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的开禧北伐,大好形势,宋军为何兵败?

月光侃历史


宋宁宗时,韩侂胄逐渐掌握了大权。韩侂胄是一个力主抗金的将领,他的主张受到主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本人也对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也对韩侂胄的抗金政策持支持态度。

所谓雄才大略,这个韩侂胄就是那种有雄才无大略的人。开禧二年(1206年),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在没有作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北伐,史称开禧北伐。

朝廷一声令下,宋军纷纷出击,虽然开局的时候热闹的很,一副光复河山,驱除鞑虏的的气象,但是,毕竟南宋方面打的不是一场经过充分准备和算计的仗,而金军也早已得知情报,做了充分防御准备,结果自不待言,以无备进攻有备,进攻势头受阻,渐渐落于下风。

但是镇江副都统制毕再遇却连战皆捷,虽然算是一个好消息,却因势单力孤,终究无法转变败局。金军原本就比宋军更有进攻血性,眼见形势可为,哪有不进攻的道理?于是乘胜分路南下攻宋。

结果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当了汉奸,叛宋降金,割让了关外四郡,金国也投桃报李封吴曦为蜀王。眼高手低的韩侂胄眼见形势逼人,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并不因为他主动求和就放过他,坚持要求斩韩侂胄等主战派人员导致求和无法进行。

开禧三年(1207年),宋朝平定了吴曦之叛,淮南形势逐渐平稳。刚好金朝大将仆散揆又病死在了军中,眼见形势对宋朝有利,正是把握机会大战的好时机,宋廷内主和派却开始阴谋活动,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杨次山等勾结,杀死了韩侂胄。宋朝又一次自断手足屈辱议和,嘉定元年(1208年),宋、金订立嘉定和议。

从北伐过程可以看出,韩侂胄的抗战主张是对的,也得人心,但是主战派有些书生意气,单凭一腔热血就想北伐打败强敌。

自古以来,中原农耕文明要北上打击游牧民族,都必须做足充分准备。一是国库充盈,二是粮秣马匹充足,三是良将武备到位。还有作战方略、目标设计等。韩侂胄空有报国之心,却无此雄才,恰如靖康耻时的李纲,盲目出战,以致徽钦二帝和江山一起陷落,留下千古国耻。

其二,终宋一朝,所谓的主和派其实也就是投降派总是在关键时刻成为猪队友,谋杀、掣肘同僚、良将,错失大好时机,订立屈辱合约,苟活于世。这些都是导致开禧北伐原本出现了一线曙光,却最终成屈辱苟和的重要原因。


谢金澎


在金庸老爷的《射雕英雄传》里韩侂胄以奸臣面目出现。宋史里韩侂胄也是入奸臣传的,但实际上韩侂胄绝非庸碌之辈,在南宋所有宰相里算是最有血气的一个了,而开禧北伐的失败是诸多方面造成的。时机不对,无可用之将。战略失误。这些都说明了韩侂胄能力的欠缺。

1142年,岳飞被杀,绍兴和议达成。1161年,28岁的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南侵被虞允文击败,宋金之间又回复了和平关系。1206年宰相韩侂胄开始北伐。史称开禧北伐。韩侂胄之所以在1142年伐金在于看到当时的金朝内部不不稳,军备松懈。金章宗昏庸无能。外部则是蒙古已经开始崛起。韩侂胄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由于当时军费不足,为此韩侂胄自己还自掏腰包20万贯补充军费。从宋朝自己这方面来说,韩侂胄属于外戚秉政,与宗室赵汝愚争相位。韩侂胄的相位不稳,也有转移矛盾的意思,

这是典型的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见别人黑没看见自己黑。这就说明韩侂胄动机不纯,时机也不对。

但韩侂胄北伐第一招就错了,就是不应该让吴曦去蜀地练兵。吴曦重新返回老根据地不仅没有北伐,而且以川蜀之地投降金朝。大英雄的孙子成了大汉奸。韩侂胄北伐之前首先追封岳飞为鄂王,贬秦桧为缪丑。做好舆论准备。最初打的还算顺手(金朝没有预料到)但金朝回过神来,一顿猛揍南宋被打回原形,于是只能向金朝求和。

金朝议和的前提条件就是韩侂胄的脑袋,南宋对于韩侂胄的脑袋自不足惜。在一番密谋之下,韩侂胄的的脑袋送往,宋金嘉定议和签署。两国境界仍如前;宋以侄事伯父礼事金;增岁币为银帛各三十万;宋纳犒师银三百万两与金。宋朝皇帝,比“隆兴和议”更为屈辱。至此以后宋金都已经是日薄西山了,蒙古已经鹊起了。

