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華民國大師輩出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納蘭談史


民國出大師,這是時代造就的。

清末民初的整個世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西方先進的資產階級文化和思潮湧入封閉、愚昧的東方中國,讓幾千年來的中國思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思想和文化的碰撞。

這種東西方文化的碰撞極易引起新的思潮的誕生,中國人是極具智慧,在東西方文化中汲取養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徵。

民國的大師層出不窮的根源還在於政治的因素,清末時期的政府已經無力對思想和文化範圍進行淨化和干預,他們此時更多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著重於在外交、軍事上如何與西方列強進行斡旋和苟且,至於民間的這種文化入侵和思想湧入,基本處於放任狀態。

不要以為西方文化和思想的湧入就是糟粕和毒草,其實有相當多的東西是先進而文明的,這些先進性的東西被一些有識之士借鑑、吸收,形成了當時獨有的思想、文化體系,這些成系統的全新的東西對於幾千年來封閉的中國來講,絕對是創造性的文化,於是他們就具備了開創型大師的學術基礎。

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民主時期應該只有民國時期,民國政府是中國所有朝代中對文化是最為尊重的,這種尊重和寬鬆的政策也得以讓大師們能夠自由的發展,這也是民國大師頻出的土壤基礎。

清末社會的變革其實是由知識分子引導,最終由文化士族階層建立起來的一個自由、民主的政權,這個政權對於文化和思想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反哺,雖然此時的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處於落後的狀態,但從文化層面來講,中國的文化進步和思想騰飛是非常快的。

中國曆代不乏大師湧現,但從數量、質量來說,民國時期算是井噴期,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世界格局,政治因素等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沉墨I方之城


大師輩出的根本原因是在亂世中逼出來的,常言道亂世出英雄,但大師跟大師不一樣,有的只是看社會的不公平,在書本上寫一寫自己對禮會不公平的思想意識,但沒有激情和鼓動性,這隻能說是有積極的思想意識。能說成大師級的人物我認為只有像毛澤東,周總理,朱德,還有錢學森,錢三強等能有匠心獨具,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才稱得上大師級。

例如: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思想可以引導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去和八國聯軍,日本鬼子作艱苦英勇的決戰,在毛主席周總理朱德為代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軍隊推翻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打敗了一切侵略者。人民翻身做了國家的主人。偉大領袖毛主席活著承救中國人民,死後他的思想理論可以承救世界人民。

偉大領袖毛主席不但是思想家,還是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預言家,毛主席才是真正的大師級領袖!

錢學森,錢三強為了祖國的強盛辭別了在外國的優越生活。回到貧窮落後的祖國,帶領科學家和科研人員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獨具匠心為祖國造出了兩彈一星,這就是大師級的科學家!

謝謝😜!!


知足常樂281852221


多災多難的舊中國,被三山座大山逼出來的。由其是日本帝國主主義殘害中國人民,逼出了救星毛主席!





qzuser219880418尚若水


民國時代大師輩出的根本原因,我以為有二點。一,晚清時期,知識分子認識並接觸到了外面的世界,開始用西方科學的治學方法考慮並研究問題,有些人甚至留洋學習西方先進知識。二,民國時期,相對幾千年的帝制時代,政府管控相對較弱,思想開放,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便於產生並傳播新思想或知識。順便說一下,春秋戰國也是政府管控相對較弱時期,產生了諸子百家學說。


Norshine


我們從歷史書上可以看到,20世紀前50年,我們的國家處在一個非常混亂的年代。各派軍閥混戰,包括後來的抗日戰爭等等。但是這一時期,也出現了許多非常厲害的大師級人物。其中緣由在於當時的教育位於世界前列。今天我們來說一說當時的教育為什麼那麼厲害。

1、教育完全免費

1912年,孫中山先生即強調要在國內普遍實行義務教育,出臺政策中規定,初小,師範,高等師範免受學費。這讓當時許多家庭困難的一部分學生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

2、教育經費

即使當時各派軍閥大混戰,即使軍閥頭目再怎麼混賬,也從來不敢剋扣教育經費。比如張作霖、吳佩孚等,到了新年的時候這些人還會穿戴整潔到學校給老師們一一致敬感謝其培養學生的辛苦。《教育憲法》規定,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央辦理或補助之。在這上面的花費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的15%,省內不得少於25%,市縣不得少於35%。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

