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你認為應該持幣還是應該持房?為什麼?

野鶴77551235


44年前,1200元全買成黃金的話,放到現在價值超過百萬;

44年前,1200元如果全買成可口可樂的股票,現在市值超過千萬;

44年前,1200元在北京市中心黃金地段買個院子,今天起拍價就已經過億了;

然而,沒有那麼多如果,這位阿姨44年前將1200元全部存入銀行,到今天也勉強只夠買輛電動車……

歷史反覆證明: 錢不是用來存的,而是用來投資的!

那麼對於現在和未來的10-20年來說,我認為應該是一個持股>持房>持幣的趨勢。

第一、大量的數據告訴我們,現在中國的房產已經結束了炒作時代,買房不再是未來可以大幅增值的選擇。

但是相對的,股票的市值已經跌至谷底,出現了歷史上第四個大級別的熊市底部區域,所以現在買入股票未來等待到牛市到來,一定會有不錯的升值價值,並且空間很大。

第二、未來能夠有投資價值的房產只有一線和新一線,但是這些地方的房產投資的門檻非常高,限購非常嚴格。所以有錢的不一定有資格買,有資格的,不一定有錢。

如果你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那麼可以選擇持有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房產,來對抗貶值,達到保值甚至升值的目的。但是對於三四五線來說,除了剛需,毫無投資和炒作的價值。

第三、持幣等同於接受貶值。

根據2017年的中國通貨膨脹率來看,目前中國的通脹率達到了7.5%左右的水準,銀行定存為4%左右。所以說,如果你只是做理財的話,每年還要面臨一個(7.5%-4%=3.5%)的貶值率!

那麼5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83萬的購買力;

1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70萬元的購買力;

2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49萬元的購買力;

3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34萬元的購買力;

50年後,你的100萬可能只有目前16.8萬元的購買力;

因此,綜合來看,我認為未來的大週期裡,股票的投資價值比房產高,而房產的持有價值比持幣高。還是那句話:“歷史反覆證明: 錢不是用來存的,而是用來投資的!”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背後的真正邏輯。

琅琊榜首張大仙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對經濟金融問題有比較深入細緻的研究,尤其對投資理財關注較多。下面談談的看法分享給題主。

我覺得對這個問題應該是這麼看,一般情況下,房價是會隨著人民幣貶值和通貨膨脹而價格自然會上漲的。持幣肯定比不上持房子。但是如果房子大量過剩,到了沒有人願意購房的情況下,持房子也不是一種理性選擇,還有可能因為房價的下降而使財富縮水得更快。因此,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是否持幣還是持房,真的要看具體的經濟環境,不能一概而論。

如果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也可選擇持幣,當然不是持人民幣本幣,可選擇持有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幣值比較穩定的硬通貨,比如美元、歐元、英鎊、加元、澳元等等,這些貨幣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往往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升勢。可能會比持有房子更能保持。

由此,我覺得人民幣貶值,到底是持幣還是持房,千萬不能盲目,要對當時的國際金融環境、國內經濟環境及房地產發展趨勢及國家對樓市調控的政策來綜合權衡和考量,才能做出準確的投資對策。






開偉觀察


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我認為持幣和買房都不正確。

首先,人民幣貶值持幣肯定是不正確的;因為人民幣貶值,你手中的錢就不值錢了。你原來的100元錢就不是原來人民幣貶值的100元了,可能相當於80元了。人民幣貶值意味著通貨膨脹。打個比方:你過去1元錢買一斤白菜,現在就得1.2元買一斤白菜了。

人民幣貶值買入房產,也不正確。那都是過去的事了。過去不管你什麼時候買房都沒問題,因為過去買房只賺不賠。現在就不一樣了,自從國家出臺“房住不炒”的政策以來,觀望情緒劇增,房地產成交量逐漸下降。再者國家又提出了: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嚴厲查處銀行、信託違規給房地產融資貸款;提高買房首付,提高買房貸款利率等等;這都是抑制房地產上漲的重要措施。所以,人民幣貶值,買房、持有房產也不是好的選擇。