之所以说开禧北伐时机不对,就是说有点早了。如果晚三年成功率还是很大的至少不会败,辛弃疾就曾经给韩侂胄上书,说过不能操之过急,但辛弃疾是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而韩侂胄更多地是从政治角度考虑。还有一个原则问题就是战斗素养不行,宋军不善战。南宋军队战斗力堪忧,各路大军连战连败,只有毕再遇连战连捷。但这于事无补。“利器不利”机会再好也白搭。打仗三军主将很重要,但南宋缺将这个问题在开禧北伐中表现的很明显。

不打无准备之仗”韩侂胄是出于“私利”北伐,就是因为准备不够容易失败,而开禧北伐正是很好的证明,宋准备的不够。号称“富足”的南宋居然让宰相自掏腰包。可见南宋的疲敝到了何种地步。韩侂胄说金国民生凋敝,武备不足。这话倒是不错,但韩侂胄只看到了别人没看到自己。他自己的国家还不如金国了,只看敌之短长。未看己之短长。无人可用这也很主要的原因,辛弃疾、陆游当象征和“宣传员”可以,但上战场真的未必。谋定而后动,韩侂胄失败就是必然的了。韩侂胄死后,

宋宁宗对大臣说:“恢复岂非美事,但不量力尔。这个评价很中肯,就是不自量力。

综合来看,就是韩侂胄低估了金国的实力,高看了自己的能力。宋军本身战斗能力差,南宋官场腐败,主和派与主战派内耗不断、韩侂胄准备不足,用人不当,宋宁宗意志薄弱不坚定,“开禧北伐”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开禧北伐失败就三个原因:

第一:韩侂胄用人不当与吴曦叛宋降金;

开禧北伐, 韩侂胄原部署三路进军。西路以吴曦为主将, 准备出汉中攻陕西, 击金兵后背。中路, 以薛叔似为主将, 准备出襄汉进窥西京。东路, 以邓友龙为主将, 准备以两淮兵出山东, 如果三路密切配合, 大有威慑金军, 复中原之势。可惜韩侂胄用非其人, 葬送了北伐的大好形势, 导致金兵反戈一击, 全线崩溃。

东路宋军将领郭倬、李汝翼为了苟全已命, 不惜演出一曲自己相残的丑剧。由于郭倬、李汝翼的卑鄙叛卖行为, 使得“宋军无斗志, 军还, 溃乱不整, 士卒奔散”, 至灵壁, 两军由三万人减至五千人, 遭到惨败。

西线, 吴曦叛宋降金, 更是殃及全局。吴曦叛国,使得金国将位于西边的重兵大量东调,利用宋军分散的弱点,各个击破,宋军大败。后来, 吴曦虽被安丙、李好义、杨巨源等诛杀,并出兵收复汉中四州。但不久,四川宣抚使安丙忌功陷害杨巨源等, 又酿成了自相残杀的惨剧。

韩侂胄在前线用非其才, 同时, 大批有才能的爱国者却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叶适只能建康府, 处于北伐的第二梯队, 辛弃疾虽被召见, 并不意味着他被重用, 韩侂胄把他的职名由集贤殿修撰提为宝谟阁待制, 同时又授予他一个提举佐神观的空名, 不久把他的浙东安抚使也罢了。

第二:宋军素质差,战斗力太烂

自隆兴北伐之后,宋军久无作战,而且将领只是贪图享乐根本就没有心思训练士兵。各路宋军缺乏训练和配合,导致畏敌如虎。开战之初,宋军在民兵配合下实施突袭,还能取得一定的胜利。然而,只要金兵一反击,南宋军事弊端立即暴露出来,最后全线崩贵。

以至于但是南宋大臣程珌就说过:

“一出涂地,不可收拾。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葺治之器,一日而散;百年公私之盖藏,一日而空;百年中原之人心,一日而失矣。”

第三:当时的天气状况差和后勤供应不稳定

《宋会要辑稿》兵九之二十一记载:

“开禧北伐开始以后, “…又值连雨, 器甲烂脱, 弓矢皆尽, 所至水潦横溢, 粮食不继, 军还, 溃乱不整, 士卒多奔散, 至灵壁, 两军所存才五千余人而已”。

很明显, 这一战的惨败, 久雨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攻寿州之战中,“且烈日中人力易疲”久攻不下, 不得不暂时撤围, 退出攻城战斗。在攻唐、邓之战中, 各路大军佐佑民兵鱼贯而进。但自五月二十二日起发后, “大雨几旬, 既取湖阳, 进距唐州南十五里之家河, 阻水不前, 虏兵亦临河。”

