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里书法家为什么大都是三指执笔?

FX180160773


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执笔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并无统一标准,无论使用何种用笔方法,只要将作品美好地呈现出来,为目的。三指执笔较灵活自如,五指执笔,平稳易控,更好地发挥指力、腕力、臂力的协调,配合能力。纵观古今名人、书家,从中看出精湛的书法作品及用执笔方法,让大家欣赏与借鉴......











和平鸽151212276


真是这么回事。现代书法家,确实很多是用三指执笔的。

我原来以为,三指执笔法只适合魏晋时期及以前的古人写字用,因为那时候没有桌子,人们平时写字、吃饭都在跪坐在矮几上的。那时的人写字一般是左手持卷、右手执笔,而为了便于书写,执笔的手往往是用三指拿笔的。

2017年,我在南京参加了一个书法培训班,班里当时有30多个学员,竟然有一半以上是三指执笔,就像拿钢笔、铅笔一样。而我们的那位年轻的老师,也是一样的三指执笔,而且无论他坐着写,还是站着写,也不论枕腕,还是悬肘,对笔的控制都很灵活,行笔自如。

后来,我又在网上看启功先生的一个书法讲座,其中先生谈到了执笔方法问题,他说的更直率:“只要会拿筷子吃饭,就会握笔写字”。启功先生的观点是,执笔方式不重要,关键是你要灵活地控制笔管,让笔为你写字服务。

现代人写字执笔方法主要有五指和三指两种

在网上查阅资料,其实不光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五指执笔法和三指执笔法,古人还有用两指执笔的。就是用食指弯曲环住笔管,拇指稍作辅助性抵笔,这样写估计还得一手持卷、一手执笔才行,而且还必须是写小字,否则是无法控制笔管的。

五指执笔法:是自古至今比较常用的执笔方法,五个手指分工协作,共同控制笔管来写字。而这五个手指的作用也有具体的名称,分别叫作“擫、押、钩、格、抵”,其中:

①擫:读作“夜”音,是说拇指的分工,也就是用拇指按住笔管;

②押:同“压”,是说食指的作用,也就是用食指贴住笔管外侧,同拇指一起控制笔管;

③钩:是说中指的作用。在大指和食指将笔管约束住的情况下,再以中指的第一、第二两个指节弯曲如钩,钩住笔管的外侧;

④格:是说无名指的作用。格就是挡住的意思。无名指用指甲肉之际紧贴笔管,用力将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

⑤抵:是说小指的作用。用小指衬托于无名指之下,辅助无名指增加力量,挡住中指的“钩”。

三指执笔法:在近几年,在一些现代书家创作中经常使用,有换人笑话说这些人连毛笔都不会拿,其实不然,执笔方式不同无关紧要,只要能写好字,怎么执笔都行。三指执笔法如同拿钢笔和铅笔一样,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三指执笔法还用在悬肘写大字榜书时用到,这时一般用大提笔,握笔方式就需要用三指抓住笔端,书写姿势就不同于写小字的三指执笔了。


方圆居文化


不光电视里的书法家是三指执笔,现实中的书法家、书法爱好者三指执笔的人也比比皆是呢!

我国老一代书法家林散之曾经有一首著名的诗篇,内容是谈及书法家对待名利的一些观点,我们不去讨论林先生的观点正确与否,只是从诗里我们看出,林散之也是三指执笔:

伏案惊心六十秋,未能名世竟残休。

情犹不死手中笔,三指悬钩当苦求

林散之先生

从提问来看,题主应该是认为四指执笔才是正确的执笔方法,我觉得这事真没必要较真。我高中时有一位任历史课的老师,也是我们当地有名望的书法家,他的行草书写得非常好,他写字的时候,旁边围观的人总会有人窃窃私语,因为他执笔的方法竟然是五个兄弟一起上!另外,我本人写钢笔字也是一把抓,小时候老师多次纠正,我实在是改不了,好在字写得还不错,老师也就默认了。

我的看法是,如何执笔因个人习惯而不同,大体上来说三指、四指最好,最重要是把字写好。行文至此,为了进一步增强回答问题的说服力度,我用宋代苏东坡同学对书法执笔的看法作为结语: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随文附上我的草书书法作品新作,请大家品评指教,永书先行谢过!


