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才女鱼玄机是怎么死的?鱼玄机是因妒杀侍女绿翘而被处死刑吗?

洪浩江苏南通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很多时候都得不到自由,就算拥有非凡才华的女子一样遭受封建礼规的不公正对待。唐朝的鱼玄机是一代才女,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即使她如此有才华,可在爱情路上也得不到幸福,最后悲剧收场!



鱼玄机本名叫鱼幼薇,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落魄书生,群体尽心教导女儿。鱼幼薇少时就智慧出众,喜爱读书写作,十岁就名动天下,写的诗词很有水平。她的才华引起了著名花间派诗人温庭筠的注意,当然是否有老牛吃嫩草的嫌疑理他不清楚了,应该是被鱼幼薇的才华吸引吧!就这样十几岁的鱼幼薇和四十几岁的温庭筠成了莫逆之交,一起写诗唱词,好不快乐,好不自在啊!少女怀春,温庭筠又是才子,鱼幼薇自然而然对温庭筠产生爱慕,温庭筠也是喜欢她的,可是年龄的差距和礼教的束缚,还是让温庭筠不能冲破封建陋习和鱼幼薇结合在一起。既然自己得不到那就让她幸福吧,温庭筠作为媒人让鱼幼薇嫁给当时的状元李亿为妾,温庭筠以为这样做就会让鱼幼薇获得幸福,只是悲剧的开始。


鱼幼薇嫁给了李亿,开始的一段日子确实幸福,大家都是有才华的人,情趣相投,鱼幼薇漂亮,李亿又是帅哥,两人如胶似漆,快乐的很啊!可是快乐的日子不长,鱼幼薇只是妾罢了,李亿还有个彪悍的原配夫人裴氏呢,裴姓可是世家大族,李亿是害怕这个老婆的。李亿天天和鱼幼薇腻歪在一起冷落了裴氏,引起了裴氏的嫉恨,天天让她独守空房,寂寞难耐啊,谁受得了啊,何况她是正配妻子,一个妾地位低下,能跟她斗吗。裴氏要求李亿赶鱼幼薇出家门,李亿服软了,因为他知道得罪了大老婆,自己的前途都没有了!于是李亿就把鱼幼薇安排在道观住着,并誓言旦旦说,三年后,等裴氏气消了,就接她回去,鱼幼薇当真了。


鱼幼薇就一直待在道观了,起名玄机,她老老实实的在道观等了三年盼望丈夫能接自己,结果三年后,李亿一家去扬州做官了,彻底抛弃了鱼玄机,至于什么接回来的誓言都是骗人的,鱼玄机这时才知道,自己被抛弃了,内心悲痛啊,伤心欲绝,在如此打击下,她本来想在昔日朋友温庭筠那里得到安慰和温暖,可是温庭筠对于一个被赶出来的弃妇却避之不及,不能接纳,毕竟怕损害了自己的名声。昔日自己所爱的人不关心自己,丈夫又抛弃自己,双重打击下,鱼玄机心理变得扭曲,彻底放荡起来,成了一个荡妇,以此来麻痹自己和这个社会抗争。漂亮还有才华的女子一旦放开了,那追求者排着队上门求欢啊,鱼玄机和追求自己的许多男人天天在道观里饮酒作乐,玩弄到天亮,大家都很开心和舒服。在鱼玄机众多情人中,有个叫陈韪的乐师,最后鱼玄机宠爱了!陈韪也是生性风流,鱼玄机玩腻了,就和鱼玄机的侍女绿翘搞上了。


不就只能鱼玄机就发现了他们的奸情,愤怒之下逼问绿翘,绿翘全部说了出来,还说自己是真心爱陈韪的,骂鱼玄机是个荡妇,人老珠黄怎么能比得上年轻的自己。鱼玄机生气之下就错手杀掉了绿翘,然后把尸体埋到了后院。后来绿翘的尸体被人发现,鱼玄机就被抓住了。按照当时的法律,主人打死奴婢是不用死刑的,鱼玄机的情人也是纷纷求情,结果就闹到了皇帝唐懿宗那里,唐懿宗认为就算法律不用死刑,自己也要杀了她,这个荡妇不杀,不就让女人个个学样,那三从四德还怎么维持,男权社会还怎么维护,唐朝是男人的天下,女人就应该安分守己,所以唐懿宗下令处死鱼玄机!鱼玄机在临死前说“自己一生风流,睡过男人无数,可唯一最爱的人就是温庭筠。”,不知温庭筠听到后会怎么感想,也许他当初接纳了鱼玄机,就不会有悲剧的发生了,鱼玄机死时只有27岁,大好年华就那样死了,真是让人感叹啊,感叹社会对女子的不公平,感叹封建社会对纯真爱情的逼迫是如此的残酷,感叹鱼玄机的遭遇,后来南宋的陆游和唐琬不就是如此嘛,可见诗人不见得就有美满的婚姻啊!


历史神秘人282698251


唐朝才女鱼玄机不是官场名人,因此在史料上并没有正式的记录。据一些野史书籍相传,鱼玄机是被唐懿宗判的死刑(一说是被京兆尹温璋判杀)而命丧黄泉的,罪名是她因妒忌而杀害了侍女绿翘。

鱼玄机本名鱼幼微,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她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情窦初开

唐宣宗年间,鱼幼微5岁,开始在下邽就学。她天资聪慧,心灵手巧,成了当时一枚人见人赞的学霸。10岁时,她返回老家鄠杜,与著名的大才子温庭筠相识。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词。

温庭筠惊异地发现小小年纪的鱼幼微才学卓著,以后一定能称为人中龙凤,因此对她连连赞叹,也时常点拨她。由此,亦师亦友的二人也产生了一些朦胧的情感。但温庭筠那时已有家室,又比鱼幼微大了近20岁,不忍心把才华横溢的鱼幼微据为己有,便有心给她介绍一位在年龄上与她更为相配的郎君。

