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輔佐劉邦後為何歸隱?

資深人士說文史


張良輔佐劉邦後為何歸隱

《西遊記》裡孫悟空與唐僧鬧掰,到東海龍宮討酒吃。他看到龍宮牆壁上掛著一幅畫,便問東海龍王畫的內容。老龍王說,畫的名字叫《一橋三敬履》,說的就是張良和黃石公的故事。故事寓意很簡單,告誡人們要知進退、懂孝道。

張良,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之一。張良之於劉邦來說是左膀右臂,沒有張良便沒有劉邦的後來。張良最後之所以選擇歸隱,也算是政治家的一種急流勇退。從三個層面來說。

一、張良的“謀聖”不是虛名

張良在僱兇刺殺秦王失敗以後,路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後來便一路追隨劉邦東征西戰。我們知道,張良骨子裡想的是滅秦,給劉邦只是暫時的“打短工”。

楚漢之爭讓劉邦雄霸天下,張良也為劉邦奪取漢中立下汗馬功勞。另外,鴻門宴上也可以看出張良的“非同一般”。他比樊噲要沉著冷靜,做事嚴謹,善於觀察和留心事物。在鴻門宴之前,他就已經買通對方之人,所以劉邦能夠成功脫身,沒有張良,劉邦也許已是“魚肉”。

後來大漢基業的建立,包括劉盈太子登基都離不開張良背後的默默付出,屬於典型的“實幹家”。可就是這樣一位悶聲幹事的人,後來卻退出江湖,選擇了歸隱。

二、功成身退,選擇歸隱

劉邦開國之後,大宴群臣。在慶功宴上他曾說:

“天下得失,在於我知人善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 吾不如蕭何;統兵百萬,有戰必勝,有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此三人皆人中之傑,吾能用之,所以取得天下。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為我所敗 。”

意思很明確,我劉邦能有今天,多虧張良、蕭何和韓信這“三傑”。可見此三人對劉邦奪取天下至關重要。但反思歷史我們會發現,一旦功高蓋主之後,就必然會引起政治的不和諧,如果不懂得權讓三分,勢必會招致殺身之禍。果不其然,蕭何和韓信最終都沒有得到善終,唯獨張良最終“跑路”。箇中緣由也許只有他自己才最明瞭。

首先,知己知彼。張良隨劉邦多年,深知劉邦這個街頭“流氓”為人秉性。他善於猜忌,而且小肚雞腸。這次南宮之宴,當時蕭何在關中、韓信在楚,唯獨自己在宴會上。劉邦每每把自己和此二人相提並論,他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因為劉邦最尊重、最崇拜的人,也是他最猜忌、最記恨的人。劉邦如此敬重三人,讓張良覺得無所適從、如坐針氈;

其次,黃老思想的“指引”。張良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忘;功蓋天下者不賞,聲名震主者身敗”的道理,加之他深受秦漢之際黃老道家思想的影響,與其“苟全性命”於亂世,還不如“功成身退”隱江湖,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選擇;

第三,劉邦的成全。張良為劉邦奪取漢中地盤,確定了劉邦統一中原的基調。劉邦開國之後,論功行賞,給劉邦封留侯職位,但劉邦卻拒不受功,而且辭官歸隱。張良自己知道,自己剛開始投奔劉邦的時候,是不看好劉邦的。這次拒絕封賞,退隱江湖,也是是劉邦不計前嫌,自己見好就收才是上策;

第四,呂后的幫忙。劉邦易儲風雲在大漢王室也是沸沸揚揚。當時呂后之子劉盈已是漢朝太子,但劉邦後來鍾情於戚姬,轉而想立戚美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呂后請張良給出對策,張良建議請商山四郜來給太子助陣必能贏。後來,張良成功地將劉盈太子之位保住。張良能成功隱退,也少不了呂后在劉邦面前的美言。

三、反觀劉邦誅殺異姓王

誅殺開國功臣是很多帝王和開國功臣的最終結局。誅殺開國功臣和異姓王不是劉邦首創,但劉邦絕對是非常有名的一個。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翻開歷史我們知道,他誅殺的幾位功臣,位高權重,分封之後,隨著勢力的增長,他們一度威脅到大漢的穩定,儼然成了國中之國。所以這些昔日勞苦功高之臣,已經逐漸背離王室、背離初心。所以嚴格來說,劉邦誅殺他們,也是他們自己“取死”。再加之“家天下”思想的作祟,皇權必須高度集中,所以劉邦綜合這些因素,不得不對他們下死手。

張良審時度勢,急流勇退,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劉邦。不得不說張良在這些人當中,還是獨具慧眼、才智超群的。

諸葛亮:仰其像不威,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帝王之師。
劉邵:思通道化,策謀奇妙,是謂術家,范蠡、張良是也。
周恩來:項羽打了一百個勝仗,頂不住張良一個主意,優勢變劣勢,只好求和。

(對於張良的“急流勇退”,您有何高見呢,歡迎關注@山城小哲,歡迎點評。)


山城小哲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劉邦稱其為“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這是相當高的一個評價,而張良也配得上這個評價。

劉邦稱帝以後,進行大規模的封侯。被劉邦稱為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被列為列侯之首,而韓信則是被封了王,儘管後面被撤了。只有張良僅僅被封在列侯第六十二位。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之後,張良就歸隱了。難道張良是認為劉邦分封不公,所以心生不滿嗎?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張良為何輔佐劉邦稱帝后就歸隱了?

