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初二了,每到周六周日就有同学来家里玩,每个人抱个手机玩个不停!我怎样去制止?

Q我是乔小乔


1交流,你要加入他的世界不要自己经常盯手机,忽略孩子 家人.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确实吸引人,你要知道他每天在玩什么 ,分享快乐烦恼慢慢引导孩子. 2鼓励,用游戏作为奖励孩子的一种手段.不能让孩子完全不玩手机,不能让孩子脱离社会,脱离同学.和同学没有共同语言是最危险的.游戏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既不耽误学习又让孩子通过手机了解了世界, 3监督,手机可以远程监控孩子的游戏时间,你只要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了.家长控制孩子玩手机,千万不能硬来合理控制时间. 4培养兴趣爱好,多听音乐,多看书,培养一些其他兴趣爱好.转移孩子在手机上的注意力.或者找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5惩罚,规定时间,对犯规有惩罚.惩罚不能过度放纵和严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做法,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 6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是不知道手机、iPad是啥物.你经常使用,在一旁玩好奇心让他们了解的.你玩,孩子往往比你要玩的意愿更加强烈,所以你应该好好陪孩子玩耍,下班后手机和iPad等放一边,和孩子一起游戏,玩耍这样才可以戒掉孩子玩手机游戏的瘾.

遇见可爱迪


既然邀请了,我就参与下讨论

说到孩子“聚众”玩游戏,我说下我的经历,我家大娃今年三年级,在上下半学期,学习成绩(数学、语文、英语三科汇总学校会大概的排下)一直在班里前五徘徊,年级里一共8个班每个班平均55个学生,三科汇总后成绩徘徊在17-23之间,可以说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家娃可能受到了我的影响,酷爱玩游戏和看动漫,一开始我媳妇总埋怨,抱怨,跟我爸妈告状,我因此经受家暴N多回,可后来我跟我娃制定了一个方案,然后和她共同努力实施,如今,一旦到了玩的时候,要么我们一家子一起,要么就是孩子的好友来后一起,那场面真的是开怀,真的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我并非宣扬孩子应该玩游戏,因为孩子以及家长以及环境都是不同的,我始终认为堵不如疏,找到孩子的问题所在,加以利用转化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说下刚才说过的方案,我和孩子共同制定目标,她制定学习和健康方面的,我制定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她要完成自己学习上的目标和监督全家人健康的目标(让她管理全家健康一开始是让她节制自己的眼睛,可后来就变成了制定全家健身计划了……),我则完成自己工作上的目标和监督全家生活质量上的目标,孩子妈妈则负责全面检查以及监督,小娃目前在吃奶,用大娃的话来说就是,妹妹只要按时按量的完成吃奶和准时准点的睡觉就成。制定了方案后我和孩子都经历了“极限”期,后来孩子妈妈又做了些许调整,到目前为止,这个方案实施了一年半,除了孩子生病和我外出应酬外还没出现过什么意外情况,效果真的是特别好,首先大娃目前的自律性特别的好,而且非常有责任感,其次跟孩子以及孩子的同学、朋友都能特别好的融入而且收到了特别额外的尊重,其次是我媳妇,从原来的怨妇变得也很母性和包容,会学习做各种小吃和甜点以及一些新鲜的食物来招待我们,最后是我,因为总想着给孩子树立正面榜样,我会在工作中很努力,偶尔遇到问题也会在家里拿出来请假老婆孩子,总之每天都过的异常充实。哦,顺带说一句,除了孩子自己因为爱好要求报了一个美术班外,我们没有参加任何的补习或课外班。


QQ空间用户23836


我儿子现在小学三年级,当初也玩游戏玩得很凶,但是现在已经没碰游戏快一年了。

我儿子在二年级那个寒假开始,玩游戏玩得特别凶,这个主要怪我,当时孩子很小的时候,虽然他写作业的时候我不会玩手机,但是在他玩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我用手机玩游戏从来没回避过他,结果就是那个寒假,他也开始玩游戏,还特别凶。

整个过年期间,几乎没吃饭,每天都在玩游戏,到了吃饭的点,吃一口就草草了事。

然后就一直在玩游戏,说也不听,只能强行禁止,我给他的手机账号设置了成长守护(他玩的都是tx的游戏),通过后台控制每周玩的时间。

再后来是期末考试没考好,我跟他做了一次深谈,给他讲明白了利弊,让我非常惊奇的是,从此之后他再没玩过手机,一直到现在。即使看到别人玩,最多也就是在旁边看看,然后就走了。