误嫁夫君

在鱼幼微14岁那年,温庭筠与新科状元李亿在一座道观里偶遇鱼幼微。温庭筠见李亿对美丽多才的鱼幼微一见钟情,鱼幼微对儒雅的李亿也有好感,温庭筠就一番撮合,于是,已有妻室的李亿将鱼幼微娶回家当了个妾。

然而,温庭筠没有想到,他的撮合,却间接导致了鱼幼微的悲剧。

据《唐才子传》记载:李亿因为夫人对鱼玄机的受宠“妒不能容”,遂为李亿遣至咸宜观入道。

温庭筠和鱼幼微以及李亿都把生活想得太简单了,李亿的夫人妒忌多才多艺的鱼幼微,就找了诸多借口,终于使李亿休了鱼幼微,并且把她送入了咸宜观。后来,鱼幼微改名为鱼玄机。而李亿当初那些信誓旦旦的承诺,早已烟消云散了。

道观生涯

初入道观,鱼玄机依然对李亿一往情深。她写下了许多思念他的诗,还多次寄诗给李亿,但李亿却不敢再与鱼玄机来往。在无限循环的痛苦中,形只影单的鱼玄机渐渐感到悲凉,她最后发出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绝望心声

由于晚唐道观独立于法外,当时一些道士、女冠、和尚、比丘尼,并非纯为修行之人,道观、寺庙甚至成为规避法网及逮捕的场所或暂时的栖身之处。

《三水小牍》中记载,鱼玄机居于咸宜观时,又认识了许多名士。她为了排解忧愁,就在房门前挂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鱼玄机诗文候教”。在与文人墨客的往来酬唱、饮酒作乐间,使她暂时忘却了心底的伤痛。

再遇渣男

鱼玄机这时认识了一个颇有才华的乐师,名叫陈韪。鱼玄机以为找到了情感归宿,因而再次陷入情网。陈韪经常来道观找鱼玄机,俩人通过诗词唱和互诉情思。

一天,陈韪来到道观时,鱼玄机出门还没有回来。鱼玄机身边的侍女绿翘对陈韪也早生情愫,于是主动相留。陈韪见绿翘年轻貌美,也与她言语挑逗,俩人很快就打得火热。

鱼玄机回道观时,陈韪已经离开了。敏感的鱼玄机发现绿翘不仅衣衫不整,神色也不对。在她的追问之下,绿翘竟开口辱骂师傅鱼玄机也不守妇道。鱼玄机一怒之下,失手将绿翘打死。随后,将她埋在后院。不久,绿翘的尸首被人发现,鱼玄机也被捕入大牢。

命丧九泉

据《唐律疏议 名例六》记载:奴婢贱人,律比畜产。
《唐律疏议 名例四》记载:及生产蕃息者,谓婢产子,马生驹之类。
《唐代社会概略》记载:唐代私奴婢之特点有五:1.律比畜产,2.身系本主,3.当色相婚,4.有价买卖,5.附籍本主。

唐朝奴婢的地位极其卑贱,被主人当作是生产工具、士兵、奴仆或者是供人玩狎的玩物,根本没有人身自由。主人可以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能随意买卖或馈赠。

按照当时的律法,鱼玄机的案子属于“主人杀奴婢”的性质,最多判一年监禁。由于她的才气很大,许多官员都为她求情。没多久,她就被保释了。但,不巧的是,这个案子后来被送到皇宫。而那时正逢同昌公主死亡,唐懿宗因为爱女的去世而十分难过,因此,他便直接判了鱼玄机的死刑。

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鱼玄机是被京兆尹温璋判杀的。而鱼玄机“主杀奴”的案子,其实也是无中生有的。因此,鱼玄机在狱中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那一年,鱼玄机才26岁,就落下了人生的帷幕。

流传诗作

鱼玄机的存世诗作仅一卷,录入其诗49首。在国家图书馆(北图)中收藏的是南宋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这一宋刻孤本在流传过程中几经易手,1949年后才被捐到北京图书馆成为国家图书馆珍贵的一部藏书。另外,在《文苑英华》中,也收有鱼玄机《折杨柳》一首,因而,世存鱼玄机诗一共50首。 

不知朋友们对鱼玄机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探讨或补充。


名人史海观心阁


鱼玄机是晚唐时期的女诗人,《全唐诗》共收录了她50首诗,由于历史原因,遗失的不在少数,收录的只是一部分。

相传鱼玄机长得很漂亮,是个美人坯子。小时候聪慧、乖巧、伶俐,是个人见人爱的女孩。

由于她出身很低微,加上古代女人没有地位,虽然是著名的女诗人,但有关她的生平事迹却鲜有记载,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史料和诗词了解这位女诗人。

既然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另外三位女诗人:李冶、薛涛、刘采春),必定有其代表作。

鱼玄机的代表作是:

江陵愁望寄子安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年龄女子想念情郎的场景,诗中妙龄龄女子正是鱼玄机,她想念的情郎就是子安。

子安后来成了鱼玄机的老公,子安名叫李亿,字子安,乃唐朝官员(补阙)。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亿和鱼玄机相遇了,当时李亿已经娶妻裴氏,她只好做了李亿的小妾。

谁知进门后,正室裴氏是个醋坛子,她嫉妒鱼玄机受宠,于是想法百计迫害她。

裴氏在丈夫面前搬弄是非,说鱼玄机不守妇道,和花间诗人温庭筠有染……

原来鱼玄机小的时候很崇拜温庭筠,虽然二人年龄相差二十多岁,但不妨碍二人成为好朋友,二人经常吟诗和对,属于亦师亦友的忘年交,鱼玄机嫁给李亿还是温庭筠牵得红线。

温庭筠和鱼玄机有没有暧昧关系不得而知,反正鱼玄机不堪正室的欺辱,一气之下到长安咸宜观出家当了女道士。

这一年鱼玄机23岁。

(鱼玄机)

一个少妇青灯孤枕伴着漫漫长夜,鱼玄机思念丈夫,于是写下了《江陵愁望寄子安》这首诗。

冥冥之中有只无形的手拨弄着鱼玄机的命运,有才有貌的女诗人本来有个好的归宿,然而……

鱼玄机23岁无奈出家,仅过了四年,27岁时却被官府处死了,人们惊诧之余不禁追问:鱼玄机犯什么罪了?