如果,人民幣貶值,最好的投資應屬投資黃金,因為黃金是硬通貨,黃金是最好的避險品;現在國際上資本巨頭認為國際經濟會下滑,將來貨幣會貶值;一些國際資本已經投資黃金了,看黃金走勢圖就能證明一切了


xhfeng5918


蔣老師觀點: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持有房產更具備抵禦貨幣貶值的功能。長期看,人民幣貶值是歷史趨勢,但是不會過度貶值,在溫和通脹的情況下,持有房產要好過持幣。

房產具備保值升值屬性

第一,房價漲幅遠超一年工資。

中國房價的漲幅一輪又一輪,做好房產投資,帶來的階層躍升遠超其他。投資不動產會拉開財富差距,擁有不動產的居民,即使不努力,財富也會自動增加,而沒有不動產的居民,即使拼命工作,一年賺到的錢可能還不如房價的漲幅。

第二,選擇房產要到大城市去。

未來10年,房產依舊是一個相對穩步上升的投資品種。但是建議你選擇一二線等大城市,選城市中優質片區,即使房子面積小了點,也不要買到城市邊緣去。最後選擇一個優質的戶型,有能力的買三房,稍差的買兩房,改善的直接買四房。

第三,持有房產比持幣更有優勢。

人民幣在貶值,但是房產是抵抗人民幣貶值非常有力的投資品。過去10年深圳房價漲幅最多達到16倍。一線城市房價翻了一倍,三四線城市在15年-17年的時候也開始暴漲,最近二線城市也在蠢蠢欲動。所以在貨幣貶值中,房產肯定是比錢更保值的。

人民幣貶值是歷史趨勢

第一,人民幣持續貶值是歷史趨勢。

任何國家的經濟在長期發展中,貨幣都是不斷貶值的。因為國家通過發行鈔票來推動市場上各種要素流動,如果經濟不景氣,那麼還會多發貨幣,從而提高大家的購買慾望。這就是通過需求來帶動供給。

第二,經濟增長伴隨溫和通脹。

通過需求拉動經濟增長,那麼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多,導致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GDP在不斷增長,但是實際上也要面臨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良性通脹是符合經濟發展的,但是惡性通脹則會沉重打擊經濟。

我們國家GDP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也伴隨著貨幣貶值,但是這是正常的現象,只要通脹維持在可控的範圍內,就屬於溫和刺激。

第三,人民幣貶值要合理配置資產。

持有房產的優勢要遠遠高過持有人民幣,同時手上有的人民幣還需要買入更多大類資產,來規避貨幣貶值。

此外,手上的人民幣還需要買入其他類型的資產,比如基金、債券、銀行理財等等,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有效抵抗人民幣貶值。

存入銀行的部分,每年只要能夠跑贏通貨膨脹就可以,購買銀行理財的收益率要達到4%以上。此外還要留出一部分備用金以應對不時之需。

綜上所述:

貨幣貶值是一個歷史趨勢,任何國家在發展中都會產生貨幣貶值的現象。那麼手上的人民幣需要合理配置來抵禦通脹,房產是非常有效且穩定的投資品,長期看持有房產遠勝持有人民幣。


蔣昊說經濟


選擇可能跟大家想的有點不一樣:持幣。

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那麼之後經濟形勢會發生新的變動,可能會有新的投資機會出來,這時候現金為王,持幣是最妥當的。

房子其實是一個比較不容易變現的資產,持房在房價上升週期是合適的。但目前,地產調控正在中流,未來房價走勢莫名,大概率是保持一種相對穩定的均衡局勢。也就是在相當一段時間之內,房價是漲不起來的,更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暴漲。房住不炒不是說說就算了,而且不管是從存量房總量,還是從空置房數量,還是房價收入比,以及房價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對實體產業的擠出效應,房價已經到了一個階段的高峰,也就是說目前房價已經處於高位,泡沫比較大了。所以現在持有投資性住宅,不是一個好的建議。

那麼持幣就比較合適。

目前,全球經濟受美國到處發動貿易戰影響,增速下滑。美國有可能進入新一輪經濟危機週期,上一次2007年開始的次貸危機,到現在已經10年多了。美國這個經濟,也是跟“一月一次”差不多,大致是十年就發飆一次。

