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有用吗?

寻水的鱼35895377


我是老师,我来告诉你目前的名师工作室具体干什么吧。

我们县目前也有一个名师工作室。具体有教研室一位教研员做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里面有几位各校挑选出来的骨干教师做成员。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第一:每学期开展两次活动。

一次是所有成员同备一节课,然后在一起交流一分享一下。

一次是挑个别成员上一节课大家观摩一下,然后再评议一下。

第二: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

比如,和外地名师工作室的交流;

比如,让工作室成员到乡下上公开课等。

我们这里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去年县里还拨了20万经费,还获得了上级的大力表彰,说工作做的好。但说实在话,这些工作室真没起到什么作用。

我们学校有几个老师也是工作室成员之一,除了参加工作室活动。在学校也没做过观摩课,也没主持过课题,也没写过论文。用他们的话就是,我们也感觉没多大意思。

既然如此,各地为什么热衷名师工作室的建立呢?实际原因很简单。

第一:领导的政绩工程。

据说各地必须要有名师工作室的,至少县级是必须要成立的。我们县的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就在我校的一个办公室内,挂有牌子。

这个工作室的工作做得好,就说明各地的教育工作做的好,算是一项政绩工程吧。

第二:有活动经费。

我们这里一年经费至少20万,也不知人家花到哪里了,感觉连开会都没开过几次。

第三:对主持人和各成员还是有利的。

因为只要这个老师上课,在介绍时每个人前面都会有一大堆头衔,什么县级优秀教师、什么学科带头人、什么工作室成员等等。

名师工作室成员会有更多机会出去上课,个人能力肯定也会快速提升。

但目前的教育就是这个样子,尽管很多人认为没什么用,但各地照样乐此不彼的成立名师工作室。

有些老师想出名,想以此获利。领导也有了政绩,还有经费可以随便用。这么多好处干嘛不成立?

目前教育上最不缺乏的就是各种专家,我们缺的是踏踏实实教书的老师。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不再这么追逐名利,可能才是教育的本来面目!


人生如梦LLH


我是一名普通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硕士学位,从教23年,有过工作室成员经历,谈谈我的感受

1、2015年附近受单位安排申报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我的业绩可以说少有人能比,在公布人选前,有人告诉我,在我和另一学校主任之中选一个,上面电话征求单位意见时,我们主管副校长说我:什么什么不错,其他不清楚。后面我去问他,他告诉我,一个学校原则上不超过两个工作室,已定英语和数学,我就呵呵了。但首次成立工作室据我所知其他科的主持人基本都还算不错的。

2、主持人已确定,我有幸成为成员,但成立会议看到所有成员,我是很多都看不上的,经过三年多的合作也证实了大多都是平庸之辈。

3、首次会议我就不同意主持人提出的工作方向与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没被采纳,三年多后的总结我没参与,有三分之一的成员基本不参加本就为数很少的活动,所以意义不大,基本没有可圈可点的业绩,更别说引领带动。但我知道有些科目做的特别好,真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有些被评省特级教师,有过正高的。某些做的不是很好的科目在第二轮的申报中被淘汰。

4、通过首次之后,我因个人原因没有申报主持人和成员,尽管领导多次要求我。但首次过后,申报主持人的就有了很多各学校的领导了,我想功利心使然吧,有名有利干嘛不要呢!

5、今天写这段评论之前也仔细分析过,这次不报还是有点可惜,但我只是普通教师,所掌握和能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尽管个人实力尚可,但唯恐能力不足无法完成任务,坏了教育大计。

总体来说,有意义,但用人、管理、督促、评价都得跟上,不然就是形式主义,走过场。


190cm


“名师工作室”建立的初衷,是想通过优秀教师的引领、带动、辐射,使更多的教师成长起来,专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名师工作室”成了“挂牌工作室”,成了许多学校一项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让大多数老师嗤之以鼻,带来的却是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

巧立名目获取上级部门教研经费。“名师工作室”以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学交流为由,来套取上级教育部门拨发的教研经费。有些学校热衷于挂牌,正是看到了这其中能获得的经济利益,以求“名利双收”。

滋长教师追名逐利的思想。广大教师对“名师工作室”不感冒,于是有些学校以评职称为幌子,要求年轻教师必须参加这一名利平台,去学习交流,以获得上优质课的机会,否则评职称不予考虑。