原来鱼玄机在道观杀了侍女绿翘,事发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自从鱼玄机当了女道士后,经常有男人来道观来找她,其中有个叫陈韪的乐师和她来往最密切。

(陈韪)

有一天,鱼玄机外出访友,行前告诉侍女绿翘,如果有人找就告诉来人自己去的地方,或者让来人稍等一下,绿翘满口答应了。

就在鱼玄机刚走,陈韪来访,绿翘按照鱼玄机的吩咐告诉了来人,陈韪坐了一会就走了。

等鱼玄机回来后,听说陈韪走了,她通过察言观色,认定绿翘和陈韪做了苟且之事,于是顺手拿起一根木棒拷打侍女。

女人之所以为难女人,多数情况下是吃醋。

鱼玄机越打越气,越气越打,谁知一下子把绿翘打死了,慌乱之下就把绿翘偷偷埋了。

(绿翘)

“纸终究包不住火”,没过多久,绿翘的尸体被人发现,随后鱼玄机被京兆尹温璋判刑处死。

鱼玄机真是因这件事被处死的吗?

官府公布的告示确实是这样写的,历史也是这样定论的。

但是通过了解唐朝的法律,鱼玄机打死婢女够不上死刑。

古代女人没有地位,婢女被看作私人物品,打死婢女和摔碎一个茶碗没有什么不同。

鱼玄机被处死肯定有隐情,我大胆猜测一下,也许是鱼玄机败坏了清规戒律,也许是鱼玄机秽乱道观。

(女道士鱼玄机)

当时绿翘被鱼玄机拷打,绿翘直揭鱼玄机和野男人鬼混之事,于是恼羞成怒打死了绿翘。

从鱼玄机下手之狠,可以看出她私生活不够检点。

唐朝时期男女关系最开放,鱼玄机刚嫁没多久就守了活寡。她和陈乐师之间肯定有私情。

如果鱼玄机没和陈乐师有染,她怎会醋意大发打死绿翘呢?

女道士和男人私通,败坏道教,玷污道观,这是朝廷处死鱼玄机主要原因。

亲们脑补一下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公主和唐僧的徒弟辩机私通,唐太宗当时不顾女儿的苦苦哀求,毅然腰斩了辩机和尚,皇上不顾一切维护了清规戒律。

(处死鱼玄机)

鱼玄机的情况与之十分相似,当时有些人要营救鱼玄机,京兆尹温璋曾请示唐僖宗如何处理?唐僖宗考虑再三还是同意处死鱼玄机。

假如仅仅是打死婢女这件事,鉴于鱼玄机名气,唐僖宗是不会批准死刑的,唯一的解释就是:鱼玄机淫乱道观,玷污了道教圣地,最终被处死了。


秉烛读春秋


怀疑绿翘和她的情人有染,扒光女孩的衣服,用鞭子活活打死。鱼玄机自己可以肆意纵情,却不允许别人偷腥,不只是吃醋,而是心理扭曲,报复生活,迷失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3岁爱上温庭筠

鱼玄机是因为诗出名?是因为修道成名?还是因为感情生活混乱名声大噪?很难下定论。

鱼玄机原名鱼幼薇,小时候聪明伶俐,七岁时就开始写诗,十几岁便成为长安城女神童。鱼幼薇的才气引起了温庭筠的注意,他在一个娼妓聚集的街区找到了这个13岁的漂亮女孩,让她赋诗一首。鱼幼薇思索片刻脱口而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难以相信如此佳作出自一个年幼女孩之手,决定收这个漂亮的女弟子。13岁,在古代已经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龄,鱼幼薇爱上了这个玉树临风、满腹诗书的老师。但而立之年温庭筠觉得自己生活荒诞,配不上还正值花季的美少女,于是选择了离开。

几年后,当温庭筠再次出现在鱼幼薇视野时,并不是来娶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的美人,而是受朋友李亿之托撮合一段姻缘,但他没想到的是,正是这段姻缘毁了鱼幼薇的一生。

感情生活受挫

李亿家境富庶,对鱼幼薇仰慕已久,两人一见倾心。美中不足的是李亿已经娶了妻子,鱼幼薇只能做妾。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幼薇 《江陵愁望寄子安》

从鱼幼薇的诗中可以看出,婚后两人过了一段郎情妾意的甜蜜日子。

然而美好甜蜜的生活非常短暂,很快被李亿妻子无情击碎。李亿妻子裴夫人是个醋坛子,根本容不下这个漂亮的小妾,整天骂骂咧咧。李忆没办法,只好把鱼幼薇安置在另一个宅子里,没想到裴夫人知道后,冲到宅子里痛骂了鱼幼薇,还撕碎她的衣服,用鞭子痛打。李亿的老婆家的势力很大,李亿只好放弃鱼幼薇,将她送入咸宜观修行。

鱼玄机放纵生活

喜欢的人却不能在一起,想找一个归宿却被抛弃,鱼幼薇心灰意冷,改名为鱼玄机,并没有潜心于道家修行,开始放纵自己,她在道观门口张帖了告示,“诗文侯教”,愿意与天下风流才子切磋诗文。漂亮的女道士邀请文人切磋,一时间道观门庭若市,一些风流才子们都闻风而来,聚集在道观中,抚琴饮酒,吟诗作乐,道观成了风月场。

“于是风流之士争修饰以求狎,或载酒诣之者,必鸣琴赋诗,间以谑浪,懵学辈自视缺然。”——《三水小牍》

打死绿翘是争风吃醋?

