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為什麼火遍中國?

李立軍V5


我覺得中國詩詞大會火遍是有以下幾點原因的。

一方面是因為中國詩詞本身的魅力,那些經過幾千年沉積下來的文化底蘊是讓人非常容易喜愛上它們的,它們也是這樣容易的在普通人群之中傳播。那些渴望而不可及的優美的詩句,那些傳統的文化因為現代科技的原因,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它們了,現在的人只要識字,就會接觸到這些優美的詩句,就會立刻愛上這些優美的詩句,然而這些事情都太容易發生了。

例如像現在的網絡社交軟件,就會看到很多人寫的那些優美的詩句,所以很容易就會形成這樣熱愛詩詞的氛圍。

另一方面無論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小到個人的家庭,現在都主張加強中國詩詞這方面的教育,例如現在的幼兒園,就會教育他們背誦這方面的最簡單也是最好的詩詞,例如蒙學詩,例如三字經,例如白居易的詩等等。以後上了小學,上了初中或者高中大學,這方面的東西就更加多了起來,那些熱愛詩詞的精神已經刻骨銘心了。

詩詞大會的出現正好迎合了這方面的氛圍,迎合了成千上萬的熱愛詩詞的人們的心願,所以詩詞大會火遍全國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daoxueguoqu123


讓我持續關注“中國詩詞大會”,是武亦姝在“飛花令”環節吟的一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當時看的時候真的把我驚到了,做為一位16歲的高中生,如此龐大的詞彙量,讓自己不經想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雖然不能信手拈來,但在看到晚霞時也能說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詩詞大會喚起了大家心底對中華古詩詞的那份喜愛之情。

詩詞大會讓中國幾千年的詩詞文化以更優美的樣子呈現在大家面前。

詩詞大會讓大家認識到中國古詩詞不僅僅只有唐詩宋詞,還有楚辭、元曲、漢魏六朝詩、明清詩詞及近代詩詞。

詩詞大會是一場讓觀眾跨越千年,溝通古今詩詞藝術的精神之旅。

而且在詩詞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不管你是學生還是老師,不管還是務工者還是管理者,不管是官場為官還是商場經商的,在吟詩作賦時都是謙謙君子,任何人都可以追求不平凡的光芒。

詩詞大會第三季冠軍雷海為,如果在生活中遇見,相信誰也不會相信他能獲得詩詞大會的冠軍。就是詩詞大會這個平臺讓喜愛詩詞的他大放異彩,他的綻放也觸動了很多詩詞愛好者那顆沉寂的心。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不管你是在喧囂的鬧市,還是在空谷幽蘭的深山,詩詞都可以常伴你左右。


風雨生月


本人也很愛看詩詞大會,結合個人感受,認為大致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節目形式新穎別緻

不管是舞臺佈置效果,還是節目流程設計,都很別緻新穎,讓觀眾始終有現場感,參與感,並且節目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哪個選手慘遭淘汰,哪個選手脫穎而出,讓觀眾心裡一直懷有懸念,很好的吸引了觀眾。




節目內容營養豐富

文化類節目不同於娛樂類節目,受內容限制,很容易陷入枯燥無味的境地,但詩詞大會通過多種形式解讀詩詞,主持人知性優雅,眾嘉賓博學多才,選手們各具特點,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烹飪出一道營養豐富的文化大餐。




社會環境客觀需求

當下,民眾的物質需求已得到相對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凸顯出來。輿論一直在倡導文化自信,社會各界都在大力宣揚傳統文化,詩詞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貼近民眾生活的部分,也是最具有民族特色、讓大家有民族自豪感的一種文化體裁,每一首詩詞背後又都有其獨特的時代或故事背景,這些因素也導致大家開始關注詩詞,學習詩詞,喜愛詩詞。

有了這樣的環境和土壤,再加上詩詞大會節目自身的魅力,使詩詞大會得以火遍全國。


青石君


中國詩詞大會的火爆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大體上可以分為外在的和內在的原因,下面就從內應和外因的角度來具體分析一下為什麼詩詞大會會火遍中國。

(1)詩詞本來就很美

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文化傳統,而詩歌文化幾乎是伴隨著文化的誕生而誕生的,甚至是詩歌要早於文化,最難得的是我們文化從來沒有斷過,幾千年下來我們積累的大量的優秀的詩歌作品。

中國是詩的國度,詩詞總數多到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正是這種時間跨度幾千年,無數人物參與的詩歌創作,保證了數量的同時,讓優秀詩歌的數量非常龐大。可以說優秀的詩歌幾乎囊括了社會的各個階層,不管你是屬於什麼階層,什麼年紀,什麼文化水平,總有那麼幾首及非常喜歡的詩歌在等你發現,等你閱讀。

