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現代的古典之境:斯卡帕與特拉尼(含米蘭傢俱展)

正在招募!

點擊上圖 查看詳情


意大利殿堂級建築師卡洛·斯卡帕一生中完成的作品數量並不多,其中更有許多改造類項目。從聖馬可廣場邊上一間打印機陳列室,到維羅納一整座老城堡的改造,斯卡帕在這些改造項目裡所展現出的細心考量,是奠定其作品最終質感與精巧並存的重要基礎。這些手法與做設計的態度,值得每一位後輩建築師學習。


奧利維蒂陳列室


Negozio Olivetti,19597-1958年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 平面與剖面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奧利維蒂陳列室坐落在聖馬可廣場西北側角落,一棟15世紀有兩層拱廊的老行政宮底層。於1958年開幕,由當時奧利維蒂品牌的掌管人亞德利安諾·奧利維蒂(Adriano Olivetti)委託意大利著名建築師卡洛·斯卡帕設計。


陳列室是長21米,寬5米,高4.4米的一層空間,南側朝向聖馬可廣場的拱廊是入口,後側臨運河,自然照度極低。斯卡帕通過面向廣場的大面積落地玻璃窗,夾層面向廣場的杏仁形窗戶,以及臨河一面透過柚木格柵的水光反射,儘可能多地獲得自然光。同時在牆面上排布長方形乳白色磨砂玻璃,玻璃後方佈置熒光燈形成牆面光柱,改善了室內光線效果。


在店中央,新增的直跑樓梯是空間的視覺中心,樓梯踏步採用淺灰白色的奧瑞希納大理石,每一級踏步看上去都懸浮著,且長短不一地向水平兩側延伸,掙脫了通常樓梯那種直線的框架限定,而與樓梯欄板、樓梯側邊的展臺形成一體。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 奧利維蒂陳列室


奎瑞尼·斯坦帕里亞基金會


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 Onlus,1961-1963年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 平面與剖面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 斯卡帕的橋 攝影:胡康榆/有方


奎里尼·斯坦帕里亞基金會博物館坐落於里亞託橋和聖馬可廣場之間,建築的主體部分建造於1513-1523年,富麗堂皇的房屋被石膏和壁畫所覆蓋,氛圍典雅。卡洛·斯卡帕在1959年至1963年間對這座博物館進行了修復更新。


由於威尼斯的特殊地勢,基金會在翻修前時常水患成災。斯卡帕沒有把水拒之門外,反而讓它在建築裡流動得更加自由,更加戲劇化,以流動的水體賦予建築以動感與變化。斯卡帕構想建築物是一個複雜的容器,由一道路牙石將平面分為標高較低的水溝和高一些的地面,水溝容納和引導洪水,地面是正常使用的空間。水從水道入口的鐵柵門流入,沿著牆進入展室,走道成為了橋,不同潮位的水在分級地面上漲落,水體被建築塑形,建築亦由水體塑形。


斯卡帕分解建築的時間不再是條分縷析的解剖性的時間,而是個人感受威尼斯水域環境的印象主義時間,一種微晃的擺脫了現實框架的時間,把水城特有的現象從原先的著落中抽離出來,再聚合在一起給予人們感知威尼斯的奇異角度。當代建築歷史學家納普利亞尼用“隱喻”來評價斯卡帕的這一設計,正如卡爾維諾所言

“我每次描述一個城市,其實都是在講威尼斯的事。”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 斯卡帕的“橋”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 基金會庭院 攝影:陳楊/有方


古堡博物館


Museo di Castelvecchio,1957-1974年分三期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 各層平面圖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古堡始建於1354年,由當時城主斯卡里傑利(Scaligeri)家族修建,1796年被拿破崙軍隊佔領,並加建了兵營建築,迄今經歷過兩次修復。第一次是在1926年,由建築師弗拉迪(Forlati)設計,雙層兵營的一側被改造成一個歷史宮殿——立面改為對稱佈局,所有門窗都換成了哥特風格,軍營的操場也被改造為意大利風格的花園。改造後的古堡,被抹去了其所有軍營的歷史痕跡。


古堡項目從1957年啟動,直到1974年才全部建造完成。歷時18年,可以將其明顯地分為三期:


一期(1957-1958),藉由1958年8月-10月舉辦一次展覽為契機而展開。展覽名為“從阿蒂基耶羅 到皮薩內洛 (Da Altichiero a Pisanello)”。其改造範圍主要在城牆以西,包括莫比奧城門的挖掘,宮殿和馬斯提奧塔樓的改造,以及東側畫廊一層部分房間的臨時性改造。


二期(1959-1964)的改造範圍主要在城牆以東包括畫廊(兵營北翼)、大庭院及裙房,以及處理與西翼在不同標高上的交通連接,將其連為一體。


三期(1965-1967, 1969, 1973-1974),內容是原兵營東翼以及東北塔樓的改造,包括圖書館、辦公室、展廳等功能空間。設計的時間集中於1965-67年。1967年,圖書館以及與東北塔樓的連接改造完成。1969年辦公室建成,1974,年Avena展廳,即原音樂廳舞臺,改造完成。


其中第二期最為關鍵,運用了手術刀般精準的動線組織和局部空間塑造,現代展陳與歷史遺存之間形成雙贏的關係。


斯卡帕將主入口移到庭園的東側角,並利用兩條橫貫庭園東西的平行的紫杉樹籬,在視線上和流線上,將庭園的對稱性打破。將雕塑置於歷時層次最豐富的地方,並利用天然的高差設置動線。室內通過利用舊的構架和洞口,營造出適合漫步其中的展陳體驗,並通過新的材料,例如拋光抹灰、混凝土、陶土磚等,襯托展品的特質。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斯卡帕的三個建築改造

△ 古堡博物館


張婷,《細部背後:斯卡帕與意大利北部城市》

圖文轉自 行走中的建築學,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