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乳汁有什麼好辦法?

翊晨熹絳


對於哺乳期的孕婦,增加乳汁是保證母乳餵養的關鍵。那麼怎樣才能增加產婦的乳汁呢?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

1. 多吃湯汁類食物。

乳汁的主要成分是水,只有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產婦才能分泌充足的乳汁;

2. 及時排空乳房。

過多的乳汁淤積於乳房會對泌乳神經中樞造成負性的反饋,使中樞釋放催乳素減少,從而使乳汁分泌減少。如果在充分哺乳後嬰兒沒有將乳房吸空,應當用手或者用吸奶器將剩餘的乳汁排淨。

3. 嚴格母乳餵養。

嬰兒的吸吮能夠有效排空乳房,同時還能反饋性刺激泌乳中樞釋放更多的泌乳素,從兩個方面增加哺乳期女性的乳汁分泌量。

4. 必要時使用一定的藥物。

祖國醫學博大精深,中醫中藥對於增加乳汁分泌往往具有十分理想的作用。如果產婦的乳汁分泌過少,可以考慮到正規中醫門診就診,接受一定的中醫(如針灸)中藥(如王不留行等)治療,有時能夠收到奇效。

總之,增加乳汁需要綜合性的治療方案,而且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產婦應當根據自身情況對症治療。


產科佳育苓蘢


題主的心情我深同感受,因為曾經我也為奶粉水不足而煩惱過。後來通過不斷嘗試與調整,奶水才慢慢上來,我來分享一下6種增加乳汁的方法。

方法1、早吸勤喂

新生兒出生後儘早開奶,生後半小時左右是寶寶吸吮反射最好的時侯,開奶成功率高,也就不用擔心堵奶、引起乳腺炎。

餵奶姿勢要胸貼胸,腹貼腹,寶寶的下頜緊貼乳房,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與乳頭

剛出生1-2周吸奶頻繁,一天可多達十幾次,晚上夜奶也多。寶媽別因為困就偷懶哦,夜間多讓寶寶吸,奶水會起吸越多,因為夜間正是催乳素大量分泌的黃金期。

雖然喂夜奶辛苦,但自己的娃,再苦也值得。


方法2、提高血行

生完孩子氣血虛,血液循環會變差,血液難以達到乳腺,奶水就會變少。所以,寶媽每天拍點生薑用熱水泡泡腳,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一邊泡腳一邊餵奶。

還可以用溫熱的毛巾上下左右摩擦乳房,促進母乳分泌。

另外,要穿足夠長的襪子遮住“三陰交”(腳踝以上,四橫指寬的位置),這個穴位與母乳分泌有很大關係。

方法3、補覺

媽媽經常熬夜餵奶,很容易睡眠不足因而導致奶水減少,所以白天要見縫插針式地補覺,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持催乳素的分泌,從而提高母乳的質量與奶量。


方法4、每天補充3L水

母乳大部分都是水,水分不足,母乳減少或變得濃稠,寶寶不但沒有足夠的奶喝,還容易便秘。所以每天要補充3L水,夏天要補充5L,多喝湯湯水水。

每次餵奶前喝一杯水或果汁,正餐至少要兩碗白米飯,每天要吃四五頓飯,少吃多餐

南瓜赤小豆蜜棗排骨湯、奶汁鯽魚湯、阿膠大棗湯、豬腳黃豆湯等下奶也很管用的。

方法5、多吃根菜類蔬菜

綠葉蔬菜和水果,攝取過多會令身體受寒,而牛蒡、白薯、淮山、白蘿蔔、胡蘿蔔、蓮藕、葛根等根菜類蔬菜則能暖和身子,能提高血行,血氣好也就不擔心沒奶水下來了。

方法6、調整心態,多與寶寶接觸

堅定全母乳餵養,要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母乳一時跟不上也不要氣餒,前3個月堅持我說的這幾種方法,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奶水會跟上來的。

另外,多做輕緩的運動,多聽輕柔的音樂讓自己放鬆,保持愉悅的心情,多跟寶寶親密接觸都能很好地促進催乳素的分泌。

轉載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美媽很帥


增加乳汁有什麼好辦法?