而人民幣貶值,是市場的需要。但如果連續貶值,說明有可能面臨較嚴重的經濟衝擊。雖然連續貶值大概率不會發生,但萬事總有萬一。

這樣的情況下,手中持有現金是最穩妥地。

如果經濟受到較大沖擊,那麼持有現金,可以在低迷的時候收購合適的資產,或者投資合適的股票等。收益都可能比持有房地產高。


波士財經


人民幣持續貶值,應該持美元啊。

目前我們的房價是在高位運行,國家通過各種行政手段固定了房地產的價格,但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上漲的趨勢是沒有多少了。

北京、深圳、上海,兩年來房產一字橫盤,說明了什麼?如果我們同樣有1000萬,存銀行也有100萬的利息了。而我們購買房產,不僅要肩負著銀行貸款利率,即使房租收益的一線城市,也不過1%到2%。所以,這幾年一線城市持房是虧本的。

人們仍然都在幻想房價一年漲個百分之三五十的黃金時代,但以後這樣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果你購房的話,機會成本會讓你損失個底朝天。

人民幣貶值,實際上是因為人們認為經濟在下行。但是很多人說“經濟下行時,現金為王”,這是為什麼呢?

經濟下行,首先影響的是優質資產荒。人們手裡有錢,都去追求有收益的,收益越高越好。過去幾十年就是房產是最優的資產。

但是,房價一旦被控制住,市場沒有足夠的優質資產,人們怎麼辦?

基本上會存銀行,或者找一些收益低而且安全的產品了。

這樣很多實體企業,尤其是房地產企業,就會出現資金荒。

因此,他們就會發收益更高的公司債,一般是借新債還舊債。可是如果房產銷售不能改善,他們的公司規模就會變小。

簡單點說,撐起公司市值的是什麼?最根源是盈利,另外還有規模。如果一個單位沒有銷售額和營業額,只有幾千億的資產,他還叫房地產公司嗎?

所以,房地產企業也很恐慌。

對於個人來說,持有流動性較強的現金資產,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才是本質。即使我們購買房地產公司的公司債,也比持有房產強。


暖心人社


過去我們常聽說,人民幣對內貶值,對外升值。像過去由於長期存在的鉅額貿易順差,導致人民幣升值,大量資金流入中國,推高了中國的房價。又因為,我國是實行的結售匯制度,你進來多少外匯,就要立刻兌換等值的人民幣,這就導致央行基礎貨幣投放過多,導致國內物價飛漲,當然房價漲得更加兇猛。此前,人民幣升值是與房價上漲基本上是同步的。

而現在是,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只是說你拿了人民幣去兌換美元時,錢會兌換得越來越少。這並不是說,你在國內人民幣的購買力會大幅縮水。雖然國內物價也是在上漲,但漲得老百姓還能夠接受的範圍內。目前,人民幣匯率有第三次挑戰“7關口”的跡象,所以,持幣還是持房的問題又爭論起來。

如果在十多年前,投資者問究竟持幣還是持房,那肯定是持房,因為當時房子泡沫不是太大,而且國內政策也是積極支持廣大人民群眾購房,但是現在如果再是持房就會發生二個問題:一是,房地產的確步入了蕭條期,新房開發商打折促銷,老業主開始維權,而二手房出現“量價齊跌”。現在持房出租,投資回報率也是非常的低,還不如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爽快。

另一方面,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動搖。既有住建部重申中央的口號,“堅決遏制投機性需求”,也有官媒表示,“房地產調控不會動搖”。現在房地產調控已經二年多了,而且這樣的調控政策還將持續下去,未來一旦長效機制建立後,房地產必將回歸理性。所以,不要與政策對著幹,要順應政策導向,這才是關鍵。

顯然,現在持房肯定不划算,持幣相對來說還好一些,這主要有二方面考慮,國內股市和樓市等資產市場都在擠泡沫,如果你持幣,以後有可能抄到歷史大底,所以持幣進可攻退可守。

