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破"保镖论"!以刘皇叔识人之明,又岂会亏待常山赵子龙?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历史知识的深入了解,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有了很多大不一样的看法,其中最典型的,就比如,常山赵子龙!

现在很多人认为赵子龙之所以能够被成为“五虎将”,难免有吹嘘的意味在其中,更把那些力挺子龙之功的人,统一称之为"云吹"。

那么赵子龙在蜀汉时期的地位究竟如何?我们且慢慢道来。

击破

赵子龙被针砭最多的地方,莫过于究其一生,从未临阵斩杀大将,从未单独率兵攻城,也未担任过任何封疆大吏,别说和其他四虎将相提并论了,就是和后来的魏延相比好像也是相差甚远!

但究竟是不是这么回事呢?咱们暂且不论,既然赵子龙最受非议的地方在于他的官职,那么我们就从他的官职入手,分析他在蜀汉的地位,位列五虎是当之无愧还是徒有虚名?

一、牙门将军

自古以来,功莫大于救主!

击破

长坂坡救后主

刘皇叔新于野兵败后逃亡江夏,曹操率大军追击,皇叔人马被冲散,夫人儿子全都下落不明,而这时,正是赵子龙从长板坡上千军万马之中救回后主刘禅,刘皇叔感激由是任命其为"牙门将军"。

《三国志 赵云传》:“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牙门将军”是个什么官职呢?

通俗一点说,其实就是个杂号将军,自然官职不大,但考虑到当时刘皇叔尚无立足之地,能封一个杂号将军就已经不错了。

而除此之外呢,关于牙门将军还有一个需要重点说到的地方,在赵子龙之前,是没有牙门将军这个官衔的,牙门将军是刘皇叔单独为赵子龙设置的,其含义也很简单,“牙门”指的是主帅中军大帐处的大门,其他将军主对外征战,而“牙门将军”则主保卫中央,其职责不可谓不重。

《后汉书·袁绍传》:“麴义追至界桥 ,瓒敛兵还战,义复破之,遂到瓒营,拔其牙门。”

从这里呢我们可以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

1、自赵子龙救回后主,刘皇叔就特意为赵子龙设置官职,且表明了对子龙的信任。

2、至此(封牙门将军后),也就为子龙之后的身份定下了一个大概的基调,提携中军,保卫中央!

保卫中央算不算"保镖"呢?暂且不论,但至少,从这里可以看出,刘皇叔对于赵云的信任已经开始建立!

值得一提的是,蜀汉的“牙门将军”前后有两人担任,分别为赵云和魏延,此二人者,都可以称得上是刘备心腹之臣。

击破

二、偏将军,领桂阳太守

赤壁之战后,刘皇叔终于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地盘,但也不多(荆南四郡,加名义上的南郡最多五郡之地)当然也因此呢,刘皇叔自然会把这些仅有的地盘牢牢掌握在手中。

这时刘皇叔就为手下大臣们进行了一次封赏:封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封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赵云为偏将军、桂阳太守;庞统、诸葛亮皆为军师中郎将。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刘皇叔封关张赵三人皆为太守之职,但其实,赤壁之战后的襄阳依旧还在曹操手中,所以关羽的襄阳太守实际上只是“虚领”;而张飞所领的宜都郡虽然在刘备手上,但其下辖也只有三个小县而已,不能称之为重镇。

而唯独赵云的桂阳郡,由于是和平从赵范手里接手的,不管其下辖领地宽广还是百姓殷实程度,都是要好过于关张二人所领辖的地盘。

由此可见呢,在此时的刘皇叔心中,依然是把赵云当作“自家兄弟”看待的,才敢放心的让其执掌一方。

击破

三、留营司马

刘皇叔率军入蜀后,留下原班嫡系人马镇守荆州,为何单独给赵云升了个“留营司马”呢?

说来莞尔,赵云担任“留营司马”的主要职责,其实是为了看管刘皇叔的“家眷”!

“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

孙夫人(孙小妹)仗着自己是孙权的妹妹,肆意妄为,不遵法度,其他大臣无法管束,唯独赵云能够管制孙夫人手下的骄兵悍将,为何偏偏是赵云呢?