我在生完二寶50多天的時候,也是母乳不足,後來經過努力追奶,終於奶水充足了。到了第3個月,二寶的飯量增大了,但是母乳卻更加充足,完全不用添加奶粉了。現在說說我的做法。

讓寶寶多吸吮

寶寶的嘴巴就是最好的吸奶器,沒有比這再好的了。寶寶吃母乳的時候,會刺激腦垂體分泌催乳素和催產素大量產奶,滿足寶寶的需要。媽媽的意念也會促使產生母乳,不知有沒有感覺,當餵養寶寶的時候,寶寶吃一邊的母乳,另一邊的母乳也會溢出來。


白天只要寶寶想吃奶,就給他吃,我那時候就是基本上把寶寶掛在身上,一兩個小時就要吃一次。

晚上一定要餵母乳,我記得當時是每2小時喂一次。晚上的催乳素產量是白天的2-3倍,趁機多分泌一些母乳,大腦會掌握寶寶的吃奶量,母乳會越吃越多。

姿勢要正確,讓寶寶含住整個乳暈,不能只含一點點。



多喝湯水

每天多喝白開水,母乳90%都是水,不增加水分怎麼有奶水。我那時候就是放一把水壺在臥室裡,每次餵奶之前喝上一大杯,一天下來,最多的時候能有四五升水。

每天都要喝下奶湯,新鮮鯽魚花生湯、豬蹄燉黃豆、排骨燉藕都是不錯的下奶菜。喝湯的同時一定要吃肉,因為湯水中的蛋白質只有十分之一,大部分還是在肉裡。

多吃下奶菜

一些蔬菜也是非常有利於下奶的,像菠菜雞蛋、絲瓜雞蛋、黑芝麻燉藕、黑芝麻燉山藥、黃花菜、豆芽菜,都要換著花樣吃。

多吃下奶飯

多喝湯、多吃菜也別忘了多吃飯。紅豆雜糧粥、小米花生粥等都是傳統的下奶飯。



睡足覺

睡眠不足,會抑制催乳素分泌,減少泌乳量。寶寶吃奶很勤,媽媽睡眠不足是常有的事,這時候不要管太多,寶寶睡著了,也要抓緊睡,睡眠充足,才有力氣產奶。

不生氣

生氣也會阻礙腦垂體分泌激素,甚至回奶。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非常重要。多看看寶寶可愛的樣子,多和家人溝通,獲得鼓勵,汲取信心。可能周圍有些“奶水不足”的質疑,不要管他,相信自己能行。

你認為還有哪些方式促進母乳分泌呢?一起來分享吧!方便時點個贊!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我家女兒剛出生的時候,也是這樣母乳不夠吃,只能喂一些奶粉補充,就是混合餵養,即吃母乳又喝奶粉。

懷孕期間和我媽媽聊起母乳餵養這事,媽媽安慰我說不用擔心,肯定奶夠吃的。因為我小時候媽媽的奶水就很足,那時候都沒有什麼吃的,現在生活水平這麼好,肯定奶更足。我信心滿滿,結果奶水不夠。

這期間孩子奶奶看我奶水不多,還去藥店抓過幾副漲奶的藥,我閉著眼睛咕嚕咕嚕喝過幾大碗,沒看到一點效果。然後就是每天雞湯、豬腳湯、魚湯,過了幾天看到湯就想吐。奶量還是沒有怎麼增加,依然需要一頓母乳一頓奶粉輪著來。



後面我索性也不折騰了,順其自然了,有奶就吃奶沒奶就吃奶粉吧,一放鬆奶量居然多了起來,慢慢的就不喝奶粉了。

漲奶心情很重要,不要老去糾結這事,覺得對不起孩子,實在沒奶,吃奶粉也不錯;讓孩子多吸奶,奶是越吸越多的,我後面奶量多起來了有很大一部分是這個原因;營養湯每天是要喝的,但也要吃水果蔬菜;可以試試漲奶的偏方,我老家母乳需要漲奶就喝甜酒衝蛋,效果還不錯。



所以調整一下心態,放輕鬆一些,吃好睡好,營養跟上,讓孩子多吸,慢慢讓母乳覆蓋掉奶粉,全母乳餵養不久就會實現的。


六六的成長日記


我是一個四個多月娃的寶媽,目前母乳混合餵養。在剛剛生完寶寶後,順產24小時後出院回家才開始漲奶讓寶寶吸。

我的婆婆生完後的第一頓飯就已經是土雞湯,後面就是各種漲奶堵奶。或許是因為在農村,家裡條件不是很好,要150塊一次請通乳師自己捨不得。就上網查資料各種研究通乳的問題。

