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辅佐刘邦后为何归隐?

资深人士说文史


张良辅佐刘邦后为何归隐

《西游记》里孙悟空与唐僧闹掰,到东海龙宫讨酒吃。他看到龙宫墙壁上挂着一幅画,便问东海龙王画的内容。老龙王说,画的名字叫《一桥三敬履》,说的就是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故事寓意很简单,告诫人们要知进退、懂孝道。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张良之于刘邦来说是左膀右臂,没有张良便没有刘邦的后来。张良最后之所以选择归隐,也算是政治家的一种急流勇退。从三个层面来说。

一、张良的“谋圣”不是虚名

张良在雇凶刺杀秦王失败以后,路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来便一路追随刘邦东征西战。我们知道,张良骨子里想的是灭秦,给刘邦只是暂时的“打短工”。

楚汉之争让刘邦雄霸天下,张良也为刘邦夺取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另外,鸿门宴上也可以看出张良的“非同一般”。他比樊哙要沉着冷静,做事严谨,善于观察和留心事物。在鸿门宴之前,他就已经买通对方之人,所以刘邦能够成功脱身,没有张良,刘邦也许已是“鱼肉”。

后来大汉基业的建立,包括刘盈太子登基都离不开张良背后的默默付出,属于典型的“实干家”。可就是这样一位闷声干事的人,后来却退出江湖,选择了归隐。

二、功成身退,选择归隐

刘邦开国之后,大宴群臣。在庆功宴上他曾说:

“天下得失,在于我知人善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吾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有战必胜,有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人皆人中之杰,吾能用之,所以取得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所败 。”

意思很明确,我刘邦能有今天,多亏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杰”。可见此三人对刘邦夺取天下至关重要。但反思历史我们会发现,一旦功高盖主之后,就必然会引起政治的不和谐,如果不懂得权让三分,势必会招致杀身之祸。果不其然,萧何和韩信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唯独张良最终“跑路”。个中缘由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明了。

首先,知己知彼。张良随刘邦多年,深知刘邦这个街头“流氓”为人秉性。他善于猜忌,而且小肚鸡肠。这次南宫之宴,当时萧何在关中、韩信在楚,唯独自己在宴会上。刘邦每每把自己和此二人相提并论,他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刘邦最尊重、最崇拜的人,也是他最猜忌、最记恨的人。刘邦如此敬重三人,让张良觉得无所适从、如坐针毡;

其次,黄老思想的“指引”。张良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忘;功盖天下者不赏,声名震主者身败”的道理,加之他深受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思想的影响,与其“苟全性命”于乱世,还不如“功成身退”隐江湖,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刘邦的成全。张良为刘邦夺取汉中地盘,确定了刘邦统一中原的基调。刘邦开国之后,论功行赏,给刘邦封留侯职位,但刘邦却拒不受功,而且辞官归隐。张良自己知道,自己刚开始投奔刘邦的时候,是不看好刘邦的。这次拒绝封赏,退隐江湖,也是是刘邦不计前嫌,自己见好就收才是上策;

第四,吕后的帮忙。刘邦易储风云在大汉王室也是沸沸扬扬。当时吕后之子刘盈已是汉朝太子,但刘邦后来钟情于戚姬,转而想立戚美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请张良给出对策,张良建议请商山四郜来给太子助阵必能赢。后来,张良成功地将刘盈太子之位保住。张良能成功隐退,也少不了吕后在刘邦面前的美言。

三、反观刘邦诛杀异姓王

诛杀开国功臣是很多帝王和开国功臣的最终结局。诛杀开国功臣和异姓王不是刘邦首创,但刘邦绝对是非常有名的一个。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翻开历史我们知道,他诛杀的几位功臣,位高权重,分封之后,随着势力的增长,他们一度威胁到大汉的稳定,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所以这些昔日劳苦功高之臣,已经逐渐背离王室、背离初心。所以严格来说,刘邦诛杀他们,也是他们自己“取死”。再加之“家天下”思想的作祟,皇权必须高度集中,所以刘邦综合这些因素,不得不对他们下死手。

张良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刘邦。不得不说张良在这些人当中,还是独具慧眼、才智超群的。

诸葛亮: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
刘邵: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
周恩来:项羽打了一百个胜仗,顶不住张良一个主意,优势变劣势,只好求和。

(对于张良的“急流勇退”,您有何高见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山城小哲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称其为“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是相当高的一个评价,而张良也配得上这个评价。

刘邦称帝以后,进行大规模的封侯。被刘邦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被列为列侯之首,而韩信则是被封了王,尽管后面被撤了。只有张良仅仅被封在列侯第六十二位。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之后,张良就归隐了。难道张良是认为刘邦分封不公,所以心生不满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张良为何辅佐刘邦称帝后就归隐了?