(2)漢語的朦朧性本身就非常適合寫詩

每個民族每個地區都有自己值得驕傲的地方,中國有非常多值得大家驕傲的地方牡,但是你要說的特性其實中國跟別的國家比起來,很多驕傲其實並不具有獨特性,不能形成碾壓式的驕傲,比如說大家都自豪的中國美食。但是世界上美食其實有很多,比如日餐法式大餐等等,中餐當然值得驕傲,但是也沒有到了獨一無二的地步。

但是詩歌不一樣,因為漢語有獨一無二的朦朧美,因為漢語自身表達意思多樣性和不住準確這個特點,造就了中國是個獨特的意境美,成就了中國這個詩歌大國,中國詩歌的發達和興盛絕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3)詩歌的作用非常多

寫詩作詩背詩是不同的三個層次,但同樣都可以讓人感受到詩歌的美,感受到作為中國人獨有的那份對詩歌美好的理解。

尤其是教育的普及之後,很多詩歌成了我們共同的記憶,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共同的表達方式,用一兩句非常簡短的話表達出非常複雜的含義,這種共同認可的表達方式是隻有共同學習了詩歌之後才會有的默契。而這種默契更是全民族的,全社會的,無形之中增強了我們民族認同感和國家凝聚力。

(4)物極必反

凡事物極必反,在過往幾十年的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人們經歷了高速的發展,忘記了慢下來,忘記了詩歌這種中古人獨有的美好的形式,這個時候中古詩詞大會的出現恰逢其時,人們突然發現原來自己知道這麼多詩歌,原來詩歌可以這麼美,原來在詩的世界裡,我們真的可以不用考慮別的因素,就是單純的喜歡和愛好。

總之中國詩詞大會是在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在中國大火了一把,希望文化類的節目越來越多,越來越好,讓美好的文化深入到我們每個人的具體生活之中。


昭烈名臣


就像在喧囂的街頭漫無邊際閒逛的一群人終於尋到了一處安靜的即可以享受到美食又可以歇歇腳的好地方,這是一種迴歸感。就像於百花園遍賞群芳之後在拐角處看見一盆樸素卻氣質不凡的蘭,於是便駐足好久,於是便有更多的人來圍觀,這是審美疲勞後的意外驚喜,也是審美觀的昇華。能凝聚大量觀眾的舞臺一定有名角的演出,而這名角演出了上千年,在民間大有名氣,但從末被請上大雅之堂,忽然有一天被請上了”國家大劇院",當然人們要蜂擁而至了。這舞臺上的名角兒就是唐詩宋詞元曲。但這名角兒卻以旁觀者的身份,看它的粉絲們的演出。哪個粉絲將它的曲目唱的好哪個粉絲就拿好成績,拿好成績是自然而然的是理所當然的。好的詩詞是經得起時候的考驗的,是千年不朽的。好的民族是會分辨事物優劣的民族,即使在群魔亂舞的情況下也不會被亂紛紛的世界迷了眼,知道什麼是精華什麼是糟粕。感謝中央電視臺終於將唐詩宋詞元曲般上了屏幕讓海內海外的人們千里共賽詩,咫尺拚記憶。


拖拉機進城飛法法


其實不僅僅是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非常的火,其實在近幾年,像很多地方衛視推出的類似的詩詞文化類節目也是非常的火。之所以出現以上現象,主要是以下幾點原因。



1.傳統文化逐漸迴歸。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我們這裡也就不說了,但大家也都知道中國人對於自己文化的自卑感已經有很長時間了。遠的不說,在近幾十年講八九十年代中國人對於自己的文化還是從骨子裡深深的自卑著。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對於文化的看法逐漸的趨於理性,以及自己國力的強大等因素,使得我們開始重新去發掘我們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寶藏。因此從整個社會上都可以看出傳統文化開始迴歸。當然是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不是封建文化糟粕。

2.政府的大力推廣。現在政府對於國學優秀傳統文化的推廣力度是非常大的,推廣範圍也不僅僅只限於校園,可以說是在整個社會了。作為國家的主流媒體,央視推出這樣的節目,其背後的意圖大家也都很明瞭了。有了政府的推動,有了依靠,這類節目便名正言順了。加之與央視的影響力,《中國詩詞大會》大火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了。