前面建議喝通草泡水,喝完很快奶水就會自己流出來。漲奶後把寶寶抱來吸。剛出生的寶寶吸允力不夠,通常吸著吸著就睡著了。這個時候用吸奶器吸奶,要一邊吸一邊用手往乳頭方向🧭按摩。

遇上堵奶情況不要急,輕微堵奶可以用吸奶器。嚴重堵奶就要等漲奶後用冰敷堵奶的硬塊,就會很容易通的。

當有了這些經驗後,每天寶寶吸奶加上吸奶器,奶水就會越來越多。奶水不夠要找對方法,喝湯對增加奶水有一定的幫助。

這裡和大家講講出了月子後還是要堅持吃一些補品,生完寶寶後身體很虛弱,寶寶吃奶需要很多營養。我在快四個月時出現暈的狀況,總感覺會頭暈,手腳無力。後來看醫生說我心脾都很虛弱,要久不久燉補品吃。

所以大家在餵奶期間也要注意營養均衡,調理身體。

最後說一下,如果實在是母乳不夠,給奶粉也是沒有問題的。四個月後可以開始喂粥水,慢慢地開始在六個月左右給輔食。主要孩子健康,精神狀態好,寶媽沒必要一定要純母乳餵養這件事上糾結的。




Iam栩媽媽


走在外面大家都羨慕的說雙胞胎奶都夠吃,我婆婆說何止哦!還有一冰箱。

月子裡寶寶乳頭混淆,我只有利用打奶器追奶。

辦法如下:

1⃣️多吸 在兩個寶寶都因為乳頭混淆不肯吸我奶的時候,我只有利用打奶器。很多人說打奶器會越打越少,我用實踐告訴大家並不會,我就是用打奶器追奶成功的。追奶時期我基本每兩個小時打一次奶,無論有沒有,幹吸的情況就兩邊輪流來回打,直到奶陣出現。如果有皸裂的情況,打完記得塗乳頭膏,真的幾天就能好。

2⃣️多喝水 追奶時期我基本打奶之前和打奶以後都會喝一大杯水。奶裡主要成份就是水。

3⃣️通乳 我在月子裡乳腺炎了好幾次,頭一次還是發燒還是吊針才好的。後來我找來通乳我發現只有她幫我通了之後燒會慢慢退下來。而且在家人懷疑我沒奶的時候她幫我一通,結果飆我一臉說我好多奶。

4⃣️補氣血 產後媽媽肯定是會氣血不足的。我一般晚上吃黃芪黨參枸杞早上吃通草。

5⃣️泡腳熱水敷胸 用熱水泡腳敷胸部都是促進血液循環的。氣血循環好了,泌乳素上來了,奶陣自然會來的快。

在月子裡追奶一定多多休息,因為要定時打奶一定要利用碎片化時間休息。你會發現睡一覺起來奶會更多。我沒有吃什麼下奶的東西,因為一吃就堵奶,還有千萬不要生氣,更不要生悶氣,也很容易堵奶。



媽咪日記


很多媽媽都希望給寶寶實現純母乳餵養,因為我們深知母乳的各種好處。但有的媽媽確實母乳不夠寶寶吃,就會很著急。

我家老大的時候,出生後就被助產士抱過來吸奶,母嬰接觸。並告訴我母乳的好處,讓我2個小時給寶寶喂一次,不管有沒有奶。
住院3天,我的奶下來了,但是很少,完全吃不夠,只好給孩子加奶粉。出院回家之後,依然是這種情況。
就找了催乳師,到家裡疏通乳房,並讓寶寶多吸吮,月嫂也給做一些通乳的食物,比如絲瓜湯。大約20天左右,奶水已經能夠剩餘很多,寶寶吃不完的,就用吸奶器吸出來存儲奶袋了。月子裡存了幾十袋母乳。

我生產後的負責醫生和月嫂都跟我反覆講過,只要不是先天性乳房的問題,給寶寶實現純母乳餵養肯定沒問題。

怎麼能夠讓母乳充足呢?

