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成都到处都是重庆火锅,而重庆没有成都火锅?

qzuser


成都是广纳天下美食,不论东南西北,国内国外的美食,都可在成都落脚生根,加之成都人不排外,来者都是客,落地皆为主,成都的居住人

群中有相当大部人也是重庆籍的,所以一个火锅能在成都开店并不足为奇。

川菜在全国各地都受欢迎,在国内很多城市都能找到川菜的饭馆酒店,相反在省内某个地方却被排挤,其中原因多了去了。


成都209402092


先说清楚,我是重庆人,在成都定居了,老婆和家里亲戚都是重庆的,每年也要回重庆很多次。在成都和重庆这个问题上,我观察的一些现状,大家看看热闹吧。

成都其实是一个本地人很少的城市,2000年以前,成都中心区常住人口也不过300万,大区人口不过900万,而同期重庆市区就有1700万人。成都市如今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大区超过3000万,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是外来的。

从成都本地人的心态而言,对外地都是新鲜的,好奇的,特别看重各地的特色,比如火锅,其实四川火锅的重庆品牌并不是重庆打出来的,四川火锅如果没有成都近30年的发展 演变 推动,到如今是不会形成风靡全国的一种行业模态,一种几乎独立的菜系,顶多就是个麻辣烫的水平。在成都的餐馆,特别喜欢标出地方特性,比如双流白家肥肠粉,乐山冷串串,大邑肥肠血旺,宜宾把把烧等等。这其实是种轻松宽容的心态,在别的地方计较这计较那的时候,成都人根本没看在眼里,他看重的是,这个东西有特色,好吃,值得来,值得带人来分享(炫耀)。

这种神奇的心态其实滋生了很多伪地方菜,很多所谓的某某地方的菜,搞不好就只有成都有,当地人压根不知道,或者根本没名气,也不流行。我经常去买的一个凉拌菜就号称是什方拌猪蹄,在这个小菜市非常有名,已经有人开着奔驰RR来排队买了,但实际上,只是老板是什方人而已,自己发明调和的口味,招牌不打地方就是没有打个地名卖的好。

重庆这么多年一直有怨气,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资源充分的发展,直辖以后为了显示独立文化和特色往往有点过度表现,刻意去拉开文化差距,刻意去正名,刻意去比较成都,其实成都有大约1/5的重庆人,搞不好现在重庆来成都的人都超过原来的原驻民了,要不要干脆说成都都是重庆的算了?

重庆行政直辖了,人种都变了,不是四川人了,叫渝人,菜不是川菜了,是渝菜,哎 不自信若斯


走到哪儿想起你


开篇之语,此回答是从类似问答本人写的一篇复制过来,并作了部分添加和修改,大体意思也差不多,因为两个提问者都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重庆没成都火锅品牌,而成都有很多重庆火锅,其实现实成都中心城区已很难见到什么小天鹅,德庄,刘一手等等重庆字号的火锅店了,在成都个别农村乡镇可能看得到一家,二家,这个话题的背景其实更多体现的是城市文明进程度,城市文化融合度,以及城市接受包容度,由此显而易见的是成都城市格局更大气,更显深厚的底蕴。

去年重庆提了一个城市宣传语“行千里,致广大”,其意为重庆的发展要走得出去,并且努力得到外界认可,不可否认该宣传语立意明确,言短意明,多少也算得上一个及格的城市宣传口号,但现实生活中却与口号比比皆不符,就如同擂着胸口吼的“老子们嘿耿直叻”一样。从某网络语言“××一家亲,xx除外”,到“一座城市只有一个啤酒品牌,其他的爬开”,再到东水门街的“渝菜博物馆”……,那么作为重庆人的精神支柱,并引以为傲,双手紧攥世间唯一牌匾火锅之城的重庆火锅,重庆人视为全球唯一最牛滴地域文化特点和标志而倍感自豪和荣光感,牢固闭门固守“唯重庆火锅”品牌,拒绝和排斥外来火锅品牌,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也不排除某家禽牌火锅等,在市场营销中,植入唯独性,排他性的营销思维形态,教唆消费群体的盲从性,从而达到市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要知道,作为川味麻辣火锅类质化最大的竞争对手,以及竞争市场就来自于成都,从火锅地域流派,火锅种类,火锅品牌,门店,从业人员,消费群体,甚至相关原料集散物流,再到城市文化特点,成都隐然先于重庆而绝不次之之态势,让重庆业界不免忧桑葱葱,其中种种排他手法不一一唠叨,所以才出现成都有重庆招牌的火锅,而重庆无成都招牌的火锅现象,甚至“重庆老油火锅味道才巴适”,“调味只用香油蒜泥才正宗”,一度成为重庆人对重庆火锅奉为迷之痴癫状态。

