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的歌曲没有十多年以前的好听了?

胖脸帅


今天看到这个话题,忽然想起人生当歌的情怀来,所以也不怕80、90、00后们嘲笑,驻足留言,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因为我们毕竟也年青过。

说现在的歌没有十多年前的歌好听,我不知这种说法从何处来,是提问者个人感觉还是经过大数据抽样调查?

其实按过去的说法是十二年一个轮回就存在代沟,现在又有说五六年就存在"代沟",从这个意义及角度说,现在的歌没有十多年前的歌好听,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问题是判断歌好听不听,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个因代而异因人而异的事。当然有人拿流行歌曲月、天榜单说事,可还是有人并不这样看,依然坚持说他爱听爱唱的就是好歌。

这使我想起我的前辈,他们爱听《志愿军军歌》《生产队开大会》《读毛主席的书》《社会主义好》。还有我们这辈一一八十年代的年青人,爱听的《年青的朋友来相会》《我的中国心》《故乡的云》等。这些歌别说80、90、连00后都会觉的不好听,这就是代沟作祟。

其实对于听歌唱歌我是很"外"的,因五音不全如赵丽蓉小品台词所说是个"跟不上趟"的歌盲。好在年前某智能音箱使我找到了从前,同时也同90、00后一样在这个春节里喜欢听起流行歌来,但绝没有追星族星迷们的狂热。比如表现亲情感染力强的陆树铭《一壶老酒》、大平《孝敬爹和妈》、汤朝《妈妈我想你》,甚至祈隆《又见山里红》嫣然《梅花泪》。以及当下比较励志应景,并被广大青年喜爱且广泛改编的《沙漠骆驼》一一这首歌正能量滿满,经过各行业改编很有现实意义。

就像看多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有视觉疲劳审美疲劳一样,大家要求都高大上,所以觉得一年比一年办得差了档次。同样对歌曲创作说没有十多年前的歌好听大抵也如此,其实真实情况好像并不是这样,问题可能是你真没有发觉吧?!

最后说说对于听歌的感悟:一首好歌闲来用心听用心品,即使听不懂也无妨,它是一定会愉悦你心情的一一有歌的生活真好!


进击之鹰


其实,每个年代的好歌烂歌比例都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好歌烂歌会混在一起发出来,在「变老」的过程中,烂歌都被淘汰了而已。这就会让很多人产生一种「新歌垃圾多,老歌都好听」的错觉——老歌里面,你不知道的烂歌可多了去了。


但为什么新写出来的好歌却得不到听众的好评呢?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人的审美会定型。


欧美早有相关研究,流行音乐产业的主力消费群体是 Teenagers(十几岁的年轻人),这些人是流行音乐最主要的听众群。而且大部分人群(非文艺专业人士)年轻时的音乐品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审美偏好。


我们先来想想十几岁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十多岁时开始青春期,家庭、学校、社会关系进入了一个比较微妙的阶段,所以人通常会把情感和对未来的向往寄托在一些文艺作品当中。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的世界观尚在形成当中,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此外,十几岁的年轻人生活方式相对固定(都在上学),有一些自由时间(但都很碎片化)和零花钱(不太多),非常适合流行音乐这种消费门槛不高、欣赏方式便捷灵活的娱乐方式。


人到了二十多岁就会开始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毕业、深造、找工作、组建家庭等等。与此同时,他们的世界观也逐渐稳固,不会像青少年时期那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的娱乐时间比原来少了,但消费能力又有了提升,所以二十多岁的人娱乐休闲的选择非常多,比如看电影、旅游、摄影、购物等等,花在音乐上的时间和精力会大大减少。


听音乐,或者说审美,是一种需要投入时间精力的精神活动。假如你不再花费时间欣赏、感受新的音乐,你自然也无法理解新的音乐类型与风格。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中外皆是),十几岁通常会是他们这辈子里花最多时间听歌并且听得最认真的阶段。假如不是从事音乐相关的工作,需要时刻关注新的流行音乐的话,他们的流行音乐的审美也会渐渐固化在他们年轻时喜欢的那些音乐类型中。也就是所谓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歌」。