永书101


我想,因为现代人使用毛笔写字,与古人所处的书写环境与条件不一样,书法目的不同了。

古人写毛笔字主要是办公、书信、抄经、书丹等,而且写小字,不写大字。书写材料载体也是多样化的,字体风格特点及其功能与用途也各有千秋,例如: 汉简、魏碑……复杂的社会背景,特殊的历史事件等诸多因素,使制作书法的书写条件处于变化状态,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执笔法。如: 拨灯法、三指法、单苞法、双苞法、四指争力法、五字执笔法等等。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发达,书写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书写工具的变革,材料的更新,硬笔取代了毛笔,由此导致毛笔退出了日常应用领域,华丽转身向纯艺术目标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专业学科,字体大小不等,风格迥异超前,书法是载体艺术、书法是视觉艺术、书法是线条艺术……在这些前所未有的概念下,书法的功能在不断的释放中,注重欣赏性已经成了现代人的美好诉求,所以,书法不仅作为一种装饰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还作为艺术元素广泛用于平面设计,如: 书报刋名字、影视剧片头、广告、牌匾……

总之,当代人写毛笔字,与古人意图不一样了。所以,书写姿势、执笔方法也与时俱进了,人们根据自己的书写特点选择认为比较合适的执笔法,这样一来,古代那些执笔法当中,有些款式由于不适应今人实际书写应用需求,被逐渐的淘汰了。

当今书法界,多数人的执笔法都是延用沈尹默推崇的“五字执法法”(并不是唐代陆希声的原创),尤其在众多初学者当中应用此法者比较多,这与当代名家影响和许多教材传播有关。如图:

还有一种像田英章那样的大把抓式的执笔法,网上很多田粉们都在使用。殊不知,这样的拿笔手法存在着隐患,初学乍练的时候,一笔一划的写楷书还可以,似乎没有觉得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时间长了养成“指实、掌竖、腕发力”的习惯,等到写行书,或想练习其他书体、字体的时候,笔性不兼容、手法转换难的副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如图:

△以上执笔法图片源于网络

其实,上述这类执笔法都是错误的!并不是源于古代书家们的正宗传统执笔法。比如,王羲之采用的是拨灯法,陆希声将王羲之的执笔法总结归纳成五字诀,即: 擫、押、勾、格、抵。其中指法分布与职责分工的核心要领是“无名指的甲肉之际”,而这一精要却被沈尹默篡改了,并且在他之后,各路大师的演绎之下,逐渐的变成了“无名指的指甲跟部”,这是历史性的天大笑话。如图:

△图为沈尹默的执笔法(源于网络)

之所以这个现象比较普遍,主要是很多人盲目崇拜名人名家的思想作怪,轻信伪大师歪理邪说,不进行深入研究实验造成的。

回到正题,为什么现在常见运用三指执笔法的人好像是多了呢? 主要原因是,无论是坐着写、站着写,写小字枕腕,写大字悬肘,这是当代人一大特点,执笔姿势也因此而在不断的调整演绎,更多的因素是出于书法艺术创作的需要,写大字的需要……

关于执笔法这个问题,我专门做过大量的书写对比实验,用各种执笔姿势分别书写大小不同和风格各异的书体、字体,结果表明,无论是临摹、创作,三指执笔法的科学性、合理性、通用性、灵活性、舒适度,远远好于其他执笔法。理由: 我们是现代人。如图:

△图为本人的执笔法示意图

我之所以举上述例子,是想说明,书法实验很重要,任何一个定论都有保鲜期和时效性,不要听之任之,不要生搬硬套……采用科学、合理的执笔法,并且不断的完善它,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以上是我的见解,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或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有小视频可看,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支持!

密切关注书法与写字教育发展动态,潜心专注书写技艺方面的课题研究,努力推广实用型硬笔书写技法,做有良心的书法家
——潘茂生•寄语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说到执笔的具体方法,从古到今是有一些变化的。

早先的三指执笔法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毛笔比较细,做成简牍的木片、竹片都比较窄,比如现在能看到的秦简、楚简,其宽度就在1到0.5厘米之间。想一想,毛笔还真不能粗了,比小楷笔还得细一些。而且,写在简牍上的文字主要是篆书和隶书,相对来说也不如楷书对横平竖直的要求来的高。所以,一般用三指执笔足矣。


汉代之后,随着纸张的出现和普及,毛笔也日趋精良也制作的更粗一些了。为了握笔更加稳固,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四指握笔的方法(其实五个手指都用上了)。不过,随着各种样式的毛笔的出现,随着各种书写方式的产生,花样越来越多了,说到底,怎么握笔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出什么样的字。


老陈聊书法


电视里的“书法家”,是演员扮演的,他们或许根本就不会书法,拿毛笔只是在摆个姿势。而真正会书法的演员,在扮演角色时,是不会用三指执笔的。



三执执笔,在书法术语中叫“单钩”。类似于今天大家都十分熟悉的硬笔执笔法,区别在于毛笔是垂直的,而硬笔则是斜的。这种“单钩”执笔法,只适合书写很小的小楷。


以前老一辈的演员中,很多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三四十年代过来的人,没有一个不会用毛笔的。写字对他们而言,根本算不上一件可以夸耀的事,如果剧情需要,都能自如演绎。如赵丹,孙道临。现在的演员因时代的变化,大家都不使用毛笔,能用毛笔写字的演员没有几个。写的好的人不多。如孙俪,徐静蕾,陈道明,在现代演员中算是书法水平最好的演员。

