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國》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變得強大,張儀繼續讓秦國變強,為何他倆結局會大相徑庭?

可樂男孩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最近正好在研究戰國史,我來詳細回答一下。為了增強對比性,說明我的觀點,我把商鞅、范雎、張儀一起說說。

商鞅、范雎[jū]、張儀有兩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從魏國出來的人才,他們都做過秦國的相國,而且是三位巔峰級的相國。

商鞅在秦孝公時助力秦國變法,讓秦國崛起而擴充。張儀在秦惠文王時連橫六國,破壞公孫衍的合縱,解決了秦國的“生死局”。范雎在秦昭襄王時提出“遠交近攻”策略,從此讓秦國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納入國土,加快統一步伐。

三個人雖然對秦國做出了極為巨大的貢獻,但是命運的歸屬卻截然不同。商鞅最終被逼叛變造反,死後還被惠文王車裂示眾。張儀雖然連橫計劃先成功後失敗,但看破局勢舉動出任魏國相國,病死在當地。范雎呢?因為受到舉薦恩人的牽連,他卸任相國,病死在封地。

三人中,只有商鞅死的悲慘,不得善終。是什麼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商鞅,因為他天生刻薄、少恩德,所以不得善終。其實不然,這一切都是因為:性格決定命運。

商鞅是一名固執的執法者。他固執的性格造就了一名優秀的法律工作者,也把法律在秦國落實得淋漓盡致。他知道嚴格執行法律會得罪人,全面施行會觸碰別人的利益,但是法律就是要平等,就是要實行到底,這才能叫做法律。

商鞅就是俗話說的“一根筋”。

張儀是油嘴滑舌的說客,他的一生全靠一張嘴打下江山。從楚王那裡騙六百里土地,事發後還成功從楚王手裡跑路。一張嘴讓攪得六國“魂牽夢繞”、“雲裡霧裡”,這就是他的能力。

張儀就是俗話說的“賴皮”。

范雎是一名謀士,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生忠誠報效昭襄王。當他想繼續報效秦武王時,武王卻不吃這一套。他一生睚眥必報,恩怨分明。他雖然輝煌,卻從沒虧了自己的心,一切釋然坦蕩。

范雎就是俗話說的“陰狠”。

說完他們的性格,再回頭看看他們的性格是如何決定結局的。

固執的商鞅在秦國得罪了太多的人,不論是秦國貴族還是太子、公子,不論是魏國高層還是秦國中層,沒有一個人喜歡他的。一根筋的商鞅僅僅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雖然這就夠了,但孝公一死,他註定毫無退路。他沒有張儀的油滑,為自己留好後路。最後的時刻,他很慌張,無法接受這個現實。為秦國奮力一生,現在為什麼還要被追捕?他固執地認為,只有兩條路:回熟悉的魏國或者在熟悉的秦國尋找機會。

他為什麼不去韓國?為什麼不帶兵闖過邊界去楚國?為什麼不喬裝打扮再去燕國?

商鞅太固執了,這種有些病態的固執讓他“一根筋”的覺得:世界上只有秦國、魏國,其他國家他去不了也活不下去。

還有一種最大的可能,商鞅在魏國拒絕他入境後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他想以自己的死驗證自己的“法”。讓“商君之法”留名,讓自己留名。

如果秦王殺了商鞅,什麼名義?以叛變的罪名殺商鞅全家,商邑一起叛變的人都要連坐獲罪。這就是“商君之法”最好的應用,這也是秦國用法治國最好的證明。

如果秦王不殺商鞅,那麼這些公子貴族、秦王將相誰不是恨他入骨!不殺他?讓商鞅活在這些人的眼前?多麼氣人!別人不知道,公子虔被商鞅割掉鼻子,嫌自己丟人,在家裡憋了八年不敢再出門。如果商鞅不死,公子虔肯定會瘋!