两个原因:一则有足够高的威望,二则深得刘备信任。威望不高不足以制约违法之事,信任不足不会交托如此敏感之事。

而“留营司马”这个职位呢,其来历同样不简单,因为它也是刘皇叔为赵云首创的,至此,可能大家都有发现,虽然赵云所担任过的官职都不大,但却都是刘皇叔专门为赵云创建的。

而当其时,各类杂号将军名目众多,如果刘皇叔不重视赵云,又何必枉费心机每一次都为赵云创立职称呢?一次两次都能够理解,但偏偏,刘皇叔时期,赵云所担任过的大多数官职,皆为刘皇叔所亲自创建,这其中深意,自然不可言语。

击破

四、翊军将军

刘皇叔自立汉中王后定都成都,大封群臣,这也是刘备期间最后一次为赵云升职,所以也是赵云被质疑最多的地方。

《三国志 赵云传》记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

五虎将其四,分别封为前后左右将军,唯独赵子龙领了一个翊军将军,和其他四人相比着实逊色不少,于是就有不少人认为,在刘备时期,赵云根本就没有得到重用,其顶峰期也不过是一个翊军将军的杂号将军而已,而同时期的魏延已是一方封疆大吏(汉中太守)。

而我们要重点说的也是这个“翊军将军”!

在电影“三国之见龙卸甲”中,说翊军将军坐镇中央统帅中军,地位更高于四方将军,当然是有过吹嘘之疑的,但亦不可小看了翊军将军这个职位。

这里有一个问题,杂号将军就一定是不受重用的吗?

击破

公子刘封在刘备立汉中王的时候被封为“副军将军”,虽然也是杂号将军,但"副军"两个字不可小看,彼时刘封坐镇上庸三郡不可谓不是大权在握,虽然身为杂号将军,但其身份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还有诸葛亮在这之前也是被封为"军师将军"的,也是杂号将军,但蜀汉内部不管是谁见着了诸葛亮都会礼让三分,也从未见有谁轻视了诸葛亮。

而纵观刘封的"副军将军"和诸葛亮的"军师将军",以及子龙之前担任过的"牙门将军",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将军名号都出自刘备之手的,而且其名号都有实际的指代意义,刘封身为刘备义子,本来是当作接班人培养的,所以封为"副军",意为全军副统帅矣,而诸葛亮的"军师将军"也不用多说了,名为将军,实为军师也。

那么赵子龙后来胜任的"翊军将军"又有什么不同呢?

很巧的是,翊军将军同样为刘备亲创,翊同"翼",三国志中有“辅佐、帮助”的意思,辅佐谁呢?帮助谁呢?答案接下来即可见分晓。

《说文解字》中,"翊"字解释为“飞貌”,起飞的样子,"翊"又通"翼"。

《三国志》中同时有"翊赞季兴"和"翼赞王室"的记载,这里的 "翊"又引申为"辅佐"的意思。

后世太平天国分封五王,分别为东、南、西、北、翼王,此处“翼王”实际已和四方将军同级,见龙卸甲中说翊军将军统帅中军其实也并非空穴来风。

此后十年,刘备期间赵云再无胜任纪录,但是呢,紧随而来的,就是赵云的官位巅峰期。

五、中护军,征南将军

击破

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后主刘禅继位,第一件事就是大封群臣,赵云正式升任为执掌中央军的中护军!

《三国志 赵云传》: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中护军”又是什么官职呢?护军之官,总统诸将,主武官选。

中护军有两个最重要的职责:一是统领禁军护卫皇室安全,二是负责选拔武官且有监督之权。中护军官职不大,但纵观各朝各代,非皇帝心腹之人不足以担当此任,毕竟,谁也不会把自己的安全交给一个不放心的人。

这实际上就可以和上面所说的“翊军将军”的含义相符合了,但这还没完,赵云不仅担任了中护军,还升任了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

