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区:5万亩在地蔬菜保障市场供应

2月1日,大年初八。上午8点左右,铜梁区侣俸镇新学村蔬菜基地就闹热了起来,村民冒着寒风正忙着采收新鲜蔬菜,热闹的场景驱散了冬日的寒冷。

铜梁区:5万亩在地蔬菜保障市场供应

农民工将萝卜装车


铜梁区:5万亩在地蔬菜保障市场供应

农民工采收油麦菜

在该村公路两边看到,绿油油的露地蔬菜和大棚蔬菜,把田畴染成一片翠绿。菜地里,菜农们有的忙着采收芹菜,有的整理装框,有的搬运上车。蔬菜基地的便道上,四轮车来回往返,将一框框蔬菜运到不远处的院坝里,再装上大卡车。

“这片地里种的是油麦菜、小白菜和莴笋,面积有600多亩。今天计划采收5吨,全部运到重庆主城的超市。”业主说,由于市场需要量增大,大批量上工今年比往年提前了5天。

“侣俸镇是重庆主城蔬菜供应重点镇,全镇23个业主种植蔬菜2万多亩,主要以10多种叶类菜和莲藕为主,年产蔬菜8万多吨,其中70%销往重庆主城的超市和农贸市场。”正在检查蔬菜采收和市场保供的侣俸镇党委书记赵光友说,春节过后,区镇针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市民们多选择居家避疫、尽量少出门的情况,组织劳动力加大新鲜蔬菜采摘力度,以确保主城市民吃上新鲜量足的绿色蔬菜。

在基地农药残留检测室,镇干部正在对刚从地里采收的芹菜、窝笋、小白菜样品进行检测。镇干部介绍说,每批上市的鲜菜都要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从检测的情况看,合格率到达100%,符合上市的要求。


铜梁区:5万亩在地蔬菜保障市场供应

镇干部检测蔬菜


在与侣俸镇相邻的蔬菜种植大镇平滩镇,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在插腊村,公路两边的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尽头,几十位村民忙着采摘油麦菜、冬苋菜、小白菜、窝笋、芹菜,地头一片忙碌景象。

据了解,平滩镇大大小小70多个蔬菜业主种植蔬菜近3万亩,年产蔬菜10多万吨。蔬菜的规模发展,吸纳了3000多名留守村民在家门口务工,一年可以挣回务工收入近5000万元。

敖小龙经营的菜地有2100多亩,是重庆有名的种菜专业大户,曾经获得重庆种菜能手的称号。他告诉记者,自已的菜地在初二就上工,比往年提前了3天。本村的人手不够,还在相邻的村里请了人。

“目前,在地里还有五六百亩蔬菜,腾出的地块已经栽种了番茄、辣椒等春菜,争取在3月早上市。”铜梁永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敖小龙说。


铜梁区:5万亩在地蔬菜保障市场供应

农民工采挖的蓮藕


铜梁区:5万亩在地蔬菜保障市场供应

农民工装车

据铜梁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熊小莉介绍,铜梁作为保障重庆主城区蔬菜供应的四大基地区县之一,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20万亩左右。近年来,铜梁蔬菜基地不断升级上档,品种不断优化,普遍推广了大棚栽培、地膜覆盖、保温育苗、滴灌喷灌、生物防治、太阳能杀虫灯、无公害栽培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蔬菜基地呈现强劲发展的良好态势。

“目前,铜梁有在地蔬菜5万亩。区里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中,成立了市场供应保障组,镇村通过有效的组织,增大了蔬菜采收的上市量,目前每天销往主城的新鲜蔬菜在700吨左右,充实市民的“菜篮子”,在保证菜品数量的同时,区农业农村委还加强了菜品的抽检,后投放市场,让市民不仅有新鲜蔬菜可卖,而且买得放心安全。”熊小莉说。

涪江边上的高楼镇,是重庆地产白萝卜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年萝卜种植面积2000亩。这里紧临涪江的中坝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便利,光照充足,一年出产冬春两季萝卜。

铜梁区:5万亩在地蔬菜保障市场供应

“我们高楼萝卜主要施用的是有机复合肥和农家肥,提升了萝卜的品质。具体表现为个头重、颜色白、质地细嫩化渣,还带有甜味,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高楼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干部介绍说,从春节前开始就进入冬萝卜的采摘季,现在每天采收量在150吨左右,其中每日通过恒大保险公司送往武汉30吨。

记者在涪江的中坝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萝卜一眼望不到尽头。几十位村民忙着在地里采收,三四辆四轮车往返地头,将萝卜集中运输到选菜棚。菜棚里,车辆进进出出,几十位村民身穿围腰,脚穿筒靴,高挽衣袖,有的忙着用机器清洗,有的筛选装框,有的搬运上车,选菜棚里人声鼎沸。

行进在铜梁的小林、土桥、安居、太平、虎峰、旧县等镇街,蔬菜采收的场面随处可见。

莲藕也是铜梁大宗的水生蔬菜产业,全区种植面积近3万亩。其中土桥镇荷美莲藕专业合作社每天上市的莲藕就有10多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