張良反秦的目的

秦始皇大家都知道,統一了六國的千古一帝。韓國更是秦始皇滅的第一個國家。而張良正是那韓國貴族後裔。

因此,自從張良國破家亡以後,他就一直想著要推翻秦國的統治。為此他甚至不惜散盡家財,僱傭力士,前去行刺秦始皇。雖然這事失敗了,但是足以看出張良報仇之心切。

秦朝末年,秦二世無道,使得各地紛紛起義。張良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投靠了劉邦,併為其出謀劃策。

結果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項羽在鉅鹿殲滅秦軍主力,劉邦則率兵直入關中,秦朝就此覆滅。

張良眼看著自己的大仇得報,下一步就是重新建立韓國。於是,他不顧劉邦挽留,毅然決定去投靠當時的韓國王族後裔——韓王成,並做了其麾下司徒(相當於後世宰相)。

張良大仇剛報,又添新仇

可以說,一切都在朝著張良心目中所想的那樣發展,恢復韓國昔日榮光,指日可待。然而項羽給了張良當頭棒喝。

項王竟不肯遣韓王,乃以為侯,又殺之彭城。——《史記·留侯世家》

項羽此舉直接給了張良致命打擊,無奈之下,他只好繼續前往劉邦帳下,以報此仇。明代李贄曾評論此事說:項羽此舉,為漢驅一好軍師。

事實也的確如此,若非項羽將韓王殺了,張良是萬萬不會來到劉邦身邊的。而張良如果不到劉邦身邊,劉邦能不能統一天下還未可知。

張良再次大仇得報,卻已身心力竭

在漢初三傑等人的幫助下,劉邦消滅了項羽,統一了天下,張良的大仇也終於得報。然而接下來就是異姓王們的接連造反和劉邦的不斷出征。

面對如此情景,張良確實累了。

上文中提到,張良本來就是韓國貴族。因此,對於這種權力之爭,他是不會陌生的。當韓國覆滅後,張良一心報仇,好不容易推翻了暴秦的統治。韓王卻再次因為權力之爭被項羽殺害。此時,張良幫助劉邦消滅了項羽,國家還是因為權力之爭陷入了動亂。

於是,張良厭倦了,他不知道自己一生在追求什麼。因此,在異姓王被殺時他沒有吭聲,在韓信被殺時,他也沒有吭聲。此時的他,只想遠離紅塵,做一回真正的自己,僅此而已。

結束語

張良的一生是可悲的。他年少富貴,卻陷入滅國之禍。兩次復仇,卻依舊被權力之爭籠罩。一次次的大起大落,使得張良看破紅塵,只想一心修道。


小云軒談史


引言:

公元前195年,整個中國在那時都因為一個六十二歲老人的離開而悲痛欲絕,雄才大略的漢高祖劉邦在那一年去世了!此時,京城長安一個普通的宅院,一個青年身穿孝服剛剛從皇宮回來,便去拜見自己的父親。

“那番話告訴陳平大人了嗎?”老者一見自己兒子便詢問道。“已遵照父親意思,告知陳平大人了!”青年回覆道。老者聽罷點了點頭,卻又無奈的嘆了一口氣,“父親這是何故?”青年疑惑了。“此番請求加封諸呂雖可使功臣勳舊逃過一劫,卻也使得呂氏自此做大,他日必成大漢之禍,只是,老夫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老者解釋一番後,青年恍然大悟,深深地作了一個揖,慢慢退去……

留侯張良劇照

這個青年叫作張闢強,如果你對他不熟悉的話,那麼他的父親,那位老者的身份卻一定熟悉,他就是漢初三傑之一的留侯張良!對於張良,劉邦是打心眼裡佩服他,平素喜歡罵人的劉邦見到張良都要畢恭畢敬的稱呼一聲“子房先生”,在對功臣進行評價時,劉邦也發自肺腑的感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為西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功臣,卻在王朝建立之後選擇了歸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張良做出如此選擇呢?