说到这里,就难免有些隐隐揣测了,刘备在时,赵云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没有加官进职,而后主刘禅一上位就立马封侯拜将,这是否又是刘备的故意而为呢?我们不知道,只能凭后世来揣度其中深意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赵云领中护军之后就开始真正执掌蜀汉中央军,这一支军队很少外出征战,但却需要保护主公的安全,其责任不可谓不大,但这因为少了外出征战的纪录,使得赵云一直以来都有被轻视的现象出现。

六、镇军将军

击破

三国志中最后一次记载赵云官职变化的,很遗憾是贬职,时当诸葛丞相北伐,马谡失街亭,大军溃败,丞相自贬三级,作为随军大将,赵云因此也同样受到牵连,从征南将军降为了镇军将军。

虽然是降职,但三国志中对于这一次的降职有特殊的肯定,大军溃败而逃,唯独赵云敛众固守,不至大败,这其实也从侧面肯定了赵云的统帅能力。

《三国志 赵云传》: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当然了,至此,赵云身前的官职就停留在这儿了,后世认为赵云徒有虚名的多数原因普遍也是在这儿,最高官职不过征西将军,最后官职仅仅为镇军将军,放在名将如流水的三国时代,这份成绩貌似真的很难有说服力。

但实际上大家可以纵观赵云整个官职变化,虽然有高有低,但其基本含义是一直没有变的,那就是护卫中央,从最开始的“牙门将军”,到北伐之前的“中护军”,不管是刘备还是刘禅,貌似都非常乐意将自己的安危交给子龙,我不相信会有人将身边的嫡系部队交给一个没有能力的人。

至于说,镇守中央统帅中军就是“保镖”的言论,那恕我直言,也未免太高估保镖的身份了。


击破

除此之外呢,还可以用来佐证赵云之所以位列“五虎”,而非"保镖"之说的证据还有两点。

其一、自古后世臣子为前朝作传,都是帝王一传,臣子一传,而臣子很多,则需分门别类,作为标准呢就是将同等级、于朝代贡献相当的分为一列,由此可以得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证明是,陈寿在写三国志时,本就将“关张马黄赵”看作是同等级的大将,故而将其放在一列,这就是对赵云身份最好的说明!

试想一下,后世臣子做传的时候,会将一个“保镖”和各自坐镇一方的大将名帅放在一列吗?显然不会的。(有对比性的是曹操护卫许褚,虎侯之名威震一时,但也并未和五子良将放在一列)

至于说很多提到谈的魏延,如果他没有后来的"反叛"事迹,也许他也能加入这个传记,但也只是加入而已,而不是顶替谁,如果真是那样,或许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六虎将”了。

其二、蜀汉开朝43年,不长,但也不能说太短,历史上二世而忘的朝代也有,而就是这43年的时间呢,蜀汉获得谥号的大臣只有12位,赵云之名亦在其中!

何为谥号呢?《逸周书·谥法解》中解释为:“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

说通俗一点,获谥号者皆为大功大罪者,对王朝产生了很大影响的才会被追加谥号。

蜀汉获追谥号者12人,分别为:法正、谥号翼侯(也是刘备时期唯一获得谥号的大臣,其余为后主追谥);诸葛亮、忠武侯;蒋琬、恭侯;费祎、敬侯;陈祗、忠侯;夏侯霸(未记载详情);关羽、壮缪;张飞、桓侯;马超、威侯;庞统、靖侯;黄忠、刚侯;赵云、顺平侯。

人很多就不一一介绍了,但只需要说明一点,除开所有常规意义上的文臣外(如忠武侯乃武谥),刚好就还剩下五人,而这五人,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五虎将”的五人!

击破

后世有非议,但史书早已下定论!

说到这里呢,相信大家心里对于赵子龙也都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或许,历史上的赵子龙并没有演义中的那种精彩,但也绝对不能以“保镖”相称,如果非要说他不能位列五虎也能够接受,因为五虎本来就是后世文学艺术产生的作品。

但如果你既承认“五虎将”的存在,那么赵云的上榜就该是当之无愧了!

再说了,以刘皇叔识人之明,又岂会亏待常山赵子龙?

参考书籍:

《三国志》

《后汉书》

《三国志·赵云传》

《说文解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