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引言

近两天会诊病例频繁出现:无诱因出现腿肿、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检查发现D-二聚体升高,下肢超声发现静脉血栓形成,CTPA发现肺栓塞。这里面有老年人、有年轻人,有术后在家休养的中老年人。


每逢长假过后,门诊因胸闷、下肢肿胀就诊的患者会较平时增多,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久坐不动病史。今年情况尤其特殊,由于疫情和隔离的原因,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在家不动,甚至有人在比赛谁的活动步数最少,殊不知,久坐不动本身就会有血栓栓塞风险,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需要提高警惕:


1. 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2. 过去有血栓病史、血栓家族史;

3. 明确的家族性或获得性易栓症,如抗凝蛋白缺陷或抗磷脂综合症;

4. 近期有手术史(尤其是近一个月以内);

5. 近期因急性病(如肺炎、心衰等)住院且有卧床时间超过72小时以上;

6. 恶性肿瘤活动期(最近因恶性肿瘤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等);

7. 妊娠或产褥期的女性。


以上人群,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久坐不动,需要有很好的预防意识和观念。


另一方面,对于因长期久坐不动而出现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也不可掉以轻心,如果出现症状,尽快咨询相关专家,尽早就诊,绝不要因为特殊时期而错失了治疗的机会。


无论如何,建议大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家隔离在家,尽量避免长期久坐,可以每隔1-2个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同时注意适当饮水,促进下肢血液回流,这样会显著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翟振国)




今年的新春年假不寻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各地人民的心,无数医护人员奔赴一线,保卫人民的生命与健康,一次次逆行的背影更是让我们感动和动容。


这个特殊的时刻,又逢春节长假,大家一定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持疫情的防控工作,避免出门,尽可能地宅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


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长假自我隔离虽然可以有效的斩断传染病的传播,然而每逢长假过后,门诊因胸闷、下肢肿胀就诊的患者会较平时增多,他们或是长途旅行,包括长途飞机、长途火车和长途汽车,或是聚会打牌,或是熬夜游戏,总之都有久坐不动病史。今年情况尤其特殊,由于疫情和隔离的原因,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在家一动不动,甚至有人在比赛谁的活动步数最少,殊不知,久坐不动本身就会增加血栓栓塞风险。


如果因为特殊原因需要久坐不动,务必要有很好的血栓预防意识和观念。请您注意检测自己的双腿——如果发现单侧腿肿,小腿肌肉有明显的压痛感,特别是如果还伴有胸闷症状,这往往意味着可能已经引发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致命血栓——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的两种临床表现。


肺栓塞最常见的为肺血栓栓塞症,起病急,死亡率高,一旦发生,其中11%发病1小时内死亡。

肺栓塞75%-90%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久坐引起的静脉血流淤滞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下肢的静脉血回流到心脏需要小腿肌肉的挤压活动来帮忙。当人长时间静坐不动时(例如长时间在电脑前静坐、长时间打麻将或是长途旅行)小腿肌肉收缩活动明显减少,静脉血流速变慢,这时就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这部分血栓有的会自行溶解消失,有的则会脱落,顺着循环进入右心,从而堵塞肺动脉,导致肺栓塞。如果是大块栓子阻塞肺动脉无法给全身组织及时供氧,则相当于窒息,极易引起胸闷、甚至晕厥、猝死现象。


医学上说肺栓塞有典型的三联征: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然而,只有15%的患者会同时出现三联征。而一旦发生肺栓塞,往往非常凶险,临床医生几乎没有时间去抢救患者,就可能引发猝死!因此,肺栓塞又被医学界称为「沉默的杀手」。


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最近一个特殊时期,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老百姓们普遍宅在家里,活动明显减少,而这些正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情况可能引起血栓形成呢?


1)今年大家云拜年,不走亲访友,自我隔离,在家里呆着可能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不动或者长时间坐着打麻将、打扑克、玩游戏等等,这些都是VTE的高危因素,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静坐超过4小时,长血栓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2)不仅如此,长途旅行也是VTE的高危因素,比如长途飞机、长途高铁、长途汽车等。大家应该听过「经济舱综合征」,就是指由于空间狭小,长时间久坐使血液循环相对较慢,血液黏稠度相对较高,容易发生血栓事件;