张良反秦的目的

秦始皇大家都知道,统一了六国的千古一帝。韩国更是秦始皇灭的第一个国家。而张良正是那韩国贵族后裔。

因此,自从张良国破家亡以后,他就一直想着要推翻秦国的统治。为此他甚至不惜散尽家财,雇佣力士,前去行刺秦始皇。虽然这事失败了,但是足以看出张良报仇之心切。

秦朝末年,秦二世无道,使得各地纷纷起义。张良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投靠了刘邦,并为其出谋划策。

结果也是大家所熟知的,项羽在巨鹿歼灭秦军主力,刘邦则率兵直入关中,秦朝就此覆灭。

张良眼看着自己的大仇得报,下一步就是重新建立韩国。于是,他不顾刘邦挽留,毅然决定去投靠当时的韩国王族后裔——韩王成,并做了其麾下司徒(相当于后世宰相)。

张良大仇刚报,又添新仇

可以说,一切都在朝着张良心目中所想的那样发展,恢复韩国昔日荣光,指日可待。然而项羽给了张良当头棒喝。

项王竟不肯遣韩王,乃以为侯,又杀之彭城。——《史记·留侯世家》

项羽此举直接给了张良致命打击,无奈之下,他只好继续前往刘邦帐下,以报此仇。明代李贽曾评论此事说:项羽此举,为汉驱一好军师。

事实也的确如此,若非项羽将韩王杀了,张良是万万不会来到刘邦身边的。而张良如果不到刘邦身边,刘邦能不能统一天下还未可知。

张良再次大仇得报,却已身心力竭

在汉初三杰等人的帮助下,刘邦消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张良的大仇也终于得报。然而接下来就是异姓王们的接连造反和刘邦的不断出征。

面对如此情景,张良确实累了。

上文中提到,张良本来就是韩国贵族。因此,对于这种权力之争,他是不会陌生的。当韩国覆灭后,张良一心报仇,好不容易推翻了暴秦的统治。韩王却再次因为权力之争被项羽杀害。此时,张良帮助刘邦消灭了项羽,国家还是因为权力之争陷入了动乱。

于是,张良厌倦了,他不知道自己一生在追求什么。因此,在异姓王被杀时他没有吭声,在韩信被杀时,他也没有吭声。此时的他,只想远离红尘,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仅此而已。

结束语

张良的一生是可悲的。他年少富贵,却陷入灭国之祸。两次复仇,却依旧被权力之争笼罩。一次次的大起大落,使得张良看破红尘,只想一心修道。


小云轩谈史


引言:

公元前195年,整个中国在那时都因为一个六十二岁老人的离开而悲痛欲绝,雄才大略的汉高祖刘邦在那一年去世了!此时,京城长安一个普通的宅院,一个青年身穿孝服刚刚从皇宫回来,便去拜见自己的父亲。

“那番话告诉陈平大人了吗?”老者一见自己儿子便询问道。“已遵照父亲意思,告知陈平大人了!”青年回复道。老者听罢点了点头,却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父亲这是何故?”青年疑惑了。“此番请求加封诸吕虽可使功臣勋旧逃过一劫,却也使得吕氏自此做大,他日必成大汉之祸,只是,老夫恐怕看不到那一天了!”老者解释一番后,青年恍然大悟,深深地作了一个揖,慢慢退去……

留侯张良剧照

这个青年叫作张辟强,如果你对他不熟悉的话,那么他的父亲,那位老者的身份却一定熟悉,他就是汉初三杰之一的留侯张良!对于张良,刘邦是打心眼里佩服他,平素喜欢骂人的刘邦见到张良都要毕恭毕敬的称呼一声“子房先生”,在对功臣进行评价时,刘邦也发自肺腑的感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为西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却在王朝建立之后选择了归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张良做出如此选择呢?

一.功劳太大,不封不行

经过艰苦卓绝的三年灭秦,四年破项之后,天下终于平定了,对于这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刘邦没有忘记他们,在第一批就分封了十九位功臣为侯,张良作为功臣派中的佼佼者,自然首当其冲,成为刘邦封赏的不二人选。

作为谋主,张良把自己的工作做的相当出色,鸿门宴前后,张良在原可以自己跑路的情况下却选择了与自己同舟共济,度过了惊险的一关;彭城之战,刘邦五十多万大军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在心灰意冷之际又是张良向刘邦建议大肆起用韩信,彭越,英布三位大将,这三人为刘邦后来灭项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与项羽鸿沟划界之后,还是张良力主决战项羽,彻底结束战争,才有了后来的垓下之围。其他如峣关劝降,建议刘邦封韩信以稳住他等关键计谋数不胜数。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

——《史记.留侯世家》


汉高祖刘邦剧照

这样的一个功臣刘邦是必须重视的,当然刘邦也没有小家子气,给了张良功臣里的最高礼遇——自择齐地三万户!要知道,同为文臣的萧何才封了八千户,武将里功臣派最高的曹参也不过一万零六百户,而给张良的待遇却是“自择齐地三万户”。面对这样一块大蛋糕,张良却选择了说不!