有时候他也问我“又出什么英雄了?又有什么皮肤了”之类的,我也会跟他简单聊聊,主要是为了让他跟同学有个谈资。

看电视也是,我之前为了让他加快阅读速度,带他走入了看日漫的路,后来为了控制他看电视时间,也是跟他做了深谈,现在完全不看电视了。

具体我儿子为什么能克制住我也不太清楚,每个孩子不一样,建议跟孩子好好聊一次,不要站在谴责的角度,心平气和的交流。


教培行业于盼


我儿子正好是初二,初一开学前,我爸给买的手机,理由是:学校离家12里,路上有事(比如:电动车没电或扎胎)咋办?我和老公也没敢说啥。

初二时学习成绩从初一的年级前三十降到九十,老师把我叫到学校,除了反应孩子家庭作业完成的不好,课上不认真听讲,最后警告我:孩子如果有手机,先没收吧!已经初二了,心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用到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

不管是不是手机的问题,我和儿子表明态度,没收了!他同村的同学也都有手机,家里应该都没没收。自己的孩子需要自己管,能管住,就不错了。

现在他同学节假日偶尔来玩就没人带手机来(知道带手机我也不给Wi-Fi密码)挺好!

希望接下来到期末的两个月,儿子的成绩能有所进步!


q阳光灿烂


应该正确的引导,说实话,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以身作则是不必说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沟通,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劝说,以各种方法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话说,现在这个时代小孩生下来电子产品接触的最多,所以这个问题最好从小就要潜移默化地引导小孩,等到初中再出手干预就怕为时已晚。

我亲妹妹,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就跟她讲一些道理,她懵懵懂懂,长时间下来,很多事情她自己能有主见,而且也能明白什么事情的重要性,多少要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懂事一点。我在她上五年级的时候就问她想上什么中学,她就说给她一个学期的时间想清楚告诉我。而且在我的引导下,她知道学习对她的重要性,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想要成为优秀的人。

有段时间也喜欢捣鼓手机,她喜欢唱歌,经常带着耳机听,唱什么的,本身我尊重也支持她的爱好,但是发现后来真的会影响到她学习和生活,几次沟通后才达成一个和谐的局面,她保证在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下,缩短玩手机唱歌的时间并一直坚持自己的爱好。她用自己的奖学金买了一把吉他自学,也挺好的。

所以我觉得学生长时间玩手机并沉迷其中的话,最好尽早干预,好好沟通,正确引导。最好在小时候就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柏元1998


初二的关键学期,面对中考这些孩子还要聚在一起玩游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侧面反映出他们的两个从众心理:

第一个心理:你也不学习,他也不学习,大家都不学习,又不是我一个人不学习,所以这类初中生不会把中考和学习放在心上。

第二个心理:你也玩游戏,他也玩游戏,大家都在玩游戏,又不是我一个人玩游戏,从而让这些初中生产生了抱团取暖对中考失败落榜不计后果的心理。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既可以让孩子们缩短玩游戏的时间,又不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反感,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点:家长首先要统计一下来你家玩游戏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看看他们能不能考上高中,然后狠狠的训他们一顿

首先家长要告诉这些孩子,初中的中考只录取不到一半的学生,也就是说一个班只有前20名左右的学生才可以考上高中,结合到分数来说中考总分的90%以上可以考上重点高中,中考总分的80%以上可以考上普通高中,如果这些孩子的成绩在80分或70分以下,那么你就要明确的告诉他们不能玩游戏了,因为这个成绩考不上高中,所以要赶紧努力学习,争取在初三以前把各科成绩提高到80分以上,班里排名在中游水平以前具体要求如下

如果这些孩子的成绩都很低,最高分数只有六七十分,还有很多不及格的科目,那么就要对他们狠狠的批评。让他们明白中考的重要性和学习的重要性。

第二点:告诉孩子们,中考竞争激烈,成绩达标了可以玩游戏但是绝对不能长时间玩游戏。

初中生为什么玩游戏呢?为什么还要聚在一起玩游戏呢?就是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绩差的初中生往往会形成抱团取暖的错误思维和从众心理,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比他们成绩还要优秀很多的1~10名的学生正在努力的学习,因为这些孩子都明白中考的重要性,他们都有一个强烈的要上高中考大学的愿望,下图所示即为我与这些成绩优秀的孩子关于上高中考大学的对话。

