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为何如此称呼呢?


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社会分封建制的需要,以表诸侯或贵族之间的等级秩序。中国古代如此,欧洲也是如此。

周代针对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

而在各诸侯国内,再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各自也都有封邑,在封邑中也有统治权,只是受命于诸侯。

《孟子·万章篇》讲述过周代早期分封规矩: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

先秦之后,爵位制度比上述复杂多了,但是秦汉之后封国就渐渐消失了,因为中国的国家制度逐步改造为郡县制了。

以下简介西周一些诸侯的爵位情况: 

  • 虞、 虢二国都是姬姓,公爵。虞是泰伯仲雍之后,虢是文王弟之后。宋是商王之后,也封为公爵。 

  • 鲁、齐、管、蔡、滕、晋等国都是侯爵;

  • 而燕、魏、曹、成及后来的秦等国都是伯爵。

  • 吴、楚、莒是子爵。

  • 许国姜姓,男爵。许是尧四岳之后,因先世有功,武王克商,封其裔于许,即今之许州。

建章君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爵位起源于中国先秦时期。一些邻近国家也纷纷仿效中国。



『』公爵

在中国,从先秦时代就有君主开始赐封公爵。在周朝,公爵和侯爵都是一级爵位,但公爵的地位和待遇要更高一些。

秦、汉朝没有公爵这个爵位,除了汉末的魏公曹操。

魏晋、隋唐宋、明清都有公爵的爵位。

『』侯爵

从先秦时期开始赐封,一直延续到清朝。在五等爵位中位居第二,侯爵的位置超过一品,只有皇亲国戚与极少数功臣才有此殊荣。

“李广难封”中,难封的就是侯。之所以没被封侯,一是因为战功不够;二是因为性格有缺陷。


『』伯爵

从先秦时期开始赐封,一直延续到清朝。伯爵在五等爵中位居三等,伯为长子,这是中国古代立长不立幼的潜规则,

『』子爵

自中国先秦时代赐封,延续到清朝,是五等爵位中的第四等。

日本、朝鲜、越南群起而学之,都有这个爵位。

在欧洲贵族的爵位中,子爵高于男爵,低于伯爵。

『』男爵

男爵在五等爵中位居第五,甲骨文证实,最早的男爵在商朝。秦汉、明不设男爵,唐宋设男爵。

男爵是欧洲各国贵族爵位中的最末一等的爵位。很多国家在男爵以下还有别的世袭称号、职位,但不再属于贵族范畴。


总结:

中国古代按爵位高低分别为:王、公、候、伯、子、男等。

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取消王族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赏军功。

西汉以后,皇族与功臣的封爵,一直延续到清代。


小熙为人人


中国的爵位制度,最早起源于周朝,共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可世袭,且都有对应的封地,其中公爵和侯爵的封地为百里,伯爵的封地为七十里,子爵和男爵的封地为五十里。同时,所有封地均可称国,并在封国行使统治权。

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的推行,爵位不在配有直接的封地,而是以食邑的形式替代。 其后,爵位在每个朝代都或多或少有所调整,但总体仍然是以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为核心,直到清朝灭亡,爵位制度也才宣告结束。

这里,肯定很多人会有疑问,古代的爵位为什么要称之为公、侯、伯、子、男?这究竟有什么含义在里面呢?这里就来给大家详细解答:



首先解释公爵,在古代,公是对一个人非常好的敬辞,一般情况下,只有身份和地位非常突出、或者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人,大家为表示对他的尊敬,就会称之为公。在西周建国初期,由于姜子牙和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姬旦贡献突出,所以被周武王尊称为姜太公和周公。

与此同时,对于尧舜禹、夏商朝的皇室后裔,周武王为表示对他们的尊敬,也称他们为公,主要目的是彰显他们的血统和身份,要比一般诸侯更尊贵。

在这种背景下,等到后来分封爵位时,便有了高于侯爵之上的公爵,而当时获得公爵的国家共有七个,分别是:姜子牙的齐国,商纣王哥哥微子启的宋国、大禹后裔东楼公的杞国、舜帝后裔妫满的陈国、尧帝后代禺阳的祝国、以及黄帝、炎帝后裔的蓟国和焦国。