这次如果不是洪水所阻, 宋军则可攻其不备, 克取唐、邓二州,可惜天公不作美, 贻误战机。

当时金国虽然内忧外患,但是并不严重到分奔离析的地步,还拥有相当实力。

结语

总之开禧北伐的失败, 韩侂胄应负很大的责任,尤其是用人不当,但是也不能责任全往韩侂胄头上推。那种把北伐失败简单地归罪于北伐动机不正,是仓猝用兵,轻率用兵,那更是似是而非了。


鄜延路节度使李


开禧北伐发生于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组织者为南宋太师、平章军国事韩侂胄。由于缺乏称职将帅、用人不当、叛将降金等因素,开禧北伐失败,韩侂胄被谋杀,宋、金和议。

一、开禧北伐的背景:

宋宁宗(1194——1224在位)时,太师韩侂胄掌握朝政。韩侂胄为北宋名相韩琦之曾孙,颇有建功立业、恢复报国之志,当然不排除可能有思立功以自固的心理。1203年秋冬,宋臣邓友龙出使金国,有人夜半至驿馆叩门求见。来人告诉邓大使金受蒙古攻扰,加之连年饥荒,国势衰弱,民不聊生,宋军若挥师北伐,必然势如摧枯拉朽。邓友龙归国将金情禀告于韩侂胄,并呈上了首倡兴兵北伐的奏折,北伐遂成为南宋君臣议论的焦点。

作为执政者,韩侂胄着手筹备北伐。他一是擢用主张恢复之士,如任用坚定的恢复派辛弃疾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二是扭转政治导向,尊崇抗金英雄,在镇江为韩世忠立庙,追封岳飞为鄂王,以风厉诸将,营造恢复的大气候。

1205年六月,宋宁宗下诏各军秘密做好征战准备,并拿出朝廷封桩库(内藏库)黄金万两以作军需。七月,宁宗拜韩侂胄为平章军国事,总揽军国大权,位在丞相之上。

1206年三月,宋廷任命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为副使,负责西线北伐军务。四月,朝廷追夺秦桧的王爵(死时赠申王),改谥缪丑(原谥忠献)。以郭倪为山东京东招抚使,赵淳、皇甫斌为京西北路招抚使、副使,分路出兵北伐。宋廷将北伐攻金的主力军分布于江淮、四川两翼,准备东、西并进,以期一举成功。

二、开禧北伐简略过程:

1206年四月,郭倪指挥部队渡过淮河,命武义大夫毕再遇(岳飞部将毕进之子)、镇江都统陈孝庆克期进兵。毕再遇攻克金泗州(今江苏盱眙北),陈孝庆攻取虹县(今安徽泗县),江州统制许进收复新息县(今河南息县),光州义军攻克褒信县(今息县东北包信镇)。宋军旗开得胜,形势大好。五月,韩侂胄闻捷,便奏请宋宁宗正式下诏北伐攻金。

孰料北伐诏令一下,宋军战况反而逆转,可谓急转直下。淮北战场,马军司统制田俊迈攻宿州,兵败被俘,郭倪命令诸军撤退。毕再遇力战击退金追兵,退回泗州。西路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泌阳县),亦兵败。川蜀方面,吴曦据蜀通金约降,金人遂无西顾之忧,集中兵力猛攻东线。六月,新任两淮宣抚使丘崈认为泗州孤立难守,遂以保全淮东兵力为由,下令放弃。

十月,金军大举渡淮南下,反攻南宋。战争形势遂由南宋北伐变为金军南侵了。金将纥石烈执中围宋楚州,攻盱眙。十一月,金将完颜匡破宋枣阳、光化、随州,围襄阳。金大帅仆散揆率军渡淮,破安丰军(今安徽寿县),攻合肥。十二月,仆散揆攻和州,部将中箭死,遂转攻六合,破真州(江苏今仪征市),进逼江岸。宋帅郭倪弃守扬州,毕再遇自楚州(今江苏淮安市)南下,解六合围。年底,吴曦降金,被封蜀王;宋宣抚使程松离陕东逃。仆散揆退屯下蔡(今安徽凤台县),遣使与宋议和。西线吴曦叛国降金,东线丘崈主和不战,北伐遭到严重破坏,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了。

1207年正月,吴曦以关外阶、成、和、凤(分别治今甘肃武都、成县、西和、凤县东北)四州予金。韩侂胄罢免丘崈,改命张岩督视江淮兵马;韩侂胄拿出家财二十万补助军需,遣使赴开封同金朝谈判。一个月后,蜀将杀吴曦,宋复取四州,淮南局势渐告平稳。不久,金大帅仆散揆病逝于下蔡军中;完颜匡久围襄阳,因军中流行疾疫而撤军。四月,宋、金议和。宋廷急于求和,十一月,宋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韩侂胄曾反对立杨为后,杨遂怀恨在心)合谋发动政变,杀害韩侂胄,宋金双方遂罢兵约和。1208年三月,宋、金嘉定和议成立,改叔侄为伯侄之国,增岁币三百万,函韩侂胄之首级以赎淮南之地。开禧北伐悲惨收场。

