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说房价高已经买不起了,最后还是都买了房子?

acs


1、客户心理买涨不买跌

我从事地产行业四年了,以西安举例子,2007-2017年,西安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涨了5000元/平方米左右,这期间销售的量也不高,可以称之为买方市场。一个100多亩的楼盘平均往往需要销售2-3年才能完全清盘。但从2017年户籍新政实施,新增人口涌入房价开始微涨,觉得可以投资的客户纷纷开始觉得有利可图,出手买房,这样就形成了循环,开发商觉得客户增多,价位会继续涨。不管买房是为了自住还是投资,房子自带投资功能,你总不希望自己买了房之后价位开始跌,没有人会买一套明明知道明年价位会跌的房子。2017-2019年西安房价的涨幅约等于前十年西安的涨幅,并且销量大好,算供不应求吧。

所以客户心理就是买涨不买跌。

2、担心以后更买不起,恐慌性入市

不管承不承认,中国的房子这么多年以来都在曲折上涨。未来的事情谁都预料不到,但之前的事情看的清清楚楚。加之城市化进程,有更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城市拥有更便利的配套,更加完善的教育环境等等,这些新入人口是想要定居城市的,在中国的观念中有一套房子才算有个家,不管是会老家盖房子还是在城里买房几乎都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所以房价涨的越快,对于他们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担心会更买不起,于是稍微能够上首付的借钱都要够上,倾尽全家之力都要先把房子买了,这样心理就踏实了。

3、买不起一线买二线

以西安举例,新西安人买房的比例占比超50%,一线城市房价太高怎么够都买不起的人,就会考虑到二线城市买房子。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从北上广深落户西安然后买房的,对于他们来说,西安的房价不算高,也没有太大的压力,也有很多人选择未来定居西安,先买套房,目前留在大城市打拼,给我报个底。但对于老西安人来说房价涨的很离谱了。

以上是我的拙见。


叮咚西安


随便聊聊吧,大致的原因主要集中以下几点:

一、家的观念根深蒂固。随性之人虽可柳絮随风,浪迹天涯,但难免也有浮萍无根,何处为家的感叹。老无所依,居无定所,想着就有点凄凉。无家即是无家,传统观念已是根深蒂固。

二、民众投资渠道较窄。除了股票,基本就是房子。当然也有什么期货、重金属、外汇什么,但这些对个人的要求较高,大多数人不会也不敢轻易涉及。买房投资在很多人心里就是最简单、直接,而且看了见摸了着,相应心理也比较安定。

三、投资收租两相皆宜。房子,近年做为难以褪色的投资金字招牌,虽然历经几次大的波动,在主线城市基本上都是稳稳的跑赢了通胀,跑出了财富,短期的调整有点让人感到无所畏惧,抱着卖不了还可以出租,赚点利息。房子,也成了财富收益的主要通道。

四、近年仍处需求市场。也是人口红利的一种体现,时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四零五零知道了房子是单位配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太会有人多弄几套房,因为,价值还没发现,或是条件还不充裕。社会人口结构又处于新陈兼存,房子,不够住了。同时,房子可以等,年纪却等不起,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也是道催化剂,无房却又一道单身令。

五、城市建设引流作用。农村有房有地,不愁无处安身。但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升级,配套齐全、资源集中,又不断的使人群引向城市,需求更为旺盛。买房,不断的被吹热。

以上观点,如有不妥之处请多谅解,欢迎探讨,谢谢!


迷离望世


我发现身边的人有一种现象,每天生活在矛盾当中。这种现象就是一边吐槽房价高,觉得自己买不起,一边又努力攒钱,借钱去买房子。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有资格回答,我就是那种买不起房,还要买房子的人,自己被自己的内心深深的唾弃。

我觉得可能有这几种因素:

一,刚需,不买房子不结婚,受到丈母娘和准媳妇的压力,虽然没有钱但也不得已买房子;还有就是为了孩子升学的压力,中国的父母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子女上更好的学校,不得不砸锅卖铁买更贵的学区房,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二,有这样一种心理,现在我不买房子,以后房子涨价可能更买不起了,为何不现在买房子,也省了一笔租房子的费用,基于这种心理就去凑钱买房子。