而当新的音乐类型(或者说,审美原则)逐渐开始被文艺界专业人士接纳(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社会的审美)时,社会的主流才会逐渐认可他们。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流行音乐在刚出现时都会遭到社会主流的批评与非议,中老年人听不惯年轻人喜欢的歌,这实在是太正常了。像最早的邓丽君、李谷一、崔健、罗大佑,到后来的齐秦、王菲、周杰伦,包括国外的 Beatles、Michael Jackson、Eminem、Lady Gaga 等,都是刚出来时主流舆论一堆批评,但年轻人又都特别喜欢,两方吵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等热乎劲儿过去了再翻出来听听,发觉都挺好听的,都是流行音乐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只要音乐好,不论之前受到多少非议,时间会证明你的价值。


当然,对于普通听众而言,面对一大堆新歌却分辨不出来谁好谁坏时,千万不要有负担(毕竟这不是你们的专业)。而对于一些业界、专家一致好评的歌但你怎么也喜欢不起来时,你也不用沮丧——审美本来就是很个人的事。你又不在音乐行业工作,干嘛非要强行改变自己的口味呢?


不过,你越早跳出自己固化了的口味、跳出自己的审美舒适区,就能越早发现新的领域的美,得到更多的享受。


邓柯


因为现在的所谓“歌曲”,普遍缺乏优美动听的旋律!

因此,远不如十多年以前的歌曲好听!

十多年以前的歌曲之所以优美动,其根本原因完全在于歌曲普遍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

人所共知,歌曲一般有“歌词”与“曲(乐谱)”两部分构成。

抽去了“曲(乐谱)”的“歌曲”,剩下的只有单纯的“歌词”。

而“歌词”除了具有文字联想意义上的优美之外,只有“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音量的强弱,是没有什么“好听”与“不好听”之分的!

歌曲之所以“好听”,恰恰是因为按照歌谱在演唱歌词的同时,必须严格按照“乐谱”规定的优美旋律演唱歌词!

而这正是与单纯的朗诵“歌词”的根本区别之处!

也是本提问的答案。

当然了,演唱者良好的嗓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歌曲的演唱增色。

但这种增色,首先是建立在歌曲本身就具有优美动听旋律的基础之上的!

试想一下,一个具有良好嗓音条件的歌手,演唱具有优美动听旋律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自然是优美动听!

如果演唱没有旋律的《一封家书》,任凭你的嗓音条件再好,唱出的歌声仍然也不会“好听”!

再看看现在的所谓“歌曲”,除了凤毛麟角的几首拿得出手,唱的出口的真正意义上的歌曲之外,充斥歌坛的几乎都是些口水歌:

1.普遍缺乏作为音乐灵魂的曲调优美动听的旋律。

2.从曲谱与歌词的结合方面看,很多情况下曲谱中强弱拍与歌词轻重音的结合,违背了歌词轻重音的朗读规律。

就是说,在“现在的歌曲”中,处于强拍的曲谱对应的是本应轻读的词语,而处于弱拍的恰恰是本该重读的词语。

这样的词曲配置演唱出的歌声中,很难让人听清楚歌词唱得是什么!

3.某些所谓的“流行歌曲”,更接近于“说唱音乐”。

譬如上面提到的《一封家书》,称其为“歌曲”,远不如称其为“说唱音乐”更贴切!

4.歌词直白粗俗,有的连词作者自己也不知道说的什么。

5.生命力短暂,昙花一现过后,立马烟消云散。

人们欣赏音乐,是为了获得美的享受,而绝非让耳膜遭罪!

既然所谓“现在的歌曲”不能给人提供美的享受,昙花一现过后立马烟消云散,也就成为流行歌曲的必然下场!

