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在某保險公司辦業務,一大廳都是退保的,為什麼?

名字不好找全佔用了


客戶退保雖然大部分可能因為銷售誤導所致,但也不一定全是。

第一種情況,在購買保險時候資金充裕,臨時突發緊急情況,需要用錢或者續期保費交不上了,所以只能退保。

第二種情況,有的保險產品雖然合同上約定保險期間很長,10年或者20年,但是當初保險公司在銷售的時候按照短期銷售的,2年或者5年左右,主打的是產品的現金價值,現金價值就是退保能夠拿到的錢,客戶退保後並沒有損失而且收益還不錯,這屬於長險短做。

第三種情況,就是涉及到銷售誤導了,保險產品的實際情況和當時業務人員介紹的天差地別,客戶感覺上當受騙,寧願受損失也不願再持有了。這就屬於保險行業的亂象了,是銀保監會嚴打的銷售誤導行為。

退保的原因有多種,但多數情況下退保對客戶都會有損失的,所以,在購買保險時一定要確認自己的實際需求,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購買保險,避免自己受到損失。


保民說事兒


分享我個人買保退保經歷:

2015年我工作的第二年,做銷售賺了點錢,想著我父母沒有社保之類的,買個保險防老生病,加上我媽那邊有心腦血管家族病還有胃癌什麼的,雖然說胃癌是不遺傳的但她胃一直不大好,我姥姥太姥姥都是這個毛病沒嗯,所以先給她買了一份新華的重疾保險,她49歲了,保費高一些。當時我找的公司領導媳婦買的,我不大懂這個所以人家說什麼是什麼,還給配置了其他住院保險什麼的,重疾加另外的一共是五千每年,重疾佔三千多另外的一千多,交20年,保費是七萬加什麼的反正不過十萬。而且有的錢貌似是人死了才能領……

說來也不怪人家,自己稀裡糊塗的虛榮心作祟就買了,我媽很高興,但是後來吧越算越覺得不合適,因為人一旦得重大疾病,幾萬塊都是沒啥作用的,我個人感覺保費不高,這幾萬塊我自己一年就能給賺出來。何必等到幾年或者十幾年後,而且貨幣貶值也是存在的。

就是年紀小不懂太沖動了吧,交了兩年我決定退了,就退了2000多塊錢,折了7000多。反正是自己沒想好認了。

以後我每年拿出一兩千給父母做體檢,其實就頭一次花的多,後來每年倆人也就一千多體檢費,買個放心。另外後來老家有新農合什麼的,農社保也比以前好一些了,我就更不考慮買商業險了。

可能商業險有好處,但是對於我來說,真的沒那腦子去理解,而且買的不如賣的精,商業險中有很多術語是雙面性的,可解釋性很高。說白了你理解的都是最大化對自己好的,他們給的真正意義肯定是對他們最大化利益的。但是不出現問題他們是不會說破的,任憑消費者按照自己的意思理解,模稜兩可。

商業險好不好我真不確定,沒在這行幹過不好下論斷,只不過我考慮自己情況,決定不參與了。

不光保險行業這麼幹,好多銷售行業都這樣,所以好不好的我不參與了,我自己交社保家裡有農合就夠了,剩下的自己多注意保養每年體檢,防止生病比防止沒錢要簡單的多。


牛爺爺的廣播站


不知道題主想表達什麼?其實這個很正常,這是保險公司的特點決定的,有以下幾點原因:

1. 保險公司的業務模式和同為金融機構的銀行不同,和商場更不同。保險公司的業務大廳不負責銷售,只辦理已經購買保險客戶的業務,和一般企業的售後服務中心類似,所以來這裡的都是“問題顧客”。

2. 保險公司的業務特點決定了它不像銀行一樣營業網點遍佈大街小巷,保險公司的營業廳在很大區域只有一個,所以需要辦理業務的客戶會集中在一起,所以你才有了滿大廳全是辦退保的感覺。這和你進了汽修廠全是出毛病的汽車,進了醫院婦產科全是孕婦一樣。

3. 現在保險公司的電子化業務很發達,絕大部分業務都不需要再去門店辦理,但是諸如退保、生存金領取等涉及到客戶切身利益的少數幾項業務還需人工核實,按照監管要求也需要客戶本人的證件、影像和親筆簽名,所以必須去櫃檯辦理。這樣你在門店看到辦業務的人自然就集中在這幾項業務。

4. 保險的繳費期大部分都比較長,中間會有一些人因種種原因無力繼續繳費,或急需用錢,就選擇了退保。當然也有其他原因感覺不合適而選擇退保的。


曉說渡紅塵


現在保險公司做保單業務事項(改聯繫方式、改繳費賬戶、改地址等等),基本都可以實現在線(網站或者手機)辦理了吧,再不濟也可以約保險公司的業務人員上門來處理。

只有一些特殊的事項是必須投保人/被保人本人去保險公司櫃檯辦理,像退保就是最常見的一種。

退保的事我也辦過,具體那家公司就不說了,說說當時的情況。

到了現場,同樣是取號排隊,

輪到的時候,通常會有個專門人員瞭解退保的原因,同時也會盡量的說服客戶放棄退保,解釋退保可能會造成的損失等等,如果實在勸說無效,再按照程序辦理退保。

關於題主所說的,一個大廳都是退保的人,我覺得可能是產生誤解了,去現場辦理業務的,退保的確實不少,但現場肯定也有不少辦理其他業務的,如果遭遇“集體退保”那對保險公司來說可是件大事,不會沒有報道。

