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週末在閨蜜阿嬌家玩的時候,發生了這麼件事:當時我家米寶想拿一個車子玩,阿嬌女兒琪琪卻一把抓過,緊緊護住不給,大聲強調“我的,這是我的!”

阿嬌責怪琪琪:“你剛才又不玩,給弟弟玩一下不可以啊?”

然後拿過另一個玩偶給米寶,安慰米寶:“這個熊熊多可愛啊,我們來玩這個……”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沒想到,還沒說完,琪琪又衝上來搶過了小熊玩偶,大聲宣告:“小熊也是我的,你們不許拿!

這下可把阿嬌給氣壞了。

阿嬌嚴肅批評道:“小米是弟弟,是客人,你怎麼一點都不知道謙讓,你這麼小氣,以後哪個小朋友要和你玩……”

琪琪緊緊護住玩具,在媽媽的責罵下,委屈地哭了起來。阿嬌無奈又生氣,同時她還擔心孩子的小氣自私影響孩子以後的發展。

阿嬌苦惱地表示,孩子1歲半以前都還挺大方、挺樂意分享的,怎麼長大了就這麼小氣了呢?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不少家長和阿嬌一樣,對孩子這樣的表現是又苦惱又擔心。其實,這是孩子物權敏感期的階段性表現,我們實在不必過於擔心。

01

孩子在1歲左右的時候會很樂意分享,你問她要什麼,她都會分享出來。這是因為,孩子還沒有“我”的概念,還沒有物權意識

到了兩歲左右,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和物權意識的萌芽,孩子就會開始特別在乎自己對物品的所有權,出現“小氣、自私、不愛分享”的行為表現。

同時,這個時候的孩子,因為處於“自我中心”狀態,常常從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出發,會認為“東西都是我的”,所以這一時期的孩子,還會特別喜歡搶東西。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美國兒歌《幼兒所有權法則》,就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孩子在物權敏感期時讓人哭笑不得的表現:

“如果是我喜歡的,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從你手中奪過來,那東西就是我的;

那東西我剛拿過來,就是我的;

如果東西是我的,不管怎樣它永遠不會是你的。”

進入物權敏感期的孩子,就是這樣“霸道”。而孩子這樣的表現,我們作父母的,難免會尬尷。

但是,不管如何,我們一定不能礙於面子,去責怪孩子、去強迫孩子分享

因為,我們的責怪與逼迫只會加劇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混淆孩子的物權概念,讓孩子出現“只知讓”或是“搶為上”的情況。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理解孩子在物權敏感期特有的強烈佔有慾,幫助孩子明確自己與他人的邊界,讓孩子建立起正確的物權意識,才是我們家長的正確選擇。

02

物權敏感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有的孩子表現強烈,有的孩子反應溫和,然而不管怎樣,我們都需要尊重和理解,好好幫助孩子度過這一時期。具體來講,我們可以這麼做:

幫助孩子明白物權界限

孩子大概在兩歲左右已經發展出一定的獨立意識,他們會模糊地發現自己與別人是有區別的,但還不能準確、理智地分別“你”“我”“他”的界限。

在這個時期,我們可以藉助“你的”、“我的”、“他的”、“我們的”的遊戲,以及家裡的物品,來逐漸幫孩子明晰家中物品的物權所屬性。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比如告訴孩子,這個玩具是寶寶的,這支筆是爸爸的,那本書是媽媽的。

這一時期的孩子常常會認為我喜歡的就是我的,會毫無顧忌地伸手拿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東西,自己可以擁有決定權和處置權,但是爸媽的東西,如果想要動,就需要問我們是否同意。

孩子一開始可能會哭鬧撒潑,但是不依著孩子,讓孩子明白“你的”、“我的”的物權界限,孩子才會逐漸懂得“守護”和“尊重”的界限。

幫助孩子建立物權規則

主持人楊樂樂在某育兒節目中,提到的兒子沐沐小時候各種搶的尷尬經歷,引起了廣大家長的共鳴。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孩子喜歡“搶”,父母會很頭痛。但是孩子不知道“護”,父母也會很著急。所以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建立規則,學會尊重他人物權,同時學會捍衛自己的物品所有權。

具體來講,對於喜歡“搶”的孩子,我們一定要第一時間制止,明確告訴孩子,那不是自己的東西,是別人的。

我們如果要想玩,可以通過誠懇的請求,或是用自己物品交換的方式,徵得對方的同意。並且要告訴孩子,玩的時候不能破壞,玩好之後要及時歸還。

對於“不會護”“只知讓”的孩子,我們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家長示範,教會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意願,學會拒絕和反抗。同時,教孩子必要時可以向大人求助。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對幼兒園、遊樂場等公共玩具和物品的使用權,我們則需要讓孩子懂得公共物品可以通過輪流、排隊、合作等規則來共享。

引導孩子學會分享

物權具有“排他性”,孩子擔心失去,才會表現出“蠻橫無理”保護姿態。

引導孩子學會分享,讓孩子知道“分享”不是“失去”,而是更多“得到”,孩子才會消除顧忌,享受分享的樂趣。

李玫瑾教授,曾講過自己如何教孩子分享: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孩子要吃橘子,李教授剝開橘子後,沒有直接給孩子吃,而是要孩子先送給長輩吃。

孩子一開始並不是很樂意,但是在之後一次次送給長輩受到誇獎的過程中,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樂。

後來,不需要引導,孩子就開始了主動分享。最後,孩子拿到媽媽獎勵的一個大大的橘子,孩子就更是明白了:分享並不會導致自己失去,反而會獲得更多。

讓孩子明白,分享可以讓孩子精神上、物質上享受更多的快樂,孩子才會真正地樂於分享、愛上分享。

尊重孩子對物品的處置權

孩子只有明白什麼是“佔有”後,才會懂得什麼是“分享”。

讓孩子知道他的衣服、玩具、圖書等都屬於自己,自己有權決定是否分享,讓孩子擁有物權的安全感很重要。

霍思燕曾經想讓嗯哼把一些廢舊玩具送出去,分享給更需要的小朋友玩。嗯哼卻不願意,明確表示拒絕。

霍思燕沒有生氣、沒有責怪嗯哼“小氣”、“自私”,也沒有強迫嗯哼一定要去分享,而是表達了嗯哼有權自己決定自己東西的權利。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後來在瞭解“玩具漂流”的意義後,嗯哼開始主動願意挑幾個不常玩的玩具拿出去分享。

就像嗯哼展示的,尊重孩子對物品的處置權,孩子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來樂意分享。在分享中,他們不用擔心自己心愛的東西被搶走,才能真正享受分享帶來的快樂。

尊重孩子對物品的處置權,除了不強迫孩子分享,還要注意,不以大人的價值觀,來阻止孩子的分享

孩子不在意價格,常常會把一些昂貴的物品分享出去。我們有時難免會有“吃虧”、“敗家”的感覺。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孩子物權敏感期,家長需要這麼做

我們可以事先與孩子約定哪些珍貴的物品不便分享,但是,孩子分享時,需要尊重孩子,不去打斷和干涉。

在安全的前提下,多給孩子一些自主權,多給孩子處理問題的嘗試機會,孩子體驗過,經歷過,孩子才能真正懂得如何做,自己才更快樂。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尊重、引導和保護下,學會明白物品的歸屬,清楚人與人的界限,學會尊重他人,保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