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不吃药,怎么做能降到正常值?

袁yes1026


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而言,非药物治疗是降血糖的主要措施;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非药物治疗可提高血糖达标率。那么,降血糖的非药物治疗措施都有哪些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一、减轻体重

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超重或肥胖,体重超出正常范围后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与储存减少,引起血糖升高。体重是否超标可通过体质指数来判断,体质指数即大家所熟悉的BMI,由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所得,以体重70千克、身高1.7米的患者为例,其BMI为24.2kg/㎡。当BMI超过24kg/㎡为超重,超过28kg/㎡为肥胖,超重与肥胖患者均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健康人群通过控制体重可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已经出现血糖异常的患者通过减轻体重,更有利于血糖达标,减重目标以3-6月使体重下降约5%-10%为宜。

二、控制饮食

合理的饮食结构,选择对血糖影响小的食物,是糖尿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措施。建议糖尿病患者将脂肪摄入控制在每日总热量的20%-30%,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日总热量的15%-20%,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在每日总热量的50%-65%,增加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对碳水化合物数量与质量的控制是降血糖的关键,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低血糖指数与低血糖负荷食物,低血糖指数食物升糖作用不强,升糖速度相对缓慢;低血糖负荷食物对血糖的整体影响小,选择碳水化合物时综合考虑这两方面因素,可显著降低对血糖的影响。



三、适当运动

运动可使糖尿病患者多方面受益,一是可降低血糖,坚持运动2月的患者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约0.66%;二是可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坚持运动12-14年可显著降低病死率。因此,适当运动在糖尿病患者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车、游泳等,每周运动5天为宜,每次运动半小时为宜,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每周可增加2-3次肌肉耐力与力量训练。需要注意的是:空腹血糖>16.7mmol/L,或反复发作低血糖,或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已经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运动。

四、限制饮酒

酒精属于高热量食物,长期大量饮酒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建议糖尿病患者戒酒,对于戒酒困难的患者,限酒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措施,每日饮酒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每周饮酒不超过2次。饮酒期间,应将酒精计入每日食物总热量,也就是说在饮酒的同时,应减少其它富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大量空腹饮酒,否则易发生低血糖,建议进食后缓慢小口饮酒,同时避免狂饮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非药物治疗方式适合糖尿病前期以及糖尿病早期患者。糖尿病早期患者由于病程短,胰岛分泌功能尚好,因此部分患者可通过非药物治疗控制血糖,如果非药物治疗依然不能使血糖达标,为了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应启动药物降血糖。

综上,减轻体重、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限制饮酒是降血糖的主要非药物治疗措施;若非药物治疗依然不能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应启动药物降血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高血糖不吃药怎样才能降到正常值?

这个问题我能回答,因为我家有糖尿病遗传基因,我本人在14年时候查出2型糖尿病,空腹7.5,餐后2小时12.8,后来通过调整饮食、尝试各种运动、经常监测血糖,没有吃过降糖药,几年来血糖都保持在正常范围,下面我就来说说我是怎么做的:

1. 饮食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主要来源,要控制总热量就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每天还要摄入一定量的优质蛋白【鸡肉、鸭肉、鲜虾】,大量的新鲜蔬菜,不要让自己有饥饿感。

早餐:一两【一把】燕麦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一个素菜,半个杂粮馒头,燕麦要用即熟的不要用即食的,因为即食的好消化,升糖快。

午餐:二量米饭【加点杂粮更好】,二量肉食,大量蔬菜直到吃饱。切记先吃汤再吃菜最后吃米饭。

晚餐:半个馒头,一杯牛奶,大量蔬菜,记住不喝粥。两餐之间可以吃点水果和坚果,注意量就行了。

2. 运动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找到适合病人的运动量和病人感兴趣的项目。运动形式可多样,如慢跑,快步走、健美操、跳舞、跳绳、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游泳等。

这些运动我这几年都尝试过,效果都很好,哪个适合你你就选哪个,时间一定要在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开始活动,锻炼40分钟,一定要坚持!!!