三,还有一种心理,我觉得是攀比心理,一个人刚毕业,进入公司工作,同事们和土豪的朋友们都在讨论买的房子多大,而自己却无话可说,暗下决定凑钱买房子。

四,最后一种,我觉得也很无奈的一种心理因素。农村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无法回到农村,那里既没有合适的工作,就算是回去也会被别人嘲笑,所以不得已进入城市工作,为了在城市里落脚生根,能够有自己的归属感,努力挣钱,攒钱,凑钱,借钱买房子,活的很痛苦,却也没有太多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现状。他们其中有的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却不敢辞职,因为这样,就没有钱去还房贷,去支撑自己的生活,每天过的都很累,只能安慰自己,过去就好了。不得不承认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迫不得已却又无能为力。

买不起房子,却硬要买房子可能就是这几种心理因素吧!


老杨都被用了呢


房子刚开盘,就说卖光了?这背后牵扯到炒房的终极秘密

为什么很多新的楼盘,一开盘就被抢购一空?

这背后牵扯到炒房的终极秘密:企业购房!这也是炒房集团拼命掩盖的地方。详情请看下文。

最近房产圈内最重磅的新闻就是西安,长沙,杭州禁止企业购房的新闻了。

有吃瓜群众大吃一惊:什么?企业还可以购房,我怎么不知道?

的确,企业购房,很多民众都是不知道的,为什么?

因为企业购房是炒房大鳄的秘密武器,当然不愿意大肆宣扬,如果不是有新闻宣布三大城市,对企业购房说不,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企业还可以购买住房

事出反常,必有妖!

有的群众问了,企业为什么要购买住房呢?企业也不是人,没有住的需求,为什么要抢老百姓的住房呢?

因为:开发商要配合投机客炒高房价啊。

很多群众去售楼处去买新房,经常碰到,说一开盘,新房就卖光了的情况,为什么?

就是有炒房大鳄,用企业的名义一下子,把房子全部预定了。

开发商也愿意企业一下子购买全部房源,造成房产抢购的假象。

所以说,那些日光盘,除了限价都别严重,房价远低于周围二手房的捡漏新楼盘之外,所以的开盘即售光,背后都是企业购房造成的热销假象。

为什么禁止企业购房,对于真正打击炒房意义举足轻重呢?

首先,企业购买住房根本不可能是住,只能是投资。

你企业经营,可以买商铺,买写字楼,为什么要买住宅呢?

你员工要住,完全可以租房,为什么要买呢?

所以,企业购房,只能是投资,不可能是自住。

也就是,只要一天不出台禁止企业购房的条例,留下了企业购房这个限购的漏洞,就不是真正彻底的贯彻“房住不炒”的国策。

在这个几百元即可以注册个企业的年代,某些城市的所谓的房产限购,却不限制企业购房,名不副实的限购和皇帝的新装有什么不同?

其次,企业购房,是大鳄级炒房势力,必须用到的工具。

控制价钱,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是垄断货源。

如果市场上,大部分房源都被你控制,那么房子的价钱,还不是你说了算?

哄抬房价的一大手段,就是用公司购买大部分房源,造成市场上房源短缺的效果,从而哄抬房价。

因此,企业购房,是炒房龙头势力大展拳脚的必须武器,只要一天不堵企业购房的限购漏洞,拥有超级资金的企业炒房集团,就能神不知的把市场上房源囤积。

真正的房产大炒家必须公司运作,为什么?

因为只有公司行为,才能整齐划的正规军作战,才能号令一致的大批量的购房,方便炒作,比受到限购限贷影响的个人购房,方便的多。

一个公司一次性买几百套房,几千套房,银行还高兴的作为经营性贷款给它贷款呢。而一个人一下子买这么多,银行可不敢明目张胆的贷款给这个人。

现在知道为什么,房子刚开盘,就说卖光了吧?

这里面就是公司名义购房的操作。

综上所述,公司名义购房,是炒房大势力的战略级的工具,是否被禁,关乎炒房大业是否能顺利实施。

一个城市,只要有一天允许企业购住房(人住的房),就不是真正的要为人民控制房价。

这其中,有你所在的城市吗?