一.功勞太大,不封不行

經過艱苦卓絕的三年滅秦,四年破項之後,天下終於平定了,對於這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劉邦沒有忘記他們,在第一批就分封了十九位功臣為侯,張良作為功臣派中的佼佼者,自然首當其衝,成為劉邦封賞的不二人選。

作為謀主,張良把自己的工作做的相當出色,鴻門宴前後,張良在原可以自己跑路的情況下卻選擇了與自己同舟共濟,度過了驚險的一關;彭城之戰,劉邦五十多萬大軍一夜之間灰飛煙滅,在心灰意冷之際又是張良向劉邦建議大肆起用韓信,彭越,英布三位大將,這三人為劉邦後來滅項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與項羽鴻溝劃界之後,還是張良力主決戰項羽,徹底結束戰爭,才有了後來的垓下之圍。其他如嶢關勸降,建議劉邦封韓信以穩住他等關鍵計謀數不勝數。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史記.留侯世家》


漢高祖劉邦劇照

這樣的一個功臣劉邦是必須重視的,當然劉邦也沒有小家子氣,給了張良功臣裡的最高禮遇——自擇齊地三萬戶!要知道,同為文臣的蕭何才封了八千戶,武將裡功臣派最高的曹參也不過一萬零六百戶,而給張良的待遇卻是“自擇齊地三萬戶”。面對這樣一塊大蛋糕,張良卻選擇了說不!

二.張良辭封——心疲憊力更不足

一個真正的大才,並不在於你得到了多少,而是在於你敢於放棄多少,人之所以感覺累,並不是你活著有多辛苦,而是你放不下的東西實在太多,因為人的慾望是沒有盡頭的。而張良選擇了辭封,不僅僅是力有不足,更是內心疲憊。

1.張良知足

對於劉邦的封賞,張良表示受之有愧。他上書劉邦,

認為自己與劉邦的相遇是上天的安排,皇帝能夠總聽從自己的建議,是自己的運氣。所以,於情於理自己不應該得到那麼高的封賞,如果你真的過意不去,就把我們相遇的留縣封給我。這也就是後來人們為什麼稱呼張良留侯的原因。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史記.留侯世家》

如果換做常人,對於這樣高的賞賜一定是卻之不恭,但張良卻抵制住了誘惑,因為他已經知足了。自己當初只是一個落魄的韓國貴族,如今可以幫助劉邦平定天下,得到了肯定,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知足者才能常樂!

2.張良會做人

劉邦給張良這麼大的賞賜,實際上這是一塊有毒的蛋糕,如果張良就這樣選擇吃下去,那結局必然不會那麼體面。

相比於其他功臣,蕭何8000戶,夏侯嬰6900戶,陳平等謀士也不過5000戶,而自己卻高達三萬戶。一旦自己選擇接受,那麼馬上就會成為矛盾的焦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與其與其他功臣為敵,不如自己退一步彎下腰,只有成熟的稻穀才會彎腰啊!


西漢功臣列表

3.張良身體不好

除了張良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外,他的身體也確實不堪重負。作為謀臣,他不用像曹參樊噲那樣征戰沙場,更多的是陪在劉邦身邊出謀劃策,但即使如此,張良的身體情況依然是每況愈下,經常生病。

留侯從入關。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餘。

——《史記.留侯世家》

因為身體柔弱,張良身上缺乏男子的陽剛之氣,看上去更像一個嬌弱的美女,正是因為自己的身體不好,張良在建國之後沒有選擇承擔更大的責任,而是希望跟隨赤松子學道,以求延年益壽。

4.張良看透了劉邦

因為在七年戰爭中張良大部分時間都是陪在劉邦身邊,所以對於劉邦的為人聰明的張良是看的懂的。

他也看出了劉邦只是一個可以同患難,卻很難同富貴的人。

所以在劉邦給與他最高獎勵時,他只做了一個普通的留侯,並且表示不再參與國家的大事。他的這一行為也確實騙過了劉邦,在劉邦彌留之際,呂后詢問劉邦後繼之君的輔佐大臣時,劉邦推薦了陳平,蕭何,曹參,王陵,周勃,唯獨沒有推薦張良。因為在劉邦心裡,張良其實已經遠遁朝堂之外。而張良最早看出了劉邦的本來面目,也讓他得到了漢初三傑裡最好的結局,相比於韓信身首異處,蕭何身陷囹圄,張良可以善始善終,不就是最大的幸運嗎?


漢初三傑劇照

三.終不能離開——張良並未遠離朝堂

在人們都以為張良自此以後便做個隱士的時候,其實,張良一直都沒有離開朝堂,只是相比於曾經那個運籌帷幄的謀臣,此時的張良已經低調的多。

1.大事還得找他商量:雖然張良名義上不管事了,但他畢竟能力在那裡擺著,劉邦在遇到大事時還是會選擇和張良談一談,商量一下,而且不論是國家還是私人都是如此,足見對張良的信任。

2.呂后的救命稻草:由於呂后不受寵,導致戚夫人打響了這場奪嫡之戰,萬般無奈之下呂后託哥哥呂澤找來了生病的張良,在張良的建議下得到商山四皓的幫助,從而使劉盈保住了太子位。

留侯曰:“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從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助也。”

——《史記.留侯世家》


商山四皓畫像

3.功臣的救星:劉邦去世後,呂后由於擔心自己沒有權力,功臣派做大而一直沒有哭泣,大臣們不解其中原因。又是張良委託兒子向陳平建議把南北軍權力分給呂氏宗族,這樣既保護了呂后,也使功臣派免於過早的遭遇呂后殺戮。