老邓闲聊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2015我查出空腹血糖是7.2,餐后血糖是14左右。当时真的有点紧张。还好我有个血糖仪,餐前餐后都测一下,每天测五六次,我详细地记录下来,怎么吃血糖不高,吃什么不会高,反复的侧试才知道,怎么吃,吃什么才能控制到正常范围。掌握了这个规律,后来我就少吃多餐,一天吃五六顿,差不多三个多小时就得吃一点,饿了就吃,这样才不高,也不饿。不过每顿饭都以青菜为主,主食不超过100g,鸡鱼肉蛋也要按量,也是100g,一定不能多吃。三年来如一日,一顿也不多吃。以前还有吃宵夜的习惯,这下也去掉了。最主要的是饭后还要走30分钟,就是阴天下雨也要拿着雨伞走一走。三年后,就是在2018年6月份我检查了一下血液,十二种血指标结果都非常正常。在一三年查过一次,血脂有点偏高,现在没有了,我还有点不信,今年8月份又复查了一下,完全一样,这下我才放心了。饮食也按以前一样吃了,不过运动没减少。我还是怀疑这样吃下去会不会在高起来,明年我在查一下。这三年,就是靠少吃多餐多运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希望有轻度血糠的朋友也试一下。少吃多餐多运动,不要超之过急,慢慢地来。这毛病是吃出来的,要吃回去还是个大工程。糖友们要放好心态,只要坚持,会好起来的。我们在控食的同时,一定注意不要有饥饿感,或者延长饮食时间。乐轩草堂经验总结。



乐轩草堂


这个问题,我以实际经验回答一下。

五年前的时候,我一个朋友血糖十二点多,每天都是靠打针维持,他最大的期盼就是自己的血糖能恢复正常。

这个朋友五十多了,是个退休的部门领导,也很有钱,各种中西医都看过,没招。不是不愿花钱,而是治不好啊。

他的糖尿病好多年了,具体多少年,我也忘了,反正是他壮年的时候得的病。

当时因为他体重超标很多,也是个大胖子,他主要是想减肥。

我就告诉他这个减肥也是可以的,糖尿病也能好转。主要是饮食必须听我的,包括安排怎么吃,吃什么都是我每天告诉他下一天的饮食。

没错,每天就是安排他适当的菜蔬和五谷杂粮饭,而且不多吃,比平时少一半,以饮食改变为主。

其次,每天必须喝水,超过两千毫升以上,代谢出多余的游离脂肪和血糖。

每天要适当运动来辅助。二十天的时候,他的体重少了十多斤,血糖也下降到了六点多,他自己很是满意,他说没想过他的血糖会回到六点多。胰岛素针从原来的每天一打,到后面三天打一次。

本来他这个情况坚持饮食清淡是可以恢复的,只是他是部门要员,退休后也是有很多人脉,经常有人宴请。最后老是管不住嘴,所以反反复复。

哦,必须得说,糖尿病的起因就是过食辛辣和酸味的饮食,导致体内阴阳失衡,时间久了影响到人体器官形成的。

所以,如果不兴患了糖尿病,一定需要忌辛辣酸味,多喝水,多运动,也不能暴食撑着吃,这样坚持下去,是可以恢复的。不信的老铁完全可以这样坚持一个月试试变化。

不花一分钱,不打一针药,完全可以调治。


不二蒙教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这是一个血糖高和有糖尿病的人经常问到的问题,首先需不需要用降糖药,不是自己想不想的问题,其次如果确实不需用药,把血糖控制下来也不是难事,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可以,哪两件事呢?

第一件:了解自身调节血糖的能力

血糖之所以会升高,通俗地说就是机体中血糖过剩了。正常情况下,血糖最主要作用是给组织细胞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但它必须通过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运送进细胞中才能被利用,如果这种运送过程无法完成,血糖就会过剩。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运送工具不足,即胰岛细胞分泌不出足够的胰岛素,为什么呢?因为胰岛细胞发生了损伤,有部分发生了死亡,丧失的胰岛细胞越多,分泌能力越差,运输工具越少,血糖也就越高。

二是细胞上接受胰岛细胞进入的通道不通了,通道堵塞的越严重,运送进细胞中的血糖越少,血糖过剩越多,血糖就会越高,这种情况称为胰岛素抵抗。

由于胰岛细胞死亡后不可再生,所以如果是因此而导致的高血糖,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刺激剩余的胰岛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需要,往往需要降糖药的帮助才能实现。所以,检查属于这种情况时,还是及时服药把血糖尽快降下来才是上策。

如果高血糖发生的主要是由胰岛素抵抗引起,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疏通胰岛素进入细胞的通道,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体重超重及肥胖有密切关系,血脂异常也起着很大的不良影响,这种情况才有更大的机会不用药。