打击广大教师积极性。有些“名师工作室”中的所谓“名师”,并非师德高尚、教学一流的优秀教师,而是领导挂帅下的一些溜须拍马、善于钻营的投机者,他们霸占教学话语权、外出学习交流权、教研资金支配权,并从中渔利。这些做法打击了大多数踏踏实实努力工作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并没有真正起到教育教学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仅仅只是一个形式主义的摆设。有时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匆忙堆积一些假大空的教学资料或研究课题来彰显自己的成绩。

“名师工作室”有没有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教育问道


名师工作室近几年来,在祖国大地算是遍地开花,大有“雨后春笋”般的架势,政策的初衷是好的,然而就实际落地情况来看,却是一地鸡毛。它有用,在学校升级方面、亟待追求评职晋级的老师方面;它没用,就实际的教学情况意义不大,甚至会干扰正常的教学,还会培育出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成就无数材料专家。

一、名师工作室成立的初衷概要

名师工作室主要有省级名师工作室、乡村名师工作室,另外还有名校长工作室。他们成立的初衷本来是遴选出一批学科带头人,或者是优秀的学校管理者,以工作室为中心,

培养优质的师资团队,并且辐射的周边地区,培养优秀的相应学科教师,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或管理水平。

二、评选条件找到的很多不是真正实干的人

只要在教学一线工作过,大家都应该清楚,真正踏实苦干的人,往往不是首先评上高职称的人,一是精力主要放在教学上,二是不善于钻营,三是心烦弄些看似高大上,实则毫无用处的假资料,久而久之,他们是教学高手,然而职称却不咋的,虽不完全,但是大抵如此。只要是在一线,大家都知道,职称和教学能力不是正相关的,甚至好多省级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教的班级在同层次班级中名次还会是倒数,更有一些所谓专家型教师会被学生赶下讲台,而他的理论居然可以出去到处宣扬,真是让人啼笑皆非。那么问题来了,

省级名师的评选条件之一是正高级教师,乡村名师的评选条件之一是副高级教师,并且有相关的市级课题及省级课题研究做佐证,而这些课题多是闭门造车,四处抄袭资料,改头换面之作,并无真正的实际意义,研究得高大上,然而不从实际中来的东西,怎么指导教学或者管理。

如果你仔细去了解一下你身边的名师教学的实际情况,结果恐怕

会让你惊掉下巴,还有一些名校长,管理的学校在同级别学校中排名垫底,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是名校长,并且还会出去传经送宝。举个例子,翟天临的博士头衔怎么来的,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吧,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就见怪不怪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还有名额分配,可以想象会是什么情况。

三、名师工作室对学校的升级和追求职称晋级的人有用

比如,学校是三类示范性学校,要升级成二类,或者二类升级成一类,名师工作室是一个硬指标,哪一类需要多少名师工作室,有不同的要求,我所知道的有一所学校,从二类升级到一类,学校有七个名师工作室。从个人层面来说,名师工作室的负责人,经常开展校际或者省级间的交流活动,能够准备相关的资料,为更高的荣誉铺设好条件,比如,评上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只要参加开展的活动,他上的课就算是示范课,普通的学员是观摩课。

示范课是评副高级或者正高级的硬性条件之一,名师工作室带来的好处,可见一斑。

四、名师工作室的影响

为了应对某一个工作室的交流活动,这个学科的教师需要全员参加,需要用来上课的班级只有几个,而其他班级的学生就只能全部自习,而且这种活动至少是一天。如果外出开展活动,这个学科的部分老师班级的学生也只能是自习,因为学校教师的课,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找不到其他教师来代课,外出的话,至少是两天。一个学校的名师工作室多了,影响显而易见,

你来我往间,受伤的是学生。

况且,要交流什么课,都是提前定好的,参加交流的老师不知提前预演了多少遍,这种课,多华而不实,看起来热热闹闹,根本没大用,更令人没法忍的是,交流的课很多都是学生已经上过的,再怎么吹,也是一场闹剧,不信敢到场才临时选课来上吗,或者由学生定课题来上,这才是真功夫,你见过那个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敢这样。再说说评课环节,你好我好大家好,相互吹捧,令人作呕啊!