在這種可能下,商鞅是開心的、快樂的。他騎在馬上,帶領著家兵,臉上帶著笑,衝向那“商君之法”訓練出來的強勁秦軍。

商鞅的死就是商鞅的生,換句話說:他被車裂就是鳳凰的復活。

商鞅以自己的法重新存活於世。

以商鞅固執的性格,這種原因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再說張儀,他得善終,因為他運籌帷幄多年,雖然他喜歡昭襄王,願意忠於他一生。可是一旦昭王死了,張儀會有無數種退路,不論去哪個國家,一張嘴就能活得瀟灑自在。他去魏國,這只是其中的一個選擇而已。對於張儀來說,遺憾的只是自己的“知己”死了,而新的君王與自己真的說不到一起。

范雎得善終,因為他“陰險狠辣”。對自己有恩的,范雎都幫助、舉薦。對自己不好的、影響自己前途的,范雎一個也沒放過。誣陷他的須賈,范雎當眾給他餵馬飼料,顏面掃地,再無作為。迫害他的魏國相國魏齊(這個人的名字叫做:魏齊),兩個大人物想救都救不活,最後被逼自殺。勞苦功高的白起不喜歡范雎,將來肯定是禍害。雖然范雎沒有直接殺他,但從中進行助攻不少。

陰狠的范雎知道自己不論什麼結果他都不害怕。他已經沒有敵人,對他有仇的都死了或者殘廢了,剩下的只有他對別人的恩德。雖然沒想到鄭安平和王稽兩個他施恩的人叛變,但是范雎的退路已經自然天成,他註定不會慘死。

性格決定命運,自古使然。三位秦相都以自己獨特的人生為秦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值得令人欽佩,也值得讓人深思。


一道知衡


在《大秦帝國》中為了秦國的強盛而嘔心瀝血變法的商鞅,和以“連橫”學說為秦國的兼併擴張開路的張儀的結局之所以不同,乃是因為他們二人所處的環境和處世哲學的不同而不同。


商鞅具有某種看準了目標即勇往直前的性格。他不會因為顧及到某些制約因素而改變初衷。為了變法圖強,商鞅連太子和太子的師傅都可以得罪。絲毫不考慮個人的安危!這樣的人在擁有強有力的支持的情況下,是可以幹成一番事業的。然而一旦支持他的力量消失了,等待他的必然是“反對派”的反攻倒算,陷其於萬劫不復的境地——所幸商鞅雖死,而變法尚存。秦國的崛起之路也未曾中斷!

張儀則與商鞅不同。他所處的時代,是秦國早己具備了碾壓六國中任何一國的實力的時代。張儀也不需為了加強秦國的力量,而對秦國進行“傷筋動骨”的變法。這樣就不會對秦國己有的“既得利益集團”的權益構成實質性的挑戰,儘管張儀也與秦國朝臣勾心鬥角,但那都不是足以制其於死地的。


而且張儀善於口舌之才,他所作的也無非是依仗秦國的國勢,對六國進行訛詐而己!並且這種訛詐還頗為成功!使秦國不動刀兵或少動刀兵,即可達成目地。這樣的人,哪位秦國君主不喜歡?也因此張儀才得以功成身退,安享晚年!

不過假如換個角度看問題,我們可能會得出以下感悟:如果要在逆境中去做成一件利國大事,則必須要用商鞅這樣敢於勇往直前的人!而張儀這樣的人,則適合在順境裡做一些“錦上添花”的而非“雪中送碳”的事!


北疆同心


羨慕嫉妒恨,是前些年網絡流行語,挌在2千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同樣適用。

在《大秦帝國》中,商鞅變法使秦國從一個偏避、落後的西戎之國一躍而成為七國之首;佔據魏國河西之地,為秦國打開了東出之門。

而張儀在商鞅變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佔據巴蜀之地,憑一張利嘴讓山東六國紛紛以巴結秦國為榮,使秦國國家利益得以最大化。

秦國能如此強大,商鞅、張義兩位名相可以說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兩人的豐功偉績也被當時他倆所分別效力的秦孝公、秦惠文王所認可,商鞅被孝公封為商君,而張儀被惠文王封為武信君。