在公爵之下,就是侯爵,这个比较好理解,在古代,侯是顺从天道而行的意思,所以在夏商周时期,对于天子之外的国家,如果它臣服于天子,就称之为诸侯,寓意替天子守卫国家,也由此延伸出侯爵。

而对于那些不肯臣服天子的国家,则被称之为蛮夷,即不服王化。

至于伯爵和子爵呢?在古代,伯是“长”的意思,也就是一个家之长的意思,而子则是儿子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是指诸侯之子。在夏商周时期,诸侯正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拥有继承父亲爵位的权力,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而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称之为大宗,即伯;其庶子之后裔为小宗,即子。这也是伯爵和子爵的由来。

最后是男爵,又称之为天爵,是国家为嘉奖那些在地方上乐善好施,拥有高尚品德或者受人尊敬人,赏赐他们一定田地,这种人在当时被称之为“男”,即为王任其职,这也是男爵的由来。


我是赵帅锅


公、侯、伯、子、男是周朝的五个封爵等级,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正式封爵。按其地位的高低排列,分别为公侯伯子男。这些封爵是周朝的天子封给臣下的爵位,并且根据爵位的不同所管辖的土地大小也不同。

公爵是第一等爵位,然后依次降低,子爵和男爵级别相同,是最低的一等。《孟子》记载为:“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这就说明周天子的地位是最高的,而公侯伯子男都是周天子分封下的爵位,是周天子的臣子或附庸。

随后,《孟子》一书补充道:“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这就说明了周天子所管辖的疆域最大,达到千里。而公爵、侯爵的封地只有百里,伯爵的封地为七十里,子爵和男爵只有五十里的封地。

史书记载,周王朝建立后,大量分封诸侯国君到四周去建立新的国家,这就是周的分封制度。而分封的原则有三条,

一封周朝王室自己的成员,二封前朝君主的后裔,三封开国的功臣。因为受封者的地位和功勋不同,所以得到的爵位也不同。

不过随着周王朝衰落,诸侯国强盛,礼制开始崩溃。比如齐国君主、晋国君主最初的封国都是侯国,后来都成为了公国。并且,齐国和晋国的疆域都从方圆百里变成了方圆数千里的大国,完全凌驾于周朝天子之上。

再反观周朝天子方面,由于王权衰微,诸侯争霸,周天子实际控制的土地完全收缩回了都城一带。都城以外,便不再是周天子控制的范围。

再看楚国,楚国国君的封爵最初只是“子爵”。楚国国君的祖先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因此周王朝把楚人分封在丹阳。楚国初建时只是一个方圆五十里的子爵国,国君为子爵,地位低下,国力弱小。

可是楚人剽悍,不服周王朝的管辖,不断向南扩张,最终变成了一个方圆数千里的大国,史称“江汉之小国尽亡于楚”,而楚国国君也丢掉子爵封号,直接使用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爵。

周朝的分封制与法兰克王国的采邑制


历史的荒野


首先说明一点,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都是中国爵位,起源于周朝,欧洲的爵位也分五等,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就对照中国爵位,将欧洲爵位也称为“公、侯、伯、子、男”。所以大家不要误认为这些爵位是欧洲,这些爵位都是血统纯正的中国货。

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最先出现于周朝,《孟子万章篇》:“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

而《礼记·王制》中也写道:“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 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不过虽然周朝文献明确记载了当时的爵位分为五等,但今天史学界对于这五等爵位的真实性还尚有争论。目前认为在商代时,侯、伯、子、男五个爵位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公爵则是在周朝确立的。

周代最高的统治者称“王”,也就是周王,周天子,除此以外其他的诸侯分封五等爵位。举几个例子。

公爵国:宋国、虢国

侯爵国:鲁国、燕国、蔡国、卫国、晋国、杨国、薛国、陈国、齐国、朝鲜国

伯爵国:秦国、杞国、毕国、霍国、郕国、曹国、郑国

子爵国:吴国、楚国、邾国、莒国、巴国、耿国、越国

男爵国:许国(已知的唯一一个男爵国)

(春秋初期诸侯国)

到了秦汉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被废除,秦汉两朝施行“二十等爵制”,这二十等爵位由低到高是:

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

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汉朝称“列侯”)

除了上述爵位外,汉朝还恢复了王爵,但是在汉高祖之后,王爵只授予刘姓宗室。

“二十等爵制”到了东汉末年出现变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又进爵魏王,打破了两汉时期非宗室不得封王的传统。

(曹操剧照)

曹丕称帝后,“二十等爵制”被彻底废止,公、侯、伯、子、男等爵位重新恢复。此后这些中国的爵位多有变动,此后又增加了郡王、县王、国公、郡公等爵位,不过这些爵位都是根据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衍生出来的。这里面王、公、侯、伯四等爵位一直很固定,而子爵和男爵则时而废除,时而恢复。

到了明代,爵位只剩下了亲王、郡王、国公、侯、伯五等爵位。其中亲王只授予皇子,郡王一般也是授予宗室,但同样可以授予开国功臣,或者在战乱时授予武将,只是异性王不能世袭郡王爵,等传到第二时代则只能降为公爵传世。

当然也有例外,例如明末抗清英雄郑成功就曾被永历帝受封为潮王,这是一个亲王爵,而郑成功则以“异性不可授亲王”为由坚辞不受。之后永历帝朱由榔改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并且这个爵位在郑成功逝世后传给了儿子郑经,郑经去世后又传给了郑克爽,直到郑克爽投降清朝,延平郡王一爵共传了三代。

明代的爵位等级应该是历朝历代最少的,而到了清代,爵位再度繁多复杂起来。

清代的爵位共有三套系统,分别是:

宗室爵位

功臣爵位

蒙古爵位

单拿功臣爵位来说,清代的功臣爵位等级非常多,不仅恢复子爵和男爵,除了公爵分成三等以外,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每一级都分成三等。男爵以下还有:

轻车都尉(共四等)

骑都尉(共二等)

云骑尉

恩骑尉

这些爵位加起来总共有27等之多,而汉臣一般最高只能封侯(不算八旗汉军,如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等人)。

(曾经匡扶清室的李鸿章生前也不过只是个一等肃毅伯,逝世后才被追封为一等肃毅候)

爵位制度一直持续到民国,民国建立后除了蒙古地方还被允许保留爵位以外,其他爵位一律被废除,爵位制度至此基本结束。


千佛山车神


在先秦时期,天子对有功之臣进行封爵,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按照高低顺序排列!秦朝,商鞅变法后公士至彻侯二十等爵,专门用以赏功。“公、侯、伯子、男”一般为周朝的爵位,其他朝代有所改变!其实,周朝礼仪制度非常讲究,而这五等爵位也包含了不同的含义!根据《白虎通》记载:“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师法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而制定的。

公爵: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公,本意公平正直,也可以理解为正直无私。善于治理百姓,能公正公平的为老百姓做主,就称为公。周朝的公爵只封给前朝的后裔,而周公的封国鲁国也只是侯爵国,周公称公,只限于他本人,不能世袭,其后裔都称侯爵!

侯爵: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该爵位只授与皇亲国戚与极少数功臣。根据《逸周书》记载:“能施仁德于百姓,树立美好声名,凡事顺从天道而行,称为侯。”侯爵朝见天子时,按照礼制,手执信圭。信圭长约七寸像人形,提醒侯爵谨慎行事。

伯爵: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为长之意,立长不立幼的传承规范。根据《逸周书》记载:率领众人顺天时耕作,或治理封地,或以诸侯之长的身份辅佐国君,称为伯。伯爵朝见天子时,要手执躬圭。长约七寸,躬圭顶部呈圆状,有鞠躬不亢的含义。

子爵和男爵:根据《孟子·万章篇》记载:“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按照天子之制,天子拥有土地千里。公侯拥有百里土地,伯爵拥有七十里,子爵和男爵五拥有十里,凡四等。不足五十里土地的,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叫附庸。子爵和男爵其封地、宫室、车旗、衣服、礼仪都是以五为节都一样。子爵信物为谷璧,男爵为蒲璧。


谋士说


公侯伯子男是中国最早实行的爵位制度,类似于我们现在各个单位里的“职称”,它最早来源于《通典·职官·封爵》里的记载:

“黄帝时,方制万里,为万国,各百里。唐虞夏:建国凡五等: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周:公、侯、伯、子、男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周公居摄改制,大其封,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这里,可以看到,从黄帝时就规定了五个等级的“统治面积”,尤其是到了周朝更加完善。

不过关于这五等爵位的争论,到现在依然存在,有学者就认为“殷商根本没有这五等爵位,后来才有。”

咱们今天先撇开这些争论来看看公侯伯子男的意思到底是啥?