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3)第三种主要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人受伤之后限制了活动、每天卧床或者固定不动的时间超过3小时如骨折、创伤或者外科手术后的人群。对于老年人来说,有基础疾病或摔倒后卧床静养也是他们久坐久躺的重要原因。而对于孕产妇这一类特殊人群来说,妊娠本身即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还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也需要注意提高警惕:过去有血栓病史、血栓家族史;明确的家族性或获得性易栓症,如抗凝蛋白缺陷或抗磷脂综合症;近期有手术史(尤其是近三个月以内或一个月以内);近期因急性病(如肺炎、心衰等)住院且有卧床时间超过72小时以上;恶性肿瘤活动期(最近因恶性肿瘤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等)等患者都需要高度警惕血栓的形成,有部分患者甚至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提前用药预防血栓形成。

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高危人群、高危因素导致肺栓塞到底有哪些「征兆」呢?如何才能早期正确识别血栓的形成呢?


1)单侧腿肿:肺栓塞的发生中绝大部分血栓都是从腿上过来的,所以我们重要的一条早识别的方法就是看腿。看是否有单侧腿肿。尤其是一条腿比另一条腿肿得厉害的时候,同时伴皮温升高及疼痛,可能提示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这是肺栓塞猝死的一个重要的早期信号。下肢深静脉血栓最特异性的症状就是单侧下肢突然出现肿胀、疼痛,走路时可出现下肢疼痛,严重者甚至不能下地走路,部分人皮肤颜色还会改变如发青紫、暗红等。


需要注意鉴别的是,很多老年人双腿下垂时间长,也容易出现腿肿,但这种腿肿是双侧同时出现的、对称的,一般起身活动或抬高双腿休息后可以自行消失;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腿肿多为单侧腿肿,且小腿肌肉有明显的压痛,休息后仍持续存在。


2)胸闷、胸痛:部分程度较轻的肺栓塞患者因为缺氧会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这种胸闷、胸痛症状一般是持续存在的,部分伴有低热或咯血。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劳累后发作、休息后缓解不同,与胆囊炎等消化道疾病与进食相关也有不同。肺栓塞如果程度较重则可以直接出现晕厥甚至猝死,所以如果有相关呼吸系统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正常情况下,腿上的血栓并不会导致猝死。但很多患者长时间卧床或者静坐后可能起身上了个厕所或躺三五个小时后起来活动了一下,这时血栓可能就会发生脱落,然后沿着血管进入血液循环,所以脱落的血凝块会随着血液的回流顺着腿的静脉血管、到腹部血管、再到心脏,又通过心脏泵血射血到了肺动脉里,产生肺栓塞,就有可能出现猝死。


当然大家也不用过于恐慌,90%以上的肺栓塞只要经过「五早」都不会走到生命危险那一步,这「五早」就是「早评估、早预防、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预防血栓方法有很多:


1)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动起来,在卧室里多走动,避免久坐及久卧,看一会电脑就走一走,每天在家里也要适度运动。


2) 还有一个对我们来说也很简单,就是喝水。喝足够的水是预防血栓非常重要的办法之一,老年人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人来说血液要更加浓、粘、稠,因此多喝水的话可以有效降低血粘度,缓解血稠的情况,降低血栓所带来的危险性。每个人每天的正常饮水量需要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不过心肾功能不全的人不要过量饮水,可能会增加心肾负担而引发其他的疾病。


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总而言之,特殊时期大家隔离在家,建议尽量避免长期久坐,可以每隔1-2个小时站起来活动一下,同时注意适当饮水,促进下肢血液回流,这样会显著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如果有不适症状,大家可以参照上面的方法自我检测,及时发现危险征兆。当然如果观察到自己有单侧腿肿,千万不要按摩、拍打或挤压自己的腿,以免血栓脱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如果已经合并有呼吸困难、咳血、胸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风雨过后总有彩虹,愿大家携手向前,共度难关!


后记


隔离了距离,但隔离不了亲情;待在家里,但并不意味着静止不动。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加强防护,但是没有必要过度恐慌,前方的战士在奋斗,后方医疗系统和卫生防疫系统应该努力完成日常应尽的工作,努力践行自己的职责,那么我们可能就不会失去防治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和救治其他患者的机会,


春天已至,一切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春节之后随着疫情的控制,期待大家都能恢复正常工作,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翟振国)


专家介绍


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翟振国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部副主任;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副组长;擅长呼吸与危重症,急性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和其他肺循环等疾病诊疗。


不出门要做好两件事 防疫情也要防血栓

高倩

医学博士,中日医院主治医师,中日医院PCCM专科毕业生,中日医院院士工作室成员,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成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