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 黑格爾

這句名言如今再一次地驗證在了人類身上。

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黑格爾

早在2003年非典SARS爆發時期,持續近5個月,波及至27個國家,造成了近8000人感染,死亡人數達到約800人,依靠千萬醫護工作者歷經了半年多的抗爭才將SARS有效地控制住。經過研究和調查,造成這一切發生的直接傳染源就是野生動物市場裡被販賣、宰殺並供某些人食用的野生動物體內的病毒。

而近期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截至2月2日24時,全國已經確診了17205例,死亡361例,治癒475例,還有近兩萬的疑似病例,感染人數已經超過非典時期,而造成這一切的還是“野味”。

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病毒

因為個別人的貪吃貪婪,用那張管不住的“罪惡之嘴”,打開了瘟疫的大門。波及了無數人的健康安全,更可笑的是,這些愚昧無知的人吃野生動物的動機居然也是為了“健康”,他們自認為野生動物的肉具有滋補身體、增加營養等作用,殊不知其恰恰危害了他們的身體。為了避免這樣的事再次發生,小編也想盡一些微薄之力,今天就為大家闢謠一些被認為很補的野生動物。

穿山甲


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穿山甲

穿山甲曾經是常見的野生動物,但是因為其被誇大的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遭受人類數年殘忍的捕殺後曾瀕臨滅絕,現在已經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即便是這樣,它還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被走私買賣的哺乳類動物之一。但是其實穿山甲的體內外攜帶多種的寄生蟲和病毒,並非是傳言的滋補又美味。包括旋毛蟲、弓形蟲、絛蟲、和多種蜱蟲種等,可能導致損傷腸胃並引起肺炎、肝炎等併發症。

果子狸


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關在籠子裡的果子狸

果子狸曾被認為是非典SARS病毒的直接傳染源,後經證實是蝙蝠在偶然的情況下感染了果子狸,而果子狸被人在野生動物市場宰殺、售賣和食用,進而感染到了人類身上。果子狸容易成為多種病毒的傳播中間宿主,是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同樣攜帶大量寄生蟲,可能引起損傷中樞神經和肺部器官。

野生蛇


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野生蛇

一直不解,人工養殖的蛇合法合理可以食用,為什麼還這麼多人要去吃野生蛇呢?總有人愚昧地認為野生的新鮮營養,但是事實往往相反,人工養殖的蛇經過專門防疫部門執行檢疫並觀察,嚴格執行制度和規則,去除所有後顧之憂,不是更加健康放心?而野生蛇攜帶包括舌形蟲、顎口線蟲、管圓線蟲、隱孢子蟲等均為人畜共患型的寄生蟲,感染可導致敗血症、虹膜炎、腸道感染等,寄生蟲可能損傷眼睛、大腦、內臟等器官甚至危及生命。

野生兔


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野生兔


野生兔體內外含有蜱蟲、腦炎原蟲、肝毛細線蟲、囊尾蚴等可傳播出血熱、迴歸熱等病狀。與野生蛇一樣,人工養殖的兔肉它不香嗎?非要去嘗試野味,如果說是貪好美食那我覺得這類人應該是更熱愛“病毒”才是,這樣喜好野味的人簡直是“作死小達人”。

野生旱獺


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野生旱獺

野生旱獺又名土撥鼠,許多邊牧遊客遇見這種看起來可愛的動物都會想要撫摸它,與它進行肢體接觸,但是注意,野生旱獺的身上潛藏許多烈性病菌,又危害牧場,是鼠疫的傳播者,體內含有鼠疫桿菌和多種寄生蟲。

蝙蝠


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蝙蝠

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蝙蝠做湯


俗話說的好“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同樣的,地球上真是什麼人都有啊,居然會有人喜歡吃蝙蝠。老夫在前幾天的微頭條裡已經介紹了許多蝙蝠的知識,人類已經從蝙蝠體內發現有超過140種病毒,包括SARS病毒、埃博拉病毒,甚至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都有極大可能是從蝙蝠來源的。其體內的60多種都是人獸共患的病毒,其中甚至還有一部分隱而未發。蝙蝠作為唯一會飛行的哺乳動物,使得很多野生動物成為了病毒的中間宿主,它簡直就是移動的“病毒庫”。況且蝙蝠已經盡力長得不像食物了,竟然還有這麼荒誕的人會去吃蝙蝠,可長點心吧。


禍從口出!貪慾人類的嘴就是打開瘟疫之門的鑰匙

人和動物

人類進化了這麼多年,為了避免亂吃野生動物而導致的病毒傳播,為此馴養了雞鴨魚豬牛羊等多種食材經過檢疫供人類食用,健康又放心。而部分人類的貪婪和慾望是永無止境的,偏偏愚昧自私地亂吃野味,既破壞了生態平衡,又危及自身與他人的健康。實際上這樣除了增加病毒和疾病感染傳播的幾率以外,不論從營養價值還是口感或者健康新鮮上來說,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優勢,可謂是害人害己。

這次疫情再一次給我們警示,一定要敬畏自然,健康飲食,為了保護生態平衡,也為了人類自身的健康,管好各自的那張嘴,不要濫吃野生動物,應該和平共處,“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