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讓寶寶多吸勤吸。

生產後,剛開始乳腺管不通,疏通後才能下來奶。需要寶寶多吸,刺激下奶,乳腺管自然也疏通了。

奶水越吸越多,千萬不要覺得奶水不夠,攢一會兒再給寶寶吃,越少越要多吸刺激乳腺。

2、多吃能夠下奶的食物。

一般月子後期,身體恢復差不多了,就可以大補,有一些食物對下奶很有幫助,比如豬蹄、鯽魚湯、蝦、小米粥等。魚肉蛋奶,一定要多吃,換著花樣吃。

蔬菜水果不能少,可以補充身體需要的維生素和營養物質,保證營養均衡。

飯量不能太少。有的媽媽要減肥,我想說,還是等奶水充足後再說吧,吃飯少真的很影響產奶。

3、多睡覺多休息。

人的身體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如果睡眠嚴重不足,休息不好,不止是影響身體健康,還會減少泌乳素分泌乳汁。

帶孩子雖然很累,經常晝夜顛倒,但是充足的睡眠還是要儘量保證。只有自己休息好了,才能有力氣給寶寶多產奶。

4、每天多喝水。

我是個不太愛喝水,也不太愛喝湯的人。但我發現真的很影響奶水。一段時間,如果我沒怎麼喝湯,加上平時喝水少,奶水肯定大幅度減少。

後來有個催乳師朋友告訴我,一定要多喝水,奶水奶水,離了水怎麼可以,必須多補充水分。

根據自己的需求,多喝水,多喝湯,對我來說,吃肉,喝湯,對追奶特別有效。

5、餵奶姿勢要正確。

有的寶寶吃奶的時候願意只含住乳頭,這對下奶是不利的。一定要含住乳暈乳頭,多刺激,就會多產奶。

6、心情舒暢。

心情真的很重要。生氣是容易回奶的。

我月子裡的時候,生過一次氣,月嫂就讓我用吸奶器把奶吸出來扔掉,過2小時再給寶寶吃。
也不斷的開導我,說哺乳期不要生氣。其他方面回奶,都有辦法追回來,只有生氣回奶最難追。
我不知道真的假的,但是從那以後,就很注意自己的情緒,儘量做到不生氣。

做媽媽,總得為寶寶考慮。

而且心情好了,休息好了,飲食到位,再加上寶寶平時多吃,奶水自然就多了

看著寶寶能夠咕咚咕咚的吃奶,作為媽媽,心裡也是很滿足的吧。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兩個孩子都是母乳餵養,育兒道路上,願和你一起前行。

清泉育兒


我是十月份生的寶寶,現在兩個月了。因為我本身比較豐滿,身邊的人也都認為我的奶肯定夠寶寶吃的,在生了寶寶十幾天後我就開始刻意的減肥,當時就沒想到奶會不夠吃,連著吃了十幾天比較清淡的食物後,奶量越來越少了,寶寶吸不出奶水餓的哇哇叫,我婆婆也開始明裡暗裡說我不應該吃那麼清淡,我心裡也開始著急了,手機上搜怎樣下奶,基本上每頓飯裡的肥肉都讓我挑來吃了,每天至少喝一頓骨頭湯,鯉魚湯也經常吃,還有花生豬蹄湯,聽說萵苣能下奶也買來吃,就這樣補了十幾天,奶量又增加了,現在寶寶飯量增加也能供應上了。


榧我思存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常要面對奶量不足,頻頻塞奶的困擾,常常要擔心寶寶吃不飽,產後奶量不夠,有2種可能,一種是奶水分泌不足,另一種為乳腺不通而導致奶量少的情形。學會以下各5招輕鬆把奶量追到手。

增加奶量的方法


1.加強寶寶的吸吮

寶寶多吸吮有助於增加奶水量改善母乳不足,媽媽的奶水越少,越要增加寶寶吸吮的次數;藉由寶寶吸吮乳房的動作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荷爾蒙「泌乳激素」,泌乳激素會進而刺激乳房分泌乳汁以供寶寶食用。由於寶寶吸吮的力量較大,也正好可藉助寶寶的嘴巴來按摩乳暈。


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媽媽需頻繁與寶寶進行肌膚接觸,24小時之內至少讓寶寶吮吸6次,每次哺乳後要讓寶寶充分吸空乳房,以有利於乳汁的再產生。


