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書單魔幻又現實

這份書單魔幻又現實

來源丨Fausto

國內“共抗時難 共履薄冰”之時,一位心理學家或者說新晉的諾獎作家度過了她58歲生日,巧合地與同為劇作家的契訶夫撞了一天,而前者作為當代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其作亦值得一看,尤其是在骨感的當下。

言歸今日,將這份魔幻現實主義書單推薦給諸君,主要有兩大方面:一為4位諾獎得主代表作,二為魔現主義相關研究和背景資料,正文前附電影《紅高粱》插曲可以邊聽邊看本文另外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和“拉丁美洲短篇小說之王”的《愛情、瘋狂和死亡的故事》剛作推薦,暫不重複(點這查看“霍亂”時期的書單)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 Olga Tokarczuk

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962.1.29生於波蘭

魔幻現實主義書單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01

《當代拉美文學研究》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 朱景冬

2012.3

本書在評述當代拉美小說、詩歌和戲劇發展的概況的同時,從小說家和小說、詩人和詩歌、戲劇家和戲劇這幾個方面,對幾十位重要作家在各自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和達到的藝術水平進行了深入研究。

02

《惡時辰》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新經典丨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哥)加西亞·馬爾克斯

譯者 劉習良 筍季英

2013.3

《惡時辰》是馬爾克斯的成名作,也是他第一部獲獎的長篇小說。藉由一樁因匿名帖而引起的殺人事件,描寫了一個小鎮在兩週內的風雲變幻。


作品直接取材於社會現實,不同於以往的魔幻風格,而是用最精煉簡潔的語言,營造出荒誕、陰鬱、驚心動魄的氛圍。馬爾克斯對權力的奧秘與孤獨的揭示,對社會動盪根源的反思,令今天的讀者依然深感共鳴。

03

《中國當代文學主潮》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 陳曉明

2013.10

本書敘述了自1942年以來,中國當代文學主導潮流的形成及變革歷程。作者以現代性視角貫穿於整個文學史考察,形成了獨特的以論帶史的敘述風格。


本書視野開闊,文學史意識鮮明,把握文學史主潮富有整體氣勢,展現出一種嶄新的文學史風格。2009年第一次出版後,學術界反響良好,2011年重印了一次。2012年本書被列入北大教務處向教育部推薦的精品課程教材後,作者又做了許多修訂,故有此第二版。

04

《玉米人》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 (危)米蓋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

譯者 劉習良 筍季英

2013.12

《玉米人》是196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流派的主要開創人阿斯圖里亞斯的代表作品,堪稱藝術精品。


故事的主線是印第安人與土生白人因為種植玉米而產生的矛盾與鬥爭。印第安人種植玉米是為了餬口和生存,在他們的宗教信仰中,玉米是由人變化而成,同時人靠食用玉米而生存。而土生白人卻並不這麼想,他們種植玉米是為了牟取暴利。為此,以加斯帕爾·伊龍酋長為首的印第安人同白人勢力之間發生了你死我活的鬥爭。


全書還講述了很多帶有傳奇色彩的小故事。如馬丘洪的傳說和野狼郵差的傳說等。

05

《總統先生》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 (危)米蓋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

譯者 黃志良 劉靜言

2013.12

《總統先生》是阿斯圖里亞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本書中以1898~1920年執政的埃斯特拉達·卡布雷拉為原型,用漫畫式的誇張手法塑造出一個粗俗、狡詐、兇殘、陰險的專制暴君形象。在他的魔掌下,整個國家都籠罩在愚昧、貧窮、恐怖、絕望的氣氛之中。


本書同烏斯拉爾·彼特里的《獨裁者的葬禮》、加西亞·馬爾克斯的《族長的秋天》、何塞·路易斯·加西亞·桑切斯的《暴君班德拉斯》一起被合稱為“拉美四大反獨裁小說”。

06

《族長的秋天》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新經典丨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哥)加西亞·馬爾克斯