因此,建议血糖高及有糖尿病的人做做糖耐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以明确属于上述哪种情况,判断一下如果不用药血糖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件:减轻体重

研究证实:减轻消除胰岛素抵抗最有效的措施是降低体重,即使是胰岛细胞功能下降明显时,控制体重也有利于对血糖的控制,目标是一年内减重5-10公斤。而要减轻体重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管住嘴迈开腿”。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无非是要少吃点,吃的合理点,基本原则是限制住三餐的主食量,至于吃什么自己看着办,朝着降低体重去吃就可以;其次就是运动起来,不管采用什么运动方式,只要每天不少于30分钟,记住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减轻体重就可以。

综上所述,血糖高及有糖尿病的人需不需要服用降糖药,自身控制血糖的能力说了算;如果不用药想把血糖控制好,减肥控制好体重最有效。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前段时间,有一个高血糖的患者过来咨询我,她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仅仅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血糖偏高,随机测的血糖为12mmol/L,她过来咨询我怎么办。我叫她先多监测几天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都要监测,看看血糖变化如何。患者按照我的意见去做了,几天下来,血糖的变化规律也掌握了,该患者确实达到了诊断糖尿病的标准,有时候是空腹血糖偏高、有时候是餐后血糖偏高,有时候却又正常。于是,我建议患者暂时可以不吃药,先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控制血糖,并且建议患者继续监测血糖,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一个月之后,患者很高兴地来告诉我,她的血糖基本都正常了!

接下来,吴医生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在不吃药的情况下把血糖降下来。

一、控制饮食:控制饭量、避免摄入过多淀粉、避免甜食,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当补充蛋白,适当多吃蔬菜和水果。

二、加强运动:建议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健身操、游泳等,每次运动持续30分钟左右,每周至少3-5次。

三、监测血糖:规律监测血糖,不但要监测空腹血糖、而且要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都平稳,血糖才算控制平稳。

最后吴医生提醒大家,其实没必要过于抵抗服用,血糖过高通过饮食、运动调节不达标者,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了。但无论是否采用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监测血糖都应该贯穿始终,不要因为采用药物就放弃控制饮食、放弃运动、放弃监测血糖!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的全科医生,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我是医者良言,是一名住院医师,专为普及医学知识造福人类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有疑问可留言,必回应!

不吃药怎么才能把血糖降下来?

因为血糖异常的而住过院的人应该知道,每天医生查房都会问一句:“老李啊,今个早上吃的啥?昨天晚上吃的啥?” 既然医生都关心你今天吃了什么,说明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1.哪些人需要降血糖?只有糖尿病病人吗?

一般有降糖困扰的人,见于一些高血糖和糖尿病的病人。糖尿病的病人需要降血糖我们都知道。那高血糖为什么也要降血糖呢?高血糖在医学上是指空腹血糖受损或者是糖耐量异常的人,是一种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身体的血糖值也是有问题的,可以看作糖尿病前期,长期发展可能成为糖尿病。

很多乡镇医疗落后,老年人去测血糖发现血糖高了,三句话不说就给人开了降糖药,老年人心想,这都吃上药了还能降不下来嘛,一边吃药一边该干嘛干嘛,啥饮食不饮食的,让吃药还少吃饭干嘛!这种降糖基本是无意义的。

2.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糖尿病是说我们身体里唯一的降糖物质——胰岛素分泌的不够或者说降糖能力下降。常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胰岛素绝对缺乏,就是我们说的1型糖尿病;另外一种是,胰岛素分泌有点少或者是说胰岛素抵抗(敏感性下降了),这种称为2型糖尿病,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富贵病、吃出来的病。当然具体糖尿病的病因在这不多说,大家只需要知道糖尿病绝对不是单靠吃就吃出来的。

3.什么叫胰岛素抵抗呢?

我们正常人吃一个馒头,身体产生一个馒头的降糖物质(胰岛素)相互抵消;出现胰岛素抵抗怎么办呢,我们吃了一个馒头,身体也产生了这样的一个馒头的胰岛素,但是这个胰岛素现在只能降半个馒头的血糖,人多力量小,这就是抵抗。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既然人体的胰岛素量不够或者说胰岛素敏感性不行,只要提前产量增加敏感性不就行了。

4.提高胰岛素的量我们可以通过吃药来控制,但是今天我们谈的是不吃药,那就增加敏感性需要怎么做?