因此家长要明确的告诉孩子可以玩游戏,但是必须保证成绩达标,只有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完成以后,才可以玩一会游戏,同时还要节省玩游戏的时间,每周玩游戏的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详细规划下图所示

第三点:告诉这些孩子,如果初二没有把成绩赶上来,那么等进入初三以后就已经太晚了,就已经来不及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绩的取得需要的是日积月累,任何一个学生都很难做到用初三不到一年的时间去学懂别人需要三年才能学懂的知识,所以初一初二一定要努力学习才能为初三的中考打一个好基础,否则落下太多等到了初三以后悔之晚矣

面对中考还要玩游戏一般情况下都是成绩差的初中生,所以在这个问题的面前,家长千万不能妥协,一定要当机立断解决问题,因为初二承上启下,距离中考越来越近,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孩子一意孤行那么考上高中的概率会越来越低。

以上内容和图片摘自《赢在终点家庭教育实操手册》


家庭教育感悟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社会的快速发展,手机问题已经成为当下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东西。无论是幼儿园的孩子,或者已经上大学的学生,只要有时间就会抱着手机点来点去。而初中,高中时间段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过度沉溺手机当中,绝对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以后的发展。很多家长都很头疼,如何能够有效的制止孩子玩手机过度的问题呢?


初二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时间,叛逆性比较强。如果父母过度的干预他们,可能会适得其反的效果,甚至有性格特别刚烈的孩子做出其他不健康的举动。尽管很多父母想要管教孩子,但是却又无从下手的状况。作为父母,我觉得你可以从以下几点与孩子沟通交流,进行管教:

1、言传身教,想要管孩子,先从自身做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很多父母忽略这一点。暂不谈孩子有多喜欢玩手机,很多父母一天到晚都沉溺在手机上。作为父母如果自己都没有良好的行为,如何去管教自己的孩子呢?例如:你告诉自己的孩子少玩手机,多学习。可能孩子立马反问一句,你为什么不少玩手机,多工作呢?可能一句话就把你说的哑口无言,你难道动手打骂孩子吗?显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并不适合打骂。所以想要管住自己的孩子,尽量在自己孩子的面前做好变态。

2、树立权威,沟通交流,约法三章教育孩子。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原则性,孩子要怎么样,都尽量满足他。最后发现自己已经无法管教孩子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纵容他。而正处于初二的孩子,他们已经有自己很强的意识,作为父母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交流。与他们讲解学习的重要性,如何珍惜当下宝贵的学习时间,手机以后还有时间可以玩,但是错过学习的时间段就没法回头。



在沟通交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约法三章。例如周一到周五上课的期间不准玩手机每天,周六周日每天可以玩一两个小时。如果成绩下降,或者发现偷偷玩手机情况,那么周六周日都不准再玩手机。同时在约法三章的时候,一定要树立父母的权威性,让他们意识到你很重视这件事。让他们知道如果不按照你的话做,那么可能面临的不仅玩不了手机,可能是一顿打骂。

3、多给予关爱,周六周日尽量带孩子出去玩玩,弱化手机对他的重要性。

为什么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因为手机游戏对他们很强的吸引力,让他们可以找到乐趣。如果父母试着弱化他们在手机当中的乐趣,转变其他的方式替代。比如父母多关爱孩子一点,而不是一昧的责骂他们。同时周六周日,如果父母有时间可以带孩子去父母走动走动,感受一下外面的氛围,而不是沉溺在虚拟的世界。你让他的生活当中充满乐趣,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可能手机对他们来说就并不重要了。

4、减少接触手机的机会,减少它们网络的使用的权利。现在小学生都人手配置一台智能手机,更不要说初中生。而小学生、初中生的自制能力又很差,如果他们有手机在手,肯定不停的玩。所以作为父母不要给孩子买智能手机,同时限制他们使用网络的权利。从源头上治理他们对手机的依赖性,让他们克服掉对手机游戏的沉溺。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多花一点时间陪伴他们,而不是给予本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拥有的东西。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解决问题。作为家长要有耐心的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教育,用自己的权威去震慑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去让他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同时不要过分的溺爱。面对他经常周六周日玩手机,一下制止绝对不可能实现。你可以用一个月的时间,去改变他的习惯,让他养成新的好习惯。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微谈论