通過這三件事我們發現,張良雖然看似歸隱,實際上他的一雙眼睛一直盯在朝堂,但凡有大事,還是需要子房先生出馬才可以搞定。因為張良的原因,劉盈保住了太子,功臣派保住了性命。所以,張良並非真正的隱士,而是借隱士之名保護自己。

四.以史為鑑——張良的智慧

歷史說白了就是過去發生的事,他是不可更改的,但卻靠著史官一筆一筆記錄了下來。今人讀往昔,我們為秦皇的掃清六合而欽佩,為漢武的開疆拓土而興奮,

但在這些故事的背後,我們更要看出其中蘊含的道理,以史為鑑,而張良,就很好的告訴了我們這一點。

首先,要學會正確看待自我。張良的出身不可謂不好貴,他是韓國貴族,自祖父那一輩開始便位居韓國的宰相,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但這樣一個貴族卻甘心去輔佐泥腿子出身的劉邦,即使在鴻門宴這樣的危險時刻也不離不棄,正是因為他正確的看待了自我,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他選擇劉邦進行輔佐。而今天,社會上很多畢業生,以為自己是多好的大學畢業的,在選擇工作時眼高手低,不願意從最簡單,最基礎的東西學起做起,一口是吃不成個胖子的,要像張良一樣正確看待自己才可以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

其次,要學會知足,張良雖說出身貴族,可到他這一輩時已經家道中落,所以當他輔佐劉邦功成名就之後他只選擇做個普通的侯爵,拒絕了其他賞賜,這樣不僅給領導留下了好印象,還有助於團結其他同事。相比於韓信“恥於與灌夫樊噲等人為伍”,張良更知足也更聰明,而他倆的結局也告訴了我們誰對誰錯。

留侯張良劇照

最後,要敢於放下,一個人有能力固然是好事,但能力顯露的背後是鋒芒畢露的隱患。由於你的能力而招致他人的妒忌,人因為有了慾望才有了爾虞我詐,不可能要求其他人都是君子,這世上總會有些小人作祟。所以,與其被那些小人記恨,不如敢於放下,把姿態放低一些反而更容易融入這個集體,高處不勝寒,站的太高也未必是好事!

結語:

兩千多面前,張良用他的智慧為我們留下一番君明臣賢的沒談引為佳話,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更應該讀懂古人的智慧,以史為鑑,方能明得失,正衣冠,懂做人!


相城歷史小學生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張良輔佐劉邦,在功成名就之時,選擇了歸隱,除了他本身淡泊名利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成為“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之人。

謀士的最高評價:“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張良:漢初三傑之一,秦末漢初時期最高權謀代表,其一生為劉邦獻計無數,奠定了劉邦最後勝利的基礎。

一、張良獻計智取嶢關

公元前208年,楚懷王立下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率軍西進,直撲咸陽。劉邦一路過關斬將氣勢大勝,來到嶢關後,劉邦想要憑藉自己的兩萬人馬,強行攻關。

這時張良挺身而出獻計道(大致意思如下):

“秦軍仍然很強大,不可輕視,我聽說嶢關守將是屠夫的兒子,市井之人最為利動,沛公您先留守軍營,派人先去,準備五萬人的吃的,在各個山頭擺滿旗幟,然後派酈食其前去誘降敵將。”

張良此計核心有兩點:

  1. 故作疑兵,示敵以強,使敵人感到恐懼,從而增加敵人投降的可能性。
  2. 以利誘敵,誘惑敵人投降。

良說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願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史記·留侯世家》

劉邦聽從張良的計謀,敵人果然投降,敵軍要與劉邦軍要合兵一處,繼續前行咸陽,這時張良又順道:

“敵人投降,只是敵將因利投降,敵方士兵並不一定想要投降,不如我們趁他們人心動盪之際,派兵攻打他們,必定可以大獲全勝”

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史記·留侯世家》

劉邦又聽從張良的計謀,發兵攻打嶢關,果然大獲全勝,拿下嶢關。

二、獻計割地得人心

劉邦憑藉韓信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關中,平定三秦之地,又聯合各路諸侯直取項羽老家彭城,但是無奈被項羽率領三萬鐵騎橫衝直撞,漢軍大破,劉邦險些命喪當場。

彭城之戰後,劉邦陷入深思之中,一日劉邦問張良道:

“如今我想捨棄函谷關以東的一些土地作為封賞,誰能為我所用,幫我破楚呢?”

張良答道:

“九江王英布身為楚將,卻與項羽貌合神離,若以利誘,可為我所用;彭越隨齊王反楚可為我所用;大將軍韓信計謀無雙,可獨當一面,為我所用”

劉邦重用三人,果然最後幫助劉邦破楚的正是這三人。

張良為劉邦獻計無數,劉邦最後感慨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

最瞭解劉邦的人:不是劉邦的眾發小,而是後來的張良

若說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最瞭解劉邦的人,那他一定是張良,這與張良的職業有關:“謀士

”!

