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釉裡紅真正色彩鮮豔的極為罕見。它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原因是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銷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逸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退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窯很難控制窯溫,只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與取出火照對比,無法大規模生產。

釉裡紅瓷是漢族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屬於元代中期景德鎮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是元代景德鎮窯創燒的一種釉下彩繪,釉裡紅即釉下的紅色,它是以氧化銅作著色劑,於胎上繪畫紋飾後,罩施透明釉,在1300℃高溫還原焰氣氛中燒成。因紅色花紋在釉下,故稱釉裡紅瓷。

數量極少的釉裡紅

釉裡紅真正色彩鮮豔的極為罕見,數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它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

原因是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銷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逸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退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窯很難控制窯溫,只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與取出火照對比,無法大規模生產。

釉裡紅由於燒成難度大,產量低,傳世與出土的元代釉裡紅器數量不多。特別是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出土物更是屈指可數。

國外僅見菲律賓出土了一批元代釉裡紅瓷器,國內則有北京豐臺出土的釉裡紅玉春壺、保定窖藏的一對青花釉裡紅蓋罐以及元大都和景德鎮湖田窯址的少量殘片。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元代釉裡紅獸首三足螭龍耳香爐或者花插

釉裡紅的燒造氣氛

瓷器燒造時需要一種環境,專業術語叫“氣氛”,瓷器都是在某種氣氛中燒成的。一般來說氣氛就是兩種:一種是氧化,一種是還原。簡單來說,就是爐子開著火門,有充分的氧氣進去,就叫氧化氣氛。

而關著窯門,悶著火,就稱為還原氣氛。釉裡紅是以銅為呈色劑,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的。簡單說它是悶著火燒成的。溫度稍高點,或者稍低一點,它立刻就會失敗,溫度如果一低,顏色就會變黑,非常不好看。

溫度如果一高,顏色就飛了,沒了。溫度高低之間允許的差額大概在十度。在古代,這一點溫差是非常難控制的,只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窯工(舊時叫把樁師傅),才能看出來。

“青花釉裡紅”是在青花和釉裡紅燒造的基礎上製成的,這種以氧化鈷為著色劑的青花料和以氧化銅為著色劑的釉裡紅色料所繪製的釉下彩綜合式的裝飾,既有青花青翠品澈、幽靚素雅的特色,又有釉裡紅瑰麗而沉靜、豔媚而不浮躁、熱烈而又含蓄的特色。

兩者的長處有機融合,既素雅又豔麗,形成了青紅相間、冷暖相襯、動靜相映的審美特徵,這種在一件器物上同時使用銅和鈷彩繪的工藝,可謂精彩華美之至,也價值非凡,可謂瓷器中的貴族。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元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壺圓唇,短直頸,弧肩,肩兩側各置雙系,扁方腹,方圈足。底露胎,胎細白。釉色白中透青灰,介於青白釉和卵白釉之間。壺兩面均刻龍紋、靈芝形雲紋、火珠紋、如意雲頭紋和折枝花紋,花紋以外釉裡紅填地。

此壺的造型別致,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工藝方面則體現出元代釉裡紅瓷器初創時期的製作水平和藝術風格。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元青花釉裡紅鏤雕蓋罐》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砂底無釉。附獅紐傘形蓋。胎體上薄下厚,胎質細膩。青花色彩濃豔,釉裡紅略暗。通體青花釉裡紅紋飾。罐蓋繪青花蓮瓣紋、卷草紋、回紋各一週。罐身近口沿處繪青花纏枝花紋、卷草紋各一週。

肩部繪下垂如意雲頭紋,雲頭紋內繪青花水波紋託白蓮,雲頭紋之間繪折枝牡丹紋。腹部四面堆塑雙菱形串珠開光,開光內鏤雕山石、牡丹、菊花等四季園景,以釉裡紅繪山石、花卉,青花繪花葉,紋飾有浮雕效果。腹下部飾青花折枝蓮花,與肩部雲頭紋相對應。近底處繪卷草紋及變形蓮瓣紋,蓮瓣紋內繪倒垂寶相花紋。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元紅釉暗刻雲龍紋執壺》

壺體呈梨形,直口,口以下漸豐成下垂的圓腹,腹部一側置彎流,另一側置曲柄,圈足較高微外撇,無款。附傘形蓋,蓋頂置寶珠形紐,蓋一側及壺口沿外側各置一個小圓環系,以便繫繩連接,防止壺蓋脫落。通體滿施紅釉,腹部暗刻五爪雲龍紋。

此壺釉面勻淨,釉色鮮豔,是元代紅釉器中的珍品。壺身的龍紋細頸長嘴,形態生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梨形壺是元代景德鎮窯新創的造型,形體小巧,應是用於餐桌上。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元釉裡紅劃花兔紋玉壺春瓶》