二.张良辞封——心疲惫力更不足

一个真正的大才,并不在于你得到了多少,而是在于你敢于放弃多少,人之所以感觉累,并不是你活着有多辛苦,而是你放不下的东西实在太多,因为人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而张良选择了辞封,不仅仅是力有不足,更是内心疲惫。

1.张良知足

对于刘邦的封赏,张良表示受之有愧。他上书刘邦,

认为自己与刘邦的相遇是上天的安排,皇帝能够总听从自己的建议,是自己的运气。所以,于情于理自己不应该得到那么高的封赏,如果你真的过意不去,就把我们相遇的留县封给我。这也就是后来人们为什么称呼张良留侯的原因。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史记.留侯世家》

如果换做常人,对于这样高的赏赐一定是却之不恭,但张良却抵制住了诱惑,因为他已经知足了。自己当初只是一个落魄的韩国贵族,如今可以帮助刘邦平定天下,得到了肯定,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知足者才能常乐!

2.张良会做人

刘邦给张良这么大的赏赐,实际上这是一块有毒的蛋糕,如果张良就这样选择吃下去,那结局必然不会那么体面。

相比于其他功臣,萧何8000户,夏侯婴6900户,陈平等谋士也不过5000户,而自己却高达三万户。一旦自己选择接受,那么马上就会成为矛盾的焦点,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与其与其他功臣为敌,不如自己退一步弯下腰,只有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啊!


西汉功臣列表

3.张良身体不好

除了张良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外,他的身体也确实不堪重负。作为谋臣,他不用像曹参樊哙那样征战沙场,更多的是陪在刘邦身边出谋划策,但即使如此,张良的身体情况依然是每况愈下,经常生病。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史记.留侯世家》

因为身体柔弱,张良身上缺乏男子的阳刚之气,看上去更像一个娇弱的美女,正是因为自己的身体不好,张良在建国之后没有选择承担更大的责任,而是希望跟随赤松子学道,以求延年益寿。

4.张良看透了刘邦

因为在七年战争中张良大部分时间都是陪在刘邦身边,所以对于刘邦的为人聪明的张良是看的懂的。

他也看出了刘邦只是一个可以同患难,却很难同富贵的人。

所以在刘邦给与他最高奖励时,他只做了一个普通的留侯,并且表示不再参与国家的大事。他的这一行为也确实骗过了刘邦,在刘邦弥留之际,吕后询问刘邦后继之君的辅佐大臣时,刘邦推荐了陈平,萧何,曹参,王陵,周勃,唯独没有推荐张良。因为在刘邦心里,张良其实已经远遁朝堂之外。而张良最早看出了刘邦的本来面目,也让他得到了汉初三杰里最好的结局,相比于韩信身首异处,萧何身陷囹圄,张良可以善始善终,不就是最大的幸运吗?


汉初三杰剧照

三.终不能离开——张良并未远离朝堂

在人们都以为张良自此以后便做个隐士的时候,其实,张良一直都没有离开朝堂,只是相比于曾经那个运筹帷幄的谋臣,此时的张良已经低调的多。

1.大事还得找他商量:虽然张良名义上不管事了,但他毕竟能力在那里摆着,刘邦在遇到大事时还是会选择和张良谈一谈,商量一下,而且不论是国家还是私人都是如此,足见对张良的信任。

2.吕后的救命稻草:由于吕后不受宠,导致戚夫人打响了这场夺嫡之战,万般无奈之下吕后托哥哥吕泽找来了生病的张良,在张良的建议下得到商山四皓的帮助,从而使刘盈保住了太子位。

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史记.留侯世家》


商山四皓画像

3.功臣的救星:刘邦去世后,吕后由于担心自己没有权力,功臣派做大而一直没有哭泣,大臣们不解其中原因。又是张良委托儿子向陈平建议把南北军权力分给吕氏宗族,这样既保护了吕后,也使功臣派免于过早的遭遇吕后杀戮。