韓信的工作內容是思考:敵我雙方士兵、天氣變化、地理地形,從而“戰必勝,攻必克”,打勝仗。

工作地點:戰場前線

蕭何的工作內容是思考:民計民生、收納賦稅、戰後補給,從而“源源不斷補給前線”,穩定前線戰線。

工作地點:大後方

張良的工作內容是思考:天下大勢走勢、敵我雙方將領心理、人性的弱點,從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工作地點:劉邦身邊

正是因為工作性質與工作地點的不同,使張良成為了最瞭解劉邦的人!

一、沛公入咸陽,“貪念”美女金銀

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率先進入關中,來到咸陽的秦朝宮殿。劉邦被這裡的富麗堂皇、這裡的美女如雲所深深的吸引,一心想留住在這裡。

對此,樊噲大為勸阻,但劉邦卻不為所動,張良見此,苦心相勸:“正是因為秦國無道,我們替天下剷除殘暴,方能來到這裡,而我們不以清廉自居,卻坐享美女金銀,豈不是助紂為虐,和秦朝並無兩樣?”

劉邦聽此才退出秦朝宮殿,張良為因此看到了劉邦的貪婪,與旁人並無兩樣。

二、暗中提醒劉邦封韓信

在楚漢滎陽對峙的時候,韓信攻下齊國,向劉邦請封為齊王,劉邦見韓信派使者主動請封,大為憤怒,幸好張良在旁,暗中提醒劉邦,劉邦這才善待來使,並同意的韓信的請封,封韓信為齊王。

後世人看待這件事情,往往以劉邦臨陣反應快為出發點,但是也可以側面看出,劉邦並不是真大度之人,對待功臣的封賞,也並不全是發自內心的。

張良身為劉邦的“身邊人”,對此感覺定會更敏感,劉邦封賞韓信為齊王的背後是劉邦的憤怒,那麼劉邦封賞別人呢?封賞自己呢?又是否會心甘情願,這引起的張良的思考。

綜上,張良是最瞭解劉邦的人,他知道劉邦的王者氣概、雄心壯志,他也知道劉邦的流氓習性、虛情假意。

張良拒封:除了淡泊功名利祿,更多的是明哲保身

經歷艱難險阻的七年,劉邦等人終於修成正果,到了享受勝利的果實的時刻。

劉邦大封天下,張良雖然沒有立下軍功,但是劉邦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為名,讓張良在齊地挑選三萬戶食邑作為封賞。

但是張良卻說不敢當委婉拒絕了,張良最後只接受留縣的封邑,被封為留侯。

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史記》

三萬戶的食邑不誘人嗎?當然誘人,那麼張良為什麼要拒絕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明哲保身!

張良十分清除人都是會隨著自己不同的處境而發生變化的,項羽如此、韓信如此、劉邦也是如此,尤其是摻雜到權力之中,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韓信、彭越、英布等受封異姓王,擁有實權,榮耀至極,但也都只是曇花一現,難逃厄運。

蕭何、樊噲等人,參與政治,手握大權,但是蕭何不得不“誣陷自己”,給自己弄一個“貪財”的頭銜,樊噲最後更是被劉邦下定決心剷除。

張良論功勞不及韓信、彭越等人,論親近不如蕭何、樊噲,倘若張良同他們一樣,手握封地大權,下場不一定會比他們好。

所以,張良最後選擇放棄了權力、財富,而清心寡慾。

時刻錄品歷史

有的時候謀反不在於你是否付之行動,而是在於你是否擁有謀反的實力,只要你擁有了謀反的實力,你便是謀反。

漢朝成立:誰擁有“實力”,誰便是皇帝劉邦最大的敵人。

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均是如此,張良不想成為劉邦的敵人,他也知道成為劉邦的敵人下場註定不會好。

所以,張良明哲保身,而他的保身之道就是隻出謀劃策,而不參與政治,不擁有實權。

張良也是一個自律的人,他起初的意願是恢復韓國,在他知道這已經是不可能後,他改變自己的意願為創造一個天平天下。

最後他成功了,大漢王朝成立,而張良則堅守本心,急流勇退,過上了清心寡慾的隱居生活,令人敬佩!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史料五千年,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前言

作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憑藉著自己超群的智慧聞名天下、流芳百世。可以說劉邦可以奪取天下,與張良的輔佐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在劉邦統一天下之際,張良沒有請求高官厚祿而是選擇歸隱,這一行為背後蘊含著張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在筆者看來,張良是一位出身高貴,足智多謀但卻淡泊名利的謀士。張良是韓國貴族後裔, 而“五人集團”中的其他四人不是平民就是遊民。


張良的大智慧:審時度勢、急流勇退

張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謀士, 而是戰略家。其最高明之處並不是智商層面上的足智多謀,更多的體現在他超高的情商,即在劉邦統一天下後,自己選擇功成身退。在古代歷史上,他是少有的可以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要知道,劉邦在稱帝以後,對於張良是十分感激的,並拜他為“帝師”,封地無數。他覺得自己可以一統天下,主要靠張良、蕭何、韓信三人的盡心輔佐。不過論功績,韓信、蕭何本應在張良之上,但劉邦卻推張良為“三傑之首”,其地位可算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如此崇高的地位,想做到急流勇退,對於常人來說是十分困難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樣的道理在平日裡誰都明白,可真面臨如此情景時,真正能做到不戀權位、功成身退的人,又有幾個人呢?