3、教師薪水

當時一個普通警察的月薪是2元,縣長是20元,而一個國小教師的薪水是40元,大學教授之內的動輒上百元,四、五百元,可以想象當時教師工資之高,教授的工資直接和**部長的工資相持平。民國時期對教師的待遇實在是讓今人汗顏。

4、不惜代價

抗戰爆發後,民國對教育事業真正實行了免費教育,並沒有因為抗戰困難而有任何鬆懈和剋扣。甚至在抗戰時期的教育事業相較之前有更大的發展。當時西南聯大的師生們考慮到困難時期甚至拒絕過領取政府提供的資金,而我們的教師並沒有因為資金得不到週轉而對教育有任何鬆懈。

5、多樣化教育

當時並沒有使用統一的教材,同一科目可以有多個老師講解。而且公立和私立學校同時存在,並沒有對其有什麼偏見。教育內容**不管,完全由當時的知名學者教授擬定。


花老爺話


有精神信仰的時代才會出大師,因為能靜下心去鑽研自己的專業。只把金錢作信仰的時代出雞毛大師,從上到下都在投機鑽營撈錢。


文心雕龍6326


有幾個客觀原因是存在的:(1)民國是亂世,從1916年袁世凱死後,軍閥割據地盤,爭權奪利,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彼此內訌角逐爭鬥不息!所以就沒有規矩了!政治如此,軍事如此,那麼學術上更是如此!

(2)沒有規矩,誰有功夫就出頭!加上革命軍興,崇尚革命的文化佔主流,所有反叛舊社會制度的文化都冒出來,各佔舞臺表演其能!所以五四運動爆發後,一批新文化運動的大師就引領風騷!守衛舊社會制度和舊文化者統統被打倒!

(3)民國不止是亂世,還是極端崇洋媚外的年代!看看小說《圍城》描寫那個年代的海龜,哪一個瞧得上未出國留學的“土包子”?趙辛楣、方鴻漸、蘇文紈,還有三閭大學那些教授,沒有一個不以自己留洋海龜為豪!出國留學幾年鍍金,會背幾首外國作家的詩,就到處賣弄學問,欺世盜名。這些人民國有,今天社會也有。《圍城》中有講述:凡是出洋留學的學生回國,其家屬就在報紙上登個“啟事”,說某某人留學某國某名牌大學,學成迴歸,如何如何……

方鴻漸就是這樣子,他的“啟事”寫著:留學幾個國家的大學……

崇洋媚外的年代,能夠翻譯兩本外國文學就是大師了!

(4)因為是亂世,沒有規矩,那麼創作自由!高度自由!這樣的文化氛圍和學術環境確實有利於冒出尖子、大師!因為政治不束縛創作!徐悲鴻可以隨意畫馬,張大千可以自由畫山水,齊白石可以隨心畫蝦,張大千還可以自費組織人馬去到敦煌臨摹壁畫而成為不朽之作!魯迅可以在報紙上罵北洋政府,揭露和批評社會黑暗!老舍可以自由創作《四世同堂》,巴金寫出《家春秋》,梅蘭芳可以按自己意思演戲!張愛玲待在上海租界也能寫出許多閒情小說!梁思成可以專心致志研究古建築!

張大千畫作

因為沒有規矩,創作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不能否認,這是一個能夠出人才的年代!所謂亂世出英豪,文化界也一樣!看看梅蘭芳和郭沫若在民國時期搞出很多作品,而民國結束後,有規矩了,他們的創作?

(5)沒有工資拿,靠自己掙錢吃飯,這就考驗真功夫!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梅蘭芳等人沒有工資拿,全憑個人作品賣錢解決生活!這就是接地氣,與社會血脈相連,其作品就有生命力!作品能贏得市場就說明一切!

比如廣東粵劇,馬師曾、紅線女、新馬司曾、任劍輝、白雪仙等等,全是社會藝人,自謀生路,沒有工資拿的!他們就憑自己的拿手好戲贏得市場掙錢生活!這樣的作品就肯定經得起時間考驗,那麼這些人就是名副其實的大師!