有一天鱼玄机在朋友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回道观后,听说陈韪来过。陈韪弹一手好琴,风流倜傥,是鱼玄机的情人,但这次在她不在的时候前来,鱼玄机感到意外,是不是与年幼漂亮的侍女绿翘有染?于是关上门审问,绿翘矢口否认。鱼玄机就扒光绿翘的衣服,用鞭子打了一百多下。绿翘被打得奄奄一息,她怒怼鱼玄机:“师傅你是来道观修行长生不老之术,却一直念恋男欢女爱。你不约束自己,却喜欢猜疑,用丑恶的内心怀疑贞洁的的人。今天被你打死,如果有老天爷的话,我发誓要揭穿你的纵欲放荡的丑行。”说完断气了。

机愈怒,裸而笞百数,但言无之。……(绿翘)曰:“练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佩荐枕之欢,反以沈猜,厚诬贞正,翘今必毙于毒手矣,无天则无所诉,若有,谁能抑我强魂?誓不蠢蠢于冥冥之中,纵尔淫佚。”言讫,绝于地。——《三水小牍》

绿头苍蝇暴露暴行

为了掩盖自己杀人的事实,鱼玄机将绿翘的尸体草草埋在后花园。在一次文人饮宴聚会时,有一个客人到后花园撒尿,发现土堆上有很多绿头蝇,赶走又飞回来,觉得奇怪,仔细一看,好像土上有血迹,还有血腥味。于是将此事传了出去。绿翘的哥哥很长时间不见妹妹,觉得此事有蹊跷,于是找了几个人带着铁锹铁镐冲进道观挖开土堆,发现里面埋的正是妹妹,而且面目像活着一样。难道那些暴露玄机的绿头苍蝇是绿翘的魂灵?

“客有宴于机室者,因溲于后庭,当瘗上,见青蝇数十集于地,驱去复来,详视之,如有血痕且腥。……复语其兄……携锸具,突入玄机院发之,而绿翘貌如生。”

鱼玄机内心极度扭曲

鱼玄机在当时算是名人,京兆府温璋将她打入大狱后,不知道该怎么处置,于是奏请皇帝。朝廷里很多官员都曾去过鱼玄机道观饮酒作乐,不少人为她说话,想免除死罪。皇帝经过再三斟酌,最终决定处死鱼玄机。

因妒杀人并不是鱼玄机杀绿翘的主因,因为此时的鱼玄机已经不是纯情的鱼幼薇,她周旋于风流男人堆中,卖弄诗文,玩弄情感,对哪个男人都不会有什么长久的真情,她要的只是暂时欢娱而已。猜测绿翘偷情,她只会暂时一怒,教训一下罢了,不会下狠手。

从她打死绿翘的手法看,和当年裴夫人惩罚她的手段非常相似,绿翘让她想起了鱼幼薇,撕开了内心的伤口,早年的遭遇和不幸让她迷失了自我,她是通过手中的鞭子宣泄胸中的不平,洗刷以往的耻辱,释放内心的痛楚。极度扭曲的内心,使鱼玄机变成外表美丽,心里成魔的变态狂,最终葬送了自己。


聋王异史


鱼玄机是唐代著名女冠诗人,在她短暂的一生中,除了留下了许多才情横溢的诗作之外,还留下了一桩颇有争议的案件。在身份等级森严的唐代,因笞杀“婢女”绿翘而被处死,这样的判决实属罕见。

在封建社会,主人杀婢的情况发生过很多。根据《唐律疏议》的规定,鱼玄机杀死婢,是不应该判处死刑的。如果死去的绿翘确实是鱼玄机的婢女,那鱼玄机就是被出于某种目的的人冤杀的。也有人认为绿翘并非鱼玄机的婢女,而是鱼玄机的弟子,按照唐律笞杀弟子是要判死的,所以鱼玄机被杀不算冤案。所以弄清楚绿翘的身份和被笞杀的原因,以及鱼玄机其人,才是解开这一谜题的关键。

一、鱼玄机其人

鱼玄机在正史上没有记载,只能通过一些唐人笔记去研究。她字幼薇,又字蕙兰,生于大中二年(848年),死于咸通九年(868年),仅仅二十岁就香消玉殒。她是唐代长安的一位女道士,相貌过人,才情出众,喜爱读书,擅长作诗填词。

唐朝是一个崇尚道教的社会,李渊就自称是道教始祖老子的后代。所以有多人信奉道教,女道人也很常见。唐穆宗时, “天下观一千六百八十七,道士七百七十六,女冠九百八十八。”

可见道教的兴盛。

鱼玄机为什么去当道士,这个问题现在仍有多种说法。现在较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唐才子传》中的记载:“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夫人不能容,亿遣隶咸宜观披戴”。也就是说,她原来是唐朝官员李亿的宠妾,被李亿争风吃醋的大老婆赶到道观当道士的。

鱼玄机的娘家应该是普通人家,否则她也不会给人当妾。所以被赶去当道士后,应该是没有多少收入的。她后来也写过一首诗,记录了当时她的窘境:“茫茫九陌无知己,暮去朝来典绣衣。宝匣镜昏蝉鬓乱,博山炉暖麝烟微”。她也用“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来表示对李亿的失望,这两句诗现在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

唐代的女道士是一个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群体。她们在精神上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也能结交一些文人才子。虽然有一小部分女道士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与娼妓相仿,但大多数女道士还是能守得住底线的。

鱼玄机年轻漂亮,又有才华,自然引来许多风流名士的青睐。这些人

“或载酒诣之者,必鸣琴赋诗,间以谑浪”,但是鱼玄机只是把这些人看作消遣的对象。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男人,他就是唐朝大诗人温庭筠。因为温庭筠是少数不把她当娼妓那样对待的男人,又才华横溢,自然能得到鱼玄机的芳心。