军辉论房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先说下房价到底是因为什么涨的这么高的。

房价高速增长

在2016年到2018年期间,房价已经翻了一番,而房价真的是已经到了一个高点。大家有没有发现,到了2018年10月份到年底之前,房价出现了一小波的下跌。然而到了2019年之后,又出现了“小阳春”。

我们就以郑州为例,看看郑州的房价趋势图,就可以看出来一些问题。而到底是什么导致现在的房价居高临下的呢?我们可以看看近几年国家政策上面就可以看出来。

一.2016年的去库存

在2016年两会后,因为“去库存”的打响。真正的是拉大了房价的上涨风头,在去库存期有“棚改货币化”的一刀切,也直接导致了各大城市房价的上涨,在2015年-2018年期间,我们看到2015年棚户改造都已经达到580万套,而货币化比例达到28%,2016年之后有的已经达到货币化安置比例已经达到50%以上,就在这三年期间货币化安置资金都已经达到4万亿。我期间也曾经说过在08年国家救市的时候也是4万亿。而我们在看看各个城市棚改计划的完成率,97%以上都是超标完成,这就是直接导致各个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之一。

二.其中也有投资客的推波助澜

在2016年,大部分城市都是直接出台“不限购,不限贷”,更是让众多投资客看到了苗头,大量的投资客的涌入,其中包括前段时间像海马这样的“名企”直接是401套房子来“救市”,还有其他一些所谓的散户等,都加入了“抢房大战”,也是直接让其房价快速增长。

三.2019年两会的“稳”字政策

如今到了2019年,在强调“房住不炒”,国家又出现了三个稳字政策,“稳预期,稳房价,稳信心”,刚刚图上我们看到郑州2018年的时候房价出现了一小段低迷,因为房价出现的低迷,为了稳定楼市,不能大涨或者大跌,央行在2019年1月份的降准,房贷利率的下调等,都是充分的说明了稳定房价,而在2019年一些城市,因为一城一策如海南,呼和浩特,苏州,厦门等多数城市的房价出现的大幅度上涨,直接点名,之后这些城市出现政策,如限售,上涨幅度不得高0.6%,也是为了房价的稳定。那到了如今房价这么高的情况下,现在为什么还有人买房子?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原因。

(1)刚需:我之前也说过,我们国家大部分人对于“家”的概念是已经深入骨髓,在骨子里都觉得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算是有了家,而现在结婚需要房。如果没有房子,就真的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哪个姑娘愿意嫁。

(2)改善:有的人买了一个房子,但是因为家庭成员的添加或者说父母过来,原来居住的房子不够用,只有在买个房子来用。

(3)月供还房贷:有一部分人买房子,说句实在话,是因为划算,就比如我说的月供还房贷,之前买房子确实是买的房子,有的可能掏点首付就可以买个房子,而房子的月供是正好够还月供,比如之前的小户型的,对于大部分的年轻人来说,是最喜欢,在当时还真的是不如买个房子。


阿朝说房


这个问题说的是硬着头皮买房的刚需族

在外人看来,这些人有自己的住房,生活应该不错。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人前风光,人后心酸;人前显贵,人后垂泪。

基本上就是以下三类人。

一是小伙子年近而立,准备走入婚姻殿堂。虽然租房结婚也无可厚非,但是小伙子或自愿,或迫于丈母娘的压力,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购买婚房,给爱人一个温暖的小窝。


二是租房族眼见房价持续不断地上涨,恐慌性入市,害怕赶不上末班车,跟有房人在财富方面拉开更大的差距。安居方能乐业,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无可厚非,即使这种幸福伴随着无尽的辛酸和苦楚。

三是这些年买房致富胜过创业致富,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性作用。很多人觉得买房升值赚的钱,比辛辛苦苦上班或创业容易得多,一旦自己踮着脚尖能够触摸到房产的尾巴,就恨不得竭尽所能跳起来抓住这条尾巴,即便摔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这三类刚需人群,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以自己的收入,连首付款都拿不出来,基本上都是二老支援,亲戚借钱,朋友帮闲

首付交完,还要持续支付30年月供,每月的按揭款占收入比一半以上,严重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

不过在辛苦几年后,由于入职时间增长,货币逐年贬值,工资水涨船高,还款压力便会慢慢缓解。

正是抱着这样的愿景,在房价已经高不可攀的时候,原本买不起的刚需人群,还是挖掘出一切潜力,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购房队伍中去。


时光倒流20年的剪报


先说一下为什么国家要开始弄“租购同权”,说简单了,就是买房子的人太多了,房价就一直往上涨,国家就鼓励老百姓租房子,不要买房子了,国家告诉你,要让你租房和买房享受同样的权利。 享受什么样的权利呢?这其实间接回答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老百姓为什么硬着头皮还要买房?