三、开禧北伐失败主要原因:

1.军事准备不充分,将帅乏人。韩侂胄出师北伐,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是充分的,但军事将领的准备却很不足。辛弃疾虽然忠勇,奈何已是六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不复当年万马军中生擒叛将的雄风。韩侂胄倒是相中了几个将才,可人家推托不受命。作战没有优秀统帅,自然便失去了制胜的筹码。

2.将帅平庸,难堪大任。南宋将帅中,坚定的恢复派并不多,多数厌战持主和,且平庸无能。田俊迈攻宿州失利且被俘,直接导致淮北战场崩溃。皇甫斌攻金唐州失败;江州都统制王大节率军攻打蔡州,兵败溃散,大挫军威和士气。北伐诸将中,唯毕再遇屡屡克捷,大放异彩;然一中级将领,局部频胜,却无补于大局。何必太重资历,不用智勇兼备的名将毕再遇为帅呢。

3.用人失察,任将失当。宋军淮北受挫,局势崩坏,韩侂胄任命丘崈接任两淮宣抚使,希冀他能顶住金军的攻势,稳住东线局面。丘崈是个主和投降派,上任伊始,立马放弃刚刚占领的泗州,退守盱眙。宋军退守,金军分九道进兵南下,战争形势由宋军的北伐变为金军的南侵了。金人秘密派人同丘崈沟通谈和,丘崈遂多次遣使与金讲和,暂行停战。前线主将无视朝廷,背地里同敌军暗送秋波并私自停战,真是咄咄怪事。

川蜀将领杀死叛将吴曦后,金军败退,韩侂胄任命安丙为四川宣抚副使。部将请求乘胜进取秦陇,以牵制侵淮金军,安丙不许,军中士气大受挫折,大散关又被金军夺去。用人不当,如程松、吴曦、丘崈、安丙之流,是韩侂胄一大失误。

4.出现叛国通敌并降敌的叛将,葬送了开禧北伐。川陕为开禧北伐的西线主力,吴曦为西线主将之一。吴曦本有非常辉煌的家史,伯祖父吴玠、祖父吴璘皆为南宋初抗金名将,数次击退金军的猛攻,为南宋守住了川陕,稳固了西线。而吴曦却有辱祖上,阴蓄异志,暗通敌国,遣使献关外四州于金,求封蜀王。吴曦通敌卖国,在金人的指令下按兵不动,金军遂无西顾之忧,得以放心大胆地集中兵力到东线作战。韩侂胄日夜盼望川蜀进兵以策应东线,多次催促,吴曦根本不加理睬。金军攻破和尚原(今陕西宝鸡市西南,与大散关同为控扼川、陕交通要地),守将王喜力战,吴曦下令撤退,宋军败溃。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市)都统制毌丘思领重兵守关,金军抵关,吴曦下令撤防,毌丘思孤军不敌,金军陷关。吴曦叛宋降金,西线不战而降,使宋军伐金部署遭到严重破坏。

韩侂胄执政前后十三年,反道学,贬秦桧,发动北伐战争,虽然由于用人不当,遭到叛将与投降派的破坏而失败,但在政治上、思想上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韩侂胄大力反朱熹,长期遭到孔孟程朱门徒的咒骂,元代儒生修《宋史》,将韩侂胄列入《奸臣传》,辱骂其“奸恶”。这段被歪曲的历史,应该恢复其本来面目,还韩侂胄以公道。



风光艺境


南宋的开禧北伐,大好形势,宋军为何兵败?其实形式并不是很好,甚至有许多学者认为“开禧北伐”是一场开始就注定失败的战争。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

1、军事没准备妥当就仓促的开始

2、韩侂胄用人指挥不当

3、求和派的阻挠

4、宋朝将领吴曦叛变

5、在金朝的北方汉人适应了安定的生活,不思皈依南宋

先让我们看下开禧北伐的过程

1206年夏季,宋朝大臣韩侂胄认为出兵北伐的最后时机已经成熟。辅佐他的制置使叶适(1150—1223年)是著名的学者,被委任起草一份伐金诏书,叶适却以反对兴兵为由拒绝了,结果被贬斥到一个州去做官。取代他的李壁,是韩侂胄的追随者,也是主战派成员之一。他起草的伐金诏书于1206年6月14日颁布后,在宋朝各地广为流传。六天以后,宋帝正式宣告北伐战争开始,举行了庄重的祭告天地、祖先、社稷的仪式,这个仪式一旦举行,战争便已无法挽回。与此同时,金朝明白战争势在必行,他们也按照通常的惯例,动员全体军队,举行隆重的仪式,向祖先和神灵告称1165年和议现状已被破坏,他们将出师应战。