通过这三件事我们发现,张良虽然看似归隐,实际上他的一双眼睛一直盯在朝堂,但凡有大事,还是需要子房先生出马才可以搞定。因为张良的原因,刘盈保住了太子,功臣派保住了性命。所以,张良并非真正的隐士,而是借隐士之名保护自己。

四.以史为鉴——张良的智慧

历史说白了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他是不可更改的,但却靠着史官一笔一笔记录了下来。今人读往昔,我们为秦皇的扫清六合而钦佩,为汉武的开疆拓土而兴奋,

但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我们更要看出其中蕴含的道理,以史为鉴,而张良,就很好的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首先,要学会正确看待自我。张良的出身不可谓不好贵,他是韩国贵族,自祖父那一辈开始便位居韩国的宰相,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这样一个贵族却甘心去辅佐泥腿子出身的刘邦,即使在鸿门宴这样的危险时刻也不离不弃,正是因为他正确的看待了自我,他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他选择刘邦进行辅佐。而今天,社会上很多毕业生,以为自己是多好的大学毕业的,在选择工作时眼高手低,不愿意从最简单,最基础的东西学起做起,一口是吃不成个胖子的,要像张良一样正确看待自己才可以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

其次,要学会知足,张良虽说出身贵族,可到他这一辈时已经家道中落,所以当他辅佐刘邦功成名就之后他只选择做个普通的侯爵,拒绝了其他赏赐,这样不仅给领导留下了好印象,还有助于团结其他同事。相比于韩信“耻于与灌夫樊哙等人为伍”,张良更知足也更聪明,而他俩的结局也告诉了我们谁对谁错。

留侯张良剧照

最后,要敢于放下,一个人有能力固然是好事,但能力显露的背后是锋芒毕露的隐患。由于你的能力而招致他人的妒忌,人因为有了欲望才有了尔虞我诈,不可能要求其他人都是君子,这世上总会有些小人作祟。所以,与其被那些小人记恨,不如敢于放下,把姿态放低一些反而更容易融入这个集体,高处不胜寒,站的太高也未必是好事!

结语:

两千多面前,张良用他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一番君明臣贤的没谈引为佳话,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读懂古人的智慧,以史为鉴,方能明得失,正衣冠,懂做人!


相城历史小学生


“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张良辅佐刘邦,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了归隐,除了他本身淡泊名利外,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成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人。

谋士的最高评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秦末汉初时期最高权谋代表,其一生为刘邦献计无数,奠定了刘邦最后胜利的基础。

一、张良献计智取峣关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立下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率军西进,直扑咸阳。刘邦一路过关斩将气势大胜,来到峣关后,刘邦想要凭借自己的两万人马,强行攻关。

这时张良挺身而出献计道(大致意思如下):

“秦军仍然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峣关守将是屠夫的儿子,市井之人最为利动,沛公您先留守军营,派人先去,准备五万人的吃的,在各个山头摆满旗帜,然后派郦食其前去诱降敌将。”

张良此计核心有两点:

  1. 故作疑兵,示敌以强,使敌人感到恐惧,从而增加敌人投降的可能性。
  2. 以利诱敌,诱惑敌人投降。

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听从张良的计谋,敌人果然投降,敌军要与刘邦军要合兵一处,继续前行咸阳,这时张良又顺道:

“敌人投降,只是敌将因利投降,敌方士兵并不一定想要投降,不如我们趁他们人心动荡之际,派兵攻打他们,必定可以大获全胜”

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又听从张良的计谋,发兵攻打峣关,果然大获全胜,拿下峣关。

二、献计割地得人心

刘邦凭借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关中,平定三秦之地,又联合各路诸侯直取项羽老家彭城,但是无奈被项羽率领三万铁骑横冲直撞,汉军大破,刘邦险些命丧当场。

彭城之战后,刘邦陷入深思之中,一日刘邦问张良道:

“如今我想舍弃函谷关以东的一些土地作为封赏,谁能为我所用,帮我破楚呢?”

张良答道:

“九江王英布身为楚将,却与项羽貌合神离,若以利诱,可为我所用;彭越随齐王反楚可为我所用;大将军韩信计谋无双,可独当一面,为我所用”

刘邦重用三人,果然最后帮助刘邦破楚的正是这三人。

张良为刘邦献计无数,刘邦最后感慨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

最了解刘邦的人:不是刘邦的众发小,而是后来的张良

若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了解刘邦的人,那他一定是张良,这与张良的职业有关:“谋士

”!