规律运动:运动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重要方法,也是最便捷的。每天规律、合适的运动,长期坚持、循序渐进,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还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血糖值大于14—16mom/L、低血糖、头晕闷喘、严重的心脑肾等慢性并发症时不建议运动。

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等高热量食物。这些食物进入人体后迅速被吸收分解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

5.如何去辨别食物的碳水化合物的多少呢?

我们可以用食物生成指数GI来衡量,GI低于55%为低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大于70%为高GI食物。GI值越低,食物进入人体分解成葡萄糖的速度就越慢。这个是比较专业的说法,年轻人百度一下就知道低GI食物有哪些。

但对于年纪大点的人如何区分呢?记住少吃汤汤水水、糊状、大油的食物,像一些稀饭、水煮面条、粥、油炸烧烤、甜品等,因为本身在北方生活,主要以面食为主,事实上这种饮食很不利于糖尿病病人,多食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和水果,可以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高峰。

针对于面试食为主的人可以改成吃馒头或者米饭时配着菜,暂时不要喝汤喝水,等吃完了后渴了少喝一点汤和水;面条最好吃刚出锅沥水或者蒸炒少油的,避免食物进入人体快速转化成糖。有条件可以将身体所需要的能量换算成食物如下:每日三餐可以分为1/5、2/5、2/5或者各1/3。正常成人每天每公斤需要30kcal左右,轻中重体力劳动者各加5kcal,每克糖类、蛋白质产热4kcal,脂肪产热9kcal。一般百度都有换算软件。大概算下来每顿饭吃半碗米饭,一碗小菜,两块肉,一天一个鸡蛋差不多的量。


如果中间饿了可以吃黄瓜、西红柿、水萝卜等富含丰富纤维产热少的食物。现在超市里有一种特殊无糖饼干,还是很人性化的。

最后小结:血糖轻度升高可以规律运动、管住嘴,戒烟戒酒、少熬夜,一般血糖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如果血糖水平已经很高(空腹大于8,餐后大于10)或者血糖水平不稳定一会高一会低,建议去正规医院规范化治疗。

血糖水平异常,是潜移默化的伤害身体,只有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才会体现出来,所以,血糖异常可以不吃药,但必须要经过运动和饮食能够调控的很好才行。

纯属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的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在下方留言……


医者良言


不要相信糖尿病不能治愈的忽悠。糖尿病高血糖都可以不打胰岛素不吃药和不忌食来治疗。这些我已经有实例证明。

糖尿病发病机理还没有弄清,就烂使药物治疗,注射胰岛素。这是医疗界从来没有过的。现在治疗糖尿病,治标不治本是公认的。可是庸医们仍然在那里治疗。不能治愈糖尿病理所当然。

注射胰岛素是不能治愈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因为它贴着一个诺贝尔奖的标签,治疗的是血糖指标,而不是糖尿病。

所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也都是治疗血糖这个指标的。并不是治疗糖尿病的。把控制血糖与治疗糖尿病混淆,就把糖尿病的治疗引向了歧途。

重要的是,药物是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的,往往会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这会引起血糖的大幅升高,来消除药物对人体的毒害。很多糖尿病人吃药,控制不住血糖值平稳,反而,越来越高,原因就在这里。

我根据糖尿病是由于人体摄入能量过剩,不能守恒而引起,以控制血糖指标为手段,使人体摄入能量与消耗能量渐渐趋于平衡,因势利导,恢复胰岛功能,治愈了糖尿病。

高血糖引起的原因也是一样,只是还没有发展到糖尿病那样的严重程度。控制摄入饮食量,控制血糖值平稳,不用吃药,就会好的。


糖友友


1.饮食控制是基础。

首先要注意总热量,如果是消瘦病人要增加热量摄入,保持正常体重;如果肥胖病人要控制热量,制造能量缺口,以达到减重目的,减肥对肥胖型糖尿病病情控制非常有利,有很多轻型病人减肥成功,血糖就降了,正如题主所想达到“不吃药”目的。

其次,饮食注意遵循如下原则。


其中,尤其注意主食和水果选择。主食应选择粗细粮搭配,避免单纯摄入高升糖水平的精致主食,如白米白面所做的“粥粉面饭”馒头包子。

粗粮占全天主食量三分之一以上,水果注意控量,每天最好100g以内。

补充一下,正确进餐顺序为先菜再肉最后饭,以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药物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非常重要,在饮食控制基础上,合理用药,降低血糖至安全值,减轻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目前常用的降糖药,副作用都不大,不用将它们视作洪水猛兽,正如前文所说,用药后也是可以停药的,并不是坊间传言一旦用药就要终身用药。



