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是根据看风水、寻龙脉定都吗?为何西安、洛阳能轮番入选?

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从夏朝起,历代君王定都多选址在如今的西安、洛阳两地,而且次数也出奇的一致:

西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历十三朝。

洛阳: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亦十三朝。

古时是根据看风水、寻龙脉定都吗?为何西安、洛阳能轮番入选?


看到这里也许会产生疑惑,秦都明明是咸阳,夏都在阳城(山西晋城)、阳翟(河南禹城),商都则是亳(商丘)、殷(安阳),扯到西安、洛阳似有牵强。

此话不全对,各朝都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根据国家情况迁移。如夏都斟鄩、商都西亳,就在如今的洛阳偃师,尚有二里头遗址为证。再如咸阳紧邻西安,也可纳入西安范畴。

古时是根据看风水、寻龙脉定都吗?为何西安、洛阳能轮番入选?

唐大明宫遗址

那么西安洛阳两地,又有何独特魅力和优势,令历代帝王神往不已?

古代科技不发达,但对于天地万物还是相当有研究的,并发展为堪舆术,又称相地术、风水术。研究重点就是自然形势、山川走向、地脉星相等,认为人与自然互为影响。

帝王们也非常笃信风水说,谁又不想住到于己于国有利的吉祥之地呢?那么对于山川形胜、龙脉所在也高度重视,定都之前必会令风水高人掐算甄选。

古时是根据看风水、寻龙脉定都吗?为何西安、洛阳能轮番入选?

唐长安城复原图

然而风水龙脉之说毕竟过于玄奥,虽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但心理作用要大于实用性。对于国都选址,帝王们多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安全性

历经磨难好容易一统天下,选个易守难攻之处才是长久之计,西安、洛阳很理想。

西安位处关中平原中心,南部是纵横千里的秦岭,北面是黄土高原,西面是太白山,往东则有华山、黄河。秦时便能以潼关函谷关拒山东六国,相当有安全感。西北地势相对平缓,西汉时匈奴据河套、虎视长安,但这只是某一时期的特殊情况,更多的威胁则来自东部,亦被关中平原东大门潼关挡住。

古时是根据看风水、寻龙脉定都吗?为何西安、洛阳能轮番入选?

西安周边地形

一提起洛阳,首先便会想到一马平川的河南大平原(华北平原),但位处豫西的洛阳却是个例外,地势西高东低以山地丘陵为主,北据黄河、东部南部被嵩山环绕,西有崤山,只需把守住险关隘口,洛阳还是比较安全的。

有意思的是,从洛阳向西经过今三门峡,即可进入关中平原。故此历史上经常是关中势力对洛阳形成威胁,一是秦国东出,再是唐出关中围困洛阳王世充。两者互为犄角,定都洛阳更易于控制东部人口稠密的平原,但前提是掌控着关中地区。

古时是根据看风水、寻龙脉定都吗?为何西安、洛阳能轮番入选?

洛阳周边地形

人口钱粮

这一点毋庸置疑,不管哪个朝代都需要征兵筹粮、增强实力,因此国都所在必须是人多粮多的富庶之地。

西安坐拥关中平原,经济上自成一体,如果再得到南部的成都盆地更是锦上添花。然而横亘在两者之间的秦岭和大巴山脉似乎难以逾越,三国时蜀国占据汉中,用尽力气也未能进入关中一步。

古时是根据看风水、寻龙脉定都吗?为何西安、洛阳能轮番入选?

关中平原地形图

西汉之初刘邦曾考虑过定都洛阳,臣下劝阻:洛阳虽好,但地不过数百里,且容易四面受敌,经过楚汉相争已是生民涂炭,时势已变不宜立为国都;关中地沃千里,只需要提防东面的诸侯,即使山东大乱也能保一方安宁。定都关中,好比是扼住了天下咽喉。

洛阳也有其优势,便于掌控丰饶的华北大平原,屡为各代君主所重。

古时是根据看风水、寻龙脉定都吗?为何西安、洛阳能轮番入选?

洛阳山川地理图

国都迁移时有发生

即使同一朝代,迁都也时有发生,其出发点也各有不同。比如曹魏时曹丕将都城从许昌迁往洛阳:因东汉末年大乱,洛阳已被夷为平地无法再作国都。待曹丕时已恢复元气,况且以魏代汉,选洛阳为都更能体现其正统及合法性。

那武周时期为何又抛下繁华的长安,迁移神都洛阳呢?一是因经过多年发展,长安已无比巨大,单凭关中产出已难供养;再者武则天虽取得政权,但长安仍然是李唐势力集中盘踞之地,移往洛阳可以摆脱这些残余势力的威胁,利于巩固统治。

古时是根据看风水、寻龙脉定都吗?为何西安、洛阳能轮番入选?

洛阳丽景门

由于古时交通落后,一般都将国都定于水陆交通便利、最好是国家的中心位置,这样四面八方都能迅速控制,西安、洛阳恰恰符合条件。

在国家遇到危难时,西安和洛阳也可相互作为避险的回旋之地,类似事件也曾发生。犬戎攻入镐京灭亡西周,周王室就拖家带口迁至洛阳避风头,把关中赐给秦国先祖,送了个空头人情。

古时是根据看风水、寻龙脉定都吗?为何西安、洛阳能轮番入选?


无论西安或是洛阳,都自带天然优势,也获得了兴起于黄河流域华夏族群的青睐。随着形势变化,自宋起频繁定都两地的历史方告一段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