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陽鋒非要盯著《九陰真經》,而不去少林寺潛伏偷《易筋經》和《七十二絕技》?

vickelly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天龍八部》裡找尋答案。

我們都知道,《天龍八部》裡,阿朱曾經把《易筋經》偷出來過。這本書輾轉落在蕭峰,遊坦之,國師的手上,最終是國師大徹大悟之後將神功交給段譽轉交少林寺。這《易筋經》是達摩祖師傳下來的,堪稱少林寺鎮寺之寶,為何遺失了這麼久,少林寺都沒人知道呢?這和《易筋經》的特殊之處有關。易筋經武功繁奧精深,複雜難懂。修煉者不能有爭勝之心,不能刻意的去修煉,否則肯定會走火入魔。可是面對這樣精深的神功,練武者哪能剋制得住啊。所以掃地僧最後說只有佛法精深,慈悲心深重的高僧大德才能修煉少林最高深的武功。國師修煉易筋經走火入魔,正是因為爭勝之心太重。所以掃地僧告訴他本身用小無相功驅動少林七十二絕技只是似是而非,但是修煉易筋經則是大禍臨頭。少林寺數十年來只有一對天生痴傻的師徒練成過易筋經,因為他們本身不懂武功,把易筋經當佛法修煉。但是因為這師徒兩人腦子有問題,也沒有在江湖上行走,所以少林寺並沒有修煉易筋經的絕頂高手在江湖上闖下名頭。而寫下《九陽真經》的斗酒僧為了防止神功流落江湖再度引發爭端,也沒有外傳,只是將神功藏在《楞伽經》的夾縫內。《楞伽經》是一步很高深的佛經,只有佛學修為到了一定程度的高僧才會去鑽研。而能鑽研到《楞伽經》高僧,普遍都沒什麼江湖爭勝的念頭了,也符合掃地僧的理念。因此少林寺雖然身懷兩大絕世神功,卻始終不為人知。因為易筋經難練,所以少林寺僧很少去關注它,導致它在江湖上流蕩許久。少林寺本身都不知道這兩大神功的厲害,更何況身為西域人的歐陽鋒了。而《九陰真經》早就隨著黃裳的大名流傳天下了,人人都知道那是通往武學最高境界的階梯,因此才引得無數江湖人士流血廝殺。對於四絕這樣的人物,武功境界已經達到了頂峰,距離最高境界只差臨門一腳的武者,九陰真經更是無上至寶。因此才引得歐陽鋒拼死爭奪。


夜幕色百合


關於歐陽鋒為什麼非要盯著《九陰真經》,而不去少林寺偷《易筋經》和《七十二絕技》等武功秘笈,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一,《九陰真經》的主人太弱。俗話說,柿子都撿軟的捏。歐陽鋒也是這樣。當初通過華山論劍,《九陰真經》落在王重陽手裡,黃藥師和歐陽粉都對九陰真經非常渴切,但兩人都按兵不動,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武功與王重陽相比差了那麼一籌。但王重陽死後,黃藥師就出手了,騙了周伯通的《九陰真經》下卷,困住周伯通,想要逼他交出上卷。

當《九陰真經》落在黃藥師的桃花島上,歐陽鋒也不會一直盯著,因為歐陽鋒並不能把黃藥師怎麼樣,但當《九陰真經》落在年輕的郭靖手中,郭靖不僅武功遠遠不如歐陽鋒,而且威望後臺都不足以威肋歐陽鋒,所以歐陽鋒強逼著郭靖默寫《九陰真經》,但是當郭靖成長為一個武功高強,直達五絕水平時,幾乎就沒有人再敢打《九陰真經》的主意了。

人們不敢打少林寺的《易筋經》《七十二絕技》,就是因為少林寺是天下第一武功大派,寺中藏龍臥虎,如果偷走了《易筋經》等,少林寺不知道也就罷了,知道了以後一定會圍追堵截,讓偷竊者無有立足之地。