問題來了,同樣是功成名就,兩人的人生結局卻大有不同。

商鞅被秦惠文王五馬分屍,滅其族,令後人看後驚悚不已。而張儀卻能全身而退,讓後人只有羨慕的份了。

為什麼那?我們就這個疑問說道說道。

商鞅是在秦孝公死後被孝公的兒子秦惠文王所殺。按電視劇《大秦帝國》所說,是因為商鞅變法之時,當時還是儲君的贏駟(秦惠文王)妄議變法,但礙於贏駟的儲君身份不能按照法律懲戒他,便讓贏駟的兩位老師來承擔罪名。一個被割了鼻子,一個被刺臉破相,於是就和贏駟結下了樑子。同時商鞅變法也觸動了秦國貴族們的利益,但礙於秦孝公的強勢貴族們只好隱忍不發。等到孝公一死,贏駟即位,商鞅的悲慘結局便可想而知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商鞅有沒有可能擺脫如此悲慘的命運那?按電視劇的說法是商鞅為了大秦國家利益,不惜身死來捍衛變法成果等高大尚的說法,實則那是編導在自我封神,以此來渲染商鞅的國家情懷,個人的堅定信仰等等。讓我說簡止是欺騙觀眾,一片胡言。

試想一下,一個正常的人面對自身安危,家族恐有滅族之災的時候,還在那裡正定自若的大談什麼秦國國運長久之類的東東,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而實際情況是商鞅貪戀權力,自我膨脹,在生死攸關之際錯誤判斷了形勢。他以為自己為秦國建立了基本國策,立下了不世之功,秦王奈何不了他,秦國要想更強也離不開他,結果迷失了自己。對他當時的險境,手下有人曾勸告他功成身退,驅災避禍離開秦國,他卻不聽。在孝公死後,依然我行我素,出入車仗和秦王的陣式差不多。誰知惠文王是要你的命,並不是要廢除商法。一生精明的商鞅,卻沒有看透其中的玄機,結果釀成了慘禍。

而反觀張儀卻要比商鞅明智的多。

“識榮辱,知進退”用在張儀身上是在合適不過。在惠文王執政時期,張儀雖然倍受寵幸,但也數次遭人忌妒陷害,張儀為此也兩次避禍於魏國、楚國。但他每次都能以一心事秦的所謂忠心來打動秦惠文王。這裡不得不佩服張儀的怱悠勁。他不但忽悠住了秦王,而且走出國門忽悠住了山東六國。

惠文王死後,秦武王繼位。武王生性粗魯,當儲君時就見不得張儀之類的巧言令色之人。張儀也知道秦武王討厭自己,權衡一下保命要緊。

於是他又開始怱悠起秦武王,給武王畫了個大餅。說自己為了武王以後的東出大業,甘願去魏國為秦王做內應等等,把秦武王給怱悠暈了。在武王的歡送下,帶著自已多年積累的財富,安然回到了自己的母國,最終在魏國壽終正寢。

所以說認清形勢,“識榮辱,知進退”決定了商鞅與張儀結局的大相徑庭。





方城闕


對於商鞅的死有人幸災樂禍,也有人為之喊屈叫冤。幸災樂禍者認為商鞅是作法自斃,喊冤者認為,商鞅為秦國的崛起不遺餘力,卻遭如此下場,實在不公,然而對於商鞅之死的爭議還遠遠不止這些。有史記載,其實秦惠公私下和商鞅關係非常和睦,他也知道商鞅變法對國力的巨大改變,然而殺商鞅早已超越了復仇的領域,在殺與不殺背後關係的是一個國家的安定與動盪。

商鞅變革中強調治理國家的根本是重農戰,要富國強兵,就必須進行法制宣傳,培養法治人才。 法治才是德治的基礎。同時他採用愚民思想,抨擊以詩書禮樂為教育的儒家,認為讀書多了,想法也就多了,難以管理了。這樣的思想傷害了一批傳統讀書人。不僅如此,商鞅變法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強化王權,這種集權符合秦王的利益,卻損害了一大批貴族的利益。因此有人認為,商鞅之死的根本原因不在於秦王要他死,而是觸犯了眾怒。他的變法雖然對秦國的強大有幫助,但對於秦國的穩定和秦王的公共關係卻是有害的。