但是温庭筠和鱼玄机年龄差距很大,温先生又怕娶了鱼玄机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所以两人仅仅是诗文相交。鱼玄机写过一首诗赠温庭筠:“云峰满目放春情,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在诗中可以看到,她已绝了与温庭筠在一起的想法,只是恨自己是个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成为有用之才。

二、蹊跷的杀婢案

鱼玄机交游广阔,经常外出与文人墨客们谈诗论文。这一日鱼玄机外出访客,留下婢女绿翘在观内接待客人。但是这一天刚好有一位素来与鱼玄机关系很铁的老铁来访,得知鱼玄机下山之后,并没有向平常一样在道观中等待,而是一个人走了。鱼玄机怀疑绿翘与此人发生了私情,便连夜对绿翘拷问。

可能是绿翘的回答激怒了鱼玄机,鱼玄机将绿翘“裸而笞百数”,竟然将绿翘打死了。鱼玄机只好将绿翘埋在后院,但又被她的仆人发现。仆人报官后,鱼玄机杀婢案发。

此时长安的京兆尹是有着“性黩货敢杀,人亦畏其严残”之称的温璋。此人向来残暴,在做节度使时便因为军人不听命令,诛杀过五百多军士,其严酷之名由此声名远播。他对鱼玄机的判决也没有走出他的一贯风格,死刑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

得知鱼玄机被判死刑,她的很多朋友也展开了营救。因为根据唐律,杀死婢女并不一定是死罪,所以温璋才将皮球踢给了唐懿宗,让皇帝定夺。虽然不知道温璋对唐懿宗说了什么,但是唐懿宗还是批准了对鱼玄机的死刑。这就是鱼玄机杀婢案的始末。

三、鱼玄机与绿翘的身份

封建社会中,每个人都被人为的划分了阶级,每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法律权利和义务。这就是封建社会的良贱之分。良犯贱,其处分较常人相犯为轻;贱犯良,其处分则较常人相犯为重。

鱼玄机出身布衣,家世比较清白,所以她算是“良人”出身。道教是唐代国教,女子入道后, “凡道士女冠有犯法者,州县官吏一律不得擅行决罚”。鱼玄机在道观已做到了

“炼师”的级别,也就是道士修行中的“德高思精”级别,在道士中的地位算是比较高的了。

绿翘只是鱼玄机的婢女,她的名字不出意外的话,是一个平日穿着绿色这种“贱民之色”衣服的婢女。唐代将穿着绿色衣服的婢女为“青衣”,所以绿翘百分百是贱籍之人。她在道观为鱼玄机所做的,也仅仅是“执巾盥”而已,并不是鱼玄机的徒弟。因为她如果是徒弟,就不会穿着绿色的贱服了。

唐代奴婢不具备独立的人格,而是作为物依附于主人的。也就是所谓的“奴婢贱人,律比畜产”,他们的法律地位极低,是可以买卖的物件。

四、唐朝的杀人罪

唐律中将杀人罪细分为六类,包括谋杀、故杀、斗杀、戏杀、误杀、过失杀,统称为“六杀”。谋杀是其中最严重的犯罪,这种有预谋的犯罪是唐律打击的重点。《唐律疏议·贼盗》“谋杀人”条规定,“诸谋杀人者,徒三年;已伤者,绞;已杀者,斩。”

“故杀”指的是故意杀人,强调的是在杀人时,已起了杀心,并不是一时失手的过失犯罪。对于这种情况,《唐律疏议·斗讼》规定:

“斗殴者,元无杀心,因相斗殴而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者,谓斗而用刃,即有害心;即非因斗争,无事而杀,是名‘故杀’:各合斩罪。”

审理鱼玄机案的温璋一定是认为,鱼玄机将绿翘“裸而笞百数”,她应该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有可能导致绿翘的死亡。所以鱼玄机的杀人,是一种故杀,而不是什么误杀或者过失杀。所以按照“故杀罪”的判决,死刑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唐律疏议》中还有条规定,就是“良人殴伤杀他人部曲者,减凡人一等,奴婢又减一等。若故杀部曲者,绞;奴婢,流三千里。”按照这个规定,鱼玄机是主人,绿翘是奴婢,按律只需要流三千里而已。

如果认为鱼玄机是失手打死了绿翘,是过失杀的话,按照唐律的规定,鱼玄机是无罪的,或者说有罪,但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温璋并不认为鱼玄机是误杀,从现代法律的角度来说,鱼玄机作为一个成年人,应当能预见“裸而笞百数”是有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所以这一点就不用讨论了。

同样是死刑,鱼玄机是斩首而不是绞刑,这说明她的判决是按“故杀”中最严重的“无事而杀”这一条款定罪的。古人对全尸比较在意,所以对鱼玄机的斩决,是故杀中最严厉的一种判决,是公开处死的。

五、鱼玄机为什么要死

鱼玄机之死,表面上看是杀人偿命,其实不然。她的死,是死于封建社会男权对女性的压迫,是死于她对男权的藐视和挑战。这种藐视和挑战,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低下,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像鱼玄机这样拥有非凡才华和美貌的女性,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很高的期待,可是无情的现实又让她感到人生的失落。在这种徘徊中,她才能写下“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这样的诗句,对自己受到压迫的女性身份发出了悲愤的呐喊。

正因为女性无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所以婚姻和爱情是她们唯一的希望。但是在婚姻中,鱼玄机又一次遭遇了不幸,被男人扫地出门,逼着当了道士。这种身份固然可以让她与文人士子有了结交的自由,但是那些文士们只把她当成玩物和消遣的对象,并不会真正尊重她。就是她爱得那么深的温庭筠,也无法给她一个婚姻的保障,更何况其他人。在封建社会主流观念中,她们这一类会吟诗的女道士,只不过是一种新鲜的玩物,是“半娼妓式”的。很多男人与女道士交往的目的不过就是图个新鲜,或者说最终目的就是玩弄她们的肉体而已。

