胤的兒子,甚至說是趙光義謀殺了哥哥,為什麼這樣說呢?

史書記載太祖趙匡胤大病,招晉王趙光義議事,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看見宮內燭影搖動,彷彿趙光義離座退避,又過片刻,聽到斧子戳地擊物的聲音。當夜,太祖駕崩,宋皇后讓王繼恩去叫秦王趙德芳來。但在這時,王繼恩忽然叫道“晉王來了!”宋皇后見趙光義,大吃一驚!對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趙光義哭著回答道:“共保富貴,勿憂也!”後晉王光義繼位,史稱太宗,改元太平興國。

從這一段看來,趙匡胤是有兒子的。

趙匡胤的兒子們

趙匡胤前後一共有三任皇后,至於妃子則沒有清晰的記載,其中第一任皇后賀皇后給他生了三子兩女。

  1. 長子滕王趙德秀,早亡。這個滕王也是在後來追封的。
  2. 次子燕懿王趙德昭,這個就是趙匡胤其實的長子了,當時他應該是繼承皇位的最佳人選,在趙光義即位後,隨著趙光義攻打幽州,趙光義騎驢逃走,眾人擁立他為皇,被他拒絕,後來趙光義安全回來,對趙德昭心存芥蒂,趙德昭恐懼之下,自殺而死。其九世孫為宋理宗趙昀
  3. 三子舒王趙德林,早亡
  4. 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此人就是影視劇中著名的八賢王,他是在趙光義當皇后後,在睡夢中死的,當時年僅22歲,所以很多人說他是被趙光義下的黑手。六世孫為宋孝宗趙眘,七世孫為宋光宗趙惇,八世孫為宋寧宗趙擴。所以說趙匡胤是有兒子的,只不過兒子們沒有當上皇帝,但是他的後人在南宋當上了皇帝。


天楓說


趙匡胤在活著的時候,他的大兒子和三兒子就死了。健在的是二兒子趙德昭和四子趙德芳。四子趙德芳在歷史比較有名,小說演繹裡都把他稱為八王爺。

趙匡胤因為在活著的時候,沒有立太子,所以,至於他死後誰當皇帝這個問題,就不好說了。皇位到底應該是有自己的兒子繼承呢,還是有自己的弟弟繼承呢?

這個問題,隨著趙匡胤神秘的死去,就成了千古之謎。

趙匡胤因為和自己的弟弟趙光義喝了一次酒,那一夜他睡下去後,就再也沒有起來。

第一個發現趙匡胤死的人是他的皇后,年僅二十四歲的宋皇后。

宋皇后是想把皇帝的位置,讓趙匡胤的四子趙德芳來繼承。

於是,他就派了太監王繼恩去叫趙德芳前來繼位,誰知,王繼恩不但沒去叫趙德芳,反倒把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叫來了。

就這樣趙光義繼承了大宋的皇位,他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宋太宗。

趙光義稱帝后,先是把趙匡胤的兒子全部給封了爵位,而且還給他們加封了很多賞賜。這時候的趙光義是在拉攏人心,畢竟他繼承的是人家老爸的皇位,還可能是謀殺人家老爸的兇手,於心有愧。

可是,趙德昭和趙德芳存在是會影響到他這個皇帝寶座的安危的,說不定哪一天他這兩個侄子,也和他坐在一起喝一次酒,他也一命嗚呼了,這就得不償失了。

趙光義是個狠人,誰對皇位有威脅,誰就必須死。

恰好這時候有三個人,是對皇位有威脅的。

一個是他的弟弟趙光美,另外,兩個就是趙德芳和趙德昭了。

這三個人最終都是被趙光義給殺死的,或者直接或者間接,反正他們的死,趙光義脫不了干係。

第一個被趙光義逼死的是趙德昭,這還要從趙光義和契丹人打仗開始說起,那一戰宋軍打了一個大敗仗,更慘的是皇帝趙光義竟然失散了,是死是活下落不明。

這時候軍中有威望的人就有了立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的想法,畢竟國家不能沒有皇帝,這件事也就是他們在打了敗仗回軍的路上商議的。