在這種情況下,秦王為了解決公關危機,必須殺死商鞅,殺死商鞅原比得罪貴族更為明智,畢竟改革已上正軌,殺死商鞅既可以保留這一成果,又可以很好地解決王朝與貴族間的利益衝突,所有這些原因,使秦王不得不選擇殺死這個曾有功於秦國的人,最後如秦惠公所願,商鞅死而變法存。此後的秦國仍採用商鞅的政策,秦國一步步走向強大,最終殲滅群雄,一統天下。商鞅以其鮮血為正,成為古今成功變法第一人,亦算死得其所。


是大魔汪啊啊


在戰國七雄當中,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落後於中原各諸侯國。

公元前361年,秦國的新君繼位,這就是秦孝公,他下決心發憤圖強,把秦國治理成強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網絡人才,衛國的一個人才名叫公孫鞅(後來的商鞅)在衛國的時候,國君不重視他,聽說秦國在招收人才,便來到秦國,託人引薦給了秦孝公。商鞅對秦孝公說:“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要發展農業,獎勵將士,治理國家,一定要賞罰分明,朝廷就會樹立起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實施了”,商鞅的一席話秦孝公聽了非常滿意,可是秦國的一些貴族和大臣卻極力反對。

過了兩年秦孝公控制了朝廷,穩定了君位。就把改革的事情全部交給了商鞅。於是商鞅起草了一個改革法令,其變法主要內容為:一是廢除官爵俸祿世襲制,制立軍功爵制。二是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三是設立郡縣制,實行編戶什伍連坐法。四是統一度量衡。五是嚴明法令,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商鞅的變法是一場深刻的巨大的社會改革,對奴隸主貴族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舊的制度被徹底的廢除,秦國也逐漸成為七國中最強的國家,也為以後的秦始皇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但商鞅變法遭到了很多貴族的反對,由其是太子,在秦孝公死後,太子繼位,商鞅被告謀反,被車裂後示眾,儘管商鞅的結局如此悲慘,但他的名字都永遠銘刻在歷史的長河中。

而秦國的另一大臣張儀不像商鞅,,商鞅是處處守信.按法辦事。張儀經常在違法的邊緣行事,處事較圓滑,只要對國家有利,就算失信於人也無妨。

張儀魏國人,早年同蘇秦等人在鬼谷子門下求學,學成後四處講學,後聽說秦國需要人才,知秦惠王能知人善任,便前往秦國,果然在張儀的三寸不爛之舌的鼓動下,秦惠王對其很賞識,拜為相國,主管朝政,張儀不像商鞅,處處守信.按法辦事,他常常在法律的邊緣行事,只要是對國家有利,就算是失信於他人也無妨,他的風格雖說不君子,能為國家帶來實際利益。秦惠王對其也是十分信任和喜歡。當時秦國商鞅變法推動下秦國已經很強大,其餘六國十分恐慌,提出六國聯合抗秦。而張儀向秦惠王提出連橫的建議,與各國合作打擊其他國家。

此時其他六國中,齊國和楚國勢力最為強大,張儀的連橫要實現,必須將這兩國拆散。於是向秦惠王獻計,張儀假裝辭去秦國相國之位,帶著重金厚禮來到楚國。楚王對張儀在秦國的事早有耳聞,張儀來楚後,楚王就盛情的款待了他,張儀就鼓動楚王和齊國斷交,和秦國世代通婚通嫁,結為姻親,永遠和好共同禦敵。並許諾給楚國六百里土地,楚王大喜。於是把楚國的相印交給張儀,並宣佈與齊國斷交。張儀一回國就假裝從馬上摔下來,不見楚使,齊國見楚國背信棄義,就與秦國聯合,張儀見大計已經成功,就把楚使打發回國,楚王知道後努不可遏,發兵十萬攻打秦國,秦國也發兵十萬迎戰,並且還有齊國的兵馬相助,楚國一敗塗地,不僅沒有得到張儀許諾的六百里土地,還被秦國奪取了漢中的六百里土地。不得不說,秦國在張儀的外交政策下,秦國獲利很大

因此,商鞅與張儀相比,同樣主持朝政,一個剛直不阿,鐵面無私。一個處事圓滑,遊走法律邊緣。同樣為秦國做了貢獻,但結局不一樣,一個被殺,一個得以善終。





一束小草


電視劇《大秦帝國》上演了秦國變強的三部曲,通過秦孝公,親惠文王,秦昭王三代的不懈努力,最終秦國從貧困弱小走向了富裕強大的道路,最終到了秦始皇嬴政那一代終於統一七國,雖然只是歷史上的曇花一現,但也不得不佩服老秦人勵精圖治的精神!