首先从最高的“公”开始说起。

公,是一个内涵很复杂的名称,它既可以指辅佐王统治天下的重臣,比如周公、毕公等;

还可以是西周的贵族尊称他们死去的先祖。

还有的贵族也会称呼自己的国君为“公”,比如燕国贵族圉就称燕侯为“公君”。

侯是啥意思呢?

侯,起源比较早,在殷商时期指天子在边境的世袭军事长官,其主要职责为辅佐商王讨伐蛮夷和叛乱。

周朝时也大致是这个作用,有学者认为它指的是会射箭的武士。

不管怎么说,身为“侯”,是要承担责任的—“拱卫王室、从王征伐、抵御蛮夷戎狄入侵。”

伯,是指大伯吗?

伯,含义比较复杂,殷商时它主要指敌国的首领。

西周时,伯一般指贵族中的长幼次序,称“伯”者多指世家大族的嫡长子及宗子。

子,是儿子吗?

子,儿子,后来引申为对一个家族的首领、长子的尊称。在《春秋》中,还有的小国国君也称为子。

男,是男人吗?

男,估计是五爵里最让人捉摸不透的称呼,在甲骨文中,“男”写成“任”,

意思是“任王事”。你把“男”拆开,为一个“力于田”的结构,所以学者称“男”应该是为天子从事农业生产(或监督农业生产)的贵族,地位低而贡赋重。

看完这些,估计小伙伴们已经晕了,晕了就对了,因为公侯伯子男五爵到现在也存在很大争议,学界也没有定论,所以,咱们姑且就把它们看做是贵族功臣的“职称”就好。


宫殿君


传之于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子伯男。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古代爵位制度: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春秋》曰:“会宰周公。”又曰:“公会齐侯、宋公、郑伯、许男、滕子。”又曰:“初献六羽。”《传》曰:“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凡五等。故周爵五等,士三品,文多而实少。《春秋》三等,合伯、子、男为一爵,《春秋》曰:“荆。”《传》曰:“氏不若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凡四等,命曰附庸,三代共之。然则其地列奈何?曰:天子邦圻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附庸字者方三十里,名者方二十里,人氏者方十五里。—-《春秋繁露·爵国》

爵位是尊敬、是认定、可能是世袭,有天爵、人爵。爵也是酒杯(公杯),有鸟的造型。中孚九二: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东周国势已弱,虚的周朝,已进入战国时期;因时间久远,北宫錡问孟子周室是如何班爵禄?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一位,凡五等。」孟子的说法与西周文献及金文中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天子是特权)已有不同。孟子的五等爵包括天子,而合并,子、男为同一等级。天子也是爵位之一,意即天子也是公务员了。这是春秋思想的「新王班爵禄」,所谓的"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了。


子非魚


公、侯、伯、子、男是古典的五等爵位名号,这些名号从诞生开始就这样称谓的,没有什么原因或者道理。这就好比称猪为猪,呼狗为狗一样,天生万物,本无名号,人类观而命之,察而名之,思而号之,故天地万物的名号皆是因人而生,如果没有人,也就没有名号了。公爵是古代人臣功勋能得到的最高爵位,男爵是人臣能得到的最低爵位;先秦各思想家均自成一派,故尊称为“子”,比如儒家的孔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法家的韩非子,但是这些思想家并非是官身子爵。

"与私相背"为公,古人亲亲而爱私,人人都只顾自己家人,这不利于社会发展,因此大家推举无私的贤人来管理大众,并称之为公。人类社会最高的统治者称王,有的称帝,有的称皇帝,帝王之下,身份最尊贵的人就是公了。因此公爵是夏商周时代诸侯国最高的爵位,是秦汉之后人臣功勋生前能得到的最高爵位。公爵之人死后可获得王爵荣耀,王爵在汉朝时成为皇族子弟的专有爵位,非皇族子弟生前不得封王,这一制度被后世继承。