譯者 軒樂

2014.6

《族長的秋天》運用斑斕萬千的意象、光怪陸離的情節、排山倒海的句式,講述了一個獨裁者無所不能卻孤獨落寞的一生。他在難以數算的歲月中享盡榮光,卻無法改變“沒有能力去愛”的命運,於是他一邊用權力的罪惡補償這無恥的命運,一邊在只有母牛的宮殿裡淪為自己孤獨的祭品。


本書是馬爾克斯文學成就最高的傑作,將魔幻現實主義發揮到極致,也最好地體現了他在詩歌、音樂等方面的藝術素養,被譽為“近五十年所有語種裡最偉大的小說”。它也是馬爾克斯傾注最多情感的內心告白,融入了他個人對孤獨的深沉感受--族長的孤獨,正是在名望光環下馬爾克斯孤獨內心的寫照。

07

《迷宮中的將軍》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新經典丨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哥)加西亞·馬爾克斯

譯者 王永年

2014.11

《迷宮中的將軍》成書於八十年代末。作者馬爾克斯與哥倫比亞、墨西哥以及委內瑞拉的歷史學家們一起進行了兩年的調查。本作品描寫了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生命中沿著馬格達萊納河幻影般的最後一趟旅程。這趟旅程在信件與各種各樣的回憶錄中幾乎沒被提到,這恰好給了作者在歷史真實的範圍內創作自己的故事的自由。


作品中,玻利瓦爾在疾病困擾、心灰意冷和種種超出了他的控制的不利條件下,重訪了河岸邊的城市,重走了⋯⋯與此同時,讀者從中可以真正感覺到玻利瓦爾這一歷史人物在他的社會地位和政治經濟、軍事力量乃至作為個人達到最高點時的風貌。

08

《愛情和其他魔鬼》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新經典丨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哥)加西亞·馬爾克斯

譯者 陶玉平

2016.1

德勞拉神父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一個長髮委地的少女,坐在一扇無始無終的窗戶前吃葡萄,窗外是大雪覆蓋的原野,女孩每吃掉一顆,葡萄串上就又長出一顆新的來。


他被派往克拉拉修道院為一個女孩驅魔,十二歲生日前夕,她被一條瘋狗咬傷了腳踝。踏進修道院,神父愣住了:和他夢中吃葡萄的女孩一模一樣!在那間幽暗破敗的牢房裡,他們瘋狂地相愛了⋯⋯

09

《危地馬拉傳說》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上海譯文出版社

作者 (危)米蓋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

譯者 梅瑩

2016.2

《危地馬拉傳說》是阿斯圖里亞斯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本充滿魔幻色彩的神話故事集,被稱為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作者根據早年從母親口中聽到的印第安人神話傳說為素材寫成本書並於1930年在馬德里出版。


全書包括《危地馬拉》《現在我想起來》《火山傳說》《幻影獸傳說》《文身女傳說》《大帽人傳說》《花地寶藏傳說》《春天風暴的巫師》《庫庫爾坎 羽蛇》等9 篇神奇而富有詩意的民間傳說,展現了一個原始、魔幻、令人讚歎的世界。

10

《現代主義》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譯林出版社

作者 (美)彼得·蓋伊

譯者 駱守怡 杜冬

2017.1

萌發於19世紀中期的現代主義運動是對傳統審美的全面反叛,小說、繪畫、詩歌、戲劇、音樂、舞蹈、建築、設計、電影,幾乎所有藝術形式皆在這場運動中被徹底顛覆。兩百多年來,現代主義餘韻未消,當年的文化先鋒們仍深刻影響著我們今日的文化生活。


現代主義運動緣何而起?為何具有如此強大的魅力和能量?在這本關於現代主義的百科全書式著作中,彼得·蓋伊將“現代主義”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為一個個現代主義風格代表人物或一件件名垂藝術史的經典作品⋯⋯

11

《紅高粱家族》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浙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 莫言

2017.1

本書通過“我”的敘述,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我”的先輩們在東北高密鄉上演的一幕幕轟轟烈烈、英勇悲壯的舞劇。其主線是“我爺爺”餘佔鰲率領的武裝抗擊日軍,輔線是“我爺爺”餘佔鰲和“我奶奶”戴鳳蓮之間的愛情故事。