2.充分休息

充足的睡眠能改善母乳不足,夜裡因需頻繁起身餵奶,造成媽媽睡眠時間中斷,無法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而致使奶水量減少。哺乳媽媽除要注意抓緊時間休息,可偕同丈夫或者家人幫忙照看寶寶,還要學會讓寶寶養成固定的睡眠常規,寶寶休息的同時媽媽也能同時補充睡眠時間。


3.補充營養

母乳中各種營養源自於母體,如果媽媽長期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況,自然會影響正常的乳汁分泌。若希望孩子獲得最豐富營養,擁有絕佳的抵抗力,哺乳期間一定要均衡飲食。同時,多補充湯湯水水,對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


4.保持良好的情緒

產後媽媽,在生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這種情緒會制約母乳分泌。醫學實驗表明,乳母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乳汁分泌會急劇減少。建議找到讓自己放鬆,舒緩情緒的方法,才不會讓情緒影響到奶量唷!

乳腺阻塞的解決方法

1.按摩乳房讓乳汁順利流出

當乳房有局部硬塊,用手指由乳房的外側往乳暈的方向環形按摩,若有硬塊,輕揉按摩,等軟化後再擠奶或親喂效果更加。

餵奶前輕柔的擠壓乳暈,擠出一些奶水讓寶寶比較容易唅入乳房。乳腺按摩有助於防止乳房腫脹和可能發生的乳腺炎,同時還能暢通乳腺,改善乳汁流出。


2.冷敷或熱敷

冷敷:乳腺阻塞/脹奶,胸部紅腫熱脹時。

熱敷:擠奶前熱敷,促進乳汁分泌。

在餵奶前可以依媽媽自己的感覺選擇冷敷或熱敷。不管冷敷還是熱敷,注意不要碰到乳暈位置,以避免噴乳反射。

過度的熱敷有時反而會使血管充血腫脹,所以餵奶前使用不要超過3到5分鐘。


3.浸水或淋浴

坐著用一盆溫水放在膝蓋上,將上身彎向膝蓋,使乳房泡入盆中,輕輕搖晃乳房藉著重力可使奶水較易流出。或者讓溫水衝擊你的背部,使自己放鬆,同時一邊按摩乳房可使奶脹的疼痛減輕。淋浴不如泡澡或是將一對奶奶浸在熱水裡,泡個5〜10分,你會發覺有軟一點,這時應該是脂肪受熱給軟化了,快去親喂將母乳排出。如果真的痛得無法忍受時,可以請醫師處方使用短效的止痛藥,對寶寶沒有影響。


4.繼續多親喂

寶寶親喂的效果比手擠,擠乳器擠來的有效,建議還是多給寶寶吸幫助最大


育兒寶典指南


增加乳汁有什麼好辦法?

在哺乳的時候,媽媽們總會遇到很多問題,其中有一個就是奶水不足的問題,有許多人認為奶水多少和乳房的形狀,大小有關。這樣說是沒有根據的,無論什麼樣的乳房內部都可以分泌出足夠的乳汁來。那麼對於增加乳汁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呢?

1. 保證營養

母乳本身就是提供營養的東西,對於它自然也少不了身體營養上的供應。因此,對於孕婦來說要有比較好的飲食習慣,特別是對於新鮮蔬菜少不了。而且增加乳汁並不是所說的大補身體,一些雞湯魚湯含有脂肪太多反而會堵塞乳腺管,這樣會阻礙乳汁的分泌。因此,注意合理的飲食,那就是葷素搭配。

2. 多刺激乳房

有時候乳汁較少是由於乳房受到的刺激較少。那這樣在餵奶的時候,就需要多注意一下。最好兩個乳房換著喂,這樣才能夠讓寶寶充分吮吸到自己乳房,而且都讓他們吮吸一下,對乳頭可以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有利於分泌乳汁。

如果有時候乳腺管不通,那麼是可以採取按摩或者熱敷的。可以用溼熱的毛巾,對乳房進行環形的按摩,每次堅持十幾分鍾,還是有效果的。

加入J媽《養育聰明寶寶》粉絲圈,點擊加入,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在那裡等你哦!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媽,曾經以為自己足跡踏遍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現在認為做了媽媽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經的職場達人,現在的育兒達人,專心在頭條碼字,每天更文,專注於育兒經驗和寶媽自我提升以及時間管理,分享我的所學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標點,全部是我一個一個敲打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