結論

在後來,事實證明:張良是具有大智慧的,他的做法也是最正確的。漢初三傑的蕭何雖然一直小心謹慎,但奈何被看他不順眼的劉邦一直故意找岔,因此被治罪下獄,後僥倖得脫;而韓信的下場最讓人感到可憐,被冠一謀反之罪而被誅滅三族。

只有張良,不僅倖免於難,並且一直深受劉邦的信任,贏得呂后的尊重。張良若非具備超人的智慧與脫俗的境界,實難潔身自好、免於罹難。這一切都歸功於張良可以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夠審時度勢,急流勇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史料五千年


張良輔佐劉邦後,為何歸隱?

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先看看張良家族的歷史

先還原一下歷史上的張良,其生活時代在(約公元前250—前186年),張良祖先非常顯赫,是戰國時代韓國貴族階級,為戰國七雄之一,韓國之五代國相(連續經過五代)。可見其家族的地位之顯要。張良父親叫張平,韓國的宰相之一。 但是隨著秦國將韓國滅了,張良完全失去了上崗做繼承宰相機會。同時韓國張家也喪失了貴族地位,張良被迫,流落民間,秘密的進行反秦的活動。

再看看張良的人生經歷,就是心理的發展。

張良後世成為道家人物,也是這段時間。親身經歷了由貴族到平民,由平民到逃犯,由逃犯變謀士,由謀士變貴族的過程。起人生算是波瀾壯闊的。在黃石老人的指點下,張良接觸了道家,並利用道家的哲學理念,幫助了農民起義軍,為最後奪取為劉邦以平民奪取天下,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人生種種經歷,讓他看透了世間的富貴榮華,各種的起起落落,逐漸對俗世起了出離心。慢慢的由一個熱血的反秦鬥士,逐漸過渡到道家修行上來。

道家在中國本土宗教,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精神永恆為目標,道家說“生者如寄”,直接把現實看穿,認為人好象是一樣東西暫存在世間,其身體是“臭皮囊”而已,人命都是這樣,何況身外之物,還有什麼可執著?道家思想則界於入世和出世之間。道家最鮮明的特點是獨善其身,淡泊名利,不願受到名利的羈絆,提出:“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道家認為,計謀不是大道,道家自身也從不把計謀看做是大智慧的表現,更不把它納入到道家正宗的修習內容當中去。而張良也很清楚知道這點,所以也慢慢放棄了高位。

再說說張良健康上的問題

張良的身體素質上,估計是貴族出身,不事勞作。身體的健康一直不算很好,算是體弱多病的那種。

最後,張良的歸宿。

張良的晚年,藉口說要跟赤松子修行,而離開了權力中心,希望去雲遊四海。

公元前186年(漢高後二年),一代英才張良仙逝,加封諡號文成侯。韓國張氏家族在經過了秦末漢初動盪,最後由張良進行再延續,張家延續道家傳統,特別到來東漢末年,後世的子孫出了一個張天師,也就是張道陵,最後在四川巴蜀創立了“五斗米道“

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是專門為張良寫的。(大家有興趣去看看)

上面幾個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張良在幫劉邦的過程中,慢慢由於身體和心理的改變而逐漸對權利和世俗失去了興趣,並按道家理論,做到功成身退,歸隱田園。


靜心匠道


張良本屬道家,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所謂高處不勝寒,飛龍在天之後就是亢龍有悔,因此都追求功成身退。從歷史上來看,大部分開國帝王,都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如果張良不及時退隱,很可能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而事實上來看,西漢的許多開國將領,都落得了一個不好的結局,因此張良還是比較明智的。


玉泉山主人



正所謂敵國破謀臣亡,這是自古不變的硬道理,可是有時候當局者就是迷,當局者容易自誤,而張良之所以歸隱這是因為張良看得開啊,自古開國功臣與皇帝都是共患難易共享福難,多少人看不透其中的奧妙所以後來就被皇帝一一處理了,而張良的及時抽身退步正是明智之舉啊,這說明張良不僅智商高情商也很高。


漢初三傑張良、韓信、蕭何就跟後世朱元璋身邊的劉伯溫、徐達、李善長一樣,但是為什麼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獲得了善終,而同樣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劉伯溫卻下場淒涼呢?這就是劉伯溫活的不如張良通透明白,並且還故作聰明自毀長城可見有時候智商高的人情商未必高。


張良歸隱是明智之舉,這是大胸襟大智慧,並且張良是深諳人性懂得生存之道的智者,論計謀後世的劉伯溫或許可以與之相比較,但是論情商劉伯溫差了不是一點半點。其實何止劉伯溫不如張良,就連李善長也不如蕭何,的確此二人後勤工作做的都不錯,但為什麼李善長落得被滿門抄斬的下場而蕭何卻得到善終了呢?