韩信的工作内容是思考:敌我双方士兵、天气变化、地理地形,从而“战必胜,攻必克”,打胜仗。

工作地点:战场前线

萧何的工作内容是思考:民计民生、收纳赋税、战后补给,从而“源源不断补给前线”,稳定前线战线。

工作地点:大后方

张良的工作内容是思考:天下大势走势、敌我双方将领心理、人性的弱点,从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工作地点:刘邦身边

正是因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地点的不同,使张良成为了最了解刘邦的人!

一、沛公入咸阳,“贪念”美女金银

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来到咸阳的秦朝宫殿。刘邦被这里的富丽堂皇、这里的美女如云所深深的吸引,一心想留住在这里。

对此,樊哙大为劝阻,但刘邦却不为所动,张良见此,苦心相劝:“正是因为秦国无道,我们替天下铲除残暴,方能来到这里,而我们不以清廉自居,却坐享美女金银,岂不是助纣为虐,和秦朝并无两样?”

刘邦听此才退出秦朝宫殿,张良为因此看到了刘邦的贪婪,与旁人并无两样。

二、暗中提醒刘邦封韩信

在楚汉荥阳对峙的时候,韩信攻下齐国,向刘邦请封为齐王,刘邦见韩信派使者主动请封,大为愤怒,幸好张良在旁,暗中提醒刘邦,刘邦这才善待来使,并同意的韩信的请封,封韩信为齐王。

后世人看待这件事情,往往以刘邦临阵反应快为出发点,但是也可以侧面看出,刘邦并不是真大度之人,对待功臣的封赏,也并不全是发自内心的。

张良身为刘邦的“身边人”,对此感觉定会更敏感,刘邦封赏韩信为齐王的背后是刘邦的愤怒,那么刘邦封赏别人呢?封赏自己呢?又是否会心甘情愿,这引起的张良的思考。

综上,张良是最了解刘邦的人,他知道刘邦的王者气概、雄心壮志,他也知道刘邦的流氓习性、虚情假意。

张良拒封:除了淡泊功名利禄,更多的是明哲保身

经历艰难险阻的七年,刘邦等人终于修成正果,到了享受胜利的果实的时刻。

刘邦大封天下,张良虽然没有立下军功,但是刘邦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为名,让张良在齐地挑选三万户食邑作为封赏。

但是张良却说不敢当委婉拒绝了,张良最后只接受留县的封邑,被封为留侯。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史记》

三万户的食邑不诱人吗?当然诱人,那么张良为什么要拒绝呢?最大的原因就是明哲保身!

张良十分清除人都是会随着自己不同的处境而发生变化的,项羽如此、韩信如此、刘邦也是如此,尤其是掺杂到权力之中,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

韩信、彭越、英布等受封异姓王,拥有实权,荣耀至极,但也都只是昙花一现,难逃厄运。

萧何、樊哙等人,参与政治,手握大权,但是萧何不得不“诬陷自己”,给自己弄一个“贪财”的头衔,樊哙最后更是被刘邦下定决心铲除。

张良论功劳不及韩信、彭越等人,论亲近不如萧何、樊哙,倘若张良同他们一样,手握封地大权,下场不一定会比他们好。

所以,张良最后选择放弃了权力、财富,而清心寡欲。

时刻录品历史

有的时候谋反不在于你是否付之行动,而是在于你是否拥有谋反的实力,只要你拥有了谋反的实力,你便是谋反。

汉朝成立:谁拥有“实力”,谁便是皇帝刘邦最大的敌人。

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均是如此,张良不想成为刘邦的敌人,他也知道成为刘邦的敌人下场注定不会好。

所以,张良明哲保身,而他的保身之道就是只出谋划策,而不参与政治,不拥有实权。

张良也是一个自律的人,他起初的意愿是恢复韩国,在他知道这已经是不可能后,他改变自己的意愿为创造一个天平天下。

最后他成功了,大汉王朝成立,而张良则坚守本心,急流勇退,过上了清心寡欲的隐居生活,令人敬佩!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史料五千年,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前言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凭借着自己超群的智慧闻名天下、流芳百世。可以说刘邦可以夺取天下,与张良的辅佐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在刘邦统一天下之际,张良没有请求高官厚禄而是选择归隐,这一行为背后蕴含着张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在笔者看来,张良是一位出身高贵,足智多谋但却淡泊名利的谋士。张良是韩国贵族后裔, 而“五人集团”中的其他四人不是平民就是游民。


张良的大智慧:审时度势、急流勇退

张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士, 而是战略家。其最高明之处并不是智商层面上的足智多谋,更多的体现在他超高的情商,即在刘邦统一天下后,自己选择功成身退。在古代历史上,他是少有的可以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

要知道,刘邦在称帝以后,对于张良是十分感激的,并拜他为“帝师”,封地无数。他觉得自己可以一统天下,主要靠张良、萧何、韩信三人的尽心辅佐。不过论功绩,韩信、萧何本应在张良之上,但刘邦却推张良为“三杰之首”,其地位可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如此崇高的地位,想做到急流勇退,对于常人来说是十分困难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样的道理在平日里谁都明白,可真面临如此情景时,真正能做到不恋权位、功成身退的人,又有几个人呢?