在中国,每个人都知道众口难调,个人口感味觉喜好并不能强加他人身上,重庆火锅最突显朝天椒的辣式火锅,讲究的是嘴里辣豁豁,菊花也得同步辣豁豁,就是重庆人心口相颂的“勒个火锅霸道惨咯,硬是巴适,来嘛整起嘛”,对此,北方人,抑或江浙沿海一带的人可就不是人人都能够接受这种催命式死辣味觉,也不是谁都想去感受上下同时“豁豁”的“好吃惨咯,嘿安逸哩”感官刺激,反观成都火锅在表现形式上就丰富多彩,调味的多样性就能受到更多人的接受,这也体现出一个城市对外开放和欢迎的程度。

火锅只是中国人的一种饮食烹饪的方式,要讲火锅起源地,拥有4000年文明史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那么多三足陶鼎,就足以证明火锅起源地乃广汉三星堆。讲近点,就是四川地区家户人家的连锅子,打个啥蘸水,视个人口味轻重,除了泸州小米滩之说,还有自贡盐帮菜一说,自贡盐商富甲一方,盐井上使用的一些牛不中用后才杀了供盐工食用,盐工下力活,平时口味就重,牛杂下水一锅连锅煮了再食用,逐步演化到川式火锅雏形。重庆船工纤夫发明,这就是让人不忍直视的撒谎之言,牛,对于当时中国人来讲,那是什么,是田间劳作的重要生产资料,并不是满足人们口腹之物,还纤夫船工,有牛肉牛杂吃吗?有没有脑子?有没有能正视历史与现实?那个时代人民物质生活十分,而且是可怕的贫乏贫穷,怎么就能大言不惭违背历史事实去杜撰所谓的发源地文化?

话题虽简,但背后突显更多的却是城市内涵,一句话“世界那么大,不单单只有重庆火锅”,跳出地方保护主观思想的怪圈,真的会发现世界原来勒么大,意识形态上不“广大”,哪里能得“千里”来?仍借此与山老表互勉之。


老宝宝5867


我热爱骑行,尤其长途骑过10多个省份。

骑车在成都卡卡角角转,重庆火锅,或打着重庆名头的饭店真的随处可见。即使骑行在川内各地,“渝”字头或重庆字样的招牌同样随处可见,哪怕是最冷落的小巷,冷不丁也会冒出家重庆小面,有种攻城拨寨的气势,叫满川横也行。

但骑车到了重庆,也是卡卡角角的转,几乎没看到“蓉”字头的饭店,“川”字头饭店也难有,更别说成都名号了,大概只有川外、川美和川剧等少量去不掉,或不想去掉的地方才有个“川”字吧,挨四川边上倒是有叫合川、永川的,巴不得改为“合渝”、“永渝”更好,半个月里只在歌乐山顶上看到过一家有成都字样的小餐馆。还有曾经响彻华夏大地的川江号子也没人提了,四川人不好意思提,重庆那边无意改成渝江号子,也就彻底凉凉了。当然了,谁还把重庆那段江面叫川江呢?

在重庆,还能感觉到刻意避免“蓉”字使用,必须叫蓉的话就叫“成” ,如川人叫习惯的厦蓉319国道,在重庆地界标的就是“成厦”。多年的习惯,说个蓉字,一下子反应是成都,但说“成”呢,脑子总要慢一拍两拍的。

而四川周边相邻省,川字头,蓉字头,或直呼成都的各式餐馆不经意间都能看到,有时也能看到“川渝”连在一起,陕西省内从棋盘关到华山一线,沿途不时看到“川渝酒家”、“成渝川菜馆”什么的,在广西东兴倒是见过一家“重庆川菜馆”,觉得应该叫渝菜馆才对,但可能要费点口舌才给外省人说得明白。在江西信丰县街头找了一家成都餐馆坐下来吃饭,一问才知道是重庆人开的,不过在外面那么远的地方碰上了,还是觉得川渝一家亲。

就是在湖北的恩施,湖南的湘西,原与四川接壤的一些县市,也还能看到保持“川”“蜀”字头的路名街名,在咸丰,最著名的大街叫“楚蜀大道”,什么通川大道,利川大道,鄂川街,湘川巷路什么的,如按重庆去川化的执念,现在他们早已既不通川,也不利川了,应改为“通渝”、“利渝”等等才好,但仅让民间去推动还需要时间,尤其官方之间默契一下最好。

成都对重庆耍过小心眼没呢?我看是耍过的,就是当初把崇庆改为崇州。因当时成都人提到重庆时,还得在前面加个“大”字,叫“大重庆”,提到崇庆时,得在前面加个“小”字,叫“小崇庆”,不这样叫生怕大家搞不伸展。不过,同样是成都,骑行界最有号召力的口号就是“走,骑重庆路去!”硬生生把崇州的“重庆路"吆喝成全国最美风景大道。