鱼玄机性格外向,大胆开放,她与多个男人交往,但内心是痛苦的。就在她入狱之后,时人评价她时,就用“鱼最淫荡,诗体亦靡弱。乱礼法、败风俗之尤者”这么恶毒的言语,可见社会对她们的偏见。

鱼玄机平时心高气傲,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所谓文人在她这里碰了不少钉子,她的案发也是她得罪了仆人的哥哥,被这个男人告发的。其实打死了一个地位更低的婢女,在唐朝并不是重罪,她的被杀,只是因为她平时的张狂傲物,还有她写下了许多带有抗争性的“大逆不道”的诗句,去挑战她无法挑战的男权社会而已。

鱼玄机也许没有想过,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这样的诗句,会被认为是反抗社会传统规范的行为,会危及到统治者的既定社会秩序。在生命的尽头,在刑场上,她吟出了一生中最后两句诗:“明月昭幽隙,清风开短襟”,这就是一个冤死的才女对这个社会的最后诀别。

六、总结

以现代法律精神来说,鱼玄机无故伤人性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不冤的。但是我们要注意她身处的年代,按照当时的法律,她的行为是可以不死的,所以为她鸣冤,并不是鼓励杀人者无罪。

唐朝是一个法制相对健全的时代,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是唐律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唐律的牲是“礼本刑用”。礼高于刑,礼教不仅渗透于刑律的方方面面,甚至刑律不可以违背礼教。礼法下的社会有着不平等的等级秩序, “尊卑贵贱,等数不同,刑名轻重,粲然有别。”

当然,在这个案件中,最值得同情的是那个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甚至不被当作“人”来看待的婢女绿翘。她是一个被受压迫者压迫的奴隶,面对鱼玄机的毒打,她死之前发出了呐喊:“无天则无所诉;若有,谁能抑我强魂!”正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鱼玄机的死,是法律和礼教的博弈。很明显,礼教获得了胜利。这也说明,哪怕是在封建社会法律比较健全的唐朝,法律也是一种形同虚设的幌子,是处在人治之下的。只有在今天法制健全的社会,法律才会对每一个人显示她公正的一面。


笑语千年


大唐王朝,唐诗辉煌,涌现成千上万的大诗人。而天才少女鱼幼薇,从名满天下的女才

子,最后堕落为道姑女色魔丶杀人死刑犯,

令人扼腕长叹!

鱼幼薇长相甜美,从小就聪慧过人,5岁入私

塾就读,10岁就喜舞文弄磨。13岁时,她的

少女诗就在家乡一带流传。是年一落魄诗人

温庭钧路过,第一次看到少女艳诗,就动了心。上门拜访,此时小鱼美丽动人,却羞涩

无比。

两人互为诗友唱和,一来二去,一年有余。老温要赴京赶考,分别时老温第一次吻了小鱼,激动地说:小鱼,假如我高考上榜,我一定回来抱你去京城。

老温名落孙山。虽然与小鱼诗书往来,却再也没有回来。一直等到老温带着金榜题名的李亿,春风得意般上门,李亿看见如花似玉的小鱼,情不自禁要带她去享受荣华富贵。

小鱼望着亦师亦友的老温,泪眼迷芒,无奈低下了头。以后就是诗友,再无瓜葛。

李亿带着美诗人赴任,小鱼度过了九年的幸福生活。直到有一天,老亿的河东狮吼打碎了小鱼的美梦,利用强权把她逼入了咸宜观。时年23岁了。

在一次做道事中,小鱼遇到了热情洋溢的花和尚鲁志深,两人相见恨晚,都醉如泥人贴在一起了。这时候的小鱼诗更加圆润婉转丶也更加忧郁幽扬。引来无数风骚文人前来捧场,据说花和尚鲁志深也吃醋了。

她同一个李大诗人交往尤为密切,有人说是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李商隐。但已故著名学者李之拓长期研究中,得出李商隐是爱上另一个华阳女道士。

观是咸宜观,鱼是女道中诗人的杰出代表,可惜李商隐爱的不是她。

入观4年后,小鱼有次预约的大诗人没有来,她神经过敏的查问侍女绿翘,已经出落得丰腴多姿的小才女,一口否认,但直觉让她疯狂地撕开其衣衫,胸前一道道红色痕迹让小鱼变态般发狂,双手竟卡住她喉咙,紧紧、紧紧…

小鱼被判死刑了。李亿那天哭了!而老温急匆匆赶来,已做一个小官的风雨兼程。有传说有一个姓李的大诗人来过了。更有花和尚鲁志深劫了法场。而老温哪?


夏雨风


鱼玄机,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与温庭筠是很好的朋友,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全唐诗》收录其作品50多首。就是这么一位有名的女诗人,正史对其没有记录,关于她的记录都散见于《三水小牍》、《北梦琐言》等野史和笔记小说中。野史记载,唐朝才女鱼玄机是因为妒杀侍女绿翘而被处死的。

鱼玄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幼微。一开始嫁给了李亿为小妾,后来被遗弃。公元866元(咸通七年),出家做了女道士,改名字为鱼玄机。

鱼玄机妒杀侍女绿翘,出自《三水小牍》。故事经过是这样:一天,鱼玄机去参加一个聚会,玩得高兴,到天快黑了才回来。回到咸宜观后,她的侍女绿翘对她说“有个叫陈乐师的午后来访,告诉他你去的地方,他‘嗯’了一声就走了。”这本来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当鱼玄机想到平时自己外出,陈韪总会耐心等她回来后再走,今天怎么走了呢?然后她又看了看当时绿翘的模样,知道了绿翘可能与他有私情,“客乃机素相暱者,意翘与之私”。于是醋意大发的鱼玄机等到晚上,把绿翘关起来开始逼问她是否与陈韪有私情,绿翘不承认,被逼急了,绿翘开始历数鱼玄机的风流韵事,这一下激怒了鱼玄机,鱼玄机抓住绿翘的头往地上猛撞,失手杀死了绿翘。事后,鱼玄机把绿翘埋在了后院的紫藤花下,后来被人发现,鱼玄机被抓,公元871年被处死。