另一方面,即使發生經濟危機,手拿貨幣購買日用品,能夠生存下來,如果拿著房子,根本買不掉,要爛在手中。

當然,投資者也不用全都拿著人民幣,適時換點美元放著,目前美聯儲加息,支撐著美元指數走向,我覺得適當拿著一點美元資產,可以對沖人民幣匯率的貶值。c


不執著財經


面對貨幣貶值,持有貨幣還是持有房產?這對於很多的投資者都是一個疑問,今天就與大家詳細講講,在貨幣貶值的階段,到底是持幣還是持有房產更好。

為什麼會造成貨幣貶值?貨幣貶值,有兩種,一種是購買力下降而造成的貨幣價值下跌;另外一種是對外匯率的相對貶值,出口能夠增加可進口相對減少,對外的購買力降低。

情況的不同,也就造成了持有貨幣還是持有房產的結果不同。比如,市場中由於大量的加印貨幣而造成貨幣數量驟增,市場多餘的資金又沒有辦法沉澱,而市場中的商品、固定資產、貨品又沒有隨著加印的貨幣一起呈現等比例增加,那麼就會造成商品、房產等價格的上漲。因為自身市場的貨幣價值降低,而其他對應的計價商品、房產等價格上漲。比例上要進行修復。

而對於國際匯率上的變化呢?國際匯率的變化,增貶值不一定會造成房產價格的漲跌。在牙買加國際金融體系以後,各個經濟儲備的是多元化的貨幣儲備,不再以美元作為單一的儲備貨幣。就拿日本來說,其通過干預、影響外匯匯率,與日本國內實現了貨幣價值的兩種差異。國內的貨幣價值相對較低,普遍商品的價格高,而在匯率上又呈現了較為穩定的匯率水平,較前些年大量加印貨幣的階段還存在升值。國內、國際,形成差異。而國內在大量的加印貨幣時造成了房地產價格的高漲,而在匯率大幅升值的時候也並沒見到房地產價格止跌大幅回升。

所以說,匯率的漲跌並不一定能夠影響到自身經濟體內房地產價格的漲跌。而影響房地產價格漲跌是需要看自身經濟體的貨幣情況、經濟情況。


厚金說


很多人都在講未來的房價可能會暴跌,但與此伴隨的是未來人民幣的貶值速度可能會加快,那麼與其這樣還不如持有房子,尤其是一二線大城市的房子。

北京的房價曾經有一年從4萬元被打壓至2.3萬元一平,當時很多人都在觀望覺得可能會繼續暴跌,但既然歷史都給了你最佳的上車機會你依舊沒有把握好,後來逐漸漲回了3萬4萬一平,再到現在令很多年輕人仰望的高價。

資產需要多元化,你買在那邊的房子可以留給以後的孩子,未來缺錢的時候轉手賣掉又是一大筆現金,況且誰能保證以後的房價經過暴跌之後未來再不會上漲呢?


晴天財經閣


如果貨幣不停貶值,房子漲價或者不變。我不持有房子也不持有貨幣,把所有資產賣了,我持有大米,為什麼呢?

一、如果貨幣不停貶值同時房價漲或者穩定不變,那說明市場錢會越來越多,很多人會賣房套現成功,市場很多真正手持百萬千萬富豪出現,貨幣可能再印200萬億。這個時候作為主食大米,最後一個漲恐怕一漲就是翻幾倍,到時候我再拿出來賣。大米還有一個功能萬一貨幣無限制通貨膨脹了,我可以吃幾十年,後半生不愁了。到時候一口袋米換一輛車也不是沒有可能,一車米換一套大別墅也可能。

二、在通貨膨脹解決房地產問題時候,房子已經不是必需品了,相對於吃,住一文不值。可以住農村,可以住山洞,請問不吃飯啃鋼筋混泥土和磚頭活的下去嗎?大家去看看委內維拉和京巴布韋,他們房子還有價值嗎?現在我們房價虛高3-5倍,市值300多萬億,要是通貨膨脹解決,人們財富縮水,購買力下降,更多產品和服務失去市場,大量失業,企業大量倒閉,到時候交易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少,這個是很危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