儿子上初二了,正是青春期,是个难管的阶段。

因为有同学在家里玩,即使孩子玩手机或者是孩子同学玩手机,大人也不好制止,要逐个突破。



首先,和孩子商量周末不要带同学来家里了,大人工作一周也很劳累,有同学在家,比较闹心。现在家长都有孩子们的微信群,不妨和到自己家玩的同学的家长,通过微信聊天儿,告诉他们不要让孩子到自己家来了,因为他们在这里总是玩游戏。



其次和孩子共同达成一个协议,周六周日先把这一周要做的作业做完,把下一周的功课预习好,如果还有时间,才能玩手机,并且要限定玩手机的时间。


焦老师讲教育


现在的家庭条件都好了,物质条件非常丰富,而且父母对待孩子什么都舍得出来,孩子什么都不愁,要啥有啥。而且大人有时候还会说:父母都是为了孩子,父母的以后都是孩子的。

这样给孩子造成一个错觉,心安理得的享受,缺乏责任心。做什么没有压力,不会因为自己的本职没有完成而心存愧疚和感到不安。

以上应该是我国多数家庭的普遍存在的问题。

咋解决呀,比较挠头。

紧抓住学习做文章,估计效果不大,而且孩子还有很大的逆反心理。换一种方法。

周末和寒暑假的时候,可以要求孩子适当的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学习就帮助家长吧,孩子可以干的就让他干,如果他推三阻四,这就要讲道理了,如果要用学习推诿,那也不行,劳逸结合嘛!!

一、你不让他干活他也不学习。

二、锻炼一下他的责任心。

三、让他感觉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会让他思考。

四、思考什么呢?是不是对我学习不受重视了?

以上联系可以考虑以下,觉着可以实行就试一下。。。


剑胆香魂


单纯的制止并不能起正向的效果,反而会逼迫孩子们离开咱们的视线,甚至让自家孩子被同学嫌弃,咱们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眼中的“烂家长”。

对此,作出以下建议,希望能起到帮助:

一、尊重孩子们

尊重孩子,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只有尊重孩子,我们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孩子的同学们愿意来家里玩,这恰恰证明了在社交方面,咱家孩子做得非常好,有一群小玩伴,发生校霸事件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少,另一个方面,咱们作为过来人都知道,在学生年代建立的友谊,是最最纯净的,也是最最真挚的。

二、良好的沟通

沟通在于有来有往,孩子已经初二了,青春期也是叛逆期,这时段的孩子他们急切想要被认同,想证明自己长大了,想自己独立,更重要的是,想被理解。

这份沟通,咱们需要和孩子单独进行,也需要和小玩伴们一起进行。表达出自己的担忧,听听他们对此的看法。请相信孩子们,他们自己十分清楚沉迷游戏的坏处,他们只是缺一点自控能力。

在尊重孩子们的前提下,跟他们一起开开小会议吧,能达到约法三章的情况更好。

例如咱们是否可以这样做:参与到孩子们的手机游戏中,让孩子成为咱们的师傅。咱们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舒适的环境和WIFI网络,但同时咱们也约定,玩了多少局之后,孩子和咱们一起到户外进行其他活动?

三、这是孩子们的共同语言

孩子们的共同语言除了学习,就是游乐,而游乐里面就包括了游戏。他们没有经济,所以他们不可能想咱们成人一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四、组织活动吧!

既然孩子们喜欢扎堆一起玩,那么咱们就组织起来活动吧!他们只是缺乏其他集体活动的方式。

如果孩子是女孩,那么咱们可不可以组织一场厨艺比赛?他们都一样,希望得到自己父母的认同和理解。那么咱们教他们煮饭做菜,练好了回家让他们给父母做一个怎么样?

如果是男孩,那么咱们可不可以组织一支篮球队,邀约其他孩子们一起,进行定期的比赛呢?学学篮球规则,咱们甚至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教练或者是裁判。

五、不谈学习

为什么不谈学习呢?相信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们学习起来,而不是游戏起来。

首先,孩子们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学习,这是周六日,他们的休息时间。就跟我们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工作一样,老板不要指望能操纵咱们的休息时间。

其次,只有你关心孩子所关心的,孩子才会关心你所关心的。咱们可以提出要求,让孩子完成他的学业任务,最起码完全自己的作业。如果细心的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给孩子建立固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习惯。

希望以上回答,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