二,《九陰真經》的名氣太大。《九陰真經》自出世後,便聲名鵲起,天下為爭奪此經,掀起血風腥雨,武林人士還為此在華山舉行了一次全天下武俠之時的論劍。而《易筋經》《七十二絕技》雖然也是武林秘籍,但是少林寺的武林秘籍何止兩部,在少林寺藏經閣中,武林秘笈可以說數不勝數。因此這《易筋經》和《七十二絕技》也並不引人注意。如《易筋經》被阿紫偷走之後很長時間,少林寺都沒有察覺。如果是《九陰真經》,恐怕不久就會發覺。如當初梅超風和陳玄風偷走《九陰真經》下卷後,不久就被黃藥師發覺,並因此挑了自己其他徒弟的腳筋手筋,帶累了自己妻子早產而死。



三,《九陰真經》的修練門檻比較低。九陰真經是天下武功的總綱。但入門並不難。如果從開始練起,很容易入門。如當初少年楊過一見到《九陰真經》時的經文,便心領神會。而《易筋經》則繁奧精深,複雜難懂。只適合心平氣和,不爭名利之人去勝,如有爭勝之心,就會走火入魔。當初遊坦之能練成,就是因為他練習時不曾有爭強鬥勝之心。


萍風竹雨123


《九陰真經》被稱之為是天下武學總綱,但是如果要論金庸武林中神功的話,可以與之媲美的神功也是有不少的,比如《九陽真經》、《易筋經》、《太玄經》等等。七十二絕技不能算是一種武功,是七十二個技能的,歐陽鋒想要去偷也沒這個功夫,單獨偷學一兩項的話,還不如人家的蛤蟆功厲害呢。

歐陽鋒為什麼不去偷《九陽真經》呢?按照三聯版的說法,大家根本就不知道有《九陽真經》這本神功,還是最後覺遠大師告訴大家被盜的楞伽經中的夾縫之中,另有達摩祖師親手書寫的一部經書,稱為《九陽真經》。大家一聽很震驚,我們為了《九陰真經》爭得要死要活,萬萬沒有想到,還有一本叫《九陽真經》的神功存在。而在世紀新修版當中,《九陽真經》被安排到了斗酒僧的身上,但是斗酒僧也是從王重陽手中得到《九陰真經》一閱後創造出的《九陽真經》,這個時候別說他創出來沒有,創出來也沒人知道這本秘籍的厲害,歐陽鋒更不會去打這個的注意了。

歐陽鋒為什麼不去偷《太玄經》呢?時代差的太遠了不說,不知道有沒有被創造出來,人家在海外的島上,也沒有人去發現啊,除非他也看了《俠客行》然後找到地方跑到島上去看蝌蚪文,不然的話還是老老實實的待在中原吧。

那麼,比較現實的,為什麼歐陽鋒不去偷《易筋經》呢?這個問題如果實話實說的話……因為在寫《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的時候,金庸壓根兒就沒想要寫少林寺這個門派,但是到了《神鵰俠侶》結尾的時候,金庸琢磨著,這麼大一個門派,不寫也是滿浪費的,於是在結尾留了一個覺遠大師和張君寶的彩蛋。到了《倚天屠龍記》中又編了一個燒火僧大鬧少林寺的故事,給少林寺安了一個關閉山門休養生息的理由。

那麼如果我們去猜測,歐陽鋒為什麼不去偷少林寺的《易筋經》呢?個人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

1.《易筋經》晦澀難懂,難以入門,需要參透無人、無相、無我的境界才可入門,歐陽鋒自知自己無法達到這個要求,也就索性不去湊這個熱鬧了。

2.《易筋經》的梵文原本已經在宋朝時期毀在了遊坦之手中(遊坦之毀了梵文原本,學了《神足經》),肯定是有漢文版的,但是外人會知道嗎?