结论

在后来,事实证明:张良是具有大智慧的,他的做法也是最正确的。汉初三杰的萧何虽然一直小心谨慎,但奈何被看他不顺眼的刘邦一直故意找岔,因此被治罪下狱,后侥幸得脱;而韩信的下场最让人感到可怜,被冠一谋反之罪而被诛灭三族。

只有张良,不仅幸免于难,并且一直深受刘邦的信任,赢得吕后的尊重。张良若非具备超人的智慧与脱俗的境界,实难洁身自好、免于罹难。这一切都归功于张良可以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审时度势,急流勇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史料五千年


张良辅佐刘邦后,为何归隐?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先看看张良家族的历史

先还原一下历史上的张良,其生活时代在(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张良祖先非常显赫,是战国时代韩国贵族阶级,为战国七雄之一,韩国之五代国相(连续经过五代)。可见其家族的地位之显要。张良父亲叫张平,韩国的宰相之一。 但是随着秦国将韩国灭了,张良完全失去了上岗做继承宰相机会。同时韩国张家也丧失了贵族地位,张良被迫,流落民间,秘密的进行反秦的活动。

再看看张良的人生经历,就是心理的发展。

张良后世成为道家人物,也是这段时间。亲身经历了由贵族到平民,由平民到逃犯,由逃犯变谋士,由谋士变贵族的过程。起人生算是波澜壮阔的。在黄石老人的指点下,张良接触了道家,并利用道家的哲学理念,帮助了农民起义军,为最后夺取为刘邦以平民夺取天下,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人生种种经历,让他看透了世间的富贵荣华,各种的起起落落,逐渐对俗世起了出离心。慢慢的由一个热血的反秦斗士,逐渐过渡到道家修行上来。

道家在中国本土宗教,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精神永恒为目标,道家说“生者如寄”,直接把现实看穿,认为人好象是一样东西暂存在世间,其身体是“臭皮囊”而已,人命都是这样,何况身外之物,还有什么可执著?道家思想则界于入世和出世之间。道家最鲜明的特点是独善其身,淡泊名利,不愿受到名利的羁绊,提出:“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道家认为,计谋不是大道,道家自身也从不把计谋看做是大智慧的表现,更不把它纳入到道家正宗的修习内容当中去。而张良也很清楚知道这点,所以也慢慢放弃了高位。

再说说张良健康上的问题

张良的身体素质上,估计是贵族出身,不事劳作。身体的健康一直不算很好,算是体弱多病的那种。

最后,张良的归宿。

张良的晚年,借口说要跟赤松子修行,而离开了权力中心,希望去云游四海。

公元前186年(汉高后二年),一代英才张良仙逝,加封谥号文成侯。韩国张氏家族在经过了秦末汉初动荡,最后由张良进行再延续,张家延续道家传统,特别到来东汉末年,后世的子孙出了一个张天师,也就是张道陵,最后在四川巴蜀创立了“五斗米道“

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是专门为张良写的。(大家有兴趣去看看)

上面几个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张良在帮刘邦的过程中,慢慢由于身体和心理的改变而逐渐对权利和世俗失去了兴趣,并按道家理论,做到功成身退,归隐田园。


静心匠道


张良本属道家,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所谓高处不胜寒,飞龙在天之后就是亢龙有悔,因此都追求功成身退。从历史上来看,大部分开国帝王,都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所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如果张良不及时退隐,很可能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而事实上来看,西汉的许多开国将领,都落得了一个不好的结局,因此张良还是比较明智的。


玉泉山主人



正所谓敌国破谋臣亡,这是自古不变的硬道理,可是有时候当局者就是迷,当局者容易自误,而张良之所以归隐这是因为张良看得开啊,自古开国功臣与皇帝都是共患难易共享福难,多少人看不透其中的奥妙所以后来就被皇帝一一处理了,而张良的及时抽身退步正是明智之举啊,这说明张良不仅智商高情商也很高。


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就跟后世朱元璋身边的刘伯温、徐达、李善长一样,但是为什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获得了善终,而同样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刘伯温却下场凄凉呢?这就是刘伯温活的不如张良通透明白,并且还故作聪明自毁长城可见有时候智商高的人情商未必高。


张良归隐是明智之举,这是大胸襟大智慧,并且张良是深谙人性懂得生存之道的智者,论计谋后世的刘伯温或许可以与之相比较,但是论情商刘伯温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其实何止刘伯温不如张良,就连李善长也不如萧何,的确此二人后勤工作做的都不错,但为什么李善长落得被满门抄斩的下场而萧何却得到善终了呢?