3.當前文化類精神產品已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的文化消費行為趨於理性,同時也進入了更高層次。這一點是和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離不開的。吃飽了,穿暖了,自然就開始追求更高意義上的精神產品的消費了。在這之前人們的消費需求還不是很大,一些基本的簡單的,低俗的文化產品都能滿足人們的要求。向粉絲經濟推動下的各種各樣的國產電影,甭管它爛不爛,大部分都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也都能夠賺大錢。

但是現階段情況下,這種簡單的低俗的文化產品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需要。粉絲經濟開始退潮,像今年《上海堡壘》這類的智障電影,人們已經開始不再買賬。好像中國詩詞這類更高層次上的更高水平上的文化產品自然受到了人們的關注,成為人們追逐的對象之一。這一點不難理解,這和物質消費是一樣的。就比如當我們有了自行車之後,便開始想著小汽車,當有了小汽車之後便開始想著更好的小汽車。同時呢,與其他的文化產品相比,詩詞類文化根植於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因此對於中國人來說更親近更容易接受。

4.

民族自信的結果。這一點其實和第一點有一定的相似。以前我們老覺得自己的東西不好,別人的東西好。因此不願意也不敢去學自己的東西,看自己的東西。但現在不一樣了,隨著國力的增強,中華民族對自己的民族也開始自信了起來。這樣對自己的文化也就開始自信了起來。


迷茫的大學生


《中國詩歌大會》被千千萬萬的男女老幼熱蘿,主要因為中國傳統文代是我們炎黃子孫的根。我國的詩詞曲賦浸潤著一代又一代,折射出我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需求。中國詩歌大會,彷彿吹響了一聲號角,召喚中華兒女更好地傳承經典,牢固樹立文化自信。

我記得從小的時候,“鋤禾日當午”這首詩就深深地刻印在幼小的心靈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精神動力。才鼓舞和激勵許多仁人志士為建設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建立了如今文明富強的園家。

中國詩詞大會的舉辦,有利於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我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展現漢語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


太行隱士981357305


首先是國學找到了詩詞大會這種恰當的表達方式,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其次,現在的人們基本得到了溫飽,要追求精神生活。詩詞大會滿足了人們的這種精神需求!

第三,太多形式的綜藝節目以及其他娛樂節目已經讓人們產生了審美疲勞,都想換一種口味,電視上的娛樂節目以及無質量的電視劇就像快消品,人們已經產生了厭食情緒,詩詞大會就像是給人們端上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國粹美食,人們驚奇於他的美豔,滿足於他的內涵,能飽眼福飽口福,充實自己!


馬火蟻


今年最火的節目大概非中國詩詞大會莫屬吧,為什麼中國詩詞大會能在春節期間大火?我認為有很多的原因,最重要的還是我們都認同中國的古詩詞文化,我們都知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所以說中國詩詞大會會火也不奇怪。


哈囉簡單


這跟老百姓愛看車禍現場和行刑的道理是一樣的。

詩詞已經離普通老百姓太遠太遠,然而他們知道那是高雅的東西。絕大多數都是看熱鬧,剩下的都是出於獵奇心理。老百姓背不出幾首詩詞,但詩詞大會免不了會出現很多人背得出的內容。這就是共鳴吧。讓咱們覺得自己還不是文盲。平添了幾分自得。

《中國詩詞大會》的成功是現象,我們需要分析其內在的原因。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成功並非偶然,它不是一炮走紅,而是有一個積澱的過程。

其第一季是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後,反應雖好,但不夠熱烈;第二季則放到了央視第一頻道的黃金時間播出,舞臺設計更為精美,比賽過程更加激烈,形式更加活潑,飛花令、百人團等形式讓人耳目一新,一改文化類節目的刻板面目。

實際上,央視此前的系列“大會”類節目也為它積攢了人氣,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等,都是可圈可點的,播出時也颳起了陣陣旋風,成為熒屏的熱搜節目,只不過《中國詩詞大會》的熱度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從文化角度思考,這種對古典文化的迴歸是時代的需求,是延續中華文脈、提升人民文化素養、增強國家文化實力的需要。

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對世界文化的學習達到了一個高點,但我們的價值觀和文化屬性漸漸在模糊,我們需要重塑我們的文化自信。

從綜藝節目的創新和本國化上,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過去的一些真人類綜藝節目,很多是簡單照搬或複製外國的形式,我們的真人秀節目應該有新的突破,我們要打造符合中國觀眾的本土真人秀節目。

像此前的《中國達人秀》《生存大挑戰·重走長征路》等,就因有鮮活的中國元素,而受到追捧,《中國詩詞大會》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