3.《倚天屠龍記》當中寫到過,因為除了燒火僧的事情,數十年來,因寺中防範嚴密,就是怕有人偷學武功,這個時候如果歐陽鋒進去的話,正是少林寺防備最嚴的時候吧。

4.《易筋經》雖然號稱少林寺的鎮派神功,但是有這個稱號主要是因為這個是達摩祖師留下來的,這門神功有人修煉成功過嗎?有個瘋僧修煉成功過,但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修煉的是《易筋經》而且成功了,而遊坦之的被改成《神足經》了。所以到歐陽鋒所在的時期的時候,壓根兒就沒人直到《易筋經》是一門絕世神功,沒有人修煉成功過,也不知道有什麼神奇的效果,有誰會去打他的主意呢?


悠然布衣


歐陽鋒腦子有坑,才會死盯著九陰真經。以歐陽鋒在射鵰英雄傳中的戰績,需要再去練個九陰真經再去取得天下第一的名號麼?實在因為九陰真經在射鵰英雄傳中號稱是天下武學總綱,去偷個易筋經或者少林七十二絕技,實在是教材之外的雜學,沒了那個天下武學總綱的名頭,有個屁用。

歐陽鋒在射鵰英雄傳中的戰績有目共睹。第一次華山論劍雖然是王重陽奪得天下第一,但是沒多久就嗝屁了,剩下幾個半斤八兩。先說老頑童,為王重陽守靈,在樹上被歐陽鋒打得吐血,搞得王重陽的棺材板都蓋不住了,自己詐屍,從棺中跳出,破了歐陽鋒的蛤蟆功。以交手戰績論,老頑童可算輸了。

再說東邪黃藥師,歐陽鋒叔侄三番五次欺負黃蓉也就罷了,乘著黃藥師和全真七子天罡北斗陣鬥法之際,暗施偷襲,要不是梅超風以身相代,黃藥師還不得當場交代了。黃藥師能咋地?可有一點找歐陽鋒報仇的意思。

洪七公有老頑童相陪,郭靖在側。大海之上為歐陽鋒所救之後,雖然說武功和歐陽鋒打得不分上下,但是結果呢?還不是被歐陽鋒蛇毒所害,一身功夫差點全失。明霞島上歐陽鋒橫行霸道,受了多少氣。

南帝就更不說了,說好的南火克西金,結果呢。歐陽鋒畫了畫,讓瑛姑找一燈麻煩,這還就算了,一燈座下弟子去白駝山採個藥,差點被歐陽鋒活生生揍死,直接給人丟回去了。這氣還算小啊。

有此戰績,需要去什麼華山,搞什麼華山論劍啊?都是被歐陽鋒錘過的人,就不怕別人聯合起來揍麼。直接江湖上傳言,某日某時,那個誰誰誰,東邪北丐,南帝老頑童在我歐陽鋒手上吃癟了,至今沒有報復,老夫白駝山等著他們隨時來拜訪。江湖上就算把天下第一給他們任何一個,聽到這個情況還是大實話,能不去找他嗎?除了這幾個人來,還不是被歐陽鋒吊打的份,那天下第一還跑的掉嗎?至於為了個九陰真經搞得瘋瘋癲癲,吃盡苦頭。

還真有必要,為啥呢。九陰真經的暗語就是天下第一啊,華山論劍第一次為奪得九陰真經,而且是天下武學總綱,等於是精英部指定教材,只有在教材範圍內的才算有效。雖說金庸作為華山論劍精英部幕後人物,但是寫不同書籍的時候教材範圍早就換啦,提那易筋經七十二絕技有啥用呢。華山論劍就相當於是一次高考,歐陽鋒雖然平時大考小考期末考,次次第一,別管他是怎麼贏的,反正是其餘幾個有機會爭的都給搞敗了。最後去參加一下高考,結果第一雖然是拿下來了,但是人卻瘋瘋癲癲,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

你說拿了第一就能打其他人吊起來打,看看王重陽實打實的天下第一啊,為了破歐陽鋒的蛤蟆功,還得不遠千里去找南帝傳他先天功,以求剋制歐陽鋒,而後還要詐屍,棺材板都蓋不住,不得不死兩次,不辛苦麼。既然爭了第一之後,優勢也就這點,歐陽鋒對其他人已經取得優勢了。