瓶撇口,細頸,垂腹,圈足。通體施青白釉。肩部及腹徑最大處各有暗刻弦紋4道,上腹部刻劃一隻野兔奔跑於花草間,小兔作回首觀望狀,以釉裡紅點睛,刻劃技法嫻熟,刀鋒犀利灑脫,線條流暢自然,形象栩栩如生。

花紋空白處隨意塗抹釉裡紅,形成紅地白花,增強了圖案的藝術效果。瓶內口部塗抹釉裡紅。

玉壺春瓶是元代景德鎮瓷的常見器型,其品種除釉裡紅外,尚見有青花、青白釉、孔雀綠釉青花等。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明洪武釉裡紅拔白纏枝花卉紋碗》

碗直口,深弧腹,圈足。內外均以釉裡紅為地作留白裝飾,俗稱“釉裡紅拔白”。內底一週回紋邊飾內繪折枝牡丹紋,內壁繪纏枝蓮紋。

口沿內外繪卷草紋,外壁繪纏枝牡丹紋。近足處繪變形蓮瓣含朵花紋。圈足外牆繪回紋。

此器造型碩大敦厚,紋飾畫工精細,線條細膩流暢。此種釉裡紅拔白裝飾技法與洪武時常見的白釉為地的釉裡紅器裝飾方法正好相反,頗為少見。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明洪武釉裡紅纏枝牡丹紋軍持》

軍持小口,口下出沿,短頸,扁圓腹,平底。肩部置一短流,無柄。通體釉裡紅裝飾,腹部繪纏枝牡丹紋,花葉佈滿器身,釉裡紅髮色略顯灰暗。沿上繪蕉葉紋,頸部繪卷草紋,肩部繪蓮瓣紋,近底處繪變形蓮瓣紋。

明初洪武時,景德鎮窯燒造釉裡紅瓷器已很盛行,這件釉裡紅軍持為佛教僧侶用以飲水或淨手的器皿。其造型獨特,堪稱洪武釉裡紅瓷器中的珍品。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明洪武紅釉印、劃花雲龍紋盤》

盤撇口,淺弧腹,圈足。足牆內外均斜削。內壁模印雲龍紋,龍五爪。盤心刻劃三朵“品”字形排列的雲紋。胎細白。內外均施紅釉,口沿及紋樣凸起處釉層較薄,隱現白色胎骨。圈足內無釉。

元代紅釉瓷器傳世很少,此盤通體紅釉純然一色,且印花清晰,是件難得的佳作。

通體一色的高溫銅紅釉瓷器始見於唐代長沙窯,但當時只是偶爾製作。只有到了元代,景德鎮才開始少量生產高溫銅紅釉瓷器。元代高溫銅紅釉瓷的成功燒製,在顏色釉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明代鮮紅釉瓷器的生產奠定了基礎。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明宣德霽紅釉盤》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盤內施白釉,外壁施紅釉,外底陰刻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雙行款,外為雙線圈。景德鎮的高溫銅紅釉瓷創燒於元代,明宣德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釉面流光溢彩,又不失凝厚渾融,被譽為“寶石紅”,深受人們的喜愛。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明宣德青花礬紅彩海水龍紋盤》

盤敞口,淺弧腹,圈足。青花紅彩裝飾。內底繪海水蛟龍紋。外口沿下繪回紋,腹部繪九條蛟龍翻騰於海水浪花間。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

青花與紅彩相結合,是當時一種新穎的裝飾工藝,兩種色彩相互輝映,對比鮮明。宣德青花礬紅彩瓷器造型主要有花盆、盤、碗、高足碗等。紅彩鮮豔,溫潤,施彩時深淺分用,以表現紋飾的立體效果。

據傳釉裡紅瓷器的創造發明還緣於一次偶然的巧合,說是元代銅匠圍著粘有銅屑的圍裙,到窯廠找繪製瓷器的藝匠聊天時,把銅屑抖落在成型瓷器未乾的坯面上了,因銅屑粉末顆粒細微,難以肉眼觀察得到。

所以蘸釉水時也未被工匠發現和處理,後入窯經1350度高溫燒製青花瓷的同時,粘了銅屑器皿部位也還原氣氛燒製成帶有暈散的紅色,幸運的是這種銅元素要還原成紅色的溫度要求幾乎與青花一致,經追究,發現這種紅色即為銅匠圍裙上的銅屑所致,就這樣,一種釉下彩瓷器的新品種——“青花釉裡紅”就這樣問世了。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瓷器中的貴族——釉裡紅

尋找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