笔者认为,对于鱼玄机因争风吃醋,妒忌杀侍女绿翘而被处死有待商榷。理由如下:

一、传奇小说记载的事情大多缺乏真实性。传奇小说的作者,虽然善于用史家笔法记录自己所见、所闻。但往往作者都会对其所见所闻进行艺术加工,甚至为了追求“奇”“特”的效果,故意杜撰虚构。而鱼玄机正史没有任何记载,这正好给了传奇小说作者杜撰的空间。

二、当绿翘被发现时已经死亡,那么双方对话就是作者杜撰的内容,可信度就不高。

三、说话口气与身份不符。温州大学张乘健教授认为,绿翘作为鱼玄机的女僮,年龄顶多不过十几岁,而说的话义正词严,全然不像天真烂漫的稚龄女孩子的口气。这些话未见得是皇甫枚所编造,很可能就出自京兆府刀笔吏对鱼玄机罪案的陈述;而绿翘斥鱼玄机“淫佚”,简直就是京兆府尹对鱼玄机严正的判词。张乘健认为,绿翘事件必定有复杂的背景,里面隐藏着隐秘的委曲和细节;所谓鱼玄机“妒杀”案是亘古之谜,也是千古奇冤。

总之,无论是不是因妒杀绿翘而被处死,但总归鱼玄机是一个可怜的才女,一个无依无靠,被别人抛弃但没有放弃希望的才女。

对于鱼玄机,你怎么看呢?


笑谈文史生


民间盛传:长安出了名女神童,6岁夸下海口要让全长安城内的才子为自己倾倒;7岁能背《诗经》;12岁会作诗词............她就是鱼玄机,本名鱼幼薇。

如此才女,引起了文人温庭筠的注意,一次相遇,温庭筠以“江边柳”为题,邀幼薇作诗一首。当时年仅13岁的鱼挥笔写道:“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从此,鱼声名远播...........

不久,鱼父去世,迫于生计,不得不搬到闹市,打工为生。温庭筠找到了鱼,收她为徒,从此二人出席各种文人聚会,作诗对答。

俗话说,哪个少女不怀春?面对除父亲之外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心对自己关心的男人——温庭均,在无数个师徒对诗作赋的瞬间,鱼玄机暗生情愫,并常以诗暗喻。

鱼玄机的暗示,温庭均当然都懂,然而年龄上的差距、世俗观念的不容,对于温庭均这种自命清高的文人来说,终究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

为此,温庭筠作诗《早秋山居》,委婉地暗示了鱼玄机,他们不可以!

此外,为了不让鱼玄机因自己而被毁,温庭筠选择了离开。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一别三年,鱼玄机不仅没能放下温庭均,反而因别离而更加牢韧了情丝!!她无数次的给温庭筠写信、写诗,但是却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复!

对于温庭筠这种读圣贤书之人,比之情爱,他们更在乎的终究是世俗的礼仪,他怕背负着被人笑话和唾弃的骂名!

鱼玄机等回了三年而归的温庭筠,却没能等来温庭筠的回心转意!

温庭筠向鱼玄机介绍了另一位男子——状元郎李亿!

或是因为赌气,总之,鱼玄机很快便嫁与了李亿为妾!李亿明显是爱着鱼玄机的,然而由于家中早有悍妻,所以只能给予鱼小妾的名份。直到后来,李亿更是迫于发妻裴氏的压力,一纸休书将鱼送往了长安咸宜观做了道姑,道号玄机。

一般而言,对于此时的鱼来说,有着三种选择:改嫁、守贞或放纵。然而对于已经不对生活报任何美好期望的鱼来说,她选择了第三种——自甘堕落。当然,她也想以这种方式再度引起温的注意!

此后,身为道士的鱼开始了糜烂的生活,日日与男人们有染,将身体当成了宣泄的工具,沦为了名副其实的妓女!!

通过这般的作贱自己的方式,终于迎来了温庭筠的到访。当然,这应该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见!温除了奉劝之外,并没有再说其他,再之后就是转身决绝地离开!

鱼不明白,这样堕落的做法不仅不能唤回男人的关切之心,反而会让他们鄙夷!

一次鱼玄机出门会友,回来时侍女绿翘告诉她旧熟人陈韪来找过她,因为她不在就离开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情感不顺引起了鱼心理上的变态,总之此时此刻她怀疑绿翘与自己的情人有染!一股妒嫉之心犹然而生,最后,绿翘在鱼的逼迫与拷打之下,气绝身亡!

结果:鱼玄机被判斩立决!

行刑之前,面对举起大刀的侩子手以及围满了刑场的百姓、名流与官员,鱼玄机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鱼玄机素来自命清高,与无数男子有染也是为了引起温飞卿(温庭筠)的注意,要让老师温飞卿再如最初一样关心、疼惜我。而温飞卿却越来越蔑视我,恨我不懂怜惜自己。我爱极、恨极,原本有千万条路放在面前,我最终却选择了离幸福最远的那一条........但是我鱼玄机这辈子唯一爱过的,只有温飞卿一人!”