你說歐陽鋒這是何苦來,非得死盯著九陰真經。其實啊,這個局,金庸老爺子早就布好了,要不不會一次次讓歐陽鋒佔了其他所有人的上風,最後在華山論劍中讓歐陽鋒出其不意,贏了東邪北丐,奪得天下第一。至於會了九陰真經的老頑童,那是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頑童的外號是白叫的麼?合的就是這個嬰兒,童子之心。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憂。要那天下第一的勞什子幹啥,看那歐陽鋒得到假的九陰真經,搞得瘋瘋癲癲,腦子有坑哦。


斌比冰水冰


為什麼歐陽鋒非要盯著《九陰真經》,而不去少林寺潛伏偷《易筋經》和《七十二絕技》?

我的答案是:第一,每部武俠小說有它重點渲染的武功,這樣的小說才具有更強烈的可讀性和吸引力;第二,在《射鵰英雄傳》中,作者壓根就不想涉及到少林這一門派,自然不會牽扯到少林派的武功;第三,歐陽鋒名為“西毒”,他修煉的武功必然不能是什麼名門正派的武功,只能是這種劍走偏鋒的武林奇書,才特別吻合他的身份和性格。

第一,每部武俠小說有它重點渲染的武功,這樣的小說才具有更強烈的可讀性和吸引力。

金庸先生作為武俠小說領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大師之一,一生共寫了15部武俠小說,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就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14部了,其中的《天龍八部》就重點渲染了少林派的《易筋經》和《七十二絕技》。每一部武俠小說都有各自重點渲染的武功,絕對不會每一部都一樣,這樣可以避免讀者的審美疲勞,也能讓讀者覺得世界的多樣性。假如每一部小說中,說來說去都是少林派的《易筋經》和《七十二絕技》,那得有多麼無聊,有多麼無趣!讀者只要看到兩部類似這樣的小說,對其他的就再也不會產生閱讀興趣了,因為讀者自己都可以編得出來,還不是又拿著少林派的《易筋經》和《七十二絕技》在那兒說事呢!只有每部武俠小說都有各自重點渲染的武功,對讀者來說,才會具有更強烈的可讀性和吸引力。

第二,在《射鵰英雄傳》中,作者壓根就不想涉及到少林這一門派,自然不會牽扯到少林派的武功。

在《射鵰英雄傳》這部小說裡,聚焦的重量級人物就是華山論劍產生的“五絕”:“東邪”黃藥師、“西毒”歐陽鋒、“南帝”段皇爺、“北丐”洪七公和“中神通”王重陽。其中,只有“南帝”段皇爺沒有正兒八經地開宗立派,其他四人都有各自的門派。黃藥師的門派是“桃花島”一派,歐陽鋒的門派是“白駝山”一派,洪七公的門派是“丐幫”一派,王重陽的門派是“全真教”一派。他們五個人就是江湖最頂級的存在,他們各自代表的門派也就是江湖上最具有分量的門派。很顯然,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壓根就不想涉及到少林這一門派,所以正宗少林派都沒有正經出現,在開篇露臉一會兒的枯木大師是少林派的旁支體系,還有他的師弟焦木大師,兩個人的武功平平,而且處理事情的能力好像也怎麼樣,純粹是打醬油的角色。

第三,歐陽鋒名為“西毒”,他修煉的武功必然不能是什麼名門正派的武功,只能是這種劍走偏鋒的武林奇書,才特別吻合他的身份和性格。

第一次華山論劍論劍決出的“五絕”,他們的綽號非常生動、準確,從他們的外號基本上可以看得出這個人的喜好、為人和一生的人生軌跡。“五絕”修煉的武功也很吻合他們各自的名頭和脾氣。“東邪”黃藥師多是自創的充滿了瀟灑優美意境的武功,什麼碧海潮生曲,落英神劍掌;“南帝”段皇爺練的是一陽指,很純正;“西毒”歐陽鋒練的多是邪惡的武功,且和動物有關,什麼靈蛇拳、蛤蟆功,很詭異,喜好劍走偏鋒;“北丐”洪七公練的是純正剛猛的降龍十八掌和正義凜然的打狗棒法;“中神通”王重陽練的是先天功,寓意他生來就天賦很高。《九陰真經》作為一部武林奇書,最能吸引歐陽鋒這樣的投機分子,啥武功厲害,他就想要學啥武功。歐陽鋒同志的一生,基本上就是孜孜不倦追求《九陰真經》的一生!


