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幹湖冬捕:漁獵部落最盛大的慶典

查干湖冬捕是每年冬季吉林省最吸引全國遊客重要民俗活動之一。查干湖,蒙古語為“查干淖爾”,翻譯過來就是“白色聖潔的湖”。這個很少為外人所知的湖泊,靜靜地隱藏在松花江畔前郭爾羅斯大草原上。

查干湖冬捕:漁獵部落最盛大的慶典

查干湖的漁人遵循天地的自然規律,適當有度地按照魚群活動狀態捕撈,保持當地生態的平衡和可持續發展,這樣的堅持滲透到查干湖每一個漁人的血液中,它的價值不單單在於記錄了人類文化的走向,更記載了人類精神的歷程。

每年冬天,國內外很多人趕到這裡一睹“冬捕奇觀”,也為著沾沾這“年年有魚,風調雨順”的好運氣!查干湖上,祭湖,醒網,鑿冰撈魚,看魚兒從冰下魚貫躍出,令人沉醉,引人流連。

“千里冰封望祭湖,萬頃湖面競紛呈”。松原查干湖是目前中國北方唯一一個依然用傳統捕撈方式進行冬捕作業的地方,查干湖冬捕已經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查干湖體驗傳統冬捕,可以盡情領略古老神秘的民俗景觀。祭湖、醒網等古老儀式延續了獨特的北方漁獵文化;群魚騰躍、頭魚競拍等熱鬧的場面更是構建了一場節日狂歡。

早在遼金時期,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雖然歲月更迭,查干湖冬捕的神奇、神秘與神聖依舊。為傳承這一古老的捕魚方式,拉動旅遊經濟發展,查干湖旅遊開發區每年都在12月舉辦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前來觀冬捕、品魚。

查干湖冬捕:漁獵部落最盛大的慶典

在零下三十多攝氏度的冰面上,吹著北風被風吹到皮膚就想針扎一樣,漁民都會穿上厚厚的衣服,重達十多公斤,因為要保暖,下網又要保持不滑倒,又要拖著幾十斤的重量幹活,還要忍受寒冷的侵蝕,背後的艱辛可想而知。

查干湖冬捕:漁獵部落最盛大的慶典

冬捕與平時捕魚活動的不同是,這是一項集體活動,不是一個人能獨立完成的,這是需要諸多人的配合,並調動這兒的諸多民族一塊參加的一項活動。冬捕就是面對嚴酷的大自然,去鑿冰捕魚。當地人有個習俗,查干湖冬捕,誰不去冰上見識一下,誰就不是“漢子”。這是對男人體魄,能力的一個衡量。在北方,誰沒去查干湖打過魚,誰甚至就找不上媳婦。為了冬捕,各行各業都開工作業,木匠打爬犁,車匠造大車,皮匠做皮襖,鞋鋪做靰鞡,編匠編漁具,麻繩鋪打繩織網,割葦的人也忙著編魚囤子……

進入查干湖冬捕,有一種走進遠逝的樓蘭古地之感,又好似來到秘魯印地安人古老的生存部落,你會感受到大自然在平凡地接納你,又在生動地擁抱你。這兒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也是最後一處被自然和人類完整保存下來的漁獵部落。

在《舌尖上的中國》裡,查干湖冬捕讓人記憶猶新。它是吉林冬天旅遊最不能錯過的地方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