馬師曾和紅線女演戲

任何一個行業,靠自己功夫、手藝贏得市場掙錢吃飯的,都是功夫過硬的!其作品就不會差!比如香港黃霑,他自述:當時拍攝《上海灘》電視劇找他寫主題曲,他正是窮困時期,接電話後,只用半小時就拿出歌詞底稿!比如曹雪芹,他如果錦衣玉食富貴榮華快樂度日,哪有心情和時間去寫什麼《紅樓夢》?錢鍾書如果拿政府工資,能寫出《圍城》嗎?《圍城》在國民黨統治年代是被列為禁書!

有心讀者會注意到,秦朝以前,春秋戰國時期,出了多少大師?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就是那個時代搞出來的!因為各國不統一,沒有規矩,思想和創作是自由的!大家有耐心可以細讀《商君書》、《韓非子》、《管子》等著作,不由你不驚歎兩千多年前古人的智慧!都是閃光作品!

任劍輝和白雪仙演戲

民國能夠出現數量蠻多的大師,是亂世造成的!因為沒有規矩,就容易冒尖!容易誕生各領域各方面的高才!

大城公

在報刊發表文章原用筆名:東山尹,莊滿,鳴白,營種。

1996~2005年在全國暢銷雜誌包括

廣東省《共鳴》《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藝》《江門文藝》《惠州文學》《同舟共進》《炎黃春秋》《家家樂》《金橋》

河北省《文史精華》

河南省《名人傳記》《人生與伴侶》《時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縱橫》《知音》《警笛》《今古傳奇》

湖南省《康樂園》

廣西《西江月》《靈水》

海南省《青年時代》

四川省《龍門陣》《分憂》《成都商報》

雲南省《女性大世界》

陝西省《家庭之友》

內蒙古《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匯報》

安徽省《戀愛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講與口才》《做人與處世》

黑龍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雜誌報紙發表各類文章160多篇;

創作

123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誰主天下》

60萬字長篇歷史武俠小說《還我河山》

39萬字名人傳記《北洋軍閥列傳》

武俠小說在《江門文藝》連載;

撰寫《科學發展觀》理論文章17篇;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本一部;

深入研究應用中草藥治療癌瘤學科20年


大城公


首先,那個時代還有很濃的傳統文化底蘊,很多大師都是親承儒教,幼習庭訓,甚或私塾。國學基礎深厚。又兼以改良教育拔節,更輔之以海外名校訓練,當然是滿腹經綸,學貫中西,學養深厚。其中有些學者比如馮友蘭,費孝通,等人,在海外名師指點下,更是兼得搭建中國學術體系的“金手指”,更是風流一時無兩。這都是中外學術交流和重視國學根底,良好的時代機遇和科學的學習機制,塑造出來的整體氣象。


廝說芯語


首先,民國時期的大師是不是真的那麼多,本來就是可以商榷的一件事情。我個人認為有很多人被人為的拔高了,其歷史貢獻和地位並不是那麼高。因為和我們離的比較近,所以有很多人往往更容易被現代人所認識和了解。如同我們對清代的歷史,要比對明代的歷史認知更豐富一樣。也許兩三百年以後,民國時代真正能夠被後世傳頌的學者,就不多了。

其次,中國近代的晚清和民國時期是一個歷史大變革時代,在這種時代呢,確實容易在思想和文化領域形成一些對後世有重要影響的人物,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民國時期確實有一些大師級這種層面的人物。

再次,民國時期由於軍閥割據,所以政府對文化事業的管理是非常寬鬆的。這對於文化思想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有促進作用。但反過來講,軍閥格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的正常運作,其實對於思想文化事業的發展也有負面作用。所以這個方面的影響是兩方面的。

最後,文化事業的發展本質上還是依託於經濟發展。經濟上不去,文化事業不可能長期繁榮。在當代中國經濟高速繁榮的大背景下,文化層面的發展雖然會有一定的滯後,但總體來講在後期會有比較多的成果出現。現在有很多人對於當代的一些社會現狀不滿,從而鼓吹民國時期的學術環境,這其實是一種借古喻今。用心也許良苦,但未見得符合歷史事實。


用戶4325101516


社會越動盪,越是多災多難,就會湧現出更多偉大的英雄人物,也會湧現出不少的文化領域大師級的人物,來拯救這個多災多難社會。像魯迅先生,胡適先去的那樣大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