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水鏡”稱號是誰說出來的?提出稱號的人有什麼歷史故事?

高莉35


諸葛孔明是臥龍、龐統是鳳雛、司馬徽是水鏡。皆由龐德公說起,說明龐德公與這三位有很大的關係。



現在由我為大家好好說一下這龐德公是何許人也:

龐德公,字尚長(《四庫全書•卮林》據《宋書》),是中國東漢末年的名士,荊州襄陽(湖北省襄樊市)人。荊州刺史劉表數次請他進府,皆不就,劉表問他不肯官祿,後世何以留子孫,他回答說:世人留給子孫的貪圖享樂、好逸惡勞的壞習慣,我留給子孫的事耕讀傳家、過安居樂業的生活,所留不同罷了。龐德公與當時隱居襄陽的徐庶、司馬徽、諸葛亮過從甚密,稱諸葛亮為“臥龍”司馬徽為“水鏡”,龐統為“鳳雛”,被譽為知人。諸葛亮以師禮待龐德公,每次造訪,均拜於床下,後龐德公隱居於鹿門山,採藥以終。現鹿門山有其遺蹟和塑像。


龐德公宅詩

宋朝李廌

荊山雲蒼蒼,漢水波瀰瀰。

山川意高澹,宜有隱君子。

德公臥鹿門,老不踐州里。

潔身遠憂患,豈復存慍喜。

藐然姑射人,胡為市門倚。

諸郎有風雛,輒與臥龍起。


少林功夫建哥


建安二年攜弟定後襄陽城西臥龍崗隆中山村,過著躬耕隱居生活,博覽群書,精研兵法,靜觀世局,深思治策。雖隱後卻以博學多才、遠見卓識、胸懷大志而受世人器重,因而被江南名士龐德公稱為“臥龍”。後來劉備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討教建國立業良策,就有了《隆中對》,劉備遂請諸葛亮出山鼎助自己建業,諸葛亮的《出師表》成了劉備的行動綱領,建立了以荊州、益陽為根據地,聯吳抗曹,為劉備贏得了三分天下。

諸葛亮被封蜀漢丞相,總領朝政與軍事,為蜀漢政權的建立、鞏固與發展建立了 不朽的功勳。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戰略家、外交家、發明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發明了木牛流馬、孔明燈。在世時封為武鄉候,溢曰武忠候,東晉時由於特別推崇諸葛的軍事、戰略奇才,被追封武興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受到世人的高度尊崇,在成都建有武候祠,供後人瞻仰。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襄陽人,自幼深受叔父寵德公大名士的器重,認為他不同尋常,說孔明是臥龍,龐統是鳳雛。龐統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是劉備的高等謀士,才智僅次於諸葛亮,官拜軍師中郎將,在率眾進圍雒縣時,不幸被流矢所中身亡,時年三十六歲,英年早逝。

劉備聞訊悲痛萬分,親自為其選擇墓地,遂追賜統為關內候,溢曰靖候,所葬之處遂名落鳳坡,在四川羅江縣建有寵統祠墓,供世人瞻仰。

司馬徽潁川人,號水鏡,清高雅正,素有善於覽識人的極高聲譽。寵統慕名前往拜見,見面時,司馬徽正在樹上採桑,於是龐統坐在樹下,兩人相談甚歡,傾心相交,談至深夜,司馬徽覺得龐統真正非同凡響,誠心褒揚龐統是南州首屈一指的人才,讚歎“龐德公確有知人之明,寵統確有與眾不同之處”,從此龐統名聲顯赫。

龐德公將諸葛亮、寵統、司馬徽並列稱為臥龍、鳳雛、水鏡。


天道新農


都別搶,我來答。

許多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可能多少都耳聞過龐德公這個人。

劉備第一次去拜訪諸葛亮的時候遇到過一個牧童,這個牧童曾經提及過龐德公的名諱,而這也是龐德公唯一的一次出場。

玄德曰:“汝師何人也?”牧童曰:“吾師覆姓司馬,名徽,字德操,潁川人也。道號‘水鏡先生’。”玄德曰:“汝師與誰為友?”小童曰:“與襄陽龐德公、龐統為友。”玄德曰:“龐德公乃龐統何人?”童子曰:“叔侄也。龐德公字山民,長俺師父十歲;

而這位龐德公就是給諸葛亮、龐統和司馬微取外號的人。

龐德公何許人也?