首先说论工作的话两个人的能力的确是不相上下的,但是论忠心李善长比不上萧何,都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受到刘邦的重用是萧何举荐的,而韩信之死也是萧何从中帮忙的,其实看似是吕雉杀了韩信,实则没有刘邦的授意吕雉杀不了韩信,而萧何心里也不愿意韩信死可是萧何的心告诉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忠于汉王,所以韩信死了而萧何却没事。

但同样李善长对朱元璋没那么忠心,胡惟庸是李善长举荐的,并且后来胡惟庸想要谋反李善长竟然说等我死了你们干什么我也不管了,其实李善长要是聪明的就应该第一时间告诉朱元璋,可是李善长这个态度就让朱元璋恼怒,后来处理胡惟庸案子的时候顺便清理了李善长,李善长这一点属实不聪明啊,所以历史是有相似之处但是历史也不会重演,古人的前车之鉴后人未必看的明白想的明白啊。


婉兮历史


明哲保身吧,以张良的智慧,当然清楚“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更何况有彭越、韩信的例子摆在面前,张良选择功成身退自然是不想步他们的后尘。

张良,秦末韩国人,其家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散尽家财求取刺客,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为韩国复仇。失败后,张良隐居躲避。

后于下邳遇黄石公,通过三试,被授与《太公兵法》。

陈胜、吴广起义后,各路反秦力量纷纷揭竿而起。矢志灭秦的张良也拉起了一支队伍,竖起了反秦大旗,后遇到在下邳发展势力的刘邦,两人一见如故。张良认定刘邦是能成大事的明主,遂投入其麾下。而刘邦对张良也格外的信任和器重。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与萧何、韩信一起,被誉为“汉初三杰”。

在刘邦对开国功臣的清算中,韩信被污谋反,惨遭诛杀。萧何委曲求全,为消除刘邦疑心,自污名节。而张良则效仿范蠡,急流勇退,得以保全性命与名节。


尝尝历史这块瓜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老话说的好,马往前跑,鸡往后扒,各有各的道行。有人说张良是谋圣,谋士中的圣人,这话做不得一点假。

那么他这个圣字,到底圣在了那里呢?张良这人从来就不和你讲啥大道理,文绉绉的饶舌,他从来都是和你讲实际,讲利益。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间所有的事他就是逃不过一个利字。那么张良所有的计谋都是基于这个字所建立的,这也是他一个人生信条。

也就是这个字,让他看明白很多事情。

那么一个利字其实就足以回答题主的问题了,当然要想详细的回答这问题,咱还得细细的去掰扯这事。

为什么俺要说张良的计谋以利当先。

其实利益这东西,往往和人心有关,人心是啥样的,这利益就是啥样的。

话说,当年刘邦入关中,遇到的第二个难题就是峣关,就这地势险要不说,关里边的秦兵还多的不是一星半点儿上。

就这么一块骨头,就刘邦这身子骨压根就啃不动,就算是真能啃下去,这也得累趴下,后边入关的事,你也就别想了。

那么张良就给刘邦出主意,说这峣关守将这就是个屠夫的儿子,商人吗?钱财就可以打动他。

但这守将他自身却是个将军,他和一般的商人又不一样,所以张良就安排自己的身边,搁峣关外边,那叫个故布疑阵。

就那架势,如果是一千来人的大兵,愣是被张良捣鼓出一个十万人气势。

那么张良这就抓住了这守将,商人和将军的心里,一举拿下了峣关。

这里边但凡缺一样,这都不会成功。

如果单单只是钱财,这将军会收了,但投降?这就得打个问号,毕竟商人见利忘义是本色不是。

如果这事,还让您对张良计谋以利字当头的概念还不深的话,咱再讲一事。

当年刘邦一统天下,自己坐上了皇位,那高阳酒徒郦食其,估计是酒喝高了,脑仁糊涂了,就劝刘邦要想安定天下,这就得效仿西周的分封制,将天下分封给六国的后代,把他们立为王,这样就可以帮衬着刘邦搞定天下。

张良听说了这事,着急忙慌的就跑了过来找刘邦,这就留下了一段千古名言。这原话大家伙也不爱听,咱把他翻译过来,大家伙瞅瞅。

他说,你就是个布衣,而且你的兵力能压服他们吗?他们是六国之后,他们会服你吗?