喬鞅


在天龍之後的射鵰時期,武林中人包括五絕在內,都只關注黃裳寫的那部九陰真經,尤其是歐陽鋒這個武痴,一門心思只想獲得九陰真經,卻從來不考慮其它的武學秘籍,歐陽鋒就算不知道少林寺藏經閣有九陽真經的存在,也應該知道少林易筋經與大理六脈神劍這兩個不亞於九陰真經的神功秘籍,可是老毒物壓根就沒想到 “去少林寺藏經閣盜取搶奪易筋經及少林七十二絕技” 或 “去大理天龍寺盜取搶奪六脈神劍”,在天龍之後的射鵰時期,少林寺藏經閣的無名掃地僧及大理天龍寺的枯榮長老都早已不在人世,無論是少林寺或大理天龍寺,均無其它 “超過或與五絕齊名的高手坐鎮”,以西毒歐陽鋒的武功,去少林寺或大理天龍寺盜取搶奪武林秘籍估計無人能夠攔得住他吧,另外,在天龍之後的射鵰時期,包括五絕在內,沒有任何一個武林中人 “去西域天山搜尋早已荒廢的天山靈鷲宮的遺址試圖找到逍遙派的武學秘籍以及壁刻的逍遙派的高深武學”,須知,逍遙派的各種神功精微奧妙,威力無與倫比,“生死符、北冥神功、小無相功、凌波微步、長春不老功、白虹掌力、寒袖拂穴、傳音搜魂大法、舊版的逍遙御風、天鑑神功、幽冥鬼爪”,這一系列的神功威力都是無與倫比,都是需要以極其深厚的內力為基,沒有足夠的功力,看一眼修煉的圖譜都會走火入魔,這不是 “後世的九陰真經與九陽真經” 所能夠相比的


昊天上帝12600


(1)《九陰真經》是一部“奇書”,《九陰真經》貫穿了“射鵰三部曲”。可以說,包括王重陽和歐陽鋒等人在內的“老五絕”,組織和發起的第一次華山論劍,相互之間角逐和爭奪的就是“武功天下第一”的稱號和《九陰真經》秘籍的。

(2)少林寺的武功秘籍在《射鵰》和《神鵰》時期,基本上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基本上很難入歐陽鋒的法眼的。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歐陽鋒和黃藥師等人認準的也就是《九陰真經》秘籍而已!

(3)每一個武俠小說大師創作的每一部作品,其所要突出的門派武功都不盡相同的,都要圍繞著作品的主題或者是主人公等來展開的。比如說,在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小說當中,一眾武林高手們都把《九陰真經》秘籍當作是至寶;而到了《神鵰俠侶》小說時期,獨孤求敗的武學境界以及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等等,又開始唱主角了!而《九陰真經》等秘籍幾乎是默默無聞了!

所以,歐陽鋒等人的眼中就只盯著《九陰真經》武功秘籍,而不再顧及其他了!