首先說論工作的話兩個人的能力的確是不相上下的,但是論忠心李善長比不上蕭何,都說韓信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受到劉邦的重用是蕭何舉薦的,而韓信之死也是蕭何從中幫忙的,其實看似是呂雉殺了韓信,實則沒有劉邦的授意呂雉殺不了韓信,而蕭何心裡也不願意韓信死可是蕭何的心告訴自己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忠於漢王,所以韓信死了而蕭何卻沒事。

但同樣李善長對朱元璋沒那麼忠心,胡惟庸是李善長舉薦的,並且後來胡惟庸想要謀反李善長竟然說等我死了你們幹什麼我也不管了,其實李善長要是聰明的就應該第一時間告訴朱元璋,可是李善長這個態度就讓朱元璋惱怒,後來處理胡惟庸案子的時候順便清理了李善長,李善長這一點屬實不聰明啊,所以歷史是有相似之處但是歷史也不會重演,古人的前車之鑑後人未必看的明白想的明白啊。


婉兮歷史


明哲保身吧,以張良的智慧,當然清楚“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更何況有彭越、韓信的例子擺在面前,張良選擇功成身退自然是不想步他們的後塵。

張良,秦末韓國人,其家五世相韓。秦滅韓後,張良散盡家財求取刺客,於博浪沙刺殺秦始皇,為韓國復仇。失敗後,張良隱居躲避。

後於下邳遇黃石公,通過三試,被授與《太公兵法》。

陳勝、吳廣起義後,各路反秦力量紛紛揭竿而起。矢志滅秦的張良也拉起了一支隊伍,豎起了反秦大旗,後遇到在下邳發展勢力的劉邦,兩人一見如故。張良認定劉邦是能成大事的明主,遂投入其麾下。而劉邦對張良也格外的信任和器重。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良在劉邦奪取天下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不可或缺的作用,與蕭何、韓信一起,被譽為“漢初三傑”。

在劉邦對開國功臣的清算中,韓信被汙謀反,慘遭誅殺。蕭何委曲求全,為消除劉邦疑心,自汙名節。而張良則效仿范蠡,急流勇退,得以保全性命與名節。


嚐嚐歷史這塊瓜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老話說的好,馬往前跑,雞往後扒,各有各的道行。有人說張良是謀聖,謀士中的聖人,這話做不得一點假。

那麼他這個聖字,到底聖在了那裡呢?張良這人從來就不和你講啥大道理,文縐縐的饒舌,他從來都是和你講實際,講利益。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間所有的事他就是逃不過一個利字。那麼張良所有的計謀都是基於這個字所建立的,這也是他一個人生信條。

也就是這個字,讓他看明白很多事情。

那麼一個利字其實就足以回答題主的問題了,當然要想詳細的回答這問題,咱還得細細的去掰扯這事。

為什麼俺要說張良的計謀以利當先。

其實利益這東西,往往和人心有關,人心是啥樣的,這利益就是啥樣的。

話說,當年劉邦入關中,遇到的第二個難題就是嶢關,就這地勢險要不說,關裡邊的秦兵還多的不是一星半點兒上。

就這麼一塊骨頭,就劉邦這身子骨壓根就啃不動,就算是真能啃下去,這也得累趴下,後邊入關的事,你也就別想了。

那麼張良就給劉邦出主意,說這嶢關守將這就是個屠夫的兒子,商人嗎?錢財就可以打動他。

但這守將他自身卻是個將軍,他和一般的商人又不一樣,所以張良就安排自己的身邊,擱嶢關外邊,那叫個故佈疑陣。

就那架勢,如果是一千來人的大兵,愣是被張良搗鼓出一個十萬人氣勢。

那麼張良這就抓住了這守將,商人和將軍的心裡,一舉拿下了嶢關。

這裡邊但凡缺一樣,這都不會成功。

如果單單只是錢財,這將軍會收了,但投降?這就得打個問號,畢竟商人見利忘義是本色不是。

如果這事,還讓您對張良計謀以利字當頭的概念還不深的話,咱再講一事。

當年劉邦一統天下,自己坐上了皇位,那高陽酒徒酈食其,估計是酒喝高了,腦仁糊塗了,就勸劉邦要想安定天下,這就得效仿西周的分封制,將天下分封給六國的後代,把他們立為王,這樣就可以幫襯著劉邦搞定天下。

張良聽說了這事,著急忙慌的就跑了過來找劉邦,這就留下了一段千古名言。這原話大傢伙也不愛聽,咱把他翻譯過來,大傢伙瞅瞅。

他說,你就是個布衣,而且你的兵力能壓服他們嗎?他們是六國之後,他們會服你嗎?