  宋朝的这份伐金诏书被全文保存下来,其内容是表达对金统治的愤慨,声讨金朝的罪行。它断言金朝因作恶多端和无能,已经失去了上天的护佑,因而也就失去了统治他们国家的合法资格。诏书还强调,他们坚信金朝统治下的汉人能够起来反抗女真人并且站在宋朝一边。

  宋军部署在最重要的前线即淮河一线的总兵力达16万人。这个数字看来是可信的。金军于1206年12月动员来防御宋军的兵力,从东到西,包括驻陕西与宋富饶的四川接壤地区的军队,总数为13.5万人。表面上,战争开始时,宋军在人数上要比对手略占优势。但很快就可看出,宋朝在这场战争中注定是失败者。的确,宋军能够夺下淮河北岸的边境城镇泗州,但这算不上什么伟大胜利,因为这个城镇就像一个曾亲历其地的宋人所记载的那样,仅靠一道低矮的泥墙防护,根本无法防守。宋朝又企图派兵攻取金的战略要地湖北北部的唐、邓二州,但可悲地遭到失败。

  不过,数万宋兵的溃散也部分地归因气候。多日来连续的大雨,冲垮了不得不在野外露营的士兵们的帐篷。给养无法及时到达,将士们为饥饿所困。军马所需的干草也变湿腐败。当时的宋朝史料也承认,宋朝对于这场战争组织混乱,领导无能。而在金朝一方,1206年秋,金兵已深入到宋的领土,对宋的大量城镇展开了围攻,他们还向西进军,占领了宋在陕西南部的几个军事要塞。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我与春风共踏青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我来回答。

开禧北伐是发生在南宋的一次伐金朝战争,战争的最后是由南宋战败为结局,南宋在开始北伐之前就已经有过两次北伐,开禧北伐前两次北伐相比胜率是很小的。

开禧北伐之前南宋已经有了两次失败的北伐,经过这两次北伐,南宋的实力被削弱,南宋每年都要向金国付一大笔钱,南宋和金国的关系也变得不平等起来,宋宁宗对于南宋受到的屈辱非常不满,支持宋朝首相的北伐策略。

宋朝有利,当时天下的局势已经变得迷离起来,蒙古崛起,并且与金国常年征战,金国外患问题不断,由于金国和蒙古的交战,使得南宋得以喘息,而且常年的征战使得金国国力下降,战斗力削弱。

这时的金国朝廷内也不稳定,金国君主沉迷与酒色之中,荒废朝政,这对宋朝来说是个机会,由于金国国君的无能,导致朝廷内内讧不断,大臣们不能团结一致,金国饥荒不断,国库空虚,百姓民不聊生,开禧北伐就这样产生。

由于这场北伐是南宋人们期待已久,又得到许多大臣们的支持,皇帝也是非常支持这场北伐,金国又忙于和北方部落交战,南宋士气高涨,开始时取得了一些胜绩。

宋朝不利,这场北伐准备不充分,南宋认为这场北伐是有利的,他们把部分希望寄托在北方的汉人上,他们希望北方汉人响应,然后夹击金国,但是随着南宋两次北伐的失败,北方汉人最开始积极响应,但是北伐失败后,他们自然是金国报复的对象,开禧北伐距离上一次北伐已经六十多年,大多数汉人都已经去世,一些支持南宋的人都已经投靠过来了,剩下的自然不会响应南宋,甚至有些北方汉人生在金国,认为自己就是金国人,加入金国一起对抗南宋。

南宋的军队由于拥有了几十年的和平,疏于训练,战斗力大幅度下降,而这时的金国因为常年的征战,大批士兵留在了战场,剩下的全是精锐,同时金国的将领们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在策略上很少会有失误,而这时的南宋,没有名将,由于岳飞等名将的离世,多少名将都已经去世,而这时的南宋无论是在军队上,还是将领上,都不是金国的对手。

将领反叛,四川节度使吴曦投降金国,同时他的手里拥有着7万士兵,四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宋朝也在四川设下防线,但是随着将领的叛乱,导致宋军西线全面崩溃。

官员的腐败,使得宋军得到不到补给,连续的大雨使得宋军的帐篷被冲散,而补给有没有及时到来,粮草也的不到补给,贪腐严重,宋军的失败是领导的无能,将领的无用,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自从靖康之耻之后,宋朝偏安于一隅,在金朝的淫威之下开启了瑟瑟发抖的南宋生涯。题主所说的开禧北伐,大好形势却战败,对于此论点不敢苟同。所谓的大好形势,只是在皇权淫威之下的舆论风向而已,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是经济实力,尊严是靠拳头打出来的,显然南宋的花拳绣腿并不行。