他是東漢到三國時代的一個隱士,也是諸葛亮的師父,不過兩人可能並沒有明確這種師徒關係,但是諸葛亮對龐德公很是尊敬。

鄉里舊語,目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德公之題也——《先賢傳》;諸葛孔明每至公家,獨拜床下,德公殊不令——《襄陽記》

但這位龐德公不願出山當官,不願意攪進紅塵這趟渾水裡,更願意過梅妻鶴子,種豆南山下的隱居生活。

荊州刺史劉表聽聞他的大名以後,打算請他出山輔佐自己,但是都被龐德公拒絕了。

荊州刺史劉表延請不能屈,乃就候之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龐公笑曰:“鴻鵠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釋耕於壟上,而妻子耘於前。表指而問曰:“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表嘆息而去。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採藥不反——《高士傳下》

看來這位龐德公還是深諳孔子“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的諄諄教誨。

他一生沒有出來做官,過著恬靜的隱居生活,《襄陽記》如是描述他說:

龐德公龐德公,襄陽人。居峴山之南沔水上,未嘗入城府。躬耕田裡,夫妻相待如賓,休止則正巾端坐琴書自娛,睹其貌者肅如也。

可見這位龐德公還是更願意躬耕田裡,而不是身居廟堂之上。

但是因為他和諸葛亮、司馬微以及龐統之間關係要好,所以羅貫中就在《三國演義》中一筆帶過的提及了這個人。

但是由於他在世俗中並沒有過多的經歷,所以羅貫中也就沒有對他大書特書。


圍爐談史


《襄陽記》裡引用了一段《先賢傳》的記述,說“鄉里舊語,目諸葛亮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井,皆德公之題也。”

明明白白,這三個人的號,都是德公起的。德公是誰?就是龐德公。

1、關於龐德公本人。南郡襄陽人,隱居在澗水河上,至死都不入襄陽城。他和妻子安安靜靜在家裡種田,夫妻二人相敬如賓,休息時正襟危坐,很是嚴肅。

2、龐德公和劉表。荊州劉表聽說龐德公的賢明,幾次派人去請,請不來,就自己上門。劉表說,保一個人自己安全好呢,還是保天下安全好呢?龐德公說,天下自有天下的規律,飛禽走獸各有各的巢穴路徑,人和它們沒什麼區別,有什麼需要保護的呢?劉表又說,人生在世總要給後人留點什麼吧?龐德公說,別人給後代留下的都是禍害,而我留下的才是真的平安。劉表嘆息而去。

3、龐德公和司馬德操(司馬徽)。

司馬德操比龐德公小十歲,以兄長對待龐德公,兩人關係密切。有記載說,司馬德操去龐德公家,龐德公不在,司馬德操就指揮龐德公媳婦,叫嚷著嫂子趕緊做飯做菜,龐德公媳婦就跑來跑去置辦招待,龐德公回來後,被招呼著落座,簡直分不清誰是主,誰是客。

4、龐德公和龐統(龐士元)
。龐統是龐德公的從子,叔侄輩兒。年少時沒有什麼名聲,龐德公看重他,讓他去拜訪司馬德操,徹夜長談,征服了司馬德操,司馬德操說,龐德公真是能識別人才啊,龐士元一定是南州士人的領袖人物!



5、龐德公和諸葛亮。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娶的是諸葛亮的姐姐,龐德公即是諸葛亮姐夫的老爸。因此,諸葛亮每次去龐德公家,都要拜於床下,龐德公也不客氣,安然受之。


龐德公作為一名著名隱士,自己實踐了不問政事隱居山林的志願,卻利用自己的無形影響力,給他身邊的青年才俊揚名,這也是一種營銷策略,經過龐德公的包裝,水鏡、鳳雛、臥龍橫空出世,人皆嚮往之。從這個角度看,龐德公的隱士做的還不夠徹底。這樣也好,否則可能就沒有精彩的三國演義了!