退一步说,从沛县跟着打出来的那帮子老哥们,老兄弟的,那可都是抛家弃子跑出来和你混。

这天下好不容易打下来,到了摘果子的时候,你到好把那啥忙都没有帮的六国后人给封了,那么你准备拿啥给你这帮子老相识封赏?当真要发生点啥的时候,您觉得他们还会帮你吗?

其实道理很简单,搁到现实中,这就是老板带着一帮子属下创业,这创业成功了,这帮子属下就等着涨工资,发福利呢?

结果老板一家伙给了不相干的亲戚,撑面子去了,回头就跟着属下说,再等一年,俺一定给你们涨工资发福利,得,实际的没有,就画了一张饼下来。

认谁都会不开心,有能为的人早跑了,找别的地体现价值去了。

张良这就是抓住了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心里。

刘邦那确实有点飘了,开头听了郦食其的话,挺高兴,感觉就得这么干。结果张良把这利害关系往开了一说,刘邦那天赋点也是点满了的人,一点就通,气的大骂郦食其,酒也喝不下去了,东西也吃不进去了。

打这里起,啥贵族不贵族的,一边呆着去,有功者得之。

后来的事

之后您就瞅瞅吧,什么车夫啊,什么屠夫啊,什么土匪啊等等,这都成了刘邦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

表面上看这就是跳出了所谓贵族血统至高的怪圈,用功劳来衡量一个人的封赏。

但说道根子上其实就是人心和利益挂钩了。

这也就是后来为嘛,刘邦要立下白马之盟,他的核心就是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若违反此约,天下共击之。

他让姓刘的垄断了皇权,但皇权的维护需要这帮子开国功臣来维护,而皇权又反过来维护开国功臣的家族地位。

说白了就是刘邦将两者的利益深深的捆绑到了一起,这何尝不是刘邦的一个思想体系。

说道根子上,画饼的不要,利益得拿出来。这才是双方能够搭成一致的基础。

所以张良在天下一统之后,能够隐退,他其实是把握住了刘邦和吕后的心里。

这里边也有利益的趋势,天下大定,刘邦老了,但刘邦已经意识到,如果他走了,那么他的孩子能不能够压制得了,跟着他一起起家的骄兵悍将。

骄兵悍将啊!除了他们的老大,他们会服之外,他们会服自己这个没有一点功劳的孩子,就凭他是刘邦的孩子?就坐到他们的头上?他们会服吗?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他有人就是想做个王,压根就没有想过做啥皇帝,你比如说韩信!”

哈哈!是,韩信是没有造反的野心,但你要记住了韩信他也有属下,你能保证他的属下就没有这份野心?

开国功臣和将军的属下,那个封赏大?当年赵匡胤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加身之后,杯酒释兵权又是怎么回事?赵匡胤何尝不知道这帮子下属的心里。

而韩信面对下属和赵匡胤面对下属何其相似,这帮子下属也是有野心的,这野心一旦形成一股力量,推也会把韩信推到风口浪尖上去的,这压根就不是愿意和不愿意的事。

毕竟韩信还没这心思的时候,劝说他造反的人有多少,没有一个,他也有俩不是吗?

那么当刘邦死了之后,这劝说的人只会更多,不会更少,所以刘邦提起了屠刀。

那么张良已经预见到了这一幕,毕竟他的计谋从来都是从实际出发,从利益出发。

而刘邦其实和张良是同一类人,只不过一个是帝王,一个是谋士而已。

不然俩人不会那么臭味相投便称知己,一个出主意,另一个就得听,因为张良的主意总是能够说道刘邦的心坎里去了。

要知道当年吕后知道自己的儿子要被废掉的时候,她可是去找张良,让张良去阻止刘邦废太子。

但张良说了,这辈子刘邦对他不是言听计从,而是张良的主意恰好符合了刘邦的要求,这事帮不了。

最后张良出主意,让吕后请动了商山四郜,才把太子这事平了的。

您就说单单四个老头子就能改变刘邦的主意?不,刘邦是看到了商山四郜身后那庞大的读书人群体,那帮子没有缚鸡之力的儒生。

整个朝堂的用作离开他们还真不行,这四个老头子是他们的代表,刘邦动了这四个老头,他的朝堂找谁运作?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

这其实就是张良把握住了,刘邦的心里,害怕天下再乱,他已经不是那个光脚的布衣,而是穿靴子的皇帝了。

那么说道这里,大家伙应该也就明白了,张良的隐退和朝堂的割裂,其实就是在告诉刘邦,俺就是个人蓄无害的主,就想着安享晚年而已。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