在南宋宁宗时期,宰相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对一直以来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想要干件光宗耀祖的大事儿,于是也强烈的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开战之前,就有一些有识之士在分析形势之后,提出此时进行战争对宋朝不利,认为这场战争几无胜算。然而反对的声音立即被韩侂胄镇压下去。

开禧二年,身兼军机大臣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宋军全面出击,多点开花然而金兵事先收到了消息,做好了应对之策,宋军的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只有镇江副都统制毕再遇连战皆捷,但也无法逆转败局。韩侂胄想通过吴曦在四川战场挽回败局,但陕西河东招讨使吴曦却早已在四川暗通金兵,叛变称王。这场战争于第二年以宋朝战败而结束。

开禧三年(1207年),吴曦叛乱被平定,淮南形势也渐平稳,金大将仆散揆又病死军中,形势对南宋有利。看到良机的到来,韩侂胄想提兵再战,一举推到金朝这个作威作福的小崽子。但宋廷内主和派开始阴谋活动,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杨次山等勾结,杀死韩侂胄,宋、金罢兵议和。


姑臧山鹰


北伐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个方面,一南宋王朝常年积贫积弱,国力太弱,不够强大,重文轻武。二韩侂胄未做好军事准备,急功近利,个人动机明显,想以此来巩固自身地位。三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意见不统一。四将帅无能,临阵倒戈。五战术漏洞太多,在军事才能上面韩侂胄选拔人才失败。开禧年的北伐失败,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加速了南宋朝廷的衰落和灭亡。

下面我来说一下北伐的具体经过:

南宋宁宗朝时首相韩侂胄主持的北伐金朝的战争。宋宁宗时,韩侂胄渐掌大权,力主抗金,得到著名的抗战派辛弃疾、陆游、叶适等人的支持。宋宁宗对南宋的屈辱地位不满,也支持韩侂胄的抗金政策。

开禧二年(1206),身任平章军国事的韩侂胄未作充分准备,便贸然发动北伐。宋军纷纷出击,山东京东招抚使郭倪派兵攻宿州(今属安徽)、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李爽率部攻寿州(今安徽凤台)、江陵府(今属湖北),副都统制皇甫斌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江州(今江西九江),都统制王大节攻蔡州(今河南汝南)。然金军方面早有准备,故上述宋军进攻皆以失败告终,只有镇江副都统制毕再遇连战皆捷,但也无法转变败局。金军乘胜分路南下。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割让关外四郡,金封吴曦为蜀王。面临这种不利局势,韩侂胄只好向金朝求和,但因金人提出要斩韩侂胄等人而未果。开禧三年(1207),吴曦之叛被平定,淮南形势也渐平稳,金大将仆散揆又病死军中,形势对宋有利。但宋廷内主和派开始阴谋活动,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杨次山等勾结,杀死韩侂胄,宋、金罢兵议和。嘉定元年(1208),宋、金订立嘉定和议。


老家伊滨的


开禧北伐的结果是南宋惨败,最后与金签订屈辱的嘉定和议,但南宋为什么失败,并败得那么惨,人们将失败之咎归于韩侂(tuō)胄北伐的动机不正,条件未备。我认为这种认识未免过于主观推导而未做深入细致的探讨,开禧北伐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一、韩侂胄用人不当与吴曦叛宋降金。

开禧北伐,韩侂胄原部署三路进军。西路以吴曦为主将,准备出汉中攻陕西,击金兵后背,中路,以薛叔似为主将,准备出襄汉进窥西京。东路,以邓友龙为主将,准备以两淮兵出山东,如果三路密切配合,大有威慑金军,复中原之势。可惜韩侂胄用非其人,葬送了北伐的大好形势,导致金兵反戈一击,全线崩溃。

东路,战初南宋军队与当地民兵一起攻克淮泗不少城镇,“五月初四日,钟离县民兵统领曹智通、衡道、许达复灵壁县。五月二十一日,虏出骑三千来攻。其夜,(郭)倬、(李)汝翼、(田 )俊迈率军退屯蕲州,至西流村复为虏邀击,多所杀伤,……倬等战不利,兵多死,是晚,倬、汝翼受虏伪书,使人执俊迈送虏军,虏既得迈,即鸣金收兵北归。倬、汝翼引众南还。”