“侯”字,,从人从厂从矢,象张布,矢在其下。箭(矢)向山崖(厂)射去,本义:箭靶;后加上了“人”,有“射侯”之礼,寓意能力高强的男子,引申为有本事的人、又用作爵位名称。夏、商、周三代,封国之君的爵位多数是侯爵,只有王室子弟、圣人之后的封国之君能得到公爵称号,因此分封的国家被称为诸侯国。西周的开国功臣姜太公在灭商之后,以国丈功臣之身,被封在齐国为君,爵位是侯爵。后世的人臣功勋要得公爵十分难,最高也就是万户侯,故唐代诗人有言: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伯的本义是“没有兄长的男子”、“老大”,后来演变成兄弟之间的辈份。古人多兄弟,长兄为伯,次兄为仲,三兄为叔,四兄为季。伯后来成为第三等爵位,等级在公侯之下,不过再后来演变成一方之长,伯有了霸主的含义。秦国是东周的开国功臣,受封为伯爵,后来秦穆公西击戎人,灭国十二,拓地千里,周天子赐秦穆公西方伯称号和天子金鼓,秦穆公成为五霸之一。秦献公时代,秦国出兵替天子教训三晋,周天子赐秦献公西方伯的称号,还赐战服黼黻以示王恩浩荡。

"子"的本义是“婴儿”,后来演变成一种尊称,比如男子,女子;同时子也是商朝王室是国姓,比如商汤本名子汤,商纣王本名子受,宋康王本名子偃。子后来成为第四等爵子,比如南中国的巨无霸楚国,最开始只是子爵;越王勾践,吴王夫差两人虽称王,但是在周王室的册封上,还是子爵。男的本义是在田中下力之人,后来成为第五等爵位, 姜姓许国的国君就是男爵。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大秦铁鹰剑士


曾经听到过一种理论,认为诸侯的“侯”,可能是从“猴”字演变来的。天子就是要镇服住各地的上蹿下跳的猴子们。不过,这理论也没个出处,没头没尾的。

但对于认识五等爵位的起源,还真要从“侯爵”开始。

秦始皇统一六国,设立郡县制。此时,才真正有了现在意义上国家的雏形。而在秦始皇之前,国家有另一个名称——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又被称作天子。但天子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直接的统治这个天下。所以,设计出了一套理论——五服制度,用以别远近。使得天下人能够归附在天子的名义之下。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称作王畿,方圆五百里。

王畿之外的五百里,便是候服。而候服之外,基本上就属于化外之地了。所以,天子能控制的地区也就是千里之地。直接统治的地区也就是五百里。

候服的范围是王畿之外的五百里。其中最靠近王畿的一百里范围是天子封给自己的卿大夫的采邑,再往外的一百里以内,就是男爵的封地。剩余的三百里,是侯爵的封地。

由此可见,男爵领地是介乎于王与侯爵之间的小封地。

那侯爵是怎么来的呢?大体上,人类从十几个人的小群体,到部落,再到部落联盟,之后发展为国家。在部落联盟的整合过程中,从来是强大的族群,征服弱小或不开化的族群。

当人口兴盛向外发展时,一定会有排挤其他族群的生存空间。而派驻到外地的军事据点,就是城。在城外的都是原住民,称为野人。居住在城里的人,实际上就是从王畿派出的军队。

军队不仅有开拓领土的作用,还有监视、刺探情报的作用。古代这样的人,被称作斥候。于是这样的斥候之城中的长官就简化成了后来的侯爵。

侯者,射侯之义,殷周之言侯,犹汉之言持节也。侯非王畿以内之称,因王畿以内自有王师,无所用其为王者斥侯也。而亦非一切畿外有土者之通称,因有土者不必皆得受命建侯。必建藩于王畿之外,而为王者有守土御乱之义,然后称侯。

所以,古代最初出现的只有侯爵。公、伯、子、男,都是在侯爵的基础上,都是从家族辈分中演化出来,以分别侯爵的等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