学习书法不能去把影视剧中演员表演的角色写的书法当做学习标准。也不能去和影视剧中的角色去较真。毕竟影视剧不是专门表演专业书法的节目,他们的对错,不必认真。



子衿书法


看电视里书法家为什么大都是三指执笔?书法上有“执笔无定法,唯使虚而宽”之说,因此,只要符合虚而宽的要求,用哪一种执笔法,只要符合人的手腕的生理特征与运笔规律都是可以的。但是,古人基本使用三指执笔是有历史缘故的

一、今人与古人的书写时用具不同

现代人在学习书法时一般采用坐姿与站姿两种方式(下面详述)。

而古人,在汉代及以前是习惯坐席的,如下图:

到魏晋时期,有“胡床”传入中原,但多数人还是习惯坐席或坐榻,如下图:

备注:榻:类似今天的低矮沙发,是古人常用的坐具和卧具。

据考古确认,在魏晋时期,可以确定的是没有像如今那样有正式的桌椅。古代桌子的出现,一般是认为在隋唐时期。而椅子的出现,则稍晚一点,是在唐代才出现的。

如下图:

备注:王维,唐代中期人物,因此,可以确认功能性的桌子在唐代中期或之前就存在。

备注:顾闳中,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如上图,当时的榻、桌子、茶几、椅子并用,并且椅子已经有了靠背。

二、今人与古人坐姿的不同

备注:跪坐,是两膝盖着地,屁股坐在脚后跟上。受中国文化影响,至今韩国与日本还有这种跪坐的习俗。

三、受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而执笔不同

注明:下方托一硬板物,悬肘凌空书写,笔杆与书写物成90°,在这种情况下,若采用今人的“五指执笔法”是不现实的,违反了人的手腕生理特征,因此,采用类三指执笔法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综上所述

古今人执笔法的不同,缘于其生活习惯的变化和科技发展程度的差异以及书家在艺术实践中认识的不同。正确的执笔法应该符合人的手腕生理特征和运笔规律,做到稳定和灵活即可。


书法有云


对于题主提得问题,关于执笔本无太多讲究。然而就有许多所谓的书法评论人把书法讲得神乎其神,怎么拿笔怎么临帖等等吧。无论你讲得再好,写不出好字也是徒然。有的人站着写,有的人坐着写,无论怎么写写出来的字只要好看有味就是好书法!一些农村的老人春节时给千家万户写春联,写得一手好书法。无论正楷,行草都写得很有韵味,其水平一点也不压于一些当今著名书法家,只是他们不出名罢了。执笔不定法。


竹韵249083221


我是一人。关于执笔方式,争议一直存在。

我们现在普遍推广和推崇“五指执笔法”,既然是书法家还“三指执笔
”肯定是故意的。苏轼说过:执笔无定法。三指或者五指都没问题,作为书法家字好不好才是关键。

苏轼《论书》: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关于执笔(握笔、把笔),很多前辈书家都说过类似的话,就是执笔方式没有一定正确的。

可是我们现在推广和推崇“五指执笔法”,如下图。

也会有学习书法的人,为了是不是“五指执笔”争论。有些更说连握笔都不会还什么字,他的意思都不“五指执笔”怎么写字。

其实自古执笔法有很多种,各式各样不是只有“五指执笔”和“三指执笔”。

电视里面出现,书法家“三指执笔”很正常。古代绘画中,有不少非“五指执笔”的画作。

上图北齐杨子华《校书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如果遍历古画,还有各种执笔的方式。“三指执笔”还是执笔中相对正常的。

上图清末何绍基的执笔方式,支持何绍基的说这样是“回腕执笔法”。启功先生说这种执笔是“猪手执笔法”。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执笔方法统一才是不那么正常的。电视上的书法家本来就使用“三指执笔”也没有什么问题。

一人有感

“五指执笔法”在写中楷的时候,还是比较优势的,比较稳定。但是如果笔很大,写很大字的时候,“五指执笔法”就不适合了。

使用上图这样的笔,“五指执笔法”肯定不如“三指执笔”好。

执笔法方式没有一种是唯一正确的。苏轼《论书》: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哪种执笔方式,你能写出来的字比较好,你就选择哪一种。

以我的知识,尽可能地客观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补充,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我是一人,喜欢书画和艺术相关,关注我。19年12月2日沪。


一人笔记


现在的书写方式是“挖掘”了王羲之的书式(势)!即“拨灯法”(也有叫“拨蹬法”的。“蹬”与“燈”是否有同用尚需查证,或是历史刊印错误。“蹬”是马蹬,用手拨式能与拨灯芯相同吗?更何况书写执笔之式?看来“拨蹬法”应是传讹)。拨灯法三指相捏,其实就是更好的发挥手的运转幅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