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協和醫院55歲“守門人”: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站崗

2月1日,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外,萬松街社區工作人員張勝林已寒風中堅守了7天。

年近55歲的老張在協和醫院發熱門診擔任聯絡員,每天接待社區居民幾十人。一天一板咽含片,不敢喝水,捨不得脫防護服,怕居民找不到自己不敢上廁所,還把自備的午飯讓給快餓暈的病患……他的舉動,感動了很多人。

老張是一名退伍老兵,連日來他一直為前來就診的居民提供流程指導,並及時收集反饋信息,被大家稱為社區駐點防疫工作的“守門人”。他說,自己彷彿又回到了當兵站崗執勤的時候,現在他選擇在最危險的地方再站好這班崗。

武汉协和医院55岁“守门人”:到最危险的地方去站岗

正在工作中的萬松街社區工作人員張勝林。

一天一板咽含片

門診外,掛號和等待核酸檢測的“長龍”已排了數十米長。

“今天是幾月幾號?哎喲,我都忙暈了!要是問星期幾,更是記不得了。”老張不好意思地笑了。因為記者詢問他是什麼時候來協和醫院發熱門診擔當聯絡員的,他只記得,大年三十,跟領導發短信請纓,說疫情形勢嚴峻,社區工作很缺人手,別忘記了他是個共產黨員。第二天,他被派來發熱門診外值守。

“我的角色還挺多的,但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街道社區防疫工作的一名守門員。”老張介紹,首先他要負責指導來看病的萬松街社區居民去掛號、登記;病人一多,排隊時間一長,有的人會煩躁,有的人會不適,更有人想插隊,這時,就需要他像個輔導員一樣,去為這些居民做心理疏導,通過聊天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同時刻還要維持著秩序;如果遇到有人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他還需要立即向街道指揮部報告詳細信息,再由社區與醫院對接床位信息;一旦有了床位,他還要與定點的武漢紅十字會醫院進行對接。

居民來,居民走,是疑似還是確診,是居家隔離還是轉到定點醫院,老張要記錄下每個人去向,每一個數據都能與社區醫院對得上……忙得一刻不得閒,連水都不顧不上喝一口。剛剛值守的前兩天,因為沒有午飯只能餓肚子。有一天,一個排隊的病患餓暈了,老張還把僅有一碗方便麵讓給了他,自己又餓了一天。

由於開始來協和醫院排隊的人多,最初老張每天要接待、引導四五十人。“話說多了,嗓子就不舒服,時間一長就腫痛。上班7天了,6片一板的咽含片,已經吃了5板了,每天還要外加3、4片甘草片。”老張說。

萬松街就是我,我就是萬松街

說話間,社區的擺渡車到了。一對老兩口,下車就衝老張嚷嚷,原來他們的兒子已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老太太抓住老張就問:“什麼時候能有床位啊?”老張耐心地安撫說:“您這情況我立刻向上反映,您千萬彆著急, 先去拿藥吧。回家讓他服藥、隔離,繼續等床位消息。”幾分鐘後,老夫婦攜手離開時說:“個個如果都像你這麼和氣,我們心裡就舒服多了”。

至於那些等待核酸檢測的年長患者,老張會勸他們先回家休息。等號快到的時候,再逐一打電話通知他們過來。“在這做思想工作,還沒有不認可我的。”老張自豪地說,“我是一名退伍老兵,現在還是街道戒毒中心的主任,在社區工作快24年了,絕大部分居民都認識我。”

細心的老張怕戴好雙層口罩,穿好防護服後,居民們認不出他,就特地別上了一枚黨徽,並在防護服上寫下了“萬松街”三個字。時間一長,無論是不是萬松街社區的居民,來看病時也都開始找他諮詢了。老張指著這三個字說:“萬松街就是我,我就是萬松街。”

正聊著,一位路過的小夥子王某湊上前打聽。據他表示,最近咳嗽,痰裡偶有血絲,自己特別害怕。老張接過王某在武漢市第一醫院拍的胸片和診斷書,一邊看一邊問:“發燒嗎?腹瀉嗎?是不是渾身乏力?你這胸片上並沒有顯示‘毛玻璃’啊。”這一連串的問題,問得王某直搖頭。“診斷書上沒寫你有感染,所以暫時應該沒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典型症狀。你要不放心就再去醫院看看,放心的話就回家再觀察觀察。”老張安慰王某說。

記者看到,不管相識還是不相識的,只要是過來諮詢的,老張都耐心地一一解答。可以說,每天跟不同人打交道的他都冒著被感染的高危風險。在被記者問到是否害怕時,老張說:“當然怕了。但是如果沒有我們在這守護,居民們就會不踏實,可能更無助,而且街道社區的防控工作也容易出紕漏,疫情數據就不精準了。”

一天中最怕上廁所

在被問及最擔心什麼時,老張直言不諱:“上廁所呀!”因為不知道何時會有社區居民前來問診,也不知道做核酸檢測的人何時出門診。所以,老張必須一直守在發熱門診旁的路口。實在忍不住了,他就跑到400多米遠的公共廁所,而不去醫院門診樓。

除了怕上廁所耽誤事,老張更捨不得身上的防護服。“現在物資太緊缺了,這防護服是一次性的,一脫下來就廢掉了。”老張表示,儘管街道也缺防護裝備,但是僅有的物資得優先給防護一線。

危難時刻,我們相互守望

如果不是此次疫情,這個春節,老張應該是陪在85歲的父母身邊的。知道他在醫院外做聯絡員,兩位老人家也不放心,每天早晚都要給他打電話叮囑安全。

“我就盼著疫情能早點結束,我也能早點回家照顧父母。”老張唸叨著。成為街道社區防疫工作“守門員”以來,老張已經連續7天沒回過家,也沒去看望雙親了,晚上就一個人睡在辦公室。

不過,好在他出發前給父母準備了較為充足的生活物資,每天都有老戰友們時刻牽掛他,答應替他隨時照應雙親。老張說:“我在崗位上守護武漢,戰友們幫我守護父母。危難時刻,我們相互守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