嘮一點有意思的嗑兒


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這是著名隱士水鏡先生對劉備說的。

世人皆知水鏡高隱,卻不知臥龍鳳雛、以及水鏡先生之名號,都是龐德公取的。

龐德公對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早年的影響非常大,可以說,沒有龐德公善識,就沒有臥龍鳳雛,甚至也就沒有後來的天下三分。

龐德公這個人物在三國演義中記載也極少。

據歷史記載:

劉表當時治理的荊州,治所就在襄陽。天下大亂,唯獨荊州是一片樂土,大量躲避戰亂的人遷入荊州,其中以:諸葛亮、王粲、徐庶、司馬徽等,或為求學、或為求仕。此時的襄陽是中國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學術交流最為活躍的地方。

但劉表卻不識人才,如此多的高人都在他眼皮子底下都不知道,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也只能在他手下當了個小官,完全發揮不了作用。

後來曹操平定北方,虎視荊襄,劉表深感無賢人輔佐,於是便把希望寄託雜在名重天下的龐德公。

劉表多次登門求賢,但一次次的遭到謝絕。有一次劉表對龐德公說:

“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

龐德公婉拒道:

“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

龐德公雖然一生都未出仕,但門下弟子皆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諸葛亮、龐統、徐庶、崔州平等。他是司馬徽的師友,關係非常密切,經常一起研究學問。臥龍、鳳雛、水鏡等名號也為龐德公所取,可見他非常有眼力。

特別是伏龍鳳雛,為蜀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也為三分天下打下了基礎。

後來龐德公為了躲避劉表再來找他,隱從此居鹿門山,以採藥自樂。





瀟然歷史觀



據史書三國志記載,龐德公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三國志·襄陽記),其中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鑑(三國志·蜀書·龐統傳),龐統十八歲時曾會見過司馬徽,劉備會見司馬徽時,司馬徽曾向其推薦諸葛亮和龐統。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從"司馬徽下階相辭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以及三國演義第35及37回的內容來看,司馬徽在三國演義中是屬於閒雲野鶴,與世無爭之類型的人物,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且琴藝甚高,與龐統私交甚篤,並稱呼龐統為弟。

龐德公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一位名士、隱士。


龐德公

別名:龐尚長,龐公

字尚長,是荊州襄陽人,居住在峴山南沔水中的魚梁洲上,平日在田裡耕作耕作,夫妻相敬如賓。休息時,正襟危坐,以彈琴、讀書作為自己的樂趣,神情嚴肅。

龐德公與隱居襄陽一帶的名土極為友善,親密無間,過往頗多,曾與司馬徽、龐統等人屋宇隔水相望,常常歡聚,盪舟或涉水相訪,無牽無掛、自得安閒。

與當時徐庶、司馬徽、諸葛亮、龐統等人交往密切,對諸葛亮、龐統等人早年影響較大,並得到諸葛亮的敬重,龐德公最後隱居於鹿門山,採藥而終。


擴展資料:

龐德公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三十五回。在小說中,龐德公字山民(歷史上的龐山民是龐德公之子),是名士司馬徽的朋友,與龐統是叔侄。

龐德公軼事:

龐德公評價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諸葛亮十分尊敬待德公,每次探訪龐德公,都獨自一人拜見於床下,後來諸葛亮逐漸得到龐德公的注意和重視。


龐統是龐德公的從子,年少時純樸誠懇,還沒有人認知,只有龐德公重視龐統,後來龐德公又向司馬徽推薦龐統。

司馬徽便與龐統談論,不分晝夜。談論後,司馬徽對龐統感到非常驚異,歎服地說:“龐德公實在是知人,這是多麼高尚的道德呀。”並稱龐統是南州士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