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勵志與警醒:一“棄”兒開創周朝八百年的歷史


讀史勵志與警醒:一“棄”兒開創周朝八百年的歷史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知道東西兩週八百年曆史,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創建周朝的始祖居然是一“棄”兒。

周后稷,名棄。

一個被出生就被母親所拋棄的棄兒,靠著自己的興趣與努力,築下一個王朝的基礎。我想不比當下那些著名成功人士的勵志指數低吧?

要建功立業,得先把命活下來

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姜原出野,見巨人跡,心忻然說,欲踐之,踐之而身動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闢不踐;徙置之林中,適會山林多人,遷之;而棄渠中冰上,飛鳥以其翼覆薦之。姜原以為神,遂收養長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

母親姜原覺得棄不吉利,生下來就把他丟在小巷子裡,但經過的馬牛卻都躲開不去踩他;而又把他移放在林子裡,又碰上山林里人很多;再換個地方,把他丟在水渠的冰面上,又有飛鳥用它們的翅膀鋪在上面墊在下面保護他。

幸運的棄終於讓母親感覺到棄是有上天保佑,是一種奇蹟,所以最終舍掉了拋棄的念頭,並取名“棄”以紀念這段經歷。

讀史勵志與警醒:一“棄”兒開創周朝八百年的歷史

歷史上有多少人“出師未捷身先死”已是無法可考,但我們應該知道的一個道理就是:生命才是承載一切的,珍惜自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是人類繁衍的第一原則。

興趣是方向,努力是催化劑

棄……其遊戲,好種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相地之宜,宜穀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棄,黎民始飢,爾後稷播時百穀。”封棄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后稷之興,在陶唐、虞、夏之際,皆有令德。

在沒有人告訴棄興趣很重要的年代,他小時候遊戲就懂得把種下的麻豆打理的茁壯茂盛。

我很是悲催地記得自己小時候玩遊戲,如果壘得是一個塔,遊戲結束時肯定是被自己或其他小朋友推翻而結束;如果是抓一隻小鳥,肯定是折騰得它半死不活而棄之;至於種一顆小樹什麼的,估計是靠其運氣了,根本不會去關注其活與否。


讀史勵志與警醒:一“棄”兒開創周朝八百年的歷史

所以,我發現自己活成現在的樣子,其實早在小時候就已經註定了的“結局”。不過這樣一想,心情卻頓然好一些,這難道就是魯迅先生所說的“阿Q精神”的作用?

再看看棄把小時候的愛好發展到帶領全民族種糧食的高度,最後被舜封幹邰,號稱后稷,另外得姓為姬氏,開始奠定周朝基礎。

讀史勵志與警醒:一“棄”兒開創周朝八百年的歷史

我只能感嘆:強者都有同樣的品質,弱者卻有千奇百怪的藉口。

兒孫的教育很重要

我們雖然從《史記》中看不到棄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兒孫的,但從結果推斷,他的家庭教育肯定不差。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餎戎狄之間。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脩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公劉卒,子慶節立,國於豳[ bīn ](古地名,在今中國陝西省旬邑縣西南)。

棄死後,其兒子不窋碰到夏朝衰敗時代而丟官逃亡,直至曾孫公劉這一代還是在堅持他們家族最核心的業務--種糧食。如果沒有很好的家庭教育,是無法在各種苦難中掙扎了幾代人還保留著這樣的核心競爭力。

一代代棄的後人保留著這種精神與業務能力,在帶給追隨他們的百姓填飽肚子的基礎上,輔以相應的仁慈形象,終於定居在歧山腳下,慢慢形成周朝的雛形。


讀史勵志與警醒:一“棄”兒開創周朝八百年的歷史

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富不過三代”,克服這些的關鍵還是靠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