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要孩子,壓力山大怎麼辦?你後悔了嗎?

傍溏


確實有點後悔,我33歲結婚才生的女兒,現在後悔剛大學畢業沒把人生大事給解決了,現在工作也給耽誤掉了,又上有老下有小,還有房貸,壓力太大了


Nancywf987


說一個我身邊的故事吧。

一個親戚以下簡稱zz吧。一個女人自己做生意已經近十年了,美容方面的。有個大兒子初三了。之前一直想要個二胎,要不上。今年居然自然懷了,她自己也很驚訝的,後來五週的時候去檢查說是雙胞胎。醫生說不一定就是雙胎,一個孕囊發育的好,一個不好。還要再等一個星期看。後來再去檢查是一個,不是雙胞胎。

接下來,就面臨著生還是不生的問題。

夫妻倆第一次討論,結果是不要。zz心裡一直想要一個女兒,之前懷不上就算了,現在自然懷孕了,老天爺賜給他的,不要還是捨不得。她老公心裡還是不太想要,因為畢竟他倆不年輕了,馬上43了,他自己也已經44了。加上自己身體不太好,沒有多大的掙錢能力。就怕自己以後老了,沒有給兒女奮鬥點成就,自己就不在了。反而給兒女增加負擔。第一討論不了了之。

第二次討論,很家裡老人商量,孃家人還是希望她生的,畢竟他一個孩子,以後老了壓力大的。再想想他們的實際情況,婆家只有一個母親,不太願意帶的。加上她們自己做生意,沒有時間,要是什麼都不做,沒有經濟來源。夫妻倆糾結了好久好久。

作為我,她的親戚(當然是一家人那種親戚哈,)也是希望他生的,畢竟不是自己刻意要的。自然就有了,不要的話還是挺可惜的。但是考慮到實際情況。生了以後沒有人帶的話,苦的累的還是女人。況且我們也沒有辦法為她做主。第二次還是糾結。

第三次,去找人算了算(大家懂得啊),問那個人這孩子能不能要,如果不要有什麼後果。那人解釋了,這孩子你要生,不能不要,如果不要會影響你的財路什麼的等等很多話。大家不要笑這是無稽之談。畢竟是做生意的。還是比較相信這個的。

後來經過了幾番波折和糾結,決定了。要這個孩子。夫妻倆都不糾結了,生吧。總有好處的。不會後悔的。


為啥名字取不好


人到中年才要孩子,壓力山大怎麼辦?你後悔嗎?

我是39歲有的二寶,老大已經13歲了。那時候生活算是平穩幸福,但是孩子上了初中開始住校後,我們夫妻倆好像不會生活了一樣,他開始和一幫朋友玩在一起,完全沒有壓力,我則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自己的身上,學習,完善自我。漸漸地家裡已經沒有煙火味了,只有禮拜六禮拜天,大家為了孩子才會一起做一些事情,總覺得生活的平淡無味,也沒有什麼追求。

有了二寶之後,我們家又像重生了一樣,老公恢復了往日的動力,家裡也充滿了活力,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收穫了很多快樂和感動,最重要的是我們都重拾信心,充滿力量。

壓力也會有,但壓力正是提醒我們前進的動力。俗話說得好,走路的趕不上挑擔的。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追求,不斷成長的過程,有了目標,就會迸發出無窮的力量,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逢山開路 遇水填橋。沒有過不去的坎兒,孩子不會成為我們的負擔,反而是我們的動力,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美好,守護平凡。

我不後悔當初的選擇,一切的事情都有因果輪迴,既然擁有了就要好好的珍惜,感恩生活的點滴。人生在世能夠為自己愛的人付出,也不失為一種幸福!



慧眼聰耳


本人36歲才要的孩子,母乳餵養。累並快樂著。人到中年首先自己的性格已經平和了,對孩子更有耐心。其次,經濟有一定基礎了,能給孩子更好的環境。即使婆婆不想伺候月子看孩子,自己訂了月子中心,僱了個金牌月嫂幫我帶到三歲半。孩子帶的身體很好,生活習慣養的也很好。沒讓婆婆出錢出力自己說話也比較硬氣。孩子陪伴的多跟自己很親近…總之,除了對事業有影響外,其他都很好。畢竟事業不是我的全部,所以中年以後要孩子我不僅不後悔,反而很慶幸做了正確的選擇。


肉肉鬧鬧的媽媽


人世間的遇見都是一種緣分,人到中年才要孩子,應該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緣分。生活壓力,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會存在,既然在中年時候才迎來了自己的孩子,就應該好好陪伴孩子成長,沒什麼好後悔的。

我,就是由於種種原因,在39歲的時候才迎來了自己的孩子,是意外,更是驚喜。在那之前,曾經歷了試管嬰兒失敗的痛苦,正處在失落、迷茫、彷徨之中,沒想到與自己的孩子就這樣不其而遇,感謝上蒼的眷顧與恩賜!