3.运动。

运动作为三驾马车之一,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但要根据病情、年龄、有无糖尿病肾等并发症确定运动类型和运动量,并不是如题主所言,疯狂来个30公里自行车,一万米长跑,这对病情无益,并且有可能因血糖过低出意外。


适量运动是每天6000步以上,每周3次累积150分钟左右中等强度运动。还想加量的话,考虑身体状况,年龄,病情,运动习惯等综合决定。

总之,如果高血糖比较轻,或者合并肥胖,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辅以运动,减肥等干预,可能可以不吃药降至正常,病情重者应遵循医嘱,好好用药。



高血糖不吃药,可以将血糖降到正常值吗?

早餐跟晚餐都吃含糖量低的食物,午餐也是随意对付一下,同时通过加强运动,这样可以降低血糖吗?

在一些糖尿病友的眼中,那些只通过控制饮食跟运动锻炼,采用非药物控制的方法,就能够控制好血糖,达到“裸奔”目的的人,都是他们学习的目标,努力的方向。

毫无疑问,确实是有这样一些控糖达人的,在刚确诊糖尿病的时候,他们就采取了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有这样一位糖尿病友,在他40岁的时候,确诊了糖尿病,虽然一开始血糖确实非常高,但经过强化治疗后,他的血糖渐渐控制在了正常范围,后来,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以及运动锻炼,他的血糖也保持平稳。

经过医生的诊断,他的胰岛功能尚好,在血糖比较好的情况下,得到医生的许可,他可以暂时停用药物。也许,看到这里,很多糖尿病友会认为,这位糖尿病友已经实现了“裸奔”,但是!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病,即便是停用药物,也只是暂时的,还要后面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的控制情况,来决定是否要继续服用药物。

之所以说这些,咱是为了告诉糖尿病友一件事,不吃药,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等生活方式干预,完全是可以降低血糖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毅力去实现不吃药就控制好血糖的。这是一个漫长又辛苦的过程,一些人在半途就放弃,也有一些人过得就像苦行僧!就像这位提问的朋友,早晚都吃含糖量低的食物,那肯定是没什么太多营养的,而且,在这样的严苛的饮食下,每天还进行过量的运动(骑自行车30公里,慢跑500米),长此以往,很可能营养不良,甚至造成机体功能障碍(比如饥饿性酮症、比如过量运动造成的肌肉、关节损害)等。

所以,我们不提倡随意停药,因为药物除了帮助我们更好达到目标,还可以通过一些生活方式干预无法做到的途径来改善你的糖脂代谢、稳定你的斑块、疏通你的血管。

不论不论采用什么方式,我们都是为了追求健康。所以,咱们糖尿病友该吃药的时候就要吃药,同时,进行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也不用担心血糖降不下来。


如何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降低血糖?

1、饮食疗法

糖尿病饮食主要是控制食物的热量,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

饮食上少量多餐,少吃甜东西,少吃油炸食物,吃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可以选择荞麦、桑叶、南瓜、芹菜、冬瓜、竹笋、木耳、蘑菇、洋葱、胡萝卜等。

一般建议,主食大概就是每天量不能低于150克,也就是3两。粗细粮要搭配,先吃菜后吃饭,主食以谷类食物为基础,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这类食物有蛋清、家禽、鱼等。

多吃高纤维膳食,这类食物有麦麸、玉米、糙米、大豆、燕麦、荞麦、芹菜、苦瓜等。

吃饭时细嚼慢咽,建议糖尿病人吃饭速度应该是20-30分钟,如果吃饭速度特别快的话,胰岛没有时间去反应,可能会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

2、运动锻炼

通过运动降血糖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条件以及体质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避免因为过度运动而大汗淋漓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平时运动时可以和别人结伴运动。

建议患者在饭后1小时以后进行有规律的低强度运动如有氧运动,可以选择步行、跑步、骑行、太极、健美操等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并且长期坚持,运动时穿宽松的衣服和鞋子。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水平。

有明显的低血糖症、血糖波动太大、血糖大于14-16mmol/L、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以及糖尿病合并心、脑、眼、肾等慢性并发症者,暂时不适合运动。

总的来说,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降糖药,同时坚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那么,完全可以控制好血糖,如果想要停药,请先咨询过医生,同时要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有用,请点个赞,关注{控糖人},有问题也可以邀请我回答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