騎蝸牛走高速


《九陰真經》被稱之為是天下武學總綱,但是如果要論金庸武林中神功的話,可以與之媲美的神功也是有不少的,比如《九陽真經》、《易筋經》、《太玄經》等等。七十二絕技不能算是一種武功,是七十二個技能的,歐陽鋒想要去偷也沒這個功夫,單獨偷學一兩項的話,還不如人家的蛤蟆功厲害呢。

歐陽鋒為什麼不去偷《九陽真經》呢?按照三聯版的說法,大家根本就不知道有《九陽真經》這本神功,還是最後覺遠大師告訴大家被盜的楞伽經中的夾縫之中,另有達摩祖師親手書寫的一部經書,稱為《九陽真經》。大家一聽很震驚,我們為了《九陰真經》爭得要死要活,萬萬沒有想到,還有一本叫《九陽真經》的神功存在。而在世紀新修版當中,《九陽真經》被安排到了斗酒僧的身上,但是斗酒僧也是從王重陽手中得到《九陰真經》一閱後創造出的《九陽真經》,這個時候別說他創出來沒有,創出來也沒人知道這本秘籍的厲害,歐陽鋒更不會去打這個的注意了。

歐陽鋒為什麼不去偷《太玄經》呢?時代差的太遠了不說,不知道有沒有被創造出來,人家在海外的島上,也沒有人去發現啊,除非他也看了《俠客行》然後找到地方跑到島上去看蝌蚪文,不然的話還是老老實實的待在中原吧。

那麼,比較現實的,為什麼歐陽鋒不去偷《易筋經》呢?這個問題如果實話實說的話……因為在寫《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的時候,金庸壓根兒就沒想要寫少林寺這個門派,但是到了《神鵰俠侶》結尾的時候,金庸琢磨著,這麼大一個門派,不寫也是滿浪費的,於是在結尾留了一個覺遠大師和張君寶的彩蛋。到了《倚天屠龍記》中又編了一個燒火僧大鬧少林寺的故事,給少林寺安了一個關閉山門休養生息的理由。

那麼如果我們去猜測,歐陽鋒為什麼不去偷少林寺的《易筋經》呢?個人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

1.《易筋經》晦澀難懂,難以入門,需要參透無人、無相、無我的境界才可入門,歐陽鋒自知自己無法達到這個要求,也就索性不去湊這個熱鬧了。

2.《易筋經》的梵文原本已經在宋朝時期毀在了遊坦之手中(遊坦之毀了梵文原本,學了《神足經》),肯定是有漢文版的,但是外人會知道嗎?

3.《倚天屠龍記》當中寫到過,因為除了燒火僧的事情,數十年來,因寺中防範嚴密,就是怕有人偷學武功,這個時候如果歐陽鋒進去的話,正是少林寺防備最嚴的時候吧。

4.《易筋經》雖然號稱少林寺的鎮派神功,但是有這個稱號主要是因為這個是達摩祖師留下來的,這門神功有人修煉成功過嗎?有個瘋僧修煉成功過,但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修煉的是《易筋經》而且成功了,而遊坦之的被改成《神足經》了。所以到歐陽鋒所在的時期的時候,壓根兒就沒人直到《易筋經》是一門絕世神功,沒有人修煉成功過,也不知道有什麼神奇的效果,有誰會去打他的主意呢?





騎著小毛驢帶你去環遊


在蕭伯納的戲劇《英國佬的另一個島》裡,一個年輕人這麼說他一生貧窮的父親:一生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頭豬,結果自己也變成了一片土,一頭豬。


在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裡,也有這麼一個執著的男人——西毒歐陽鋒。他對《九陰真經》的痴迷與這個年輕人的父親對土地和豬的態度差不多。為了得到這本真經,他明爭暗搶,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雖然他最後沒有變成一片土,一頭豬,也沒變成一隻蛤蟆。但是,卻徹底迷失了自己,逢人就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這種人類的終極哲學問題,而且時時處處玩一種大頭朝下走路的行為藝術。

按說,他是個聰明人,能把《九陰真經》逆練成功的人肯定屬於奇才,他獨創的“靈蛇拳法”差點都讓降龍十八掌接不住。他也懂得變通,在尋找心靈伴侶上不拘一格——和他的嫂子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那他為什麼在這個問題上腦子轉不過彎來呢?這麼死心眼,非盯著《九陰真經》不放呢?直白的說,他為什麼不去少林寺呢?少林寺可是幾百年來武林中泰山北斗般的存在啊!其中的《易筋經》和《七十二絕技》簡直就是武學寶塔上最璀璨的明珠。如果得到,也可以天下無敵啊!想想天龍中的遊坦之吧!