东路宋军将领郭倬、李汝翼为了苟全已命,不惜演出一曲自己相残的丑剧。由于郭倬、李汝翼的卑鄙叛卖行为,使得“宋军无斗志,军还,溃乱不整,士卒奔散”,至灵壁,两军由三万人减至五千人,遭到惨败。

东线师出无功,大出韩侂胄的意外。六月,罢去东线主将邓友龙,但又以一贯反对北伐的投降派丘崈代之,这无异于抱薪救火。丘崈是个地地道道的投降派。在韩侂胄准备北伐时丘崈就坚决反对,他说:

“中原沦陷且百年,在我国不可一日而忘也,然兵凶战危,若首倡非常之举,兵交胜负未也知也,则首事之祸,其谁任之。此必有夸大贪进之人,攘臂以侥幸万一,宜亟拒绝,不然,必误国”丘崈畏金如虎,好一副投降派的嘴脸,开禧二年(1206年)十一月,战场稍一失利,丘崈就遣忠训郎林拱持书帛赴金向仆散揆求和。十二月,丘崈复遣陈壁奉书诣揆求和。

不过,人们为了将北伐失败之责全归之于韩侂胄,于是说丘崈持书帛赴金求和,是受韩侂胄派遣和指使的。这种认为并不是事实。丘崈遣使求和,是他自己擅自行动的,并非受韩侂胄指使。《宋史丘崈传》记载,“金仆散揆欲罢兵,有韩元靖者,自谓琦五世孙,崈诘所以来之故,元靖曰:两朝交兵,北朝皆谓出韩太师意,今相州宗族墓坟皆不可保,故来依太师尔。崈使毕其说,始露讲解意,崈使人护送北归,俾扣其实。”于是,丘崈连续派林拱,李壁赴金求和。后来,韩侂胄得知此事,大怒,“罢崈,以知枢密院事张严代之”。只是后来韩侂胄在投降派的包围之下,发生动摇,方派方信孺使金,又派林拱使金议和,但这已是开禧三年的事了。

西线,吴曦叛宋降金,更是殃及全局。吴曦乃抗金名将吴玲之孙,吴挺之子。战前,被韩侂胄委以西线北伐主帅的重任。韩侂胄指望他率军出汉中,击金兵后背,配合两淮作战。但哪知吴曦与金人早已暗中勾结。金许曦为蜀王,并致书吴曦曰:“若按兵闭境,不为异同,使我师并力巢穴,而无西顾之忧,则全蜀之地素有之,当加册封,一依皇统册构故事。更能顺流东下 ,助为犄角,则旌麾所指尽以相付。”吴曦受金之诱降,献关外之地,撤退宋军。开禧三年( 1207年)正月,他干脆在兴都称蜀王,对金称臣,这样原部署的三路北伐就只剩下两路了,完全打乱了既定的战略部署。金将位于西边的重兵大量东调,利用宋军分散的弱点,各个击破,宋军大败。后来,吴曦虽被安丙、李好义、杨巨源等诛杀,并出兵收复汉中四州。但不久,四川宣抚使安丙忌功陷害杨巨源等,又酿成了自相残杀的惨剧。随着北伐的中枢控制者韩侂胄被史弥远一伙谋杀,北伐的败局终于无法挽回了。

韩侂胄在前线用非其才,同时大批有才能的爱国者却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叶适只能建康府,处于北伐的第二梯队,辛弃疾虽被召见,并不意味着他被重用,韩侂胄把他的职名由集贤殿修撰提为宝谟阁待制,同时又授予他一个提举佐神观的空名,不久把他的浙东安抚使也罢了。嘉泰四年(1204年),辛弃疾又任知镇江府,任不满一年,各项措施方启,又被内调,辛弃疾还未启步赴任,宋朝言官弹奏辛弃疾有“贪财好色淫财聚敛"诸罪状,把他罢官归乡。

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本想一举取胜,怎奈奸臣当道,投降派当权,其所用之人也阴怀险毒,战事方兴,内祸丛生, 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二、宋军素子差

宋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之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尤其是加强军权的控制,强干弱支,兵将分离,士卒缺乏训练,素质极差。这是自北宋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南宋张浚被罚时的一支军队,按编制应是两万人,但因严重缺额和不能作战仅能供役的士兵之外,能作战的士兵不过六七百人,从此可见宋代军指之弊。

战初,宋军在民兵配合下实施突袭,还能取得一定的胜利,然而,只要金兵一反击,南宋军事弊端立即暴露出来,最后全线崩溃。南宋军队素质差,这是历史原因,尽管韩侂胄积极备战,但这几百年积累的弊端不是他一时所能消除的。正是由于军队素质差,战斗力弱,才使得宋一代积弱状况逐步加深。所以,北伐的失败之咎不能一股脑的记在韩侂胄的账上。

