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包心不良,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如何有效防控?做到以下3點

大白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產量高,畝產可以達到10000公斤,耐貯運,食用期長,在0℃條件下可以貯藏3-4個月,是北方人民的當家蔬菜。我們南方的大白菜都是一棵棵賣,北方大白菜都是上百斤賣,第一次去北方同學家裡看到他們家屯的白菜,驚呆了,而且吃白菜的樣式也多,辣炒白菜、清拌白菜、醋溜白菜、白菜燉粉條、豆腐白菜湯等等。

秋冬大白菜是我國北方地區栽培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一茬蔬菜,由於價格比較低,管理好秋冬大白菜,促進包心良好,菜球結實,對提高大白菜的產量和品質非常重要。

有不少農民反應,大白菜出現不包心或包心不緊等包心不良的情況,有的甚至提前抽薹開花。一起來看一下原因及防治措施,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白菜包心不良,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如何有效防控?做到以下3點

一、大白菜為什麼出現包心不良的現象

1、大白菜為什麼會包心

大白菜之所以包心,是因為包心品種,在適當的環境條件和充足養分供應下,外葉達到一定數量時,葉片內外側激素形成出現差異,使葉片向內側包卷,形成葉球。

因此,包心品種,出現包心不良的情況,主要與外界環境以及人為管理不當有關。


2、大白菜包心不實的原因

2.1 播種或定植時間不合理,導致溫度不適宜

大白菜的不同生長髮育階段, 對溫度有不同要求 ,營養生長前期(苗期至蓮座期)能適應較高的溫度, 而後期(結球期)需在溫和的環境中,才能形成葉球 ,適應性較前期狹窄。

植株從“團棵”開始,直至心葉出現包心現象為蓮座期。中 、晚熟品種出20-24片葉,需20-25天,適溫 17-22 ℃,白天保持溫度22-25℃,夜間15-18℃,晝夜溫差8-10℃。溫度過高,易徒長,葉片多,結球受抑制;同時,同化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強,莖基部葉片枯黃脫落,外莖延長,葉球變小,包心不緊;溫度過低,生長緩慢,將延遲結球,不利於形成緊實葉球。

從開始捲心到形成緊實的葉球為結球期。中 、晚熟品種40-50天,結球前期需10-15天,結球中期20- 25天,結球后期體積不再增大,但葉球的緊實度繼續充實。 結球期對溫度的要求較嚴格, 一般在12-22 ℃範圍內生長良好。一般溫度降低到5 ℃以下,球葉生長速度緩慢,並逐漸停止生長。

所以在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決定安排秋大白菜生長時期時, 必須將大白菜結球期安排在日均溫度為12-19 ℃的季節,要求白天溫度達到18-22 ℃ , 夜間溫度在5-12 ℃ 。晝夜溫差大於10 ℃以上的天數持續越長, 則越有利於葉球的膨大和充實而取得較高的產量。

2.2 偏施氮肥,磷鉀養分不足

由於初秋氣溫較高,許多種植戶為了促進大白菜的迅速生長,一味的偏施速效性的氮肥,而不注重磷鉀肥的施用,從而造成了氮肥過多,磷鉀肥不足, 使得大白菜徒長,不包心或包心鬆散不緊實。

2.3 水分供應不均衡

白菜組織含水90%以上,根系較淺,葉片量大,蒸騰作用強,一般在土壤溼度70%-80%最好。如果水分不足,容易 引起基部葉片脫落,白菜包心不良。相反,頻繁降雨,造成水分過多,容易遭受病蟲害(軟腐病、乾燒心等)而影響白菜生長,出現不包心現象

白菜包心不良,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如何有效防控?做到以下3點

二、如何防控大白菜包心不良

除了選擇抗逆性強,結球性好的品種外,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2.1 巧妙施肥, 促大白菜包心

一般來說,大白菜從蓮座期到收穫可追3次肥。第1次在蓮座期,每畝追尿素5-10公斤,促進外葉生長,加強光合作用,為包心打基礎;

第2次在結球初期,每畝追施15公斤尿素和10公斤硫酸鉀;

第3次在結球中期 , 此時外葉幾乎不再生長,每畝追硝酸鉀10公斤,促進包心。

此外,在包心結球期間,可以自己配置噴施包心劑,成分就是赤黴素、胺鮮酯和磷酸二氫鉀,10%赤黴酸·胺鮮酯可溶粉劑(10~15毫升)+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30-50公斤(2桶水)每5 -7天噴一次,連噴二三次,均勻噴溼葉片,以滴水為宜,可促使大白菜儘快包心,提高品質,可以實現增產 20%左右。

2.2 科學澆水

在大白菜包心結球期必須保持水分均勻、充足供應,切忌時多時少,時干時溼,以保持土壤溼潤為宜。我們可以這樣進行判斷,手抓土壤握拳成團,鬆開則散。 如果天氣乾旱,澆水不方便,則可以在白菜的畦面覆蓋雜草進行保溼。

在一般壤土的條件下,每隔5-7 天澆水一次。 澆水時要求水量充足而均勻,既不可大水漫灌,也不可出現窪處積水、高處無水的現象,否則極易導致田間植株生長不一致, 造成軟腐病的發生與蔓延, 以致於降低大白菜的產量和品質。 為了有利於大白菜的運輸和貯藏,在收穫前7-10天應停止灌水。

2.3 及時防治病蟲害

在大白菜包心結球期間,經常檢查葉片,主要有霜黴病、軟腐病、乾燒心。

白菜包心不良,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如何有效防控?做到以下3點

大白菜霜黴病

發病初期,白菜葉片出現小斑點,後逐漸轉變為黃褐色,在病斑葉片背面的相應位置上,會長出白色黴層。

霜黴病在發病初期,使用25%的甲霜靈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70%的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施2-3次,隔7天一次;

白菜包心不良,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如何有效防控?做到以下3點

大白菜軟腐病

軟腐病剛開始發作,外部莖葉暗黃,不精神,手摸會有粘液,聞起來有異味。隔幾天後大白菜外面莖葉平鋪地面,內葉和包球露出來,逐漸腐爛,最後整株死掉,一碰就倒。

軟腐病發病初期,選用農用硫酸鏈黴素、氯溴異氰尿酸、噻菌銅防治,噴施2-3次,隔7天一次;對於一些菜青蟲,可以使用1.8%的阿維菌素乳油、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進行噴施。

白菜包心不良,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如何有效防控?做到以下3點

大白菜乾燒心

尚未包心的大白菜,葉片的邊緣變幹縮,象被火燒乾了似的,但病變部分與正常部分界線分明,表現出健部碧綠、病部乾枯。

乾燒心主要是缺鈣所導致。建議,從白菜的蓮座期開始,可以和磷酸二氫鉀一起噴施螯合鈣肥,肥液要集中均勻噴灑到心葉葉片,一般連噴2-3次。

重點了解大白菜爛心病和軟腐病的區別:

爛心病,也會發生在包心成球后,外表沒有異常變化,病變葉片大多發生在菜球中半部位,常常是幾層健壯的葉片中間夾著一片病葉。病葉梢部有的變成黃褐色水漬狀,有的就象一層皺縮的幹紙,有的葉片腐爛而葉片基部正常。這是與大白菜軟腐病等其他病害的區別所在。

注意:為了促進結球良好,延遲晚熟品種的採收供應,小雪後把外葉扶起來,用稻草綁好,並在上面蓋上一層稻草式農用薄膜,能保護心葉免受凍害,還具有軟化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