他為什麼不呢?

有這麼幾方面的原因。

一、相對於搶少林寺的秘籍而言,搶《九陰真經》更理直氣壯。

第一次“華山論劍”,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歡聚一堂,以比武的形式決定了《九陰真經》的歸屬問題,最終王重陽奪冠,擁有了這本武學秘籍的閱覽和保管權。

但是,這僅僅是五人之間簽訂的個人協議,並不代表各人的門派也擁有同樣的權利和義務。

也就是說,王重陽死後,他旗下的全真教並沒有繼續擁有對這本經書支配的權利,其實就等於此時江湖上人人又都有了搶奪這本書的資格。雖然歐陽鋒在王重陽死的當天晚上就急赤白臉的跑去全真教總部搶經書,有乘人之危的道德瑕疵,但是,從遊戲規則上來說,他並沒有犯規,只不過猴急的吃相比較難看罷了。

而他要是去少林寺偷經書的話,那就是貨真價實的盜搶行為,沒有半點可以狡辯或者抵賴的。因為少林的這兩項絕學都是經過幾百年傳承下來的,在知識產權和物業權上不容置疑。

名不正則言不順,歐陽鋒好歹也是一代武學宗師,說他心狠手辣他不會在乎,但要說他是一個雞鳴狗盜之輩他臉上肯定也掛不住。所以,他不會去少林寺,而是選擇和《九陰真經》死磕到底。

二、少林寺的這兩項絕學雖然厲害,但不見得就適合他練,而《九陰真經》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屬於即插即用型。

這裡,先澄清一個問題,有的少俠認為,射鵰時期少林的武功在《九陰真經》面前就是個菜,不值一提,其實呢,這是個誤會。“天下武功,盡出少林”,少林寺的武學自南北朝時期建寺開始,千百年來,一直在武林中處於領先地位,是站在武學金字塔尖上的存在,直到最後。

在《鹿鼎記》中,韋小寶的老師侄,少林寺般若堂的首座澄觀大師對少林武學做了總結性的發言。

澄觀說,少林寺中,負責武學業務的有兩個部門,達摩院和般若堂。

達摩院負責對本門的武功進行參研,而般若堂則是對天下所有門派的武功加以研究,並以此研發本門新的武功。澄觀說,每一名少林弟子每一次行走江湖回到寺院後,見過方丈和本師後,先去戒律堂,彙報自己在外遵章守紀的情況,然後就去般若堂,稟告自己在江湖上的見聞。其中若有其他門派的武功一招一式可取,便會記錄下來,以便進行研究並尋求破解之法。如此長年累月,少林武功不但從沒顯過頹勢,還能始終領導群倫,千餘年來聲名不替。

以此可以確定,即使在射鵰時期,少林寺也是武功的最高學府,寺內的武功秘籍也代表著本時代的最高絕學的代表。其中《易筋經》和《七十二絕技》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當時它缺少存在感只是無意介於江湖紛爭,並不是沒落。

這些,歐陽鋒肯定知道。他不去搶或者偷是因為他也清楚,少林寺的武功雖然厲害,但不見得就適合自己練。

還是《鹿鼎記》中,韋小寶看到澄觀顯露的一指禪功夫很神奇,為了以後泡妞方便,想學。澄觀大師說,要學這門功夫,先要有了易筋經的內力,而學易筋經,就要從少林長拳連起,然後羅漢拳、伏虎拳、韋陀掌、散花掌、波羅密手、金剛掌……一路練上去才可以練習易筋經。而本寺最快練成的記錄是五代後晉年間的法慧禪師,用了三十六年,自己排在第三,用了四十二年。韋小寶聽後就絕了這個念頭。

由此可見,少林的高深功夫講究正本清源,循序漸進,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天龍八部》中的鳩摩智,就是因為求快求全,最後走火入魔,武功盡失。