本来就是一堆口水歌式的垃圾,昙花一现过后立马被人们扔入垃圾箱,这也是其最恰当的归宿!

因此,歌曲本身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是其好听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现在的歌曲远远不如十多年以前的歌曲好听的根本原因!








千枝万叶74080886


我来发一下言,我在整理中国以前的词曲创作者,有那些优秀的人中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那就是以前的优秀作品,词曲创作者的文化都比较高,不是一般学校出来的。他们大部分人都受过高等教育,且都是专业人士,文化底蕴都不错。

乔羽

谷建芬,代表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今天是你的生日,沈阳音乐学院毕业

傅庚辰,代表作,红星照我去战斗,沈阳音乐学院毕业

赵季平,代表作,好汉歌,中央音乐学院

徐沛东,代表作,篱笆墙的影子,中央音乐学院作品系

陈晓光,代表作,在希望的田野上,空军第六航空学校

阎肃,代表作,敢问路在何方,毕业于重庆大学

孟卫东,代表作,同一首歌,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

印青,代表作,走进新时代,天路,当个总政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

张千一,代表作,青藏高原,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

雷蕾,代表作,好人一生平安,沈阳音乐学院

三宝,代表作,暗香,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李海鹰,代表作,弯弯的月亮,广东星海音乐学院

乔羽,代表作,思念,人说山西好风光,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

黄沾,代表作,沧海一声笑,毕业于港大中文系

庄奴,代表作,甜蜜蜜,北平中华新闻学校

王洛宾,代表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北师大音乐系

从上面的这些词曲创作者的文化来说,都是专业出身,除去印青是一个战士出身,自学成才以外,其他的人都是有文化底蕴的。才能写得出来好的作品,传唱度高,成为歌曲中的经典之作。所以有人觉得以前的歌好听,估计有这些因素在内。

现在的人,一来好像就是词曲唱一把抓,似乎什么都能做。希望也能像以前的词曲创作者能留下的经典能传唱的歌曲。


森映月


歌曲是有灵魂的,曲谱是有意境的,歌词是需要内涵的,三者配合到一起,引起听众的共鸣才是好歌曲,喜欢的人越多,流行的时间越长,就成为经典。

以前的歌曲之所以很多经典,是因为符合了那代人的心理路径,好歌曲就想一幅画,一个故事,一种体验,一种人生经历,把听众带入其中,甚至忘了是在听歌,仿佛身临其境,不论什么类型的歌曲,都有各种经典,比如《爱的奉献》《草原之夜》《天边的西藏》《潮湿的心》《大哥,你好吗》《乌苏里船歌》《放弃我是你的错》《涛声依旧》《鸿雁》《红雪莲》《家乡美》《爱琴海》《风中的草原》《为爱痴狂》《西海情歌》非常非常的多。

好听的歌不仅仅是歌词也不仅仅是音乐,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韵律,曲谱的韵律和语言的韵律配合在一起,曲谱是灵魂,歌词是骨架,短短3-4分钟演绎一个故事,讲述一段历史,吐露一段心声,放飞一个梦想,绝不是简简单单生拉硬拽东拼西凑就走入人们心里的,之所以好听是人们喜爱,一旦成为噪音毁掉的不仅仅是一个作品,很有可能毁掉的是一个艺术人生,一个词曲作者的前途。

好歌曲也需要好的歌者,一个好歌手绝不是在舞台上青筋暴跳的吼,更不是花拳绣腿的蹦,吼出来的那叫鬼哭狼嚎,蹦出来的那叫滑稽小丑,歌手需要身临其境的演绎功底,需要对音乐歌词的内涵的理解和诠释,过去那些一夜成名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星,不仅仅是歌星本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也应该归在词曲作者名下,当然再好的歌曲没有好的演绎者,也仅仅是一件好衣服没有好的衣服架子,走不到广大受众面前。