剛確認懷孕之時,狂喜過後總有種不真實的感覺。39歲懷孕,屬於高齡產婦,各種憂心不斷,懷孕期間的問題更是層出不窮。

1、擔心宮外孕

因為是意外懷孕,孕初期非常擔心是否會宮外孕,待到第一次B超確認宮內之後,長鬆了口氣,第一個問題算是解決了。

2、高血壓

沒曾想第二次孕檢時血壓在高血壓的邊緣,為了方便監測血壓,還買了個手動血壓計,每天三次的測量並記錄。為了控制血壓,之後的食物都是少油少鹽,“淡而無味”型的。控制飲食後的血壓基本正常,直到孕後期。

3、胎心過快

第一次聽胎心,醫生給我做了三次,期間還換過醫生聽,確認胎心過快,好吧,又一個憂慮來了。胎心過快這個問題持續了整個孕期,期間跑了多家醫院諮詢過多名專家,都說只能先觀察。四個月時做三維B超,七個月時做胎兒心臟B超,好在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期間還買了個胎心檢測儀,每天監測那過快的胎心……

4、無創DNA還是羊水穿刺

高齡產婦做唐篩意義不大,很多醫院要求做羊水穿刺,出於對“穿刺”二字的恐懼,最終選擇了無創DNA。

5、先兆流產?保胎

孕四月建大卡,醫生以寶寶胎心過快為由,說需要住院保胎,將我收入病房。住院一星期,天天掛VC,出院時胎心依舊是過快的。事後才明白,當時醫院病房太空了!

孕七月,時值盛夏,實在忍不住,傍晚時吃了個冰淇淋,晚上覺得肚皮陣陣發緊,凌晨2點趕緊跑醫院住院,即時打了保胎藥。三天後終於沒有宮縮情況了,依舊住滿七天才出院。

6、早產

經歷孕七月住院事件,剩下的待產日子我變得更加小心。孕36周體檢,可能前一天吹了冷風,引起感冒頭疼,血壓終於控制不住,超標了。醫生立刻安排住院,第二天一大早沒有任何徵兆之下,羊水先破。有過羊水先破的人都明白那種“乾產”的痛苦,寶寶即將出來之前我特意問過醫生要不要給我來個側切,醫生說寶寶頭圍不大,不需要!結果悲催的來了個撕裂,縫了幾針,高齡產婦真是傷不起哪!回想起來都是淚!好在順產6斤重男寶,再痛也值得了!

其實真正算起來,36周+1出生的寶寶,,身高體重達標,就可以算足月的了,這也是我值得慶幸的地方。

寶寶出生之後,嬰兒期間也經歷了不少問題,如新生兒黃疸、喝奶粉不吸收等,做為新手父母則是手忙腳亂。但是看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見證了孩子那麼多的第一次,如第一次對你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來、第一次長牙、第一次爬行、第一次站立、第一次喊爸爸媽媽(最令人感動)、第一次邁步等,幸福感滿滿。

當然,隨著孩子成長,教育問題就顯得越發重要,也令家長壓力倍增。現在的教育方式與理念,跟中年人所經歷過的相差太遠,只能是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共同學習,才能更好的適應這樣的學習環境,真正融入到學習中來,以期取得滿意的效果。

總之,人到中年才要孩子,一定要做好孕前檢查,確認雙方條件適宜才可懷孕。在整個懷孕期間要聽從醫生建議,該做的檢查一個都不能少,自己更要密切關注血壓、血糖等情況,出現波動時要及時調整,必要時要及時就醫。每個生命的誕生是神奇又偉大的,陪伴孩子成長雖會經歷重重困難,但都應積極面對而後解決,畢竟愛了,就不應該後悔。


育兒生活快樂多


我30歲生的孩子,如今孩子快8歲了,我和老公都有穩定收入,但是不敢要二胎,一是自己精力有限,二是怕生活質量下降,三是不願意連累雙方父母,中年要不要孩子,和是不是中年無關,和自己的綜合條件有關,還得因人而異。


xiaoxiao140992227


我覺得還是心態問題吧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內憂外患,有著太多的不確定性。

也許正是因為這種不確定性,才使得我們要傾盡全力去平衡這種關係;就當這是上天對我們的眷顧。

也許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所遇到生離死別、悲歡離合、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是一種必然;更是生命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

也許有了這一切的痛苦和不完美,才組成了我們快樂與完美的人生,才使得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意義。

對於家庭,我們應當學會接納與包容、感恩與回饋;放下猜忌與疑慮、抱怨與浮躁。

如此,便會發現一個人生中最愜意的時光——上有老、下有小。



小滌盪


這個問題分怎麼看,如果是老天賜於你,就是在中年懷上了,那你也喜歡孩子,說明這個孩子和你有緣,千辛萬苦也得把孩子撫養成人。

如果是年輕時不要孩子,三四十歲再想生,我認為大可不必。為什麼呢?我的觀點是,年輕時身體狀態要好於中年,養育一個孩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年輕時再累也不覺得累。還有一個就是孩子長大和父母的代溝,不得不考慮。

即然選擇了中年生子,那肯定是所有的問題都能想到,首先是身體狀況,經濟能力。如果上述不是問題了,那麼就生吧,好好享受天倫之樂吧。





秋日的牽牛花


沒後悔,我四十二歲生的兒子,今年剛到15歲,我都57歲了,每天都很快樂,就是學習有點累,其他都好 看見一天天長大,又高又帥,心裡美,



七彩麻藝


我33歲生我女,明年我47歲了,她今年才14歲,壓力肯定有但不後悔呀,自己選擇的有什麼好悔的,再難也要把她撫養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