山山之妖


成渝啥子都要争个高低,除了火锅[捂脸][捂脸]

这个是两地公认的重庆火锅确实比成都火锅好次。

火锅起源确实是在重庆,而且重庆火锅料确实香,牛油用的多。

但是,在商业运作上重庆确实是矮了成都不止一篾片儿。

真正打出来名气的火锅,追根溯源基本都是成都的餐饮公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漆小柒


重庆曾经当过陪都,普天下除了北平谁都不放在眼里,心中始终有个老大梦,又想当西部的老大,心胸狭窄没老大的样,旁边又有个成都在猛跑,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有点棒子的心态,再加上直辖后几任领导级别有点高,更是飘上天,一门心思搞去四川化,川剧改成渝剧川菜改成渝菜,结果是全国人民没反应不捧场,想把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外语学院改成重庆的名字结果喃,四川马上要接回去重庆又害怕了不敢改,闹个大笑话,四川人民敞开胸怀欢迎重庆兄弟,而重庆喃就是怕,成都的李伯清要死要活的要到重庆去发展结果几年就跑回来了,重庆要想发展要想当老大必须认真反思一下,心态很重要,


手机用户55480207666


不知道提问者是哪里人,会有这样的认知。告诉你,重庆火锅基本在成都消失了,德庄秦妈刘一手孔亮等基本都销声匿迹了,相反成都火锅发展越来越好,海底捞小龙坎蜀大侠香天下等,在全国遍地开花,重庆已来了两家海底捞,小龙坎接着很快会进驻,这是市场的选择。





风之力27


我说有些人真的是脸皮比城墙拐拐还厚 啥子原因嘛 简单得很 因为麻辣火锅就是从重庆起源 重庆做的麻辣火锅最好吃 享誉全国 为啥子要改叫成都火锅?你们成都遍地都是重庆火锅 还不是因为打起重庆的招牌 别人看到了 觉得地道会去吃?我们重庆本来就是麻辣火锅第一 为啥子要取个成都火锅的名字 我都奇怪了 还日吗找天找地 居然扯到包容性上面去 我就呵呵了 成都人就一个字 假 随便问成渝两地待过的外地人 别人都说重庆人更好打交道 我们重庆人在外面一般不得乱说成都人啥子 都说川渝一家亲 结果 这么一个问题下的回答 你们这些成都人都不得了了啊 不黑重庆是没得存在感的 我可以说 四川整个省除了成都 都没得这么假 四川其它城市的人跟重庆人都处得很好 就不晓得 你们成都人为啥子这么招人厌 甚至连其它四川人都不喜欢你们成都人 如果单就一个重庆市的人不喜欢成都人可能还能说是偏见 但这么多其他城市的人都不喜欢你们成都人 都要想哈了 那绝对你们自身的问题撒 呵呵 还真把自己当成西南地区的上海人 自己高高在上 哪个你都瞧不起 呵呵呵呵


大花看影视


于成都人而言,只要我觉得你好吃,你就可以被接受,才不会管你是重庆的还是广东的或者是东北的,只要你好吃。

成都人对于饮食美味的追求是超过于服务或者说是环境的。大家有没有在很多的网络短视频平台上面看到一些苍蝇馆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我并不是说苍蝇馆子的服务差,只是他们不会像海底捞或者一些西餐厅一样那么严谨。或者也没有很多大牌火锅店里面的装修精美。苍蝇馆子受欢迎在于它本身的味道更能被成都人所接受,只要你味道美,没有什么饮食健康问题,那么你都是可以被接受的。

很多小的苍蝇馆子每天门前一样能排起长队,收到大家的欢迎。

另外这里说成都到处都是重庆火锅,其实也有很多的成都火锅,只是这些火锅大多没有像重庆那样做成连锁。很多老成都人吃的火锅都不是这些连锁大店铺,都有自己固定的一些小的店铺。被好多当地人带过好几次,真的很幸运了,可以说便宜又美味,哈哈哈。

我喜欢成都人,是因为成都人的包容。在成都各地的菜都能被接受,当然前提是你的菜品符合成都人的口味,只要你好吃,管你是不是成都的呢~

其实我并非成都人,只是一个四川人罢了。


黑鹿咖啡


因为成都人大气,海纳百川。成都不仅有重庆火锅,来成都你还能吃到全国有名的火锅,还能吃到川湘粤菜,日本料理,韩国料理,意大利面等等全国各系,世界各国的餐饮。所以,这是成都GDP排名始终在新一线第一名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