一直以来,各城市的一些福利政策和公共资源的享用是依附在产权房上的,也就是说,你得有产权房你才能享有这些福利和资源,比如有了房子就能落户,解决户口问题才能让孩子能在这个地方入学,甚至好多学校入学的时候都会分两拨:自有住房和租房两种人群。这就意味着,租房的老百姓很难享受到平等的教育等公共资源,去一些民办学校,教学质量跟不上,去国际私立学校,又有多少老百姓交得起那个费用?

所以,还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老百姓只能东拼西凑借钱买房。

买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上涨。

所以国家试点租购同权,就是想让租房的人和买房的人享受同样的公共资源,那老百姓就不需要再背着那么大的负担去买房了。这样老百姓能更理智的买房,这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平稳发展。

至于租购同权能在多少城市落地多少,这是另外一回事了,国家的出发点一定是好的!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过去,房子的一个属性是投资属性,说明房子是一个投资品,买了房子就会带来巨大的财富增值,至少大部分人会觉得买房子的升值空间比其他任何投资产品的空间都要大,而且至少还能保值,买房子保值增值,老百姓手中的钱,换一套房子,比存银行更稳妥,这是老百姓过去这么多年被市场教育出来的观念。

买了房子即使自己不住,还可以放出去收租金啊,租购同权后,老百姓又看到了也许租金可以上涨的希望了。多少人是收到的租金已经远超过每个月的还贷成本,买房的人又觉得不亏了,又有多少人光靠收租金就足以养活自己了。

至于说买房是为了面子,买房是让自己讨得到老婆,买房是为了不受“狡兔三窟”的租房之苦,买了房子为了工作,这些,大家茶余饭后说说而已,还是前面说的这两点实在。

所以说,租购同权,是好事,再难,都得支持国家把这事漂亮的办下去。


赵宇彦Mic


说起买房,真的有很多感慨,也有很多的无奈,很多的委屈与心酸。

良心说一句,买房这个潮流,其实害的不是别人,最主要的人群还是农村人。因为城里的人要嘛有单位分房,要嘛有集资建房,他们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然而,随着农村人在城里买房的开始,在城里买房就成了一个目标,借钱,抓账按揭都要想方设法在城里买房,本人老家一个生产队的住户,基本上都在城里买房了,而在城里有一套婚房,也成了娶媳妇一个必须项,一家人节衣缩食来的钱都砸进了买房的银行,而农村老家的房子,就成了老辈人孤苦伶仃的守望。

每家都是小孩,有小孩就要买房,于是,城里的房子越来越贵,农村的房子越来越没有人居住了。

买涨不买跌,跌时总希望还少点,结果涨比跌快,而越涨越怕涨,结果争先恐后去买,如此循环,暗箱操作,炒房让房价剧烈猛涨,苦了农村想结婚的,打工的,必须要买房子的人,也许一年打工的钱,还不及人家房价上涨的差价。

房价贵了,自然租房的价格也贵了,按揭虽然也是每个月给钱,但是毕竟房子将来的权属还是自己的,而租房子却是两个概念,而每年毕业的学生族,进城打工的上班族,谁又不渴望自己在城里有一套房子呢?

