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精彩的名将对决?都使用了哪些战术?

嵩山派左盟主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秦国和六国都有不少名将,今天要说的是秦国名将李信、王翦和楚国名将项燕。

秦始皇要灭楚国,先是派年轻将领李信和蒙恬带领二十万大军攻楚,李信轻敌冒进,被楚国名将项燕打败,结果秦始皇不得不启用老将王翦,最终王翦带领六十万大军又打败项燕,灭掉了楚国。

秦国少壮派名将李信

李信是陕西咸阳人,用现在的话说,人家是帝都皇城根下的人,所以李信年轻时就得到了秦始皇看中。

他早年就带领秦国大军,参与了灭韩国、赵国等行动,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进一步得到秦王信任。

李信年纪轻轻,为什么就成为一代名将,还那么得到秦王信任?这不得不提一提李信在荆轲刺秦王过程中的表现。

秦国灭掉韩国和赵国,秦王又要灭燕国,于是燕太子丹就策划刺杀秦王以阻止秦国灭燕。燕太子丹挑选了刺客荆轲和秦舞阳,让二人伪装成投降秦国,并带着秦王想得到的燕国督亢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然后趁机刺杀秦王。

要说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都不是好鸟,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之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两国交好,往往会把本国的公子送到对方那里做人质,燕太子丹小时候被燕国送到赵国做了人质,秦王嬴政的爸爸公子异人也被秦国送到赵国做人质,所以燕太子丹和秦王嬴政从小就认识,还是好朋友,可谓患难之交。后来燕太子丹又被燕国送到秦国做人质。结果,秦王嬴政想灭了好朋友的国家,燕太子丹想派刺客刺杀了好朋友。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杀人如麻的秦舞阳到了秦国宫殿吓哭了,荆轲独自捧着地图献上,图穷匕见,获得了杀秦王的机会,可是荆轲呢,用华强哥的话说,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荆轲刺杀秦王失败。

于是秦王嬴政大怒,发狠心攻打燕国,派出了少壮派将领李信和老将王翦一起出动,李信这个人比较鸡贼,知道秦王要燕太子丹的人头,就带着大军拼命追击燕太子丹。燕国那边呢,一看燕太子丹惹怒了秦王,很害怕,就舍弃燕太子丹,燕太子丹就跑,李信和燕国的人都在后面追,最后燕国为了平息秦王的愤怒,燕王自己杀了燕太子丹,向秦王献上了燕丹的人头。

然而,秦王发兵攻燕,并不仅仅是为了区区一个燕太子丹,而是灭了燕国,燕王虽然献上了燕丹人头,燕国几年后还是被灭了。李信在追杀燕太子丹和灭燕国过程中,审时度势,投秦王所好,立下大功,得到秦王信任。

然而,年轻人勇则勇矣,却也有个缺点,就是年轻气盛。

秦国占领燕国都城以后,并没有急着把整个燕国灭掉,而是把主力大军调往南边,对付更大的国家楚国。

秦王要灭楚国,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秦王找来李信和王翦这一少一老两个名将,问他们,要灭楚国,出动多少大军可以完成啊?

李信年轻气盛,说二十万足矣,秦王又问王翦,王翦说少于六十万大军拿不下来。

秦王一听,就觉得李信这个人数少,花的钱少,他对王翦说,老将军,你老啦。意思是王翦没了锐气,胆子也小了。

王翦一看秦王不信任自己,就告老还乡,回家养老去了。

于是李信就和秦国另一个名将蒙恬,带领二十万大军去攻打楚国了。

楚国名将项燕。

楚国名将项燕,早年的生平没什么记载,我们只知道他家世世代代是楚国人,算是楚国贵族。

项燕本人,可能知道的人少一点,他有个孙子,却是鼎鼎大名,就算不怎么读历史的也知道,就是一代楚霸王项羽。

项燕有三个儿子,长子就是项羽他爹,英年早逝,项羽是项燕的次子项梁一手带大的,项燕的第三子就是项伯。刘邦参加鸿门宴,项羽的堂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要杀了刘邦,出来为刘邦挡枪的就是项伯,是项羽的三叔,此人收了刘邦的好处,可谓项氏家族的叛徒。

话说李信和蒙恬带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一开始打到河南南边这一片,进展顺利,攻城略地,连胜连捷。没错,当时河南这一片归楚国,原来这一片,包括河南东部和南部以及鲁西南,都是一些小国,秦国和赵国长平之战的时候,两边把全国兵力都投入进去了,于是楚国看着没人管他了,就趁机派兵攻打这一片,灭掉了这些小国,兼并了中原地区不少土地。

李信果然勇猛,一路高歌猛进,在河南打得顺风顺水,可人家楚国也不是吃干饭的,江东子弟岂是好惹的,楚国派名将项燕应敌。

当时李信和蒙恬兵分两路,李信主打河南驻马店地区,蒙恬主打安徽阜阳地区,两个人约定到河南平顶山将大军汇合,结果项燕抓住李信军队要去跟蒙恬汇合的喘息之机,带领大军尾随李信的军队,李信也是,年轻气盛,打了胜仗,就放松了警惕。

结果,项燕带领的楚国大军三天三夜不休息,一直紧紧的跟着李信大军,然后趁李信大军不防备,攻入李信军营,杀死多名秦国将领,大败李信带领的秦军。李信只能带着秦国的残兵剩勇仓皇逃跑了。

秦国老名将王翦。

历史上有战国四大名将一说,也就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两个秦国的,两个赵国的。白起和廉颇是秦赵长平之战的老对手,抛开国力的对比,二位可谓棋逢对手。秦灭赵时,王翦和李牧又成了对手,也可谓棋逢对手,战场上李牧更胜一筹,谋略上,王翦更为老辣。