五、名利的驱动

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要写简报,要有活动图片资料收集、发票报销等,工作那么繁琐,为什么乐此不疲?一个省级名师工作室的年活动经费30万元,乡村名师工作室是15万元(具体可能因地方不同有所差异),但是其他参会的老师的差旅费用都是回原单位报销,我不敢说,名师工作室赚什么钱,然而有人愿做赔本的买卖么?虽然有点低俗,但我更加厌恶假清高。

至于名誉吗,一出去,开场白的介绍,一大堆头衔,那感觉从笑容上你都能体会到什么叫志得意满。并且在不断的活动中,部分很有追求的教师自然嗅到了味道,大踏步往更高一级去迈进了,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此诞生。怎么产生,前面已说,不再赘述。

总之,名师工作室在实际工作中的开展,我认为真的是一地鸡毛,弊大于利。歪嘴和尚念不了正经。

文章原创,部分图片做了做了一些处理,保护他人隐私,希望理解。没有欺世盗名,实话实说,如有冒犯,请多批评指正。也许我的见解狭隘,高度不够,格局狭小,欢迎大家交流,真理越辩越明。


醉生一笑说教育


我有一位做教师的朋友,为了弄清楚名师工作室有没有用,专门对他做了咨询。

他是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生,现在也属于名师工作室成员。

他在名师工作室待了三年,通常做的一些事情就是与其它学校的名师一起交流与沟通,相互学习经验。时而会担任一些外出的角色,负责带领其它教师去学习等等。

名师工作室对个人打造名声是非常有意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代表的一群相对优秀的教师。因此在某些待遇上与选择上是拥有优先选择权的,也就是说对个人利益还是有一定的好处。

先来讲讲为什么会有名师工作室,通俗一点来讲,各地方之所以建立名师工作室,是想通过优秀教师的引领、带动、辐射,使更多的教师成长起来,专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实际上,在实际工作中,或者在很多地方,“名师工作室”成了“挂牌工作室”,并没有发挥其主导作用,也就是走一个形式而已。

就拿这位朋友所处的名师工作室来讲,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挂牌。并没有发挥出名师工作室的作用,最多的是有利于个人成长与发展,至于带动其他教室一起成长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

当然,这不能代表其它名师工作室的观点。毕竟,每个地方规则不一样,最终结果也就不一样。


肖军说职场


有几个所谓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是在一线岗位教学的老师?都是各种领导为了个人名利而争取的头衔。如果不是一直在一线岗位不断探索教育方法的老师,凭什么去领导别人的专业提升,有多少能力去带领别人进行专业提升?


千千36027496


我没感受到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只感受到他们的折腾。再说有多少真正的名师,名师只会指手画脚吗?名师应默默地教学,站在三尺讲台吧!像余秋雨呀,钱文忠呀,等等名师一样好好做学问,好好传播文化,启示人生。


Fxh998


首先现在名师工作室特别的多,好多教育机构的老师出来之后都会挂上名师的牌子开工作室,但是真正的名师少之又少。到底什么叫名师?你的名字挂出去,是否能够瞬间把你的课程爆满。如果挂出去没有人认识,或者只有极少的人认识,那都不能称之为名师。

现在的名师其实都是包装出来的,看到的名师工作室,基本上都是自己定义的名师,本质只是一个工作室而已,只是个人教师与机构教师之间的一个群体存在。

如果个人教师开名师工作室,是否有意义呢?我认为是有意义的。但是前提是你有学生的资源。如果没有任何的学生积累,直接开一个工作室的话,其实和自己到处跑着上课没有任何的区别。

综上所述,如果您现在有学生,不想自己开一个独立的机构,那么可以以工作室的形式暂时存在。将来学生多了之后,由工作室再转向正规的培训机构,如果您现在没有学生,不用直接开工作室,可以先采用到处跑客的形式来授课,有了一定的学员积累之后,再考虑单独开工作室。

以上是我的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关注我,每天分享一些教培行业相关的心得。


教培行业于盼


我们这里评出来上百名名师,但是他们除了给教研员干点活之外,也没见干过什么活,发挥过什么作用。还让大家约他们上课,结果来上课的并不是本人,而是工作室的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上课,挂个名就是名师了!也没见研究出个什么东西来!更没看见本区的学科教学成绩能提高!


孑子13


对名师而言有用,有钱拿,其它作用那就看场合了,台面上说那肯定作用巨大,离了工作室名师就不能工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