三、当时的天气状况和后勤供应影响

《宋会要辑稿》兵九之二十一记载:“开禧北伐开始以后,又值连雨,器甲烂脱,弓矢皆尽,所至水潦横溢,粮食不继,军还溃乱不整,士卒多奔散,至灵壁,两军所存才五千余人而已”

很明显,这一战的惨败,久雨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攻寿州之战中,“且烈日中人力易疲”久攻不下,不得不暂时撤围,退出攻城战斗。在攻唐、邓之战中,各路大军佐佑民兵鱼贯而进,但自五月二十二日发起后,“大雨几旬,既取湖阳,进距唐州南十五里之家河,阻水不前,虏兵亦临河。”这次如果不是大水所阻,宋军则可攻其不备,克取唐、邓二州,只可惜天不作美,贻误战机。

总之,开禧北伐失败的原因,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开禧北伐的失败,韩侂胄应负一定的责任,尤其是用人不当,但不能全归于韩侂胄。那种把北伐失败简单地归罪于北伐动机不正,是仓促用兵,轻率用兵,那更是似是而非了。


参考文献:

· 《宋史》

· 《金史》


侃侃谈古今


开禧北伐是宋宁宗一朝的战事,对于这场北伐战役,说的好听点是北伐,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吹牛皮。

北伐前期,南宋臣民牛皮吹得震天响,似乎真的能够以犁庭扫穴的姿态一举荡平金国铁骑。

结果,雷声够大,雨点也够小,到头来签订了更加不平等的和议,倒贴的更多的钱财。

所谓的开禧北伐,可谓是得不偿失。

开禧北伐的背景发生在隆兴议和之后,这期间,宋金长达四十多年未经战事,而北方的蒙古部落逐渐强大,金国在北部边塞疲于奔命,内部又叛乱不断,刚刚登上帝位的宋宁宗可谓是满腔热血,不碰南墙心不死。

宁宗朝前期,权臣韩侂胄掌控朝廷,集军政、朝堂大全于一身,朝廷文武大权集于一身,对于北伐战事而言,事归一统最好不过。

只不过,宋金长达40多年未经战事,军队的战斗力滑坡严重,以至于到了后期在面对金国铁骑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还手余地。


开禧元年,七月。

南宋在荆湖、淮西、淮东三地积极防御,北伐大军则陆陆续续准备开拔战场。

开战初期,为了能够积极调动全民北伐的积极性,朝廷为韩世忠建庙祭祀,追封被冤杀的岳飞为鄂王,削夺秦桧王爵,重定谥号为“缪丑”。

这个政治信号的发出,南宋臣民无不拍手称快,人们的斗志在一瞬间高涨。

可战争从来都不是儿戏,长时间的停战,南宋军队战斗力比起南宋初年压根不是一个段位,青铜选手更是层出不穷。

更为可怕的是,这些青铜选手还是统兵大将,这种局面安能不败。

开禧二年,五月。

南宋三路大军正式兴兵北伐:

  • 西路大军:从四川战区出发,威逼陕西

  • 中路大军:从荆湖战区出发,威逼开封

  • 东路大军:从两淮战区出发,威逼徐州、亳州

值得注意的是,在战争的初期,无论是中路大军,还是东路大军都进攻的异常顺利。东路大军统帅郭倪下令两路分进,顺利将金国大军主力吸引至淮河一线寿春据点,南宋大军顺利攻破泗州。

中路大军也是两翼进军,顺利攻破新息、内乡,预计慢慢图谋开封。

南宋北伐大军进展的顺利,不仅让在临安城中的帝王宁宗颇为欣慰,就连前线战场上的各部将也都放松了警惕。

金国本来忙于北部边疆和内部平叛,南宋大军猝不及防的进攻,迅速打乱了金兵的计划。好在金国的反应速度极快,如今最为合适的办法便是迅速在开封外围建立防线,只要以开封为中心的中原核心政权无事,南宋军队尚不能对金国铁骑造成威胁。

一时间,金国大军以开封为中心,在大名府、洛阳、许州、归德四州建立起了完善的防御战线,一次拱卫核心政权重心开封。

金国大军迅速集结之后,东路大军先行分兵进攻宿州受阻,无奈撤兵。宿州城的金兵趁势疯狂追击,东路大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

中路大军也受阻于许州一带,西路大军更可怕,西路大军统帅吴曦直接出让陈州、阶州、和州、凤州四州土地给与金国,而他自己自称蜀王。

这次的开禧北伐,南宋权臣韩侂胄被杀,首级成为了南宋请和的砝码。

嘉定元年,宋金签订“嘉定和议”,百姓再一次为了南宋帝王的疯狂举动,悲情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