秦国赢得长平之战,靠的是用反间计诱使赵国以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稳重善于防守的老将廉颇,秦灭赵,一开始王翦对李牧没占到便宜,秦国故技重施,同样用了反间计,诱使赵国替换掉了同样善于防守的主将李牧,最后王翦灭赵成功。

王翦家族可谓秦灭六国的第一功劳家族,王翦本人除了灭韩没有参与,秦灭其他五国时,王翦和儿子王贲都是秦国大军主将,王翦一辈子打了无数胜仗,为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立下了第一等的大功劳。

李信被项燕打败以后,秦王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才打到楚国北方地区,秦国就吃了亏,而楚国南边还有大片的土地,长江两岸还有无数的楚国人,想凭着二十万大军就灭掉地大物博的楚国,秦王有点想当然了。

所以就像当年秦昭王不听白起的,在赵国吃亏了,不得不拉下老脸去请老将白起一样,秦王嬴政也只好跑到王翦老家,去请老将王翦,而且答应王翦的要求,就给你六十万大军。

王翦于是老将出马,带领六十万秦国大军再次出征楚国。

当然,王翦老奸巨猾,他一下子带走了秦国六十万大军,几乎是秦国整个家当,秦王能不起疑心?他和儿子王贲都是秦国大将,立了那么多功劳,所谓功高震主,秦王能放心得下?

所以在出征的过程中,他不断派人向秦王要这要那,一会说给我弄块肥沃的田地,一会说给我弄方大大的池塘,一会说给我盖个大宅子养老,一会说给我的子孙多留点地,一会说打了胜仗多给我点金银财宝啊,总共派了五拨人,要了五次东西。

王翦的部下都觉得这个老头太过分了,仗还没打呢,就要封赏了,老头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王翦说: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

秦王嬴政一看,这个老东西,整天就是想着田啊地钱啊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啊,真是没有什么野心,成不了大气候啊,便打消了对王翦的疑虑,放心让王翦用兵。

于是王翦带领大军来到了楚国边境,跟项燕对上了。

王翦毕竟是老将,不像李信,一上来就是猛攻,他比较稳重。

秦国大军安营扎寨以后,也不进攻,就是让士兵休养生息,操练基本功,甚至于大军一点没有紧张的气氛,秦军在军营里还玩起了投石子的游戏,心情非常放松,这让另一边的楚军充满了疑惑。你不是来攻打我们的吗?怎么不进攻啊?还在军营里玩游戏?你这罐子里卖的什么药?

就这样,王翦带领秦国大军,竟然优哉游哉的跟楚国耗了一年。

其实,王翦能成为一代名将,自有他的道理。从李信的失败那里,他就发现了项燕此人有两下子,善于打运动战,打运动战,自己六十万大军也未必能占到便宜。

一代伟人毛爷爷不是总结过运动战十六字方针:“敌住我扰、敌疲我打、敌进我退、敌退我追。”

项燕打李信,就是利用的

敌退我追,敌疲我打嘛。毛爷爷读史书,肯定读到过项燕打败李信的事例。王翦可不上项燕这个当,所以他采取以静制动的方略来应对项燕,打阵地战,我秦军比你多得多,你项燕对我无可奈何。

而项燕虽然懂得敌驻我扰,可是王翦严令手下大军,不管楚军如何骚扰,就是坚壁不出,不给楚军任何机会,秦军又有人数优势,楚军硬攻等于送死。

终于,一年以后,楚军按奈不住了,开始调动自己前线的军队。王翦抓住楚军失去耐心,心情急躁,军队又调整的空隙,命令六十万大军全线出击,来了个“敌退我打”,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败项燕,给李信报了仇。

至于项燕,好像是被王翦俘虏,最后自杀了。

也有说,一开始项燕没死,可是他又鼓动楚国人反抗秦始皇,最后被王翦再次围困,然后自杀了。一代名将,终于陨落。

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当然,项燕被秦国逼死,项燕的孙子项羽,最后灭掉秦朝,焚烧咸阳宫,为项燕又报了仇。这又是另一码子事了。


西堤君


1.长平之战一开始赵国是廉颇守,后来秦国使用反间计,诱使赵国用赵括代替廉颇。

然后秦国用名将白起主持秦国前线,大战赵括,杀的赵国无还手之力,白起此战活埋四十万赵军。

2.巨鹿之战,秦朝大将章邯,王离,带领四十万大军围剿反秦义军赵国的军队,各路义军人马吓得战战兢兢不敢去救援。

楚霸王项羽,初生牛犊不怕虎,威风凛凛,带领几万人马,破釜沉舟,勇猛向前,以泰山压顶之势,和不怕死的精神,打败章邯二十万大军,威震天下。

一开始各路反秦的诸侯们,都没去帮项羽,反而作壁上观。

当项羽大胜以后,他们吓得跪着去见项羽。

经此一战,项羽成为反秦义军第一人,天下莫敢不从!

3.汉末三国时期,关羽北伐,打到汉水以北的樊城。

樊城守将于禁曹仁,面对关羽的围攻,无还手之力。

关羽借助天时之力,水淹七军。

没想到后方的吴国鲁肃吕蒙却趁人之危,策反关羽大本营的糜芳等人,暗度陈仓,瞒天过海,鸠占鹊巢,霸占了关羽的老窝。

最后关羽兵败麦城。


三叔侃文史


兵贵神速,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虚虚实实,兵者诡道也,诸葛亮独自唱空城。


古武人生


我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的三气周瑜。还有他的空城计。都是充分的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历史第一军事家


小黑vlong


其实我们都被影视剧骗了,古代作战讲的是谋略,没有两方面千军万马看中间俩人单挑的,名将的对决还是停留在指挥上,比如赤壁大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