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憩觀賞設施與詩情畫意景觀融為一體,廣東省廣州曉港公園

曉港公園,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前進路西南端,1958年籌建,1975年建成開放。因園內有古蹟小港橋,取諧音而名。總面積16.7萬平方米,其中湖面積為4.73萬平方米,其中水面積3.77公頃,是廣州種植觀賞竹最多的公園。

遊憩觀賞設施與詩情畫意景觀融為一體,廣東省廣州曉港公園


曉港公園的造園藝術採用中國傳統山水園林佈局手法,巧妙地把遊憩觀賞設施與詩情畫意景觀融為一體。高坡疊山,低臺挖池,使山得水而活,水伴山而媚,相映成趣。園內設花卉館、亭、水榭、花架、橋、景石等景點。遍植竹子、榕樹、木棉、紫薇、紫荊、夾竹桃、杜鵑、桂花等上百種喬灌木,其中以竹子種植最多,有黃金間碧玉竹、觀音竹、龜甲竹、湘妃竹等100多個品種,為華南地區之最。輕風過處,龍嶺鳳舞,形成碧玉搖空、竹徑蕭蕭的園景特色,給人以清幽淡雅的享受。

遊憩觀賞設施與詩情畫意景觀融為一體,廣東省廣州曉港公園


公園中部為島景區,由堤岸曲線自然分成4個水域,每個水域分別築有水榭亭臺,形成了"葵韻流波"、"層臺影綠"、"洄瀾浸玉"、 "椰風掛影"四大景點。在公園的東南面,有一紅巖石崗,石崗浪跡斑駁,是滄海變桑田的例證,紅巖石崗以西是一片山坡竹林,相傳是南漢宮女練騎射箭的遺址,稱走馬崗。旁邊是"海珠少年林",種有木棉、木麻黃、南洋杉等花木。公園東北部是青少年活動區,設有碰碰車、空中單車、滑車、賽車、森林狩獵等20多種遊樂項目。特別是森林狩獵,將各種激光感應的飛禽走獸模型安放在人造森林之中,營造了妙趣橫生、驚險刺激的環境。

遊憩觀賞設施與詩情畫意景觀融為一體,廣東省廣州曉港公園


雲桂橋原名小港橋,是明代清官何維柏於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所建,是廣州現存最古老的石橋之一。該橋橫跨海珠湧,用青色花崗岩石砌成,全長32.2米、寬3.38米。整個雲桂橋均為花崗岩石砌成,造型精巧,橋面兩邊有石砌護欄,橋欄雕飾簡樸,造型簡練明快。橋分3孔,立於馬湧中的橋墩設計巧妙,用條石壘砌而成,下面兩側呈船形,以減弱橋墩對河水的阻力,上端出2層挑梁,承託橋面石樑。石樑側面中央刻有"雲桂"兩字。

何維柏是廣州人,25歲時中進士當官。他一向為官清廉,彈劾奸相嚴嵩"懷奸蠹國",使朝野大為震驚。後來,昏官竟顛倒黑白,將何維柏削職為民,罷歸故里。

當時,何維柏回到廣州隱居於南郊(今海珠區)20多年,以天山自勉,並將其居室題名為"天山草堂",並在附近的小港建有"天山書院"聚徒講學。為了方便學生來往,何出資把附近的小橋改為石橋,時稱小港橋。後來,他的學生當中半數人中了舉人,還有10多人中了進士。

萬曆年間,63歲的何維柏再度被起用,依然不改直言善諫的風格。後來因與首輔張居正意見不合,從此遠離官場。他再次回到廣州主持天山草堂的講學,直至病逝。

經過了400多年的風雨,當年何維柏始建的曉港橋仍較完好保留在原址,即現在曉港公園東門附近,是來往馬湧兩岸的要道。民國初年,鄉里士紳出資重修小港橋,為紀念何維柏,將其更名為"雲桂橋",小港村也改名為"雲桂村"。 1993年8月9日被公佈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