“我”的先輩們一方面奮起抗擊殘暴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發出讓子孫後代相形見絀的傳奇愛情,同時也展現了人類在情感受到世俗規則壓迫時陷入的衝突。莫言用靈性激活歷史,重寫戰爭,張揚生命偉力,弘揚民族精神,使當代戰爭小說面貌為之一新。

12

《天堂蒜薹之歌》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浙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 莫言

2017.1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1988年創作的一部受“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件極具爆炸性的事件”刺激,放下手頭的創作,在35天內寫成的“義憤填膺的長篇小說”。小說主線是天堂縣的三個農民因參與聚眾請願,被政府追捕歸案、關押入獄、審判定罪的過程。


小說一邊敘述三人被抓、被關過程中遭到的打 罵、侮辱,一邊穿插他們的回憶--貧瘠的生活,官吏的壓迫,追不到的幸福,不值錢的人命⋯⋯逐漸勾勒出政府號召大種蒜薹,結果蒜薹滯銷後不聞不問,農民被逼走投無路,只得聚眾衝入政府,釀成轟動一時的“蒜薹事件”的始末。

13

《蛙》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浙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 莫言

2017.1

本書為莫言於2002年動筆,又於2007年重起爐灶,完成於2009年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由劇作家蝌蚪寫給日本作家杉谷義人的五封書信、四部長篇敘事和一部話劇組成,主要以在高密東北鄉從事了一生婦科醫生的“姑姑”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敘述了新中國幾十年來波瀾壯闊的生育史,又毫不避諱地揭露了當下中國生育問題上的混亂景象。


莫言自謂,《蛙》這部小說是對自己人生幾十年的回顧,在很多冠冕堂皇的藉口之下,掩藏著很多個人的私念和私心。《蛙》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這個重要的意義是面對自我,是面對自己的內心進行挖掘,是一種自我批評的精神。

14

《酒國》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浙江文藝出版社

作者 莫言

2017.1

《酒國》是莫言於1989年至1992年創作,又於1999年進行了大幅修改的長篇小說。小說敘事結構精巧複雜,作家“莫言”筆下的偵查員丁鉤兒去酒國調查官員烹食男嬰的案件,最後不敵酒色的誘惑,最終掉下茅坑;酒國市酒博士李一斗寫就的九篇短篇小說中,父母賣男嬰,酒國市中吃驢吃鴨嘴獸吃猴子吃蟋蟀,李一斗丈母孃家族採燕,李一斗岳父為了尋找“猿酒”拋棄妻子獨上白猿嶺等等。


文體五花八門,故事魔幻現實;以及,作家“莫言”與李一斗之間的通信,最後作家“莫言”來到酒國,不可遏止地重複起了自己筆下丁鉤兒的經歷,開始接觸酒色,開始墮落。三層結構相互聯繫又天馬行空,大膽詼諧的語言敘述了一個個荒誕不經的故事。

15

《全球化語境中的莫言研究》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 胡鐵生

2017.3

本書是一部宏觀探討莫言小說全球化發展的著作,主線為莫言對域外文學優秀成果的借鑑、堅持自主創新和個性化發展、域外譯介與傳播。本書突破了莫言研究的傳統範式,亦不迴避批評界針對莫言的不同觀點,堅持以事實說話,對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博士生和普通讀者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16

《百年孤獨》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新經典丨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 (哥)加西亞·馬爾克斯

譯者 范曄

2017.8

本書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


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鉅著。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便是憑藉《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17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後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波)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譯者 易麗君 袁漢鎔

2017.12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是波蘭當代著名作家託卡爾丘克的成名作。小說共 84 個章節,每一個章節以“XXX的時間”命名,通過不同的視角講述了太古之中各種人物,甚至動物、植物和東西的故事:觸摸世界邊界的少女、沉迷解謎遊戲的地主、寂寞的家庭主婦、咒罵月亮的老太婆,乃至天使、水鬼、哈巴狗、菌絲、小咖啡磨⋯⋯以三代人的人生故事,折射了波蘭二十世紀動盪起伏的歷史命運。

18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後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波)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譯者 易麗君 袁漢鎔

