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活佛还是情郎,他总是那个让人怜爱的少年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青海湖畔,一个年轻人消失了,这种消失既可以是肉身的灭亡,也可以说是灵魂的暂别,为什么是暂别呢?因为灵魂还可以回来,只不过是离开人世间,转了一圈,然后在一个叫做理塘的地方重新选择了宿主,重新开始对雪域高原的庇护,这是神的选择,这是爱的撒播。美丽的青海湖自此多了一份凄美,多了一份怀念!

不管是活佛还是情郎,他总是那个让人怜爱的少年

这个叫做仓央嘉措的年轻人在青海湖边写了一首诗:"洁白的仙鹤,请借给我一双翅膀,我不会飞到远处,只在理塘做片刻的停留"。作为仓央嘉措众多诗歌中的一篇,这首不仅仅是感情的宣泄,更是为真假七世达赖喇嘛的身份提供了判断依据,这个最后再说。

我相信很多人对达赖喇嘛的了解很大程度上都集中在仓央嘉措的身上,短暂而传奇的情僧,让无数人为止倾倒,你不一定了解他的生平,但你一定听过他的诗句。我之前的文章中写过关于仓央嘉措的诗和故事,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这篇文章讲一讲仓央嘉措最后的那些时光,既表达我对他的喜爱,也算是一份完结吧!

不管是活佛还是情郎,他总是那个让人怜爱的少年

1703年发生了一件事,仓央嘉措在一个夜晚带着几名最信任的随从偷偷溜出了布达拉宫,在路上突然出现十几名袭击者,对他们痛下杀手,除了仓央嘉措没受到任何伤害外,其他几名随从非死即重伤。这几个随从一直伴随着仓央嘉措,是他在布达拉宫唯一能够信任和倾述的人,一瞬间就失去了他们,仓央嘉措悲愤异常,他直接冲到桑结嘉措面前,对这个他一直敬怕的第巴咆哮起来。这次是彻底愤怒的爆发,自从仓央嘉措进布达拉宫以来,桑结嘉措对他而言就像一座大山死死的压着他,仓央嘉措是西藏的主人,桑结嘉措却是他的主人。他知道这些人是桑结嘉措所派,但桑结嘉措不会承认,他只是答应会全力追查事件并捉拿凶手。

仓央嘉措晚上溜出布达拉宫是为了做拉萨街头的情郎,桑结嘉措其实早就知道,但只要仓央嘉措能乖乖的呆在布达拉宫,他对这个出身于宁玛派少年情愫的迸发睁只眼闭只眼了,但这次仓央嘉措要去幽会的据传是桑结嘉措的女儿。关于这对少男少女的儿女情长被拉藏汗汇报给了康熙皇帝,拉藏汗甚至向康熙皇帝说仓央嘉措秘密娶了桑结嘉措的女儿,我们不排除拉藏汗是为了对付他们而夸大其辞,但当时清朝驻西藏的官员也记录了下来,不管是真是假,仓央嘉措的多情终归是付出了代价。

不管是活佛还是情郎,他总是那个让人怜爱的少年

随后仓央嘉措动用了他的全部能力,抓住了那些刺客,并将这些刺客交给拉藏汗处理,桑结嘉措向拉藏汗求情,但拉藏汗没理会他,直接下令斩杀了这些刺客。

经过这件事,仓央嘉措便与拉藏汗走在了一起,共同对抗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与拉藏汗结下深仇,同时也失去了对仓央嘉措的绝对控制。仓央嘉措欣喜于对桑结嘉措的每一次打击,拉藏汗为了扩大对西藏的统治,与仓央嘉措一起架空桑结嘉措的权力,桑结嘉措当时虽然大权在握,但西藏精神领袖和军事领袖的联合对他产生了重大威胁,他的阅历和斗争经验让他必须做出反应,处于劣势的地步,他以退为进,