驿动星期六


现在的歌曲是为某些歌手量身打造的,她们能唱红,别人无法唱。这是其一。其二,现在的歌曲多为声嘶力竭之作,歌手可以唱,大家不能唱。其三,歌曲内容多为情情爱爱,年轻人唱一唱,老年人无法唱。其四,扭捏的歌星唱的扭曲的歌词,大家不屑唱。其五,变态的高音唱不上去,大家唱不了。其六,功利性太强,思想性艺术性几乎没有,所以成了“短命鬼”。其七,歌词三四句,翻来覆去唱,价格几十万,一般人唱不起。其八,某些歌星太恶心,他的歌就没人唱……总之,为何以前很多歌曲被称为经典,那是艺术家们呕心沥血之作,所以,生命力旺盛,百唱不衰,甚至越唱越经典!现在的歌都是拿来卖钱的,歌贵的离谱,难听的却要死,自然唱几句就夭折了。曲作者的标新立异,为飙高音而飙高音的声嘶力竭之作,与国产汽车的粗制滥造有何区别?


征骑


这是公婆都有理的问题。在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诸如王昆,郭兰英等艺术家,创作《白毛女》等作品,后来音乐史诗《东方红》,《红珊湖》,《刘胡兰》,《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都是民族民情民俗浓厚的精典剧目。李谷一老师在此基础上,唱出了新的韵味,使音乐又有了新的气习。她唱出很多精典,人人都能唱的好歌曲。此后我个人知道了,什么民族唱法,什么流行音乐,西洋音乐。。。将音乐分的很细了。尤如服装的革命一样,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各树精典。现在很多人都说,现在的音乐,歌曲,没以前好听好唱好谱及。我个人认为是音乐的多极化,多样化,才引发如此感慨。顺便说一句,有些歌手将精典的歌曲,唱成与原曲韵很不相称腔调来,我是很反感的。


六0坚兵


年轻人好强,喜欢在文艺圏里明争暗斗,不但不向你学习,还千方百计把前一辈赶出圈,到了退休年龄是理由,不到隐居年龄当病退,不要看今天的事,要看就看昨天的你,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作梦你们还是停留在以前,不会作新时代的梦,你们刚知停留,就不会放飞,毛浓浓跟大众,他们鼓掌,我们叫好,他在舞台打个H,我们要热烈鼓掌,只要你在头条里看到,不管唱的如何请你伸出的你的手指点赞一下,你已经进步了,真的,做人不要太古板,不是不好听,而是我们你们不𢤦,以前只忆,请看今朝,中国的未来靠年轻人来一支撑,中国的大家靠年轻人来当,老大人要学会撒手,年轻人要学习放飞……,


谭诗诗689


现在是,歌曲越来越难听,没有让人们传唱的优美歌曲和好歌曲,反而是歌唱家和著名歌手以及作曲家层出不穷,络绎不绝,荒诞之极!



乐山乐水317317


60~80年代。那时候的歌曲有一定的艺术内涵。歌曲的内容也是健康的。有一定的育人内容。有促使人心向上。团结奋进,互相友爱。只能向健康方向发展的一种文艺艺术。80年代到90年代,歌曲受政界的影响。就开始崇洋媚外,唱歌变成吼歌了。当时就有点脱离政治文化教育育人方面的轨道了。在90年代到20世纪,人们的思想随着社会的环境每况愈下,没有共同奋斗的理想和前途,那时的歌曲就变成嚎歌啦。其歌词的内容不是什么心在流血呀,就是要活不成啊,爱的要死啊,雨天在流泪呀。消极沉沦的气氛弥漫了整个文艺界。待到20世纪初开始,这歌曲就变成哭歌了。人们沉伦在活不起的世界里,在一些不健康的词汇。和一些不成曲的哀嚎声中。好像感到了世界的末日,有活一天算一天的感觉。这就是中国文艺发展的里泯灭。悲哀由此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