2017.12

本書講述了一個邊境小鎮,從第一位拓荒至此的制刀匠人在此安居,到女主人公與丈夫遷居這片鄉野,同一片土地在千年之間不同的歷史瞬間、不同的人生流徙。各種傳奇人物在此粉墨登場:長出鬍子的聖女、性別倒錯的修士、身體裡住著一隻鳥的酒鬼、化身狼人的小鎮教師、會冬眠的做假髮的老太太、靠網絡收集夢境的女人⋯⋯


這是一部多種文體交雜、多條故事線相互穿插的奇妙小說,短篇小說、散文、民間故事、聖徒傳記,甚至菜譜、筆記,交錯呈現。每一個故事都是一篇精緻的短篇小說,連綴起來又是一部遍佈伏筆與呼應的絕妙長篇。

19

《當代文化現象與文學熱點》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 吳秀明

2018.1

本書選擇當前富有代表性的十餘個文學或文化熱點問題,如“斷裂”事件、重排大師、新概念作文、國學熱與于丹現象、《沙家浜》與紅色經典改編、莫言與諾貝爾文學獎、《上海寶貝》與“另類文學”、網絡文學的現狀與問題等進行分析。


試圖通過這些個例或個案解讀,以點帶面,對當下及近些年中國文壇出現新的文學思潮和動態、趨向進行概括。讓讀者瞭解當下中國文學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既頻頻多變而又活潑無序的真實狀態。

20

《無法終結的現代性》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 陳曉明

2018.5

本書試圖揭示出當代中國文學尋求自身道路的精神狀態,集中了陳曉明教授近年來一直關注的主題,即當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共通性和差異性、中國文學創造性融會的文學傳統經驗與現代主義的關係、某些激進探索對漢語小說邊界的拓展,探討那些指向開創、拓展和越界的新的文學經驗,如何體現了文學的當代性,體現了中國文學的當代境遇。

21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理想國丨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 (烏)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譯者 王玫

2018.12

拉丁美洲,這片富饒遼闊的土地,曾孕育出璀璨文明,為何如今卻成為一個貧窮而動盪的大陸,淪為附庸?1971年,受“依附理論”激發,烏拉圭記者、作家兼詩人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出版了這部震撼世界的作品,試圖解剖拉美的病體,探討大陸的前途。


本書試圖揭開拉丁美洲孤獨百年的真相,也讓我們聆聽失敗者的聲音:那些追求拉美獨立富強的英雄和他們失敗的革命。這是整個拉丁美洲悲劇的縮影。

22

《戰後現實主義文學研究》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譯林出版社

作者 王守仁等

2019.4

本書通過梳理對現實主義的批評和辯護,分析現實主義“現實/虛構”的內在悖論,展示現實主義理論經歷的探索和豐富的過程,在理論層面確立研究視角和基本立場。各章以英國、美國、法國、蘇聯、德國、拉美、非洲、日本、朝鮮、阿拉伯國家、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各地的現實主義文學為研究對象,揭露其表現題材多樣化、真實標準多樣化、敘述手法多樣化的特點,讓讀者獲得對現實主義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23

《加萊亞諾傳》

这份书单魔幻又现实

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 (阿)法比安·科瓦西克

譯者 鹿秀川 陳豪

2019.8

加萊亞諾是烏拉圭著名作家、新聞媒體人,著有《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火的記憶》《愛與戰爭的日日夜夜》等。他被巴拉圭總統譽為“拉丁美洲的聲音”,也被稱為“又一個加西亞·馬爾克斯”“拉丁美洲的清澈良心” ,其人生經歷堪稱傳奇。


本書是關於加萊亞諾的第一本傳記,作者法維安·科瓦西克是阿根廷人,和加萊亞諾一樣是媒體人出身,並與其意識形態相近。本書不僅向我們展示了加萊亞諾這個有血有肉、充滿活力的文化英雄,還讓我們得以近距離觀看拉丁美洲的社會政治運動,瞭解古巴革命後拉普拉塔河沿岸的拉美知識分子共同體直面苦難與暴力的鬥爭場面。

荒島圖書館

是分佈於全亞洲700多家咖啡館、青旅等

創新空間的社區圖書館

和我們一起相信閱讀,共建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