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外交官王玄策和他所著作得《中天竺国行记》历史地位有多重要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无论是疆域的广博,抑或是对外交往的频繁等,都是以前诸王朝所不能相比的,达到了一个空前兴盛的地步。在对外的交往中,同印度的交往最多,仅在唐朝初年,唐朝政府派往印度的敕使,即有十余次之多。前往印度游学的高僧,更是比比皆是,不绝于道,将中国和印度诸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佛教文化的交流.更是其重要的活动内容之一。

大唐外交官王玄策和他所著作得《中天竺国行记》历史地位有多重要

尽人皆知,在唐代初年,曾经岀现过一个至今仍享誉世界、为人们所称颂的玄奘法师,开启了唐朝和印度诸国交往的端倪。在玄奘法师由印度归来之后,奉唐太宗的敕旨,撰著了《大唐西域记》这本为世人瞩目的名著,记录了当时五天竺诸国的自然风光、风俗、文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状况。成为今天我们研究昔时印度诸国的历史,乃至世界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在唐玄奘游学五天竺国归来稍后几年的时间里,在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一位杰岀的外交活动家王玄策。此人曾经多次奉唐朝皇帝敕旨,往还于大唐帝国和印度摩伽陀王国之间,为促进大唐帝国和五天竺诸国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都作出显著的贡献。

王玄策在奉旨数度往返于五天竺诸国归来以后,他也同玄奘法师一样,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撰著了《中天竺国行记》这一历史名著。对于当时五天竺诸国的地理、地貌、山川、形胜、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社会风情等,作了详细而真实的记述。其著作有文字十卷、图三卷,总计十三卷问世。可惜,他没有玄奘法师的好运,他的书在宋代以后,却被遗失.他的事迹也为人们所不知,他的名字也为历史所淹没。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几乎不见其名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

大唐外交官王玄策和他所著作得《中天竺国行记》历史地位有多重要

在中国的情况虽如上述,但在国外确和中国的情况相反。由于印度诸国的历史记载有缺,在许多方面是需要中国的历史文献来为其补缀和说明的,对于王玄策其人的数度往还于大唐帝国和五天竺诸国间的历史,以及其撰著的《中天竺国行记》一书,是不会轻易放过的。尽管其书在宋代以后业已不复存在,他们仍然历尽艰辛,在中国浩如瀚海的历史文献里,发蕴钩沉,觅求遗珍,一旦发现只鳞片爪,即被视为重大发现,立即撰文,甚至作为重要的历史依据,写入自己的论著中,将其刊布出来。这种艰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是堪加称赞的。王玄策的事迹,在他们的艰苦努力之下,逐渐获得了恢复。

对王玄策事迹进行发掘工作的,首先是法国的梵学名宿烈维。他在1900年,在《亚洲学报》发表了王玄策岀使印度的论文。继而是法国的汉学家伯希和氏,在1912年的《通报》上,发表了《玄奘翻〈老子〉为梵文的考证》的论文。在1923年,他又在《通报》上,发表了题为《六朝同唐时的几个艺术家》的论文,又据《册府元龟》的记述,为这一问题的研究,增添新的资料。日本的学者,也积极的从事于这一收集工作,并将其成果定名为《唐王玄策〈中天竺国行记〉并百官撰〈西域志〉》载入《大正新藏》一书中的《史传部》里。此后,有我国的史学家冯承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在道宣的《释迦方志》、《法苑珠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诸书中,再找到有关王玄策的资料数条。在此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撰写了《王玄策事辑》一文。

大唐外交官王玄策和他所著作得《中天竺国行记》历史地位有多重要

根据前人通过艰辛努力获得的资料,使我们清楚地知道,在王玄策数度出使印度归来之后,确实是撰有《中天竺国行记》这部名著的。又从今天所搜集的资料获知,就其书中所涉及的内容,以及地域的广博等等,和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相比较,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也是研究当时大唐帝国和五天竺诸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史绝好的资料。

他的这一著作,在当时亦和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一样,是受到人们极大重视的。《法苑珠林•感通篇•述意部》便道:“依奘法师《行传》、《王元(玄)策传》及西域道俗住土所宜,非无灵异,敕令文学士等,总集评撰,勒成六十卷,号《西国志》,图四十卷,合成一百卷。从于闻至波斯国已来,大唐总置都督府及州县,折冲府,合三百七十八所。九所都督府,八十所是州,一百三十三所是县,一百四十七所是折冲府。四周所宜,人物别异者,并简配诸篇,非此所明。今之所录者,直取佛法、圣迹、住持,别成一卷,余之不尽,具存大本。冀后殷鉴,知有广略矣。”由此可见,其于当时是同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齐名的这一事实,又从当时的公私著述,多引用其书。

大唐外交官王玄策和他所著作得《中天竺国行记》历史地位有多重要

在中国的正史文献中,多以其书为依据撰成,如新、旧《唐书》的《泥婆罗传》等。又王玄策的到印度是非止一次,曾多达再四,因而其书所记的真实和准确性,似较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的记事更强。如其记《泥婆罗阿耆波尔池》的故事,其详细和趣味等,都为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所不及,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大概亦是由于这个原因,王玄策的书又成为以后唐代画家杨廷光创作《西域记图》的重要依据,这一圣迹故事也曾传到了敦煌,如此等等,足见其影响之大。

上述的资料公布之后,受到各方学者、专家们极大的重视,即不断地为人们所引用,岀现在许多人的论著中,在硏究古代印度诸国历史,以及世界文化交流史、佛教发展史等,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尼泊尔简史》一书中,即有三处引录王玄策观赏泥婆罗阿耆波尔水火池的故事于书中,我国近代著名的藏学家根敦琼培(?-1957年),亦将有关的资料,引录于自己撰著的西藏《白史》一书中、此外,范文澜《唐代佛教•隋唐佛教年表》、季羡林等人校注的《大唐西域记》一书的注释中,亦曾经多次的引录前人所搜集的资料。

大唐外交官王玄策和他所著作得《中天竺国行记》历史地位有多重要

至此王玄策的事迹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始在中国一些大学的历史教材中出现有关介绍,所有这些都向我们表明王玄策其人的事迹和在历史上所作的贡献,以及其著作《中天竺国行记》的价值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