退一步說,從沛縣跟著打出來的那幫子老哥們,老兄弟的,那可都是拋家棄子跑出來和你混。

這天下好不容易打下來,到了摘果子的時候,你到好把那啥忙都沒有幫的六國後人給封了,那麼你準備拿啥給你這幫子老相識封賞?當真要發生點啥的時候,您覺得他們還會幫你嗎?

其實道理很簡單,擱到現實中,這就是老闆帶著一幫子屬下創業,這創業成功了,這幫子屬下就等著漲工資,發福利呢?

結果老闆一傢伙給了不相干的親戚,撐面子去了,回頭就跟著屬下說,再等一年,俺一定給你們漲工資發福利,得,實際的沒有,就畫了一張餅下來。

認誰都會不開心,有能為的人早跑了,找別的地體現價值去了。

張良這就是抓住了老闆和員工之間的心裡。

劉邦那確實有點飄了,開頭聽了酈食其的話,挺高興,感覺就得這麼幹。結果張良把這利害關係往開了一說,劉邦那天賦點也是點滿了的人,一點就通,氣的大罵酈食其,酒也喝不下去了,東西也吃不進去了。

打這裡起,啥貴族不貴族的,一邊待著去,有功者得之。

後來的事

之後您就瞅瞅吧,什麼車伕啊,什麼屠夫啊,什麼土匪啊等等,這都成了劉邦大漢王朝的開國功臣。

表面上看這就是跳出了所謂貴族血統至高的怪圈,用功勞來衡量一個人的封賞。

但說道根子上其實就是人心和利益掛鉤了。

這也就是後來為嘛,劉邦要立下白馬之盟,他的核心就是非劉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若違反此約,天下共擊之。

他讓姓劉的壟斷了皇權,但皇權的維護需要這幫子開國功臣來維護,而皇權又反過來維護開國功臣的家族地位。

說白了就是劉邦將兩者的利益深深的捆綁到了一起,這何嘗不是劉邦的一個思想體系。

說道根子上,畫餅的不要,利益得拿出來。這才是雙方能夠搭成一致的基礎。

所以張良在天下一統之後,能夠隱退,他其實是把握住了劉邦和呂后的心裡。

這裡邊也有利益的趨勢,天下大定,劉邦老了,但劉邦已經意識到,如果他走了,那麼他的孩子能不能夠壓制得了,跟著他一起起家的驕兵悍將。

驕兵悍將啊!除了他們的老大,他們會服之外,他們會服自己這個沒有一點功勞的孩子,就憑他是劉邦的孩子?就坐到他們的頭上?他們會服嗎?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說了:“他有人就是想做個王,壓根就沒有想過做啥皇帝,你比如說韓信!”

哈哈!是,韓信是沒有造反的野心,但你要記住了韓信他也有屬下,你能保證他的屬下就沒有這份野心?

開國功臣和將軍的屬下,那個封賞大?當年趙匡胤黃袍加身是怎麼回事?加身之後,杯酒釋兵權又是怎麼回事?趙匡胤何嘗不知道這幫子下屬的心裡。

而韓信面對下屬和趙匡胤面對下屬何其相似,這幫子下屬也是有野心的,這野心一旦形成一股力量,推也會把韓信推到風口浪尖上去的,這壓根就不是願意和不願意的事。

畢竟韓信還沒這心思的時候,勸說他造反的人有多少,沒有一個,他也有倆不是嗎?

那麼當劉邦死了之後,這勸說的人只會更多,不會更少,所以劉邦提起了屠刀。

那麼張良已經預見到了這一幕,畢竟他的計謀從來都是從實際出發,從利益出發。

而劉邦其實和張良是同一類人,只不過一個是帝王,一個是謀士而已。

不然倆人不會那麼臭味相投便稱知己,一個出主意,另一個就得聽,因為張良的主意總是能夠說道劉邦的心坎裡去了。

要知道當年呂后知道自己的兒子要被廢掉的時候,她可是去找張良,讓張良去阻止劉邦廢太子。

但張良說了,這輩子劉邦對他不是言聽計從,而是張良的主意恰好符合了劉邦的要求,這事幫不了。

最後張良出主意,讓呂后請動了商山四郜,才把太子這事平了的。

您就說單單四個老頭子就能改變劉邦的主意?不,劉邦是看到了商山四郜身後那龐大的讀書人群體,那幫子沒有縛雞之力的儒生。

整個朝堂的用作離開他們還真不行,這四個老頭子是他們的代表,劉邦動了這四個老頭,他的朝堂找誰運作?大字不識一個的大老粗?

這其實就是張良把握住了,劉邦的心裡,害怕天下再亂,他已經不是那個光腳的布衣,而是穿靴子的皇帝了。

那麼說道這裡,大傢伙應該也就明白了,張良的隱退和朝堂的割裂,其實就是在告訴劉邦,俺就是個人蓄無害的主,就想著安享晚年而已。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