暗夜思考


鱼玄机是晚唐女诗人,唐懿宗年间为补阙李亿的妾,由于李亿的妻子不容,到长安咸宜观出家为道士。与唐代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二人诗词唱和很多。后来被京兆尹(官名)温璋以打死婢女的罪名被处死。

鱼玄机才智超群,擅长诗作。与李冶、薛涛、刘采春齐名,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五十首。其生平事迹在《唐才子传》等书中多有描述。

关于鱼玄机的死,《北梦琐言》只有一句话:“竟以杀侍婢,为京尹温璋杀之。”。

鱼玄机有个婢女叫绿翘。一天,鱼玄机外出,嘱咐她说: 如果有客人来拜访,你就告诉我到哪儿去了。她在外面逗留了很久,晚上才回家。绿翘说刚刚才来了个客人,听说你外出了,没有下马就走了。

鱼玄机估计这是个熟人,按理不会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归的。心细如发的鱼玄机据此判断,绿翘和这个客人有染。

接着,鱼玄机在卧室里盘问绿翘,绿翘问心无愧,就理直气壮地说:我跟随您已经有些年月了,深知你的为人,就常常检点自己的行为,不愿意留下一点罪过惹您生气。今天这位客人叩门后,我隔门说您不在,他没有留下一句话就走了。至于你怀疑我与他有不正当的关系。

请放心,我早没有了谈情说爱的念头了,恳请您不要再怀疑我。鱼玄机勃然大怒,脱去了绿翘的衣服,用竹片抽打了她好几百下。纤弱的绿翘临死前说:

“炼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佩荐枕之欢。反以沈猜,厚诬贞正,翘今必死于毒手矣。无天则无所诉;若有,谁能抑我彊魂?誓不蠢蠢于冥莫之中,纵尔淫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

意思是说:作为道士,你自己就不守妇道,从没有忘记枕席之欢,还怀疑我的贞操。我今天一定是死!如果老天有眼,一定不会宽恕你的淫行,你一定会受到惩罚的。

说罢,气绝而亡。

鱼玄机趁着夜深人静,把绿翘埋到后院的紫藤花下。以后有人问起绿翘,鱼玄机总是说:“趁着春雨过后跑了。”,但,纸包不住火,终于有一天,绿翘的尸体被发现了,事发后,鱼玄机供认不讳。

按大唐律令,擅杀婢女,只须流放一年,罪不至死。不过,负责此案的京兆尹温璋是个酷吏。他早耳闻鱼玄机作风不佳,又她出身卑微,因此,判了她死刑。

投入狱中等死的鱼玄机,竟然写出了晚唐最清绝的两句诗: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如此磊落、豁达,与她20多岁的年龄并不相符,也许她阅尽世事苍茫,超然于世俗之外了吧。。

871年(咸通十二年)秋天,大唐最后一个著名女诗人被处死被处死,年仅27岁。

在她同时代人的眼中,鱼玄机是一个披着道服的淫妇。但她的风流成性,有一个蜕变的过程。鱼玄机本来“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后来被进士李亿纳为妾。

她恪尽妻子的职守,由于李亿正妻的干涉,她与丈夫不能同房。后来,鱼玄机终被抛弃了。鱼玄机随后入了咸宜观当女道士。

鱼玄机因为社会地位低下,在婚姻生活中,没有享受到她应该享受到的性福与幸福。经受情伤后,性情大变。鱼玄机开始与当时的文人名士酬唱往来,这包括著名诗人温庭筠、李郢等人。

世人将鱼玄机和温庭筠凑成一对,但二人有诗歌的酬和往来,肉体交融并没有证据。倒是这个李郢,应该是鱼玄机倾慕的男人。

鱼玄机作有《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无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处弄船归。自惭不及鸳鸯侣,犹得双双近钓矶。

此诗体现了主动追求爱和渴求被爱的真性情。然而,在唐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女人不管才貌多么出众,如果出身不如意,是很难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纵有万种风情,也只有隐忍如常!而才华横溢的鱼玄机是 否心有不甘才有异常行为呢?打死绿翘自是在一时的冲动之下,做出了蠢事!以此分析,鱼玄机之死是令人同情的。


希望星晨58298869


盈梦以为,这其中还是有别有的原因。


在唐朝,虽有律法规定,杀奴婢是犯法的,但罪不至死,只是“仗一百”或“徒一年”。


奴婢在古代的地位很低,唐代元稹在《相和歌辞·估客乐》中写到“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可见,当时的婢女和侍从不单单只是劳动力,他们的地位很低,长得好看的,基本都沦为主人的玩物,而且根本无法拒绝。

而鱼玄机,虽然传世的诗作有不少,但她从未在正史中出现过,大家对她的生平都是从野史和一些文人墨客的只言片语中得知。


在她去道馆以前,她是李亿的侍宠,至于她去道观的原因更简单,就是李亿的夫人嫉妒她的美貌和才华,容不下她。


那么,就有这么一个问题,她去道观以前,她的有没有获得自由身?


因为,妾其实和奴婢差不多,主家是可以发卖的,也可罚她去道观修身养性。


那么鱼玄机去道观,到底是自己去的?还是被罚去的呢?她有没有拿到自己的身契?这些都是未知。

在此,盈梦做一个合理的推理,鱼玄机并没有得到自己的身契,李亿虽惧内,但对鱼玄机还是有偏爱,不愿夫人将其发卖,所以鱼玄机被罚至道馆,好让夫人眼不见为净。


也许李亿还想着有朝一日,可以和鱼玄机重温旧梦。鱼玄机到了道观以后,曾写: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说明她心中对李亿是有怨恨的,但是作为一个侍妾她又无可奈何,除了写一首又一首寄托她心情的诗句,她还能做什么?


也许是处于报复,或者是想试探一下李亿对她是否有请,借着自己的才情,经常参加一些诗会,结识一些文人墨客。

在唐代,女子的地位并不高,李亿也许不介意鱼玄机的放浪形骸,但他难道不心存芥蒂?她的夫人难道不想除掉这心头的一根刺?


在唐代,主人不经官府而擅杀奴婢只杖一百,杀无罪的奴婢只徒一年,如奴婢有罪,主人请于官而后杀之者,即为无罪。


如果鱼玄机背叛死刑的原因是杀死侍女连翘,那她很有可能是“侍妾”杀“奴婢”,再加上有心人定要她因此事而亡,就很合情合理了。

以上就是盈梦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