以黄教的名义授予拉藏汗"成吉思汗"的称号,给仓央嘉措授予"转轮王"称号,这两个称号一个代表伟大的蒙古军事领袖,一个代表征服天下四洲的西藏精神领袖。

不管是活佛还是情郎,他总是那个让人怜爱的少年

这两个封号是有特殊意义的,也是桑结嘉措精明的选择,成吉思汗再伟大,也是代表蒙古,转轮王是指达赖活佛对西藏的绝对统治。对仓央嘉措而言,封号无所谓,他要的是自由,是爱情,是不受约束的放肆,因此他虽然还是达赖活佛,但他将事务更多的交代给拉藏汗去处理,拉藏汗权力越来越大,这让桑结嘉措充满了恐惧和敌意,于是他决定暗杀拉藏汗,买通拉藏汗身边的随从在食物中下毒,幸得哲蚌寺高僧相救,拉藏汗活了过来。拉藏汗很容易就查出了幕后元凶就是桑结嘉措,于是,他们彻底撕破了脸,拉藏汗也有了带兵进军西藏的借口,他一直在等这种机会,强大的蒙古军队迅速击败了桑结嘉措,没有给任何人调停的机会,拉藏汗斩杀了桑结嘉措,这是1705年发生的事,第二年拉藏汗抓走了仓央嘉措,狠毒无比的拉藏汗就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让西藏两位站在最高权力顶峰的人同时消失于世间。

不管是活佛还是情郎,他总是那个让人怜爱的少年

拉藏汗可以斩杀桑结嘉措,但他不敢处理六世达赖,于是他向康熙皇帝上奏仓央嘉措并不是达赖活佛的转世,是一个假活佛,因此希望康熙皇帝能够彻查。如果说拉藏汗一人的说辞动摇不了康熙的决心,但同时驻青海、西藏的清廷使臣都向康熙皇帝陈述了发生在仓央嘉措身上的故事,不得不让康熙产生了疑惑,最重要的一份文书是由五世班禅呈交上去的,他向康熙皇帝详细讲述了仓央嘉措种种离经叛道的行为,认为仓央嘉措不像一位活佛。请注意:五世班禅说的是"不像",不是"不是"。这些记录目前都被保存了下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查康熙朝的档案和相关人员奏折。

不管是活佛还是情郎,他总是那个让人怜爱的少年

康熙皇帝于是命令拉藏汗押解仓央嘉措进京,就在拉藏汗的军队与清廷军队交接处的青海湖畔,仓央嘉措离奇消失于人世,有几个结果仅供参考:

1、仓央嘉措在青海湖畔病逝;

2、 仓央嘉措被拉藏汗杀于青海湖畔;

3、 康熙皇帝下令杀死仓央嘉措;

4、仓央嘉措抛弃所有身份,远走高飞,隐居于阿拉善地区;

5、仓央嘉措被囚禁在五台山终老;

6、仓央嘉措圆寂,为转世做好准备。

我偏向于相信最后一个结果,毕竟是最好的一个结果。其实结果是哪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仓央嘉措消失于世间,这样能解除很多人的烦恼:

对于西藏虔诚而善良的民众而言,他们可以期待一个他们理想中的活佛转世而来;

对于康熙皇帝而言,他省去了辨别六世达赖身份和安抚西藏乱象的烦恼;

对于拉藏汗而言,他除掉了一个最大的政敌,可以幻想他对西藏的统治;

对于我们后人而言,多了一份传说,多了那么多优美诗歌和悲伤结局的衬印。

不管是活佛还是情郎,他总是那个让人怜爱的少年

还记得开头那首诗吗?

青海湖畔之后,拉藏汗为了掌握对西藏的控制,自己在藏区找了一个灵童,并确认为是真正的六世达赖,从而彻底否定了仓央嘉措的身份。这是他一厢情愿想要找一个傀儡法王的念头,但黄教众僧和西藏民众并不认同,他们虽然也认为仓央嘉措的行为不甚纯正,但他们从没有过否认仓央嘉措的活佛身份。

藏人的宗教信仰远远超过其他人的执着,他们认定的活佛无论做出什么行为,他们都会以最大的善意去理解包容,但他们不能允许别人对活佛有任何的玷污。黄教高僧根据仓央嘉措诗中那句"只在理塘做片刻的停留"而在理塘找出灵童,是为七世达赖喇嘛,他们相信这样的传承才是观世音菩萨真实的意愿。

不管是活佛还是情郎,他总是那个让人怜爱的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