關於退保問題,我大致分析了,無非是以下幾種情況:

1、保單徹底失效

一般情況下,保單繳費期滿2年內,屬於復效期,也就是說只要欠費沒滿兩年,投保人可以去保險公司申請恢復保單效力,補繳保費,原繳費期間照常計算,但如果超過2年了,就不能再復效了。

保單就此徹底失效,對投保人/被保人來說也沒什麼用處,只能退保,而且還可能拿回一點錢(現金價值)。

2、獲得理賠後退保

現在的保單多數是組合保單,一份保單包含多種保障內容:人壽險+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等,有些業務員在設計保險金額的時候會設計一個差額。

舉個栗子:

我看到過一份保險計劃,主險(壽險)保險金額20萬,重疾險18萬,兩個保障並非完全獨立的,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重疾獲得理賠18萬,主險的保險金額就剩下2萬了。

如果想要保單繼續存續,那麼還得繳費,一年幾千塊,但是保額就只有2萬,而且在已經獲得重疾理賠的情況下,你想加保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繳費幾千塊,保額只有2萬塊,有啥意思?

那自然還是退保省事。

3、銷售誤導

這種情況所導致的退保應該是最多的,主要原因在於保險業務員在銷售過程沒有盡責,甚至存在主觀故意誤導概念(什麼“保險就是存錢”,濫用“利率”的概念),而導致投保人誤以為是存款,是理財,實際卻是保險。

類似的案例屢見不鮮,經常見之於報端。

但好在,現在這種事情比起以往要少許多,但仍有進步的空間,希望能夠早一點得到完善。


西天蝸牛


保險是一非常專業的金融工具,保險公司不會為我們規避風險,不是說辦了保險就不會發生意外,健康問題(發生意外時保險公司不會賠給我們一條命,發生健康問題時保險公司也不是給我們看好病)

保險公司只解決一個問題,發生風險時賠償一筆錢的問題,賠償多少的問題

保險的險種是一個專業化很強的,只有買對了我們需要的險種,發生問題時才能得到有效的賠償。

保險可以分為兩大類,財產險和人身保險。和我們個人相關的就是人身保險

人身保險又可分為1,人壽保險,以人的生命為標的,就是有些人說的不死不賠的險種

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我們人的身體為保險標的,包含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醫療等

3,健康保險,以我們人的健康為保險標的。包含醫療除和疾病險

4,年金險,以人的生存時間為標的,只要人有在,就可每年領錢

所以說不是有買過保險就什麼都保了,很多人去退保只能說明大家感覺買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險種,沒有幫自己實際解決問題,感覺沒用才會去退

但是退保是會有很大損失的。

所以說,買保險,買對才會好賠!


燁禾財富風險管理事務


我是人壽保險公司的一名業務員,從事保險多年。這個問題我跟大家探討一下,第一你說保險公司業務大廳都是退保的?這肯定誇大了。如果業務大廳沒有退保的打死我都不信,為什麼呢?如今保險公司的發展就決定了一定有大量的退保發生。現在的保險公司日常工作就兩件事:1,業務,就是推銷保險。2增員,意思就是招收新的業務員。增員在保險公司的日常工作中都被放在第一,那為什麼一個保險公司不好好的賣保險卻要拼命的招人呢?答案就是保險不好賣,一個老的業務員把身邊的親朋好友都發展後就會遇到業務上的瓶頸,那怎麼辦?招人招人再招人,招人容易嗎?當然不是!不好招就放寬條件,只要你是個人就可以來保險公司賣保險,問題來了,保險公司招的人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啊!剛進社會的學生,無所事事的閒人,在家帶孩子小媳婦老媽子,有文化沒文化的等等……。一份保險自己都看不明白怎麼講給顧客?沒關係,保險公司每人發個話術表(就是這個保險怎麼給客戶講,當然都是撿好的說,一些關鍵條款就省略了),把保險講的要多好有多好,那顧客一聽買吧,過了一年半載顧客明白過來不退保才怪!。

第二關於保險公司業務員提成有多高為什麼高?有想知道的歡迎評論留言。


神評雞湯


呃,這個問題一般很難出現。實際上各個保險公司的大廳都是門可羅雀的,很少見一大廳的人都是退保的,除非遇到群體性事件了。

正常來講,保險公司有財產保險、養老保險、健康保險、醫療保險、意外保險等很多種保險。


對於我們大家應用比較廣泛的就是意外保險,保費低、保額高,一般沒有退的。像我們交強險都是屬於意外險,想退都不能退呢。

人壽保險保障功能也不錯,活不到一定歲數或者失去勞動能力,給家庭一個相當數額的補償。

健康保險也是相當好的,不過報銷的時候比較麻煩,會容易被挑刺兒。還有相應的免費額度,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畢竟保險公司是為了掙錢的。