可是,還沒等到他們回到都城開封,他們就得到了趙光義還健在的消息,所以,趙德昭當皇帝的事情就成了泡影。

到了大家都回到開封之後,按理說皇帝是要犒勞獎賞一些人的。可是,趙光義知道了有人要立趙德芳為皇帝的事情後,他就絕口不提封賞的事情了。

趙德昭實在看不下去了,他就勸解他的叔叔,雖說這次是打了敗仗,但是全體將士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呀,犒勞將士還是不可避免的。

趙光義聽趙德昭這麼一說,他就氣不打一處來,他告訴趙德昭,犒勞將士還不急,等你當了皇帝愛怎麼犒勞就怎麼犒勞。

趙德昭一聽這話也是氣的要死,他回去後就拿刀抹脖子了。

雖說趙德昭死了,但是,他有五個兒子留在世上,分別是趙惟正、趙惟吉、趙惟固、趙惟忠、趙惟和。

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雖說死了,但是,他的這五個孫子還在。

趙德昭死後,步入他後塵的就是趙德芳了,趙德芳的死,因為很蹊蹺。

可以說是和他老爹一樣的,睡了一覺就死了。那時候的趙德芳正值青壯年,僅僅只有二十三歲,就是這麼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竟然也是因為一覺不起而死的。

雖說這時候的趙德芳還很年輕,但是,這時候的他已經有三個兒子了。

到這時候為止,趙匡胤的兩個兒子都死了,但,他的八個孫子還在。

這些孫子年紀小,資歷淺,對趙光義的皇位沒有什麼威脅,所以,趙光義還不屑於對他們動手。

他的八個孫子結婚生子,然後有後代一直傳下去。所以說趙匡胤的孫子還是有很多的。到了趙匡胤的七世孫這一代,皇位又機緣巧合地跑到了他們這一支血脈上來。

因為北宋亡國了,趙光義這支血脈的皇親國戚基本上都被俘虜了。

唯一逃跑的康王趙構當了南宋的第一個皇帝,因為趙構在逃跑的時候,受到了驚嚇,喪失了生育能力。

最後他不得不從趙匡胤的後代中選一個人來繼承皇位。

趙匡胤的這個七世孫就是宋孝宗趙慎。


漢史趣聞


趙匡胤不僅有兒子,而且還有四個,分別是長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德秀、德林皆早亡。非常可惜的是,由於宋太宗趙匡義搶班奪權,製造斧聲燭影,導致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們均不得善終。

由於趙匡義編造了“金匱預盟”的謊言,也就是兄終弟及,但“金匱預盟”背後還有一個邏輯,就是叔死侄繼,因為在趙匡義死後,按理皇位要麼回到自己的親弟弟趙廷美身上,是要回歸到哥哥趙匡胤的後人身上。

為剪除後患,趙光義不惜對至親骨肉,大開殺戒。趙匡胤四子,大兒子趙德秀、二兒子趙德昭、三兒子趙德林和四兒子趙德芳,德秀、德林早亡,不存在威脅。最大的潛在對手是年長的德昭、年幼的德芳,以及自己弟弟——秦王趙廷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趙光義親自導演,將親弟弟趙廷美、親侄子趙德昭、趙德芳一一逼上絕路。結果,趙廷美被貶房州,38歲抑鬱而終;趙德昭被逼自殺,年滿30歲;趙德芳像老爹一樣,不明不白得暴病而死,年僅23歲……

太宗繼位之初,德昭封為節度使和郡王。太宗徵遼時,德昭從徵幽州。高梁河之戰,宋軍慘敗,太宗隻身逃脫,不知所蹤。這時有人商議立德昭為帝。後來,太宗生還,此事便作罷。班師回京後,太宗以此次北伐不利,便很久不行此前平定北漢之賞,將士們不免議論紛紛。德昭便為將士們請賞,認為即使與遼作戰失敗了,還是應該賞賜平北漢有功的將領。太宗聽後很不高興,就說:“待你做了皇帝再賞賜也不遲。”此言一出,德昭惶恐萬分,低頭垂淚,默然而出。德昭所處地位本就微妙,而叔父那番話分明又是懷疑他有奪位之心,回來後便自刎身亡。據記載,太宗得知此事後又驚又悔,趕過來抱屍痛哭:“痴兒何至此邪!”下令厚葬,追封魏王。德昭死時年僅29歲。兩年以後,德芳又不明不白地死去,年僅23歲。於是,太宗皇位繼承的兩大“隱患”被消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