《九陰真經》不一樣,它的特點一是兼容性強,二是可以速成。

不論你原來修煉的是桃花島、白駝山、大理、丐幫還是全真教的武功,練習《九陰真經》時都能實現無縫對接,而且上手特別快。

黑風雙煞在沒有習得上冊中的內功心法的情況下,只是練習下冊的招式“九陰白骨爪”,就很快躋身於江湖準一流高手了,他們的武功超出其他五絕二代弟子一大截。洪七公和段皇爺用其療傷,也很快恢復了原來的內力,實現了滿血復活。足見《九陰真經》的這種特性。

這樣看來,對於想在短期內實現武功精進大成,確保自己能夠爭得天下第一名頭的歐陽鋒來說,當然《九陰真經》比少林絕學更合適。

三、歐陽鋒去少林寺偷,並不見得比搶《九陰真經》容易。


少林寺雖是佛門淨地,人人都想戒除“貪嗔痴”,早日成為普度眾生的高僧,無意與人發生爭執。

但是,畢竟少林武學是一種客觀的存在,每天想來寺裡切磋武功的人數以千計,藏經閣上又存放了浩如煙海的武功秘籍。暗中又不知有多少雙眼睛閃爍著渴望的光芒,想把這些據為己有。

這種情形下,少林寺又不得不加強武學的練習和研發,並制定了一套完善,強大的安保措施。

藏經閣除了常規的巡邏,值班外,還有羅漢堂的十八武僧在輪流值守。這些力量,足以對付一般的不速之客。

遇到高一級別的,還有像少林三渡,澄觀這些總工程師去應對。通過對少林寺組織架構的瞭解可以確定,像這種級別的高手少林寺歷朝歷代都有,絕不會出現斷層現象。

如果有不世出的高人來訪,比如鳩摩智、蕭遠山、慕容博、歐陽鋒等人,還有掃地僧,斗酒僧這些平時大隱隱於市的角色搞定。

而在少林寺的角角落落中,不知還隱藏了多少像掃地僧這樣深藏不露的絕世高手。他們平時掃地、灑水、擦桌子、澆花種豆,從不顯山露水。而一旦少林寺遇到生死存亡的關頭,他們就會露出崢嶸,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另外,別忘了,寺中還有像覺遠大師這種身負絕世武功而不自知的人呢!

這裡面的水太深了!

誰都不敢保證能夠全身而退!

而保護或者掌握《九陰真經》內容的人很清楚,就那麼幾個,且王重陽死後,已經沒有能夠單獨制約歐陽鋒的人了。其餘三人限於身份,又不想聯手對付他,這樣的話,歐陽鋒的的把握相對就大的多。而且到了最後階段,只要控制住郭靖,黃蓉,就等於拿到了《九陰真經》,這樣目標就更明確,行動起來就更輕鬆了。

歐陽鋒不但是一位不世出的武學奇才,使毒的行家,還精於算計,這筆賬肯定算得很清楚。所以,他一直鍥而不捨的追著《九陰真經》不放,而不去打少林寺的主意。也許是上天和他開了個玩笑,竟然讓他逆練《九陰真經》成功,只不過,他已經瘋了。


田獲三狐


因為歐陽鋒沒看過九陰真經,僅此而已。

以下是歐陽鋒在射鵰二論前就達到的水平。

洪七公與歐陽鋒都是一派宗主,武功在二十年前就均已登峰造極,華山論劍之後,更是潛心苦練,功夫愈益精純。



他兩人功夫到了這境界,各家各派的武術無一不通,世間已有招術都已不必使用,知道不論如何厲害的殺手,對方都能輕易化解,必得另創神奇新招,方能克敵制勝。

也就是說,老四絕在一論的時候實力的高度已經達到了極限,後面提升的是精純和廣博。類似於下圖的左右變化。



在這個階段,接觸到沒接觸過的武功不一定能提高他們的武學造詣,然而卻能夠對他們在武學上的研究形成印證,加強武學的厚勢,所以歐陽鋒不僅僅只是覬覦九陰真經,岳家武功秘笈也是他想要拿到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