如今户籍制度逐步开放,这本来对咱们农民来说是一个好事情,没有了阶级之分,可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里人拿着上千上万的退休工资,衣食无忧,而农村人老无所有,养老金也仅几十元,而且在公共环境,医疗等方面都差之较远,因此,都希望涌入城里,能够对将来有所改变。


微民视野


说房价高买不起的人大多判断的依据都是从自身和周边来看

这就好比一个圈子,月薪3000元和月薪3万元的肯定不会在一块,而他们经常在一块讨论的话题也会截然不同。很多人说房价高买不起的,大多数都是真的买不起,因为他们的判断依据大多数是来自自身和周边的朋友。一个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理由:月薪3000元,房价1.5万,不吃不喝5个月一平米房,要想买一套房得几十年,对吧?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和看到的理由。这样计算有问题吗?没有问题,

关键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自己买不起,不代表别人买不起。

第一、有钱人少不假,但是也搁不住人多。很早以前跟一个朋友一块聊天,聊到房价问题,说如今的房价太高了,按照如今的收入水平没多少人买得起。当时我就给他回了一句:买房这件事不要从一个区域来看,要从整个大范围来看。比如:一个省几千万人,找个几十万买得起房不难吧?尤其是省会城市来说,他所面临的购房者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打工者还有来自其他地市,甚至其他省份的外来人员,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地市等其他城市。以自己和当地的收入水平来判断四五线城市房价高低或许还行,但是判断一二线和其他省会城市注定是不合适的。

第二、房子不仅仅有居住的属性,其背后的教育等资源绑定才是根本。就拿某些县城举例吧,有些县城为了刺激房产销售竟然出了这样的规定:县城没有房产的,不允许子女在县城学校就读。这种政策虽然可恨,但是不得不说越是大城市,房产背后的资源越是多,比如:教育、医疗、交通等。甚至说在一个经常居住的城市没有房产,你包括你的子女根本就无法享受到这个城市资源带来的便利。房产之所以让人投资,其背后代表的资源才是根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朋友明知道自己压力大,还要买房的主要原因。

第三、房产本身就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其背后是一种身份的被认可。这句话说出来可能会伤人,但是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房产作为重资产不是冰箱、彩电、洗衣机,几千块钱的东西随便有点收入的就可以买。说白了如今的房产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虽然说取消了户籍,但是按照我国几千年的家国文化来看,只有房子在那,才算是家,自己才算被认可。这就好比,一个外来人到城市,如果没有房产,别人问你是哪的?你只能说自己老家的地址,如果说自己有房子,那就可以说自己是这座城市的居民一样。这种习俗究竟会保持多久不知道,但是起码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房子本身是为了解决居住问题的,随着市场化、商品化其背后附带的意义太多(不得不买)

第一、婚姻、爱情被房产等裹挟已经是事实。试问如今的80后和90后有多少人是因为买不起房子不得不跟女朋友分手的?有多少人是因为没有房产,相亲屡屡失败的?没办法,这就是时代印记,房产背后附带的东西太多了,已经成为一个人是否有能力的标配了,你能不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农村父母哪怕是举债也要买房的主因。

第二、房产是近几千年来唯一保值的商品,不论是哪个年代。无论是从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包括如今也是,土地作为一种稀有物品,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历史上的奴隶主和地主哪个不是良田几百顷?这些土地也是保证他们能够持续获得丰厚生活的保障。说到如今,房产作为土地的衍生品,也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青睐物,因为起码不会贬值,还会升值,稳赚不赔的生意谁不去做呢?再说,如今的我国富豪榜单,有多少是房地产企业?说明了什么?如今掌握了足够多的房产也就稳坐富豪榜。

综上,每一个行业的兴起都会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作为普通人来说要么是做好准备提前上车,要么是等待下一次机会的来临。说白了,如今房产已经被社会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身份象征,而又有谁能够抵挡这种诱惑呢?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经济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勇谈房产壹贰叁


1:不买房你住哪儿?国人根深蒂固的家的观点,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有安全感,有了房子结婚生孩子那就都不是事儿了。



2:土地供不应求,这里特指住宅用地,所以房子在未来肯定只会不断升值而不会贬值。大家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买买买!

3:学区房啊!有了房子孩子才可以上学区房,有了房子才可以上好的学校!不然你租房子上的学校也是优先别人有房子的先上!

4:落户!有了房子就可以落户了,享受当地城市的政策了,不然再怎么优秀那也只是个外地人。

写在最后:

其实房子真的库存量还是非常多的,很多人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这也导致了很多刚毕业想要购房的刚需购房者一房难求。好了,我们就说到这儿,大伙儿可以在下方和我留言互动,也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未来!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