唯一讓大家有爭議的就是年金保險,年金保險有點是分紅性質或者理財性質,具有保單的現金價值。這種保險是用複利計算,因此看起來是蠻合算的,存個十萬二十萬,以後能領三十萬五十萬。

但是這種保險有初始費用,第一年接著退保,可能只能退一半。如果不瞭解的人參保後接著退,是非常吃虧的。但是這種是往往退保最多的。

現在保險公司走的是保險代理人制度,一般都是通過保險推銷員推銷有關保險。很少有在保險大廳購買保險的。保險代理人在介紹保險用途時候,往往為了促進保險成交,一些事情進行了一帶而過。參保人瞭解後才會選擇退保。

不過只要正常履約,保險約定的收益事項一般都能夠完成。而且有的混合性保險還包含了人壽保險和意外保險,醫療保險等作用。

所以,其實退保主要還是大家參保時對保險瞭解不透徹導致,而且退保大家也往往偏聽偏信,並沒有真正理解保險的作用。

還是建議大家買了之後就堅持繳納下去,這樣才是虧本最少的選擇。


暖心人社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回答

一個是大廳都是辦理退保的這種現象,為什麼?

一個是他們為什麼會退保。

現象:保險,是一個特殊的商品,看不到摸不著,保障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除了理賠、退保的業務辦理,日常維護基本都不會涉及到要親臨櫃面。如果服務人員還在職甚,至理賠退保可以不用親臨。

退保的,只是眾多投保人中的很少的一部分,親臨櫃面去辦理,可能是跟自己專屬的服務人員沒聯繫。其他業務很少需要親臨櫃面去辦理,所以你才會看到的業務辦理都是退保這種現象。

為什麼退保:

1、保險是穩定生活的一種剛需,但險種非常多,客戶對保險需求的感應也各不相同。如果買錯了,退保現象肯定會存在。

2、很多保險代理人,並沒有真正打通客戶對風險的認知,也沒有真正匹配到合適的險種。

3、很多客戶對自己購買的險種有過分的預期,而代理人沒有清楚的解釋。

4、因為對保險的不重視,雖然認可了,也配置了保險,但生活花銷並沒有很好的規劃,沒有預留出保費,而導致保單停繳失效,繼而退保(其實可以復效)。

5、資金週轉出現了問題,解決資金鍊需求>保單交費需求。

6、其他各種原因

感謝閱讀,僅代表個人觀點,可以交流。


張荀丶平安北京分公司


如題所述。購買保險後退保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象題目所提到的,一大廳都是退保的,確實也不是常見的現象,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之所以出現集中退保,或者說是大量的退保,那麼有可能是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呢,一些保險推銷員,代理人,迫於公司業績考核壓力,被迫自己或讓親戚朋友臨時辦理保險,利用保險在猶豫期內,可以自由退保的規定,打時間差,先通過考核。然後退保。這就會造成一些集中性的退保現象。

第二點呢,有些保險公司有有新的險種下來後,推廣的力度比較大,比較集中,於是大量的銷售,但是每個險種都有不同的使用人群,許多顧客購買之後,可能會發現這個險種雖然好,但並不適合自己,於是就會趕在猶豫結束期前,進行退保,由於購買的時間都差不多,因此會出現一些集中退保現象。

第三點,某一時期,某些保險公司,會對某個某些險種會加大獎勵力度,於是代理人員,推銷員等會想盡各種手段進行推銷,以期獲得高額獎勵,這也造成該險種的集中銷售,但是如上所言,顧客感到該險種並不適合自己時,也會迅速退保。

第四點呢,有一些保險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推銷人員利用技保人不熟悉保險的原因,將對投保人不利的的某些條款進行了,有意無意的忽略,投保人在購買之後,在仔細閱讀相關的條款時,可能發現了其中的不利條款,憤而退保。

等等,還有一些其他原因。

保險營銷是一種特殊的營銷,本身產品看不到,摸不著,而且除了強制性國家保險以外,普通的商業保險並非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屬於可有可無,同時不同的保險產品都有有許多限制性的條款,再加之人們所說的理賠難,因此,提高營銷技巧,提高營銷人員的自身修養素質,不斷的提高整個公司的經營水準,才是發展的長久之道。

相信許多朋友都購買過保險,有相似的經歷,也有許多頭條的朋友,可能正是從事保險營銷工作的,也歡迎你們發表自己的看法。共同交流學習。


理財迦


我來說兩句,我比你們有發言權

基本上大面積退保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去年的這個時候公司的業績壓力大,獎勵政策好。然後業務員自己購買,提成很高。

然後一年過後,就退掉,這樣不怎麼有損失,甚至各種獎勵加起來會穩賺!

如果偶爾遇到退保的客戶原因有三

1,當時被業務員銷售誘導,發現買的東西自己不需要或者根本不是想要的

2,突然經濟出狀況了,沒辦法叫下去

3,買了一些公司所謂的萬能險,結果後來頭腦清醒了,發現不上算。

保險是個好東西,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經濟情況配備

保險業務員很多不是好東西,請好好甄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