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大捷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1259年9月蒙古分三路大军入侵南宋,忽必烈以皇弟的身份率领军队渡过长江,围攻南宋长江中游鄂州重镇,南宋理宗皇帝被吓惊慌失措 ,忙派右相贾似道兼任枢密使,领援军进驻鄂州城,阻挡蒙古人南下的攻势。贾似道胆战心惊进入鄂州后,鄂州在蒙古军队几次猛烈攻势下险些被攻破,把毫无军事常识的贾似道吓得魂飞胆丧,急忙背着宋理宗私自派遣使者去蒙古大营,愿意以每年向蒙古朝贡20万两白银、20匹绢的代价,向蒙古大军统帅忽必烈求和。开始忽必烈对贾似道的求和请求根本不予理睬。第二年正月贾似道又派使者来到忽必烈大营求和时,蒙古的元宪宗皇帝蒙哥在四川攻打钓鱼城时重病而死。忽必烈远在漠北的妻子给他带来急信,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正在谋取汗位,忽必烈连夜和幕僚商议后决定,同意南宋使者求和要求,立即撤军返回大漠争夺汗位。忽必烈急于回军争夺汗位,连与南宋议和文书都没有书写,就连夜撤军北返,元军大部从长江架设浮桥撤退后,贾似道采纳大将刘整的计谋派兵杀出,毁坏江上浮桥后杀死170多名殿后蒙古兵。贾似道隐瞒私自与忽必烈议和的事情和忽必烈撤兵的真实原因,向南宋朝廷报捷说:“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汇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福。”被贾似道蒙在鼓里的宋理宗和朝中大臣们信以为真,把贾似道视为打败蒙古大军的大功臣,封贾似道卫国公和少师。

  

鄂州大捷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1260年3月,忽必烈在中原地区的蒙古王公大臣们支持下正式继承汗位,但是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得到漠北和西域蒙古王公大臣的支持与他争夺汗位,所以忽必烈先要先对付阿里不哥争汗的内乱,没有心思对付南宋这一摊,只要能维持现状就行。所以在当年5月忽必烈派出当时有“天下一家思想”的中原鸿儒郝经为国使,出使南宋告知自己已经即位蒙古大汗之事,同时向南宋索要当初在鄂州约定的的岁币,并签署正式的书面和议文书。郝经一行数十人南下来到真州(江苏仪征),郝经派副使前去临安给南宋宰相贾似道通报此出使目的。贾似道知道郝经数十人的目的后大惊失色,如果蒙古使者来到临安进行议和的话,当年鄂州大捷的真像就天下大白。胆大包天的他不顾两国相交不得扣押使者的惯例,命令淮东制置司把蒙古使者郝经一行拘留在真州忠勇军营,封锁蒙古派人南下议和的消息。

  

鄂州大捷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蒙古派来的议和使者郝经是个有真学问和责任感读书人,临来前对担心他安全的朋友说:“自南北构难,江淮遗黎,弱者被俘略,壮者死原野,兵连祸结,斯亦久矣。圣上一视同仁,务通两国之好,虽以微躯蹈不测之渊,苟能弭兵靖乱,活百万生灵于锋镝之下,吾学为有用矣。”他是真想促使两国和平,造福受兵灾的黎明百姓。被拘禁后郝经多次写信给宋理宗和贾似道希望能继续议和,但是这些信送出后都了无音信。忽必烈见议和使者郝经迟迟不回,多次派遣使者责问南宋为什么“稽留信使,侵扰疆场”,也都没有得到南宋君臣的回应。郝经在真州被扣押之间受尽磨难,他的随从在受到侮辱后与看守争斗被杀好几个。南宋君臣把郝经一直拘押到1276年,南宋灭亡前夕贾似道在芜湖战败垮台后,才把郝经送还中原。郝经回到中原后仅一年就去世了,留下两句话:“万言修好安南北,一片赤诚付东流。”表达自己一片赤诚议和安民之心,未得到回应的遗憾心情。

  

鄂州大捷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南宋君臣这种背信弃义、拒绝和谈的态度,激怒蒙古大汗忽必烈。1268年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之乱后,就以南宋“稽留信使,侵扰疆场”的借口大举攻宋,历时十二年将南宋完全灭亡。郝经的入室弟子张弘范,在崖山一战残酷逼死20万宋朝残部,也许就和老师被南宋无端扣留十六年有关吧。

  

鄂州大捷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