商鞅跟張儀都是秦國變富強不可或缺的兩個人,雖然都是師出於鬼谷子,但是兩個人相差很多年齡,張儀知曉商鞅,商鞅卻不瞭解張儀!同是從一個老師走出的兩位優秀弟子,商鞅擅長以法治國,張儀擅長合縱之術!這是兩個人本質的區別!論智謀,論情商,他們二人可謂是誰也不輸於誰,雖然沒有正式較量過,但是通過他們兩個的努力,秦國在逐漸富強,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至少他們二人能夠做到半斤八兩!

從電視劇中來看,商鞅最終被五馬分屍,而張儀最後被迫逃離秦國。完全可以這麼理解,商鞅就是張儀的前車之鑑,張儀不希望自己到老到老還要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一朝天子一朝臣,商鞅被秦孝公相中,所以他才能夠施展抱負。張儀被秦惠文王看好,所以他才能在秦國風生水起!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兩代君王,遇到兩個師兄弟,最終也成就了一代英明!

那麼話又說回來了,商鞅在秦國變法得罪的人太多了,想要殺之而後快的貴族那是數不勝數!當然,這裡還得要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當年變法時得罪了贏虔,同時也得罪了那些老氏族們!商鞅的做法就是看重軍隊,依靠農業來培養軍人!從徙木立信開始,他的一系列的做法都受到了秦國百姓的支持,而嚴重的打擊到了秦國老氏族的利益!這就已經深深地埋下了伏筆!若不是得到秦孝公的照顧,相信他早就被這些老氏族給收拾了!

但是商鞅仍舊沒能逃掉老氏族們的打擊,秦孝公剛剛死去,老氏族開始發難,逼迫秦惠文王懲治商鞅,此時的秦國已經變法取得很大的成果,已經不需要商鞅了,那麼秦惠文王為了鎮壓這些老氏族,只有把商鞅推到風口浪尖上來,最終商鞅被五馬分屍!

商鞅使得秦國變強,自己最終死也要死得其所,死了也要為秦國做一些事情,秦惠文王地位穩固後,這些老氏族完全被打壓,而商鞅的死就是一個很好的藉口!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張儀來到秦國後,他繼承了商鞅的意志,使得逐漸變強的秦國再往前邁一大步!他依靠自己的嘴皮子,推行合縱之術,把蘇秦建立起來連橫的國家徹底給土崩瓦解,尤其是對楚國,張儀依靠三寸不爛之舌把楚懷王哄得屁顛屁顛的!就連三閭大夫屈原這麼一位忠貞之士無奈都得跳進汨羅江以死明志!

張儀出任秦國這麼多年,使得鄰國魏國已經變得極為弱小,使得強大的楚國面對秦國只有割地賠款的份兒!這就是張儀的作用,等到秦惠文王掛了的時候,張儀沒有像商鞅那樣,再繼續為秦國來賣命,而是偷偷的溜之大吉了!

當然,張儀這樣逞口舌之辯的人在秦國同樣得罪了很多人,畢竟他當相國也這麼多年,朝堂之上對他不滿的人比比皆是,尤其是秦武王嬴蕩,特別記恨像張儀這樣依靠一張嘴混飯的人,張儀也十分清楚自己再秦國的境遇,那麼面對這些人,他可不像商鞅那麼笨,最終選擇一地度此餘生吧!

人活一世,從最渺小的貧民百姓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足以說明他的能力以及他的政治抱負!能夠做到千古留名,已經十分值得了!無論是商鞅還是張儀,他們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都把自己所學到的東西用到了現實當中,從這一點看